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作者:师永刚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红军在70年后的今天,在官方与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中间,成为一个有趣的纪念对象,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互相印证。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40岁,30岁,20岁,10岁。这样一个年龄的纵深与横切面。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传统与现代共存,丰富而纷杂,单纯而且充满朝气与活力。如此不同的人群为什么会同样地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他们如何找到集体共存的密码?在这条寻找生存的路上,毛泽东与他的队伍,玫直在修正着自己的方向,整整两年,付出了十多万人的生命,才决定了这条路的终点,或者起点。恍如茨威格所描述的“人类群星闪耀”,那些星辰正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闪耀。70年代的今天,在所谓的“历史方向感”里,在所谓的全球化语境中,我们仍然在历史地图中透过这支军队的红色色素,辨认这条30年代行进路线的方位和经纬,并试图努力地回到常识。

书籍目录

  我们为什么要重新回忆红军红军说明书一份拼接而成的红军档案:长征之前谁命名红军苏联风格的红军造型那些青春一代红色国家大搬迁在路上红军标语墙长征地理:从东南到西北长征10秘境长边的遵义生活红军食谱红军病历二万五千里烽火“小米加步枪”时期的红国张国焘和陈昌浩刘志丹敌人她们长征器物手册外国人长征时期的中华民国被浪漫化的征程会师流散的红星附1 西方的眼镜附2 活着的长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这本书有很多图片,又让我热血沸腾了一次。
       长征时毛泽东41岁,周恩来36岁,而林彪只有29岁,胡耀邦18岁。
       这本书说明了飞夺泸定桥的真实性,记得海外反华人士一直造谣说飞夺泸定桥不存在。
       瞿秋白是被李德抛下的。连毛泽东他也不想带。
      
  •      “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受过几年义务教育的我,提及“红军长征”时,从嘴里就只能蹦出这几个听烂了的词。可叹当时,小小年纪便在课堂上挣扎着不让自己睡死过去,只为了能听到些课本上没写的东西。可惜当时,历史老师们备课实在严谨,哪有袁腾飞这等不入流。
       好在人会长大,好在除了课本还有其他书阅读。于是我把《红军》当成《藏地密码》来读,于是比较失望。说是“红军在70年后的今天,在官方和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中间,成为一个有趣的纪念对象,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相互印证”。然而,长征“这行诗的写法显然属于毛泽东的格律”,此书也只是一首唱和而已。据说此书作者师永刚对《万历十五年》极为推崇,未见一二。
       不过,失望之余仍有零星惊喜。其中“长征时期的中华民国”一章就颇有意思,小小满足了我猎奇的心态。书中记载,34年11月时,红军遭遇史上最惨痛一战——“湘江战役”,战后只剩3万人马。就在战役结束的当天,12月1日,上海的《良友》举办了一次标准女性的评选,估计相当于当时的“超级女声”海选。丁玲成功晋级十强,最终获得年度总冠军。估计丁玲在当时的人气不亚于今天的李宇春,粉丝名号“铃铛”,势力广大。
       35年6月,红军结束两河口会议,决意北上甘陕,部队正为爬雪山做准备。而此时的上海各大戏院正在热演易卜生的《娜拉》,扮演娜拉的“蓝苹”风靡上海,多年后,“蓝苹”早已化身“江青”,她的舞台也早已搬到了中南海...
       1934年的沈从文,他的《边城》开始在报刊连载;
       1935年的顾颉刚,正在河北考古;
       1934年的傅斯年,正在安阳考古;
       1934年的梁漱溟,在山东搞“乡村建设运动”,类似于今天的“新农村建设”;
       1935年的林语堂,正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5年的齐白石,在家里摔了个骨折......
       可想而知,1935年10月到1936年10月这个时间段里的中国,红军长征完全没有进入主流话题,恐怕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也提及甚少,就更不要说去记录、去述说了。也难怪此书其他篇章略显乏味、空洞了。
  •      在书店一看到那简洁有力的封面就热血了起来,再加上对这段历史的好奇,便买下了。
       标准的fanbook,完完全全走fans向。
      
