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传统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F.R.利维斯  页数:353  译者:袁伟  
Tag标签:无  

前言

  近代中国人之移译西学典籍,如果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算起,已逾一百二十余年。其间规模较大者,解放前有商务印书馆、国立编译馆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的工作,解放后则先有50年代中拟定的编译出版世界名著十二年规划,至“文革”后而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所有这些,对于造就中国的现代学术人材、促进中国学术文化乃至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编委会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支持下,创办“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意在继承前人的工作,扩大文化的积累,使我国学术译著更具规模、更见系统。文库所选,以今已公认的现代名著及影响较广的当世重要著作为主,旨在拓展中国学术思想的资源。  梁启超曾言:“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此语今日或仍未过时。但我们深信,随着中国学人对世界学术文化进展的了解日益深入,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创造性大发展当不会为期太远了。是所望焉。谨序。

内容概要

本书从英国小说史上“几位直正大家”着手,梳理和阐明了英国小说传之伟大所在,以“唤醒一种正确得当的差别意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在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即他们不仅是形式、手法和技巧上的创造性天才,更对道德关系和人性意识有着严肃抄件味关怀。有幸忝列利维斯名单的小说大家有: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享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和D.H.劳伦斯;梅瑞狄斯、哈代等著名人物则被认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对狄更斯,作者一方面承认其伟大,另一方面又说:“成熟头在狄更斯那里,找不到要求人经久保持一种非同寻常之严肃性的东西”,因此只在末章分析了他的《艰难时世》。

书籍目录

序  弗·雷·利维斯和《伟大的传统》  (陆建德)第一章  伟大的传统第二章  乔治·艾略特 早期 从《罗慕拉》到《米德尔马契》 《丹尼尔·狄隆达》与《一位女士的画像》第三章  亨利·詹姆斯 早期至《一位女士的画像》 晚期的詹姆斯第四章  约瑟夫·康拉德 次要作品和《诺斯特罗莫》 《胜利》、《特务》、《在西方的眼睛下》和《机缘》第五章  《艰难时世》 分析笔记附录《(丹尼尔·狄隆达):一场谈话》  (亨利·詹姆斯)译者附言译注参照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伟大的传统  “……审慎而非武断地……”  ——约翰逊:《莎士比亚戏剧集·前言》  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我们且在比较有把握的历史阶段打住——都是英国小说家里堪称大家之人。奥斯丁的情况特异,需颇费笔墨详加研讨,因而《伟大的传统》所沦将只限后三人。批评家们已经说我褊狭了,而且我敢肯定,如是一番开场白之后,无论我如何阐发申说,都会被用来加强他们的苛责。虽然有白纸黑字为凭,但人们却都煞有介事地风传,说我小觑了密尔顿,鄙弃“浪漫派”;说我认定邓恩之后,除霍普金斯和艾略特外,再无需要我们关注的诗人。我想,所谓英国小说家里,除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詹姆士和康拉德外无人值得一读的观点,也会被人信心十足地归在我的名下了。  要避免为人误解误传,只有一途——拒不表达任何能有影响的批评判断,即什么也不说。然而我还是以为,要促进富有成效的探讨,最好则是自己先尽量弄清所断为何,所见何物,努力在所关注的领域里建立起基本的甄别准则,并尽力明晰出之(如有必要,与人明白论争)。在我看来,虚构领域就亟需若干促人深思的甄别性准则。这个领域阔大深远,每每于不知不觉间,便诱使人走上了昏判糊断之途,陷入在批评的慵懒怠惰之中。我这里说的是隶属于文学范畴的小说领域,尤其是指维多利亚时代在当下的风行。