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霜斋札记

出版时间:1998-06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朱健  页数:3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凭其深厚的古典文学为诣。在《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的研究上另辟蹊径。所论人物及角度异常新颖。给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视野。比如议曾留芹的时空现。谈《水浒传》中的梁山秀才、《水浒传》的“三个坏女人”之类。多有妙论、奇论。其论史.记事、怀人之作。以文学的笔触,洞悉世俗的敏锐目光,把对历史的钩沉和现实的关照融合在一起。打破古今、雅俗之隔,而混然成一境界。

书籍目录

自序借“米老鼠”为题一种美德论“为什么?”官悟情人眼里买书之乐话说“胡说”兼及“八道”关于“追星族”的联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夜郎侯”和“下海”每临大事有静气读《纪晓岚评诗》想到“大师座次”滚滚长江东逝水“李天下”简雍和酒及其他徐茂公的“弃权票”再谈徐茂公的“弃权票’李勣的姓和名今昔之辨“李绩之乱”性别歧视历史庄严寻访墨盒学人风范从萧军“稿约”说起诗意的发现又结诗缘请君试读果戈里想起了《银狐集》呼唤“精校本”“灶下婢”“悲壮色彩’寻访“脉望”搬家有所思“杂文学”相声、足球及其他《法门寺》·贾桂的戏《法门寺》·刘瑾的戏《法门寺》·赵廉的戏“戏”外杨修《打金砖》·两个“刘秀”《斩黄袍》·赵匡胤的戏《辕门斩子》·杨六郎的戏《坐楼杀惜》·宋江的戏《杀惜》《活捉》·阎惜娇的戏遭遇李逵《翠屏山》·石秀的戏话说王伦且说宋清想到萧让记住柴进“读书族”“西汉文章两司马”“旗亭画壁”说古今适可而止《第四才子书》“敦伦”解“以酒治国”与韦昭之死叶德辉之死陈寅恪与“周达武故宅”附录:陈寅恪与长沙通泰街“共产党懂得陈先生的价值”“整治嘴巴年”与西门豹治邺书中“药味”读《逝去的岁月》书后李约拿的书杨亚杰的书记小白化入诗的生命诗缘旧情悼邹绛故人生死两茫茫端木杂忆我骗我师曹雪芹的“级”碎红一片说“曹奓”“素有瓜葛”解“我师何太痴耶?“张本”《红楼梦》逍遥读《红楼》误读《水浒》:别样的风景误读《水浒》:梁山秀才的故事误读《水浒》:“三个坏女人”之类

章节摘录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曲新谱旧词,随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半年多来,唱遍华夏神域,真是妇孺皆知。而且要唱出国门,唱向所谓之“汉文化圈”。升庵杨慎,四百年后,竟有如此身后声名,旷代殊荣;此公虽极富想象力,但在戍死云南时,恐也决难料及。其实,这首词写得并不“投入”,感叹兴亡的几句老调而已。然而,幸耶不幸耶?正因其不“投入”,才透出一种冷眼旁观、与世无争的闲适、恬淡和几许厌倦心情。讲史、评话的市井说书艺人,正要这种调调。大概这就是毛宗岗修订《三国》选中这首词充当定场诗的原因吧。  杨慎当然是大学者。后人称其记诵之博,著作之富,为明代第一。身世性情,也很不一般,首辅之子,绝对的高干子弟。进士第一,才华一时之冠。充经筵讲官,类似为首长讲课的讲师团成员,勉强算个“帝王师”了。但性情执著过甚,死心眼儿,一场关乎嘉靖皇帝生父、生母尊号所谓“大礼议”的高度敏感的政治纷争中,杨慎的首辅老子罢了官。杨慎却力执前议,开罪至尊,两受廷杖,不思悔改,落得个谪戍云南、老死穷荒的下场。按:“大礼议”一案持续多年,朝臣下狱者134人,廷杖死16人。比较起来,杨慎尚属从宽发落。此公真不简单,“劳改”期间,仍读书著述,拚而搏之。著名的《丹铅总录》,就是他落难时期之作。丹砂铅粉,古人用以校勘文字。考订之事,遂称“丹铅”,韩愈所谓“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是也。但我总觉得杨慎这里还有点“影射文学”的意思,让人想到皇帝老儿赐功臣以“丹书铁券”使其后代享免罪特权(如小旋风柴进者是);杨慎父子如此下场,那“丹”便被“铅刀一割”永无希望。依升庵性情,能不牢骚满腹,借机宣泄一肚子鸟气乎?  杨慎之为学,也还是恃才傲物,不改少爷才子脾气。近人丁福保重编《升庵诗话》,综述前人、间以己意评杨慎,称:“升庵渊通博赅,而落魄不检形骸,放言好伪撰古书,以自证其说”;其形象颇近鼎堂郭氏。又称:“后学或引以病升庵。然升庵之才器,实在有明诸家之上,瑕玷虽多,而精华也复不少。《四库提要》谓求之于古,可以位置于郑樵罗泌之间,后学弃其瑕玷取其精华可也。”丁福保佛、医高人,持平之论,果然菩萨心肠。郑樵巨著《通志》,罗泌大作《路史》,皆考订典章、综核故实的大学者,杨慎位置其间,够光彩了。  《升庵诗话》,相当芜杂,典型的才子论学之作。不乏精妙之论,常见穿凿之说。著名例子就是评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秋尽江南草未凋”两句诗了。请看这位如何钻进牛角尖不肯出来:“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也。”为证明其胡搅蛮缠有理,便喷出一句“今本多误字”,表示他另有“古本”为证。  ……

编辑推荐

  作者自认将自己长短不修、夹七缠八的文字,巧凑机缘辑成册。因曾用《无霜斋札记》名目刊发,便移为书名,以避旬月踌蹰之苦。书中《搬家有所思》千字文,已叙取名之由。而欣欣然占得的“无霜”二字,作者戏称为承传发扬未庄Q老前辈精神。但无霜果然胜有霜吗?霜之有或无可以衡天命、定人事吗?很难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固有不合科学之理处。节令一到,回天无术,是非霜不可的。一旦“寥廓江天万里霜”,就看芸芸众生何以自处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霜斋札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一本古色古香的好书
  •   好书,便宜,喜欢,慢慢看
  •   无霜斋札记 商品评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