       由于本书原本是在大陆出版,对象是大陆读者(尤其是「红军控」),因此立场固不待言,对于红军的种种「常识」,如军队番号、人物生平,大都不做详细介绍,只叙述他们与长征有关的部分;我没有好好地念过中共党史,只念过中国现代史里头有关中共的部分,自然是不够用。
       这是本通俗历史著作,因此具有这类书常有的两大特点:图片多、专注介绍详细而较趣味的史实而不发严肃的议论。就前一点而言,这本书的图出奇地多,紧扣着各段文字的主题,令人目不暇给,而且对身在台湾的人而言大都非常珍贵,平日难见——光凭这一点就有看的价值;特别是看到长征时期留着大胡子的周恩来,更是颠覆我的刻板印象——我常以为他一直都那么娘XD。
       就后一点而言,本书提供的知识也堆积如山:红军的食、衣、装备、食谱、重要干部名单、长征路线图、一路上的重要战役、落脚处与风景区、宣传标语、女干部、对手(国民党)诸将简介、参与或报导长征的外国人、当时中外报刊对红军的报导,以至于1934-1936年间的国统区生活……甚至连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都讲到了,如此详尽而琐碎的信息,用fanbook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章〈流散的红星〉。一张张老人的照片,全是「红流」(「红军流散人员」的简称)——在长征路上因受伤或生病而走不动、或在战斗中走失,因而脱队的红军士兵。他们为了躲避国民政府追捕,多半隐姓埋名,过回农夫生活,直到全国「解放」。即使到那时候,他们也不过获得一笔微薄的年金。当过去的同袍一跃而成新贵,对这些「红流」而言,革命不过是青春的狂梦,完完全全的梦。这是让人泫然欲泣的一章。
       本书的美编显然受到《Time》杂志,或者说《时代—生活丛书》(Time-Life Books)很大影响。图片的配置风格、不时出现的豆知识表格、充满诗意的章节名称,如〈红色国家大搬迁〉、〈隔壁的中华民国〉、〈被浪漫化的流亡〉、〈流散的红星〉、〈活着的长征〉……在在让我联想到高中时看过的那套《人类的伟大时代》丛书。除此之外,本书还带了点普普风,也许是受到那幅著名的毛泽东画像的影响吧!
       联经的编辑似乎不太尽责,繁简转换过程中错字不少。
      
      
      书目数据:
      
      师永刚、刘琼雄编着,《红军1934-1936》,台北:联经,2007。
  •     其實這本書買回來已經2年了。當時因爲工作的關係在聯合晚報讀到有關這本書的書評,以及一些序言的摘要,便很想找來看看。我以爲是台灣出版的書,但是沒想到是三聯書店出品。
      
      當日在灣仔的三聯看到一本繁體字版的,但是覺得貴,最後在銅鑼灣的新華書店最頂樓堆滿一大堆歷史哲學軍事的書架上找到了這本《紅軍》。不要以爲這是一本可以丟入故紙堆裏的老舊廢書。事實上,它是爲了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在2006年推出的,作者是“畫冊”書的先鋒推手師永剛。
      
      然而兩年前在巴士上看完了序言,便把書丟在了一邊。本來我也非對軍事感興趣,只是覺得序言寫得真好,才找來讀,對於真的行軍歷史,卻又三分鐘熱度抛諸在腦後。
      
      但是昨天,不知道爲什麽再找出這本書重新捧在手中,就著台燈不那麽足夠的光亮,窩在沙發裏,細細咀嚼再咀嚼,竟一口氣把全書都翻完了。
      
      看到直想流眼淚,心也酸了起來。人說,在什麽樣的年紀,看什麽樣的書。我想,或者2年前我也可以囫圇吞棗翻完書,但大抵是不會看到眼睛冒熱氣。人也說,《紅樓夢》值得看無數遍,每次看甚至到年紀越大看,越會開始明白。我想,也許今日來看此書,算得上是一個時機了吧。
      
      
      在一個同樣迷茫而未知的轉折點,擁有青春卻還沒把握未來,浮沉於昌盛還是滅亡的關頭。走一條艱難的路,也不知道對不對或者有沒有價值。
      
      像那茫茫的雪山,像那無盡的草地,像那不知敵友的民族,像那隨時會從天降臨的砲彈…… 戰士們沒有被告知走向哪裏,也沒有被告知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脫困,或者甚至,能否最終脫困。
      
      唯一能做的,就是手拉手,一起跟著先頭部隊前進。
      
      你可以說是信仰的力量。我也可以說,這是無法選擇之後做出的決定的力量。[擴紅]中提到紅軍是如何擴充力量的:“爲什麽參加紅軍?”回答幾乎異口同聲:“我們沒吃沒穿”!
      
