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原本(全二册)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吕胜中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才会画画吗?传统的中国画家不是,传统民间艺术不是,儿童更不是,但他们都会画画,而且有许多画得很不错,甚至成为艺术经典。为什么我们的“造型”与他们的“造型”结果是那样的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是我们更高明还是他们更高明?他们没有“科学”他们有什么?我们有了“科学”我们缺了什么?中央美院教授吕胜中给不无困惑的学生们开了一门“造型原本”课,从民间巧手到现代艺术,从名家名作到学生习作,作者按图索骥、表现方法的心理主观性,启发读者自在其中地去表达、去欣赏。

作者简介

吕胜中,山东平度人。擅长年画。197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年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教师。作品有《腊月集》、《吉庆有余》、《观花图》等。

书籍目录

第一看 入画的阅读——有关“自在于其中”第二看 瞬间与永恒——有关“时间与运动”第三看 纵横在宇宙——有关“全方位空间”第四看 生命醒幻梦——有关“联想与幻象”第五看 虚实的极限——有关“印象与概括”第六看 画画无正经——有关“综合练习”后记 多余的讲评附一 燃烛方烬——民间美术专修班教学随笔附二 看卷图版目录

章节摘录

凌辱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多余的讲评壹这些作品的来源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是原始艺术,二是古代传统艺术,三是民间艺术,四是西方近代稚拙艺术及中国的农民画,五是现代艺术,六是我教学中的学生作业。选择是不太带有自我感情色彩的,除去学生们的作业以外,对其他的五个方面的态度是平等的,我反对对人类艺术的不同时段,类别的现象作文化层次或品种优劣的区分。另外,也并不表明我喜欢其中的每一件作品,从教学的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它可以提示出有关课题的问题就足够了。贰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打从艺术前的“艺术”开始至今,人类对于“造型”视觉与思维方式探索的多元格局是始终如一的。在漫长历史的文化喧嚣中,“造型原本”总是隐藏在并不显眼的背后默不作声,却又总是在艺术陷入困境之时及时地出现,仿佛一位告别舞台多年的老演员前来履行“救场如救火”的职业习惯。大概人们最熟知20世纪初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那一场差不多蔓延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造型革命,人所共知的毕加索、马蒂斯、高更、塞尚、梵高等人,他们向东方艺术、非洲艺术学习,学习什么?仅仅是某种风格样式吗?当然不是,是形成东方艺术、原始艺术的那些“文明人”看来奇异、别致表象的根本-造型的原本。大概是因为人们懂得这个道理,从大概的枝上再生出来的永远是桠,而从根本上生出来的却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艺术史上不断地有大树耸立起来。中国也有一位齐白石,他并不具有毕加索等人那样的主动,他同样也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阶层文人画家们的“高雅”规矩,但他有自己当雕花木匠所受感染的本分。他有幸被发现了,名望被极大地张扬,遗憾的是造就他的“本分”却无人理会。

编辑推荐

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才会画画吗?传统的中国画家不是,传统民间艺术不是,儿童更不是,但他们都会画画,而且有许多画得很不错,甚至成为艺术经典。为什么我们的"造型"与他们的"造型"结果是那样的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是我们更高明还是他们更高明?他们没有"科学"他们有什么?我们有了"科学"我们缺了什么?中央美院教授吕胜中给不无困惑的学生们开了一门"造型原本"课,从民间巧手到现代艺术,从名家名作到学生习作,作者按图索骥,寻原溯本,不是提供一个答案,而是提示艺术风格、表现方法的心理主观性,启发读者自在其中地去表达、去欣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造型原本(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从中学时就一直在学习美术,或许你只会焦点透视法。而一直以来老师给你灌输的也这些,当拿到这本书时你不能不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很多东西原来可以这样,你不在固步自封,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很多。从民间传统里汲取养分,转变思维角度,开拓创新。不断的寻找心里的真实的感受,在画面中寻找到人与画布的第二自然……
  •   老师推荐去买的。。。看了特别喜欢。。。非常好的一本书,希望热爱艺术设计的朋友们都能拥有这一套2本
  •   在学校图书馆借了这书读,觉得很好。故觉得买一套。这一版价位比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更实在
  •   提供了好多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去思考
  •   告诉大家一声,新老版本是一样的,这个版本便宜很多
  •   深入浅出,原理通过图例进行说明,好书
  •   书还不错,收到时当着快递人员的面拆开大致查看了一下,因快递师傅赶时间,没有仔细看。回到家翻开第一页准备仔细阅读时,发现页面空白处有用铅笔标注的几个字,算是对该页的总结,愕然……再往后翻,发现从第一页至最后一页的页面空白处全部都有铅笔标注,一页不落!郁闷……这种情况,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看就看了呗,但不要留下痕迹嘛!看卷和讲卷是用塑料薄膜封在一起的,书很新,不脏,也没有残,这一点很满意,不满意的是已经被别人看过了,看了不说,还在上面标注,希望卓越亚马逊在这方面能够予以重视。这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却令人很不舒服,我可以接受,不退货,但未必人人都接受!因此,希望“卓越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种错误太低级了,不值得去犯。
  •   里面有很多闪光点
  •   教授推荐的书,有助于创作
  •   还是单独只有看卷一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