特罗洛普、夏洛蒂·永格、盖斯凯尔夫人、威尔基·柯林斯、查尔斯·里德、查尔斯·金斯利和亨利·金斯利、马里亚特还有肖特豪斯——那个时代的次等小说家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推荐给我们,被人撰文颂扬,被无线电传播,而且透出一个显著的倾向,即是说这些作家不仅兴趣关怀五彩缤纷,而且他们就是当世的经典文豪。(他们不是都已进入文学史了吗?)举凡简·奥斯丁、盖斯凯尔夫人、司各特、“勃朗特姐妹”、狄更斯、萨克雷、乔治·艾略特、特罗洛普等等等等——人们可以推断,无一不是经典小说家了。  如此一来,坚持要做重大的甄别区分,认定文学史里的名字远非都真正属于那个意义重大的创造性成就的王国,便也势在必行了。我们不妨从中挑出为数不多的几位真正大家着手,以唤醒一种正确得当的差别意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大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此这般强调为数不多的几个出类拔萃者,并不是要漠视传统;相反,理解传统之义正该由此入手。当然,“传统”一词含义多多,却也常常空无一物。如今人们就有个习惯,爱说“英国小说”有个传统;说这传统的全部特征就在于你要“英国小说”是什么,它便就是什么。而本着我在这里提倡的精神去找出小说大家,则意味着树立一个更加有用的传统观(并且承认关于英国小说历史的那个约定俗成的观点须作重大修改了)。传统所以能有一点真正的意义,正是就主要的小说家们——那些如我们前面所说那样意义重大的小说家们——而言的。  当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之人并不一定就在这少数大家之列。菲尔丁对文学史里赋予他的重要地位自是当之无愧,但他却并不具备人们也要我们赋予他的那种经典殊荣。他之所以重要,并非缘于因他而有了J.B.普里斯特利先生,而是在于因他而有了简·奥斯丁;而领会了奥斯丁的特异卓绝,便会体会到人生苦短,不再容你沉湎于菲尔丁或对普里斯特利先生哪怕投去一瞥了。菲尔丁开创了英国小说的大传统,简·奥斯丁便循此而来。实际上,说英国小说自他发端诸如此类的话,从来都是合情合理的。菲尔丁完成了由《闲谈者》和《旁观者》所开启的事业,在这两份报纸的版面问,我们看到了戏剧向小说演变的过程——这种发展竟是取道新闻业而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菲尔丁在那所学校里学会了描写人物和风俗的技巧——成为小说家之前,他既是剧作家,又是报刊文章家,然后又糅之以一种叙述风格,其特征还是他自己的说法最为到位,即“散文体的喜剧史诗”。18世纪的人本没有多少好看的书可供挑选,但他们却有的是闲暇时间,《汤姆·琼斯》能让他们感到振奋自是在意料之中;而司各特和柯尔律治居然可以对之推崇备至,原也不足为怪。有比较才有标准,可那个时代的人有何可比之物?虽说如此,沿袭相传的所谓《汤姆·琼斯》具有“完美结构”一说却纯属谬论(已故的休·沃波尔曾得意洋洋地首创此说,于是在有关“英国小说”的各式讲座上,你几乎都可耳闻)。只有要组织的素材比菲尔丁手里的更丰富,兴味关怀比他的更细腻,才可能有结构的精湛来。人们往往称赞他是笔底包罗万象;诚然,那里有乡村,有城镇,有教堂墓地,也有小店客栈,还有通衢大道,还有卧室内景——一幕幕不一而足;然而,我们不必把《汤姆·琼斯》读上大半即可发现,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根本意趣关怀实在有限得很。菲尔丁的见解,还有他对于人性的关怀,可谓简简单单;而简单如是者却以一种“散文史诗”的篇幅铺展开来,这对不满足于外在情节的人来说,只能产生单调的感觉。最能淋漓尽致表现他能耐的倒是《约瑟夫·安德鲁斯》。《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固然有出色的反讽之笔,但在我看来,却不过是毛头小子的笨拙之作(虽然人们对他戳穿奸雄的决心鼓掌欢呼)。等到写《阿米丽亚》的时候,菲尔丁已经疲软了。  我们都知道,若要一种更加内向的兴味关怀,就该去找理查逊。约翰逊曾厚此薄彼,扬理查逊而抑菲尔丁,落语斩钉截铁,个中意味实较公众所想要来得更加深长。不管怎么说,理查逊在分析情感和道德状态上所展之长已获普遍认可;而《克拉丽莎》亦实在令人难忘。然而,妄称理查逊可以经典作家之身再成时尚,却纯属徒劳。他固然也不乏意趣可以示人,但那意趣本身却狭隘至极,内容甚少翻新;读者欲窥其妙,相应——不,绝对——必备无尽闲暇,结果是普遍望而却步(不过,很难说我不会宁读两遍《克拉丽莎》也不看一遍《追忆逝水年华》呢)。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声名和影响何以竟会横贯了整个欧洲;而且他的重要历史地位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这一点是明摆着的:他也是构成简·奥斯丁身后背景的一个要员。  