      而長征,這段回頭來看的壯舉,在當時還未知結果之時,不過是一場保求生存的大撤退。在那個時候,共產黨還沒有佔據領導地位,面對國民黨政府軍的生死截殺,不過是在爭取不要滅亡!
      
      但正如書中說:
      
      “長征真的在改變著民族的命運。”
      
      “一切的發生都在無意甚至被迫中。李德與他的助手決定進行長征,一切都在神秘地進行。毛澤東最初基本是一個局外人。這場好戲其實差一點並不是以他爲主角。”
      
      “那條路,一直在無意中決定著路綫。在這條尋找生存的路上,毛澤東與他的隊伍,一直都在修正著自己的方向,整整兩年,付出了十多萬人的生命,才決定了這條路的終點,或者起點。”
      
      
      
      歷史有時候很殘忍。在於它用漫長的時間證明了人們可以理解,或者不可理解的,所謂的事實。在語言學上,歷史也僅僅是一種敍述方式,可是它和戲劇,小説,影視等故事敍述不同,在於它有足夠多的事實支撐。歷史也出人意表地推進發展,但沒人可以修改它。
      
      它並不符合想象和期待。
      
      比如1934年的年輕小將們,誰都想不到自己會在20年後成爲共和國的赫赫顯臣。當年眉飛色舞信心十足的領袖,又怎預料到若干年後的叛變和對立,從此客走異鄉。那日活潑英勇的戰士和受人尊敬的大師,又怎麽會知道自己將在60年代受盡屈辱含冤而死。
      
      書中引用了很多數字,黑白照片,地圖等等真實的事實。但正如Facts=/=Truth。用手指輕輕撫摸過照片中,死去的,在生的,男的,女的,喜悅的,悲傷的面容。你便覺得他們似乎隱藏了很多很多的話語等待傾訴。
      
      但始終只有靜默。他們。和當日的時光。一起靜默,不言不語。歸到歷史的那道細縫裏去。從此無人知曉。
      
      
      特別說說這一段,關於瞿秋白。“瞿秋白,這個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者之一,理論家、著名的文化人,當時正擔任蘇區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長及《紅色中華》報社長兼主編,已患有嚴重肺病,曾請求隨軍,但受到其他領導人的排擠,沒有得到批准。
      
      “於是,瞿秋白把戰馬送給了年歲已高的徐特立,把自己的長衫送給了馮雪峰。5個月後他在長汀梅徑嶺被捕,終被殺害。”
      
      聊聊百字,卻催人淚下。如果不是早前看過瞿秋白那篇就義前的《多餘的話》,也不會對此深深觸動。他因遭排擠而無法隨軍遠走,可是並未因此厭棄革命,反而將所有贈送即將啓程的戰友——不管別人是否願意成爲他的戰友——此心可見。要說他是一個懦弱的舊知識分子,要說他是一個行屍走肉無所作爲的領袖,但到底他也爲了革命而從容地奔赴了刑場,並在就義前還在深深反思自己的一生。他也渴望為革命畫下浪漫的一筆,但最後卻始終是悲淒。
      
      至於國民黨的軍隊,那是屬於長征時期的另一個主角。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真正的主人。然而面對外患,客觀地回到歷史裏去,不少鎮壓過紅軍的國民軍也曾英勇地踏上沙場,無所畏懼地抵抗日本侵略。這些將士在蔣介石逃往台灣後,命運也都多桀,下場不一。
      
