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面”的误会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赵辰  页数:2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历史和理论的维度,对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者所建立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有很尖锐但中肯的分析与批评,认为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古典主义造成了梁思成建筑学术体系的矛盾性和悲剧性,其影响至今不绝。    本书还对中国建筑的木构传统进行了重新诠释,多角度呈现了中西建筑理念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乃至误解;并对当今中国建筑学术界机械接受和翻译西方理论的状况深感忧虑,认为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应该有可能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明中归纳出来。

作者简介

赵辰,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当代国际建筑理论背景之下的中国建筑研究,如中国的建构文化、居住文化和城市文化。2005年因“浙江庆元县后坑木拱廊修复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

书籍目录

建筑·理论·历史(代序)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中国建筑学术的先行者林微因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一个建筑文化的观念与诠释的问题对中国木钩传统的重新诠释“立面”的误会Sharawadgi:中西方造园景学说之间的迷雾普利兹克奖、伍重与《营造方式》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从“建筑之树”到“文化之河”楼殇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立面”的误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0条)

 
 

  •   作者从中西对照的视角总揽中国建筑理论研究与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现状,不拘泥于一点一滴的考证,着力于廓清现存的一些观念与方法的误区,在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普遍存在的要么描述一些表面的现象继而和中国文化笼统联系要么纯粹做书斋般的考古的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文章用语简要精准,不作模棱两可的随性而发,也不故作高深地扯一大堆文化与哲学的高深理论让人越看越糊涂。中国的建筑学界这样的学者太少了!
  •   这本书虽然是一些文章的集合,但内容却很连贯,也很值得玩味。大抵中华文化这座宝库还需我们中国人去挖掘、去探寻、去思考、去中兴。而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一些我国古代建筑理论的构建竟是一群外国人完成的,一些中国建筑学者竟也顺其思路来解释、认识我国传统的建筑,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所以,我们应该像美国20世纪40年代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提倡的那样,重新回归经典,去重新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去寻找我们这个民族的归属感,这样才能让我们华夏子孙的复兴更具生命力!
  •   解决了我的很多疑惑,也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目前中国建筑用的西方理论体系是否真的能很好的表达中国木构建筑,又是否有必要改变这种体系呢,这是值得当代建筑师及理论研究者思考的问题。中国建筑的精髓也应该被中国建筑师所发现和发扬。而不是一味的学习西方。
  •   建筑史学研究能如此,实为不易,做自己的研究,发表自我的观点,真令人敬佩。至于梁与林的功过挺新鲜的评价,也好也不好,好的是自由的理论空间,不好的是又能改变什么建筑理论现状吗?木建构和土建构如果能出专著深入论述就好了。对于立面的误会很有见地。
  •   作者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有理有据,实为佳作。
  •   主要是对中国建筑的分析,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
  •   真本书让我对中国建筑是有了另外一层的认识
  •   从另一个方面了解了建筑的内涵!感觉很新鲜、很有趣。总之,偶认为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值得拥有!~~
  •   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建筑
  •   赵老师这本书似乎是一本无力的宣言,近乎以一种蔑视的眼光去看待一些被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常识,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学究式的唠叨。然而,它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硬生生的划开了一道合理窥看历史的缝隙,真不知道这条路还要走多远。