然而,两人之间社会差别太大,理查逊的作品尚不能为奥斯丁直接利用:前者越是要写淑女绅士,便越发卑俗难抑。要待范妮·伯尼把他化入有教养的生活,简·奥斯丁才能汲取他的教诲。这里,我们便看到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条重大脉络:理查逊一范妮·伯尼一简·奥斯丁。说其重大乃是因为简·奥斯丁在真正大家之列,自身亦是其他大作家身后背景里的要员。这并不是说,范妮·伯尼是另一个惟一对奥斯丁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的小说家;奥斯丁本是博览群书之人,举凡有益,便吸纳不拒——这其间也并非全是向人学习呢。实际上,就师承他人而言,简·奥斯丁提供了一个揭示原创性本质的极富启发意义的研究对象,而且她本身就是“个人才能”与传统关系的绝佳典范。假使她所师承的影响没有包含某种可以担当传统之名的东西,她便不可能发现自己,找到真正的方向;但她与传统的关系却是创造性的。她不单为后来者创立了传统,她的成就,对我们而言,还有一个追溯的效用:自她回追上溯,我们在先前过去里看见,且因为她才看见了,其间蕴藏着怎样的潜能和意味,历历昭彰,以至在我们眼里,正是她创立了我们看见传承至她的那个传统。她的作品,一如所有创作大家所为,让过去有了意义。  在批阅试卷和本科生的论文作业时,我屡次三番地碰到“乔治·艾略特是第一位现代小说家”的提法。经过一番查考,终于发现此说出自戴维·塞西尔勋爵的《早期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塞西尔勋爵对此的解释驳杂不一,勉力梳理一番,大致是这么个头绪,即乔治·艾略特不是以“娱人为本”,而是要探讨一个重大主题,-个对“成熟生活里的严肃问题和关怀之事”具有重大影响的主题(第291页)。故而,她摒弃了“此前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一直是英国小说结构框架的那些基本惯例旧规”(第288页)。如果这样,那么,对于简·奥斯丁又该作何交代呢?显然,是那个看上去最为普遍的观点:她创造了令人开怀的人物(一道常出的考题就是:“试比较简·奥斯丁与司各特在人物刻画上之异同”),并让我们在观看高度文明生活的喜剧过程中,把我们的忧虑和道德激情统统抛诸脑后。这里援引的“文明”观似乎与克莱武·贝尔先生所阐发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戴维.塞西尔勋爵就把乔治·艾略特与简·奥斯丁做了个比较。那-段文字暗含着对形式(“谋篇布局[composition]”)和道德关怀的残缺理解(即对与小说家相关的“艺术”与“生活”之关系的理解),表述得很有代表性,值得在此援引出来。(这段文字与他在同一篇文章中早先就乔治·艾略特所说的话并没有明显的一致性,不过等读者看到这里,已不对此感觉不安了。)她的形式不像简·奥斯丁的那样令我们满意,个中缘由也不难想见。生活纷繁混乱,而艺术则井井有条。小说家的难处就在于要勾勒出一部条理分明的作品,同时却也是一幅令人信服的生活画面。简·奥斯丁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充分满足了生活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对立要求,这是她的巨大成就。乔治‘艾略特则没有。她是舍“生”就“艺”。她的情节太过整洁匀称,以至失真。我们觉得它们不是像花那样,从环境中自然生出,而是像一幢建筑,是被精心刻意地垒出来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伟大的传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本书从英国小说史上“几位直正大家”着手,梳理和阐明了英国小说传之伟大所在,以“唤醒一种正确得当的差别意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在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即他们不仅是形式、手法和技巧上的创造性天才,更对道德关系和人性意识有着严肃抄件味关怀。有幸忝列利维斯名单的小说大家有: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享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和D.H.劳伦斯;梅瑞狄斯、哈代等著名人物则被认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对狄更斯,作者一方面承认其伟大,另一方面又说:“成熟头在狄更斯那里,找不到要求人经久保持一种非同寻常之严肃性的东西”,因此只在末章分析了他的《艰难时世》。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我们且在比较有把握的历史阶段打住——都是英国小说家里堪称大家之人。奥斯丁的情况特异,需颇费笔墨详加研讨,因而本书所沦将只限后三人。批评家们已经说我褊狭了,而且我敢肯定,如是一番开场白之后,无论我如何阐发申说,都会被用来加强他们的苛责。虽然有白纸黑字为凭,但人们却都煞有介事地风传,说我小觑了密尔顿,鄙弃“浪漫派”;说我认定邓恩之后,除霍普金斯和艾略特外,再无需要我们关注的诗人。我想,所谓英国小说家里,除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詹姆士和康拉德外无人值得一读的观点,也会被人信心十足地归在我的名下了。