      這也是前言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
      
      “歌德曾稱歷史為上帝的神秘作坊,在這個作坊裏發生的磨盤轉動的聲音正在改變著我們的認識。任何偉大的故事的開端總是因為有著優異的敵人或者對手,有著眾所周知的恩怨,黨爭、伐異、立場,主義、兄弟或者江山。歷史總是由兩個人結成同盟,上演各種不同的戲劇。這兩個人分別被對方稱之為敵人,或者對手。毛澤東的敵人當然是當時強大的蔣介石,這也使這場戲劇的一開始顯得有些非常不對等。一支流亡的部隊,仍然沒有形成的核心,處在邊緣立場,多災多病,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的毛朱們。三五年的委員長兵強馬壯,良將無數,精兵在手,擁有人民,政府還有親政府的媒體。但故事的開始與結束總需要時間來給予點評,如果蔣從清黨的開始,到一九四九年的結束,到離開這塊他曾是主人的土地的過程就知道結果的話,蔣還會發動清黨,殺害共產黨人,拒絕無數次試圖和解的共產黨員們嗎?如果是另外的寫法,長征的結束與開始也就顯得無足輕重,歷史可能會以另一行詩句開頭。
      
        但這行詩的寫法顯然屬於毛澤東的格律。
      
        在這場從一開始沒有開頭,也不知道目的地與結束的時間,甚至不知道自己所進行的就是將是一次漫長的長征的時候,毛就在對手的幫助下,一步步地走到了我們可以矚目的頂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也只有長征了,活過來了,且從死走向生從低谷走向頂峰的後人,可以氣概雲天,豪邁地指點江山。
      
      但畢竟,十多萬人長眠在了路上。湮滅了名字和面容。
      
      
      上帝,它永遠不會告訴你結局。
      
  •     如果不是老婆网购了一大堆书然后寄给我,我是永远不会去翻这样一本书的。
      我也不会料到自己第一次对红色历史产生如此浓厚兴趣。
      书中记载的那段群星闪耀的特定历史,那支充满神奇,浪漫,悲情的军队,在遥远的时代,在我的祖国的国土上,为了革命理想主义而艰苦卓绝的奋斗。
      那些画面,令自己惭愧。
      
      我无意表达对现在社会的恶意,也不想评判在不同历史角度,谁对谁错。正如有一句话:“胜利永远属于正义,因为邪恶胜利了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正义。”
      
      但是那场征程,那个时代赋予人的舞台,那种坚定的信念,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一个个倒下的身躯,都不会抹去。
      
      感谢历史,无论公正,无论客观,你真是最好的故事。
  •     师永刚是一个会用图片讲故事的人。我在自己的Blog中曾经介绍过他编著的《切.格瓦拉画传》。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他编有很多类似的人物画传,比如讲英国戴安娜皇妃的,讲雷锋的,销量也很可观。戴安娜和雷锋我不感兴趣,但几个星期前我无意中淘到一本他在2004年编写的“旧书”--《读者传奇》。《读者传奇》介绍的是那本诞生于甘肃的著名刊物。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没有展卷一读,因此今天主要介绍他的《红军》。
      
      《红军》讲的是长征的故事。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围绕着这个纪念年代,去年出了很多关于长征的书。但据我不完全的考察,师永刚的《红军》是所有这些书中,最有趣的一本。理由之一依然是大量的图片,理由之二是这本书从小处和细节着眼,力图从人文精神去还原那个时代和那个部队。
      
      这本书有点像红军长征百科。和以往强调红军长征的困难和革命前辈的大无畏气概相比,它更关注细节。和以往强调红军长征路线和著名战斗相比,它更关注红军们的衣食住行,以及那个年代的环境背景。
      
      《红军》整理了长征中,他们吃得是什么,从何处来,如何制作。如果不是这么详细的搞了一次红军“食谱”,受传统教育多年的我也可能依然认为红军长征只有皮带可吃。
      
      《红军》整理了长征中的女性革命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性只有30人,这些人的名字因为性别的原因,现在仍然可以一一查到,其中有12个人是客家人。
      
