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出版时间:1996-04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王振忠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中国早就自成“小世界”
空间差别分明。
两千年前,
司马迁便察觉都市经济
与商业发展的联系,
并肯定竞争乃属自然趋势: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
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虽说直到近代,
他还被“不患寡而患不均”
教条的信奉者斥作
“崇势利而羞贫贱”
但历史总似乎在作出相反结论。
王振忠的这部著作,
通过考察前近代中国
一个特殊商人群体的活动史,
表明那时的长江下游三角洲
在中国形成“第一世界”,
似属人为,实乃自然。
我欣赏这样坚持从历史本身
说明历史的著作
――朱维铮

作者简介

王振忠 1964年出生,福建
人。1982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社
会文化史的研究。已出版专著
《绍兴师爷》、《近600年来自然
灾害与福州社会》和学术散文集
《斜晖脉脉水悠悠》,发表学术
论文30余篇,策划“区域人群文
化丛书”并任副主编,《原学》
学术集刊编委。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言
一、徽商与明清两淮盐政
一 从势要“占窝”到盐商“占窝”
――明代盐政制度之嬗变
(一)释“窝”
(二)开中法与“占窝”的变迁
二 康熙南巡与清代两淮盐务
(一)南巡探微
(二)徽州盐商与康熙南巡
三 清代前期徽商对两淮盐务的控制
(一)“首总”制度之确立
(二)“务本堂”考释
(三)睦姻任恤的“月折”
二、徽商的社会流动及其影响
一 从祖籍地缘到新的社会圈
――明清徽商的土著化进程
(一)“商籍”和“占籍”
(二)以侨寓地为中心重修族谱、重建宗祠
二“无徽不成镇”――徽商与盐业城镇的发展
(一)“扬州繁华以盐盛”
――新、旧二城地域分异之形成
(二)淮安关厢――西湖嘴的崛起
(三)淮南盐运中枢――仪征
(四)“天下货物聚买第一大马头”――汉口
(五)苏北滨海市镇的发展及特色
三、徽商与东南文化变迁
一 两淮“盐商派”
(一)扬州盐商社区文化
(二)淮安盐商的生活方式
(三)两淮盐商与明清社会风尚
二 徽商与盐业城镇、文化的衰落
(一)扬州、淮安商况市景的变化
(二)其他盐业城镇的盛衰递嬗
(三)从“扬气”到“洋气”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Tutor的徽学成名作,写的很精致。虽然没有用到民间文献,却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占有了苏北和徽州的所有地方志。与后来的几本著作相比,同样是专题研究,却极具逻辑结构,从制度到文化都涉足颇深。可以想见,Tutor在这样扎实的基础之上,再遇见徽州的民间文献宝库,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看来,做徽学,不一定非要从民间文献着手。要注重基本的典章制度,必须以记载地方历史的方志为起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