      要避免为人误解误传,只有一途——拒不表达任何能有影响的批评判断,即什么也不说。然而我还是以为,要促进富有成效的探讨,最好则是自己先尽量弄清所断为何,所见何物,努力在所关注的领域里建立起基本的甄别准则,并尽力明晰出之(如有必要,与人明白论争)。在我看来,虚构领域就亟需若干促人深思的甄别性准则。这个领域阔大深远,每每于不知不觉间,便诱使人走上了昏判糊断之途,陷入在批评的慵懒怠惰之中。我这里说的是隶属于文学范畴的小说领域,尤其是指维多利亚时代在当下的风行。特罗洛普、夏洛蒂·永格、盖斯凯尔夫人、威尔基·柯林斯、查尔斯·里德、查尔斯·金斯利和亨利·金斯利、马里亚特还有肖特豪斯——那个时代的次等小说家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推荐给我们,被人撰文颂扬,被无线电传播,而且透出一个显著的倾向,即是说这些作家不仅兴趣关怀五彩缤纷,而且他们就是当世的经典文豪。(他们不是都已进入文学史了吗?)举凡简·奥斯丁、盖斯凯尔夫人、司各特、“勃朗特姐妹”、狄更斯、萨克雷、乔治·艾略特、特罗洛普等等等等——人们可以推断,无一不是经典小说家了。
      如此一来,坚持要做重大的甄别区分,认定文学史里的名字远非都真正属于那个意义重大的创造性成就的王国,便也势在必行了。我们不妨从中挑出为数不多的几位真正大家着手,以唤醒一种正确得当的差别意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大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此这般强调为数不多的几个出类拔萃者,并不是要漠视传统;相反,理解传统之义正该由此入手。当然,“传统”一词含义多多,却也常常空无一物。如今人们就有个习惯,爱说“英国小说”有个传统;说这传统的全部特征就在于你要“英国小说”是什么,它便就是什么。而本着我在这里提倡的精神去找出小说大家,则意味着树立一个更加有用的传统观(并且承认关于英国小说历史的那个约定俗成的观点须作重大修改了)。传统所以能有一点真正的意义,正是就主要的小说家们——那些如我们前面所说那样意义重大的小说家们——而言的。
  •   《伟大的传统》作者里维斯是英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老师,里维斯主义的开创者。也是英国两位Dr(博士)之一(另一位是约翰逊博士)。《伟大的传统》可谓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思想界对自身的集大成的总结。研究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批评理论的人一定要看这本三联的书。
  •   利维斯的书 很好 好文学批评文章不多
  •   对于我这样一位非常挑剔的读者来说,该书的译文还真是非常棒的,再加上陆建德的前言,此书堪称完美!
  •   一直很钟爱三联的书,虽然是平装但是很有质感,爱不释手。这本书对于非一般意义的名著作出评点,中肯到位
  •   學術性的書,適合想磚研的人看。一般人看了會覺得跟無趣。
  •   不错的一本书书!
  •   不错,相当喜欢,朋友推荐
  •   值得一读的几个点之作
  •   评论了一些大作家和名作。以后慢慢看。
  •   看的第一本文学批评的专业书籍就这么给力
  •   三联的书,质量很好,拿回来都很开心。
  •   经典之作,不过得补上那些没有读过的作品哦
  •   是关于一些西方作家的评述性作品,不过也是没来得及读。书捧来感觉很好的。
  •   读起来并不像那些文学理论书那样晦涩难懂,作为基础读物比较清晰
  •   虽然利维斯在国内比较冷,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   书不错,送货也及时,但是送来时封面很脏呀,擦了好久,
  •   一直很想读的书,现在才下手。送来的这本书,品相挺好的
  •   这本书主要是运用了文本细读法来展开论点,不是很难,理论性不是特别强,适合专业研究的同学和研究者读
  •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噢!很值得一看!
  •   写论文时常常用到 不错
  •   这个是文学批评必读书
  •   这是本经典著作,虽然还没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