      《红军》还整理了长征中红军的武器装备清单和常见疾病。个人认为,这些内容以及图片的存在比单纯强调革命时代的艰苦更有直接的感染力。
      
      《红军》还介绍了长征中所有外国人。这些人也是屈指可数的,从每天吃一只鸭子的李德到沿途被俘虏强行行军的传教士。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因为年代的原因,因为重要性的原因,我们不可能回到70年前去切身感受那个时代和那些人物,更多的细节被历史的年轮慢慢的碾过、消失。因此,再好的历史书也不见得能够还原一个真实历史。我们期望的结果无非是无限逼近,同时,我们期望的内容应该能够被人之常理所印证。从这个角度上看,《红军》应该成为纪念长征众多书目中一本应该特别关注的书。虽然内容并不是原创,也没有更新的八卦和内幕,但它提供一种从细节入手的全方位视角。这也许是我们考察历史的最佳角度。
      
      按照我的个人偏好,这本书也属于力荐型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浅显易懂并且图文并茂。至于能从中悟到什么道理,书中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这,本是读者自己的事。
      
      http://blog.donews.com/laobai/archive/2007/03/08/1137733.aspx
      
      
  •     首先这是一本纪念长征七十周年的书,其次它并不是一本系统介绍长征的书。这本书的重点是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主角的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点点滴滴。它以关注细节、散点式的记录方式为主,涉及了许多以往未曾涉及、关注的内容,诸如红军长征食谱、长征时用过的器物、红军病历、长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长征的参加者以及长征中流散各地的红军士兵的命运,等等。对于长征的路线,战役,虽有涉及,但显然不是重点。
      
      长征以其特定的精神意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但是这种记忆并不真切,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亲历过长征,关于长征的一切都来自于教科书和主流媒体,难免有偏颇与不实之处。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长征是一场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大迁徙,长征是一场国共两党此消彼长的博奕,长征是一曲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史诗。长征已经成为理想主义的代名词,崔健用它激起了国人的摇滚热,崔永元用它唤起了国人的长征梦。长征已经跨越了时代和国界,越来越多人包括外国人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长征甚至成为了后现代艺术的一个载体,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活着的长征”。
      
      书中再现了不少当年的客观事实,比如勃沙特的回忆录里描写了一段关于“扩红”的细节:“每天都有很多人到这里(编者注:连长的房子)报名参军,他们大部分是农村娃子。红军要先问他们姓名、年龄,有无疾病和是否抽大烟?然后问:‘为什么参加红军?’回答几乎异口同声:‘我们没吃没穿。’当红军允诺能有吃的,甚至还会有穿的时,这对那些想参加红军的人来说就已足够了。这时那些人马上会提出一个要求:如果他们欠有别人的债,参加红军后是否可以就此罢了(勃沙特自注:他们几乎都存在这一问题)?答复是肯定的。这之后,红军将再提问:‘愿参加反对地主的战斗或提供情报,并为天下穷人谋解放吗?’对此,那些人表示毫无疑义。”作为一个被俘的外国传教士,勃沙特的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穷人为了吃饱穿暖而参加红军是可信的,不可能指望他们天生就有共产主义理想。书中还纠正了一些误传已久的细节,比如飞夺泸定桥时,红军被描绘为“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实际上并非如此。聂荣臻的记述最为准确:突击队“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又比如著名的彝海会盟,真实的历史,却远没有这么简单,这么纯粹,其背后蕴藏着历史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故事,也并不那么轻松。当年红军战士陈靖在重走长征路后曾撰文说:“如果说彝民生来就和红军有骨肉之情,红军一到,作为奴隶社会的头人小叶丹就晓明大义,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天方夜谭。”
      
      作者师永池有十五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凤凰周刊执行主编,曾经写过畅销书《解密凤凰》,以及一些名人画传。《红军》一书史实丰富,视野独特,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新浪读书频道有这本书的独家连载:http://book.sina.com.cn/nzt/his/hongjun/index.shtml
  •   你有多少个窝啊- -!
  •   - -0没几个
  •   很喜欢格瓦拉画传
  •   作者师永池有十五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凤凰周刊执行主编,曾经写过畅销书《解密凤凰》,以及一些名人画传。《红军》一书史实丰富,视野独特,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难怪呢?这书如此漂亮
  •   楼主傻逼,全家做鸡
  •   师永刚吧····LZ···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