  •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具有怀疑的精神,提出了目前中国建筑史的弊病和不足,对读者有很大的启发。
  •   读了之后,感触良多,才发现已经疏于思考很久,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停滞于理所当然。这种局限,造成了很难有新的突破。目前书还没有读完,但我想说,无论作者说的正确与否,他已经成功的带动了我的思考。这就是书的价值。
  •   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感谢当当~
  •   这本书富有文学性,不错。
  •   这本书是我导师推荐的,的确受益
  •   很好的一本书 值得建筑学的同学以及热爱建筑学的广大读者一看。
  •   赵老师写的这本书蛮不错的。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同时看看《华夏意匠》。
  •   现在在读。。开头还挺能理解的,就是不知道后面能不能读懂。。。
  •   隐隐约约
  •   一口气看完,再看看其他买家的评论也是这样说~~
  •   很精彩,我一口气看完又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很有思想···
  •   書是正版的,內容不錯~
  •   体积小 很适合随身携带,文章内容极具批判性,我仿佛捡到了希望,哈哈,太爱了
  •   我看中的书就没有差的
  •   语言朴实,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   有些东西还真是需要百家争鸣
  •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读一读是很受益的!有相遇很晚的感觉!插图有点少!其他都相当有见解!
  •   大力推荐此书
  •   赵老师的言语犀利,论点很有见地。很受启发啊。和《华夏意匠》和《街道的美学》一起看才更有意思
  •   整体来说,很不错,很能引起大家对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前景的思考。但是,不太赞同他对林徽因的大赞之词,简直颇有没有林就没有梁的语调,不赞同。论文集,值得一读~
  •   内容更多的是事学术评论!文章都是论文式的阐述,分析的角度都有独到的视眼!习惯建筑的童靴可以看一看!
  •   作者观点有益,不错的读物。买来第一晚就连续读了其中的几篇。他对中国建筑史的观点是我之前所不知的。
    书名也是一种误会,其实本书包括的内容远远超过书名的内容。其中某些观点我很赞同,但也有几个我并不苟同。总之还是上乘之作。
  •   小小的,结实的一本书。
  •   不是很深刻 主观东西比较多
  •   很多论点都挺独到
  •   别人推荐来看的书,还不错,讲的很好,有深度,价钱也很便宜,但作者似乎确实有点痴林了。。。
  •   我自己看不太懂不过我们设计课的老师特喜欢看的。
  •   从“中西之争”的角度重新发掘梁思成、林徽茵理论在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意义,使我们得以用一种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故而此书能收入“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虽然是建筑业的行外人,但是全书读来依然引人入胜。
  •   把几篇发表过的文章凑在一起,搞成一本书,加多点图片,这样的赚钱不是很人道。文章讲来讲去,就是讲梁思成的不是。但是还是不明白他那样讲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人家都已经后现代。传统的要发扬,不是他的形式,立面,是他的精神内核。
  •   书不错,但如abbs所言,作者第一部分论据不怎么充分,但是分析林徽因的那部分个人觉得很出色,其他部分觉得一般。。。
  •   只是读完了
  •   本来以为此书能让在下增长些建筑理论方面的知识,不晓大失所望。装帧虽好,内容贫瘠!
  •   摆明了,这位作者是林徽音的“粉丝”
  •   作者对中国建筑有着个人的批判式的眼光,而不带有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值得一读
  •   南大的建筑研究在国内还是有话语权的
  •   对于建筑学专业的人更是如此读了特别有启发强烈推荐
  •   尤其是对梁思成,林徽因的探讨,对照林徽因建筑文集看会更好
  •   老师推荐,书是小开本的
  •   学建筑 看看的 可以平时看看
  •   很好啊 老师推荐看的 书也是正版的 很喜欢
  •   书中的作者观点让我一个学生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很好!!!!
  •   如果你是学的建筑学或者对中国建筑史感兴趣,这本书所提出的独特而犀利的观点将会很有帮助,只是这本书的尺寸实在太小了,不过确实是好书
  •   里面有很多你没见过的观点,建议你先了解梁思成等老一辈建筑家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后再看这本书!
  •   这本书我是在看过的情况下买的,刚在图书馆借来看完。里面收集了赵辰的几篇建筑论文,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中国建筑为何为木构"的讨论,前段时间在ABBS有个自称门外汉的网友发起了关于木构建筑的讨论,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此书中的答复算是比较的圆满的。建议研究中国建筑者,或者对于建筑理论感兴趣的购买。
  •   买过几次书,都有些磨损或者压箱底的感觉,这本是很好的,很高兴~
  •   买来之后感觉比自己别的书小一点点,薄一点点~~但是纸质非常好暂时这么多,看了再说
  •   以前看过的书 很易读的理论 喜欢分析林徽因和梁思成 以及伍重和营造法式的章节 发货很快 第二天就到了 只是稍微有点旧
  •   里面的误会
  •   质量好 送货快 满意
  •   好书,初翻当闲书,再翻言未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