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规则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零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孙子》很短,只有约6000字,但叙述简练,道理深刻,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我读《孙子》,不止一遍,而是很多遍。最初接触《孙子》,到底在什么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上初中那阵儿。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郭化若将军写的《今译新编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这书还在手上。他是把《孙子》十三篇打乱了读,重新编排,让我觉得很刺激。高中时,我又从我的同学张进京家找到两本很有用的书,一本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排印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一本是杨炳安先生的《孙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他爸爸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主任,家里有不少书。当时,为了读《孙子》,我还从空军学院借了不少书,主要是军事教材一类。我有个亲戚在空军学院。这是开始读。插队,1968 1970年,我在内蒙古又一次读《孙子》,手头书太少,思胜于学。我是把精力放在义理和结构上,就像小时候玩玩具,拆了装,装了拆,近乎游戏。1971 1975年,我回了老家。1974年,偶然在北京买到一本1974年2期的《文物》杂志,上面有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出土的简报。这一发现,对我是个不小的刺激,心里充满神秘感和探索的冲动,很想知道西汉古本和今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1975年,我陪父亲看书,才在首都图书馆看到文物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线装大字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和陆达节的《孙子考》(重庆:军用图书社,1940年)。北大图书馆,我也跑过,主要是查哈佛燕京学社的《引得》,从类书辑古书引文。1976年,我写过篇文章,是对线装大字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孙子兵法》上编整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由刘仰峤同志(刘青峰教授之父)转给夏鼐先生。1977年1月下旬,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把我的文章寄给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5月1日,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给我写了感谢信(写于4月8日),并送我一本普及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10月)。这是竹简本的第二个整理本。我就是凭这篇文章,才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 (展开全部)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孙子》的经历——70年代中期,他在插队时研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写了一篇文章,并凭借这篇文章进入了社科院考古所;后有专著《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近年他把自己三四十年来对《孙子》的研究汇为一册,《〈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另外又把在北大中文系的讲稿出版,即《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  李零从研究文本入手,结合军事文化史和思想史解读《孙子》,内容深湛,视野广博,可谓把《孙子》这部千古名著读出了活泼的新义。其中《兵以诈立》可以让水平、背景各异的读者都有不小的收获,并且十分好读,真可谓一部难得的佳作。  不过,作为李零,再写一本《孙子》也并不容易,因为前面关于《孙子》已经写了三四十年。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做出了如下说明:  我有两本书,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本是《〈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一本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这两本书,前一本是旧作的汇编,主要侧重于文本考证,比较枯燥;后一本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义,主要侧重于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全书文句的疏通,可读性高,但细节太多。 这些都是铺垫。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现在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想尽量避免重复,尽量突出重点,讲义理,讲思想,由博返约,回到当初关心的问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唯一的规则》与以前著作的区别与关联。在其他书中,李零还说过,“书,总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少则得,多则惑”。《唯一的规则》就是这样一部由博返约的书,每一篇1万字左右,可以一气读完,全书共16万字。希望这本书出版后,能够胜出、并部分取代《兵以诈立》,《兵以诈立》27万字。  在本书中,作者还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新的探讨。在“自序”中罗列了十三则,比如什么是“兵”,论林彪战术与“势”的关系,论地图的重要性,辨“反间”的两种不同含义等,这是新知。  最后,关于《孙子》,李零欲谈出它的哲学。《孙子》不是生意经,不是指导商战、管理员工的秘笈,它有它的哲学味儿,李零说:“《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兵法,都很有哲学味儿。这种哲学是什么哲学?其实就是生存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就是以斗争求生存的哲学。”本书的书名即源于此。

作者简介

李零  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我读》《丧家狗——我读》《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李零自选集》《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

书籍目录

自序写在前面的话上篇 理论篇 第一组:权谋组(战争三部曲:庙算—野战—攻城)    计篇第一——运筹庙堂之上(贵谋)    作战第二——决胜千里之外(贵速)    谋攻第三——强攻不如智取(贵全) 第二组:形势组(兵力的配方:形—势—虚实)    形第四——众寡之用一(备战)    势第五——众寡之用二(应敌)    虚实第六——众寡之用三(制胜)下篇 实战篇 第三组:战斗组(从走到打:将得吏—吏得士—士得地)    军争第七——看准跑得快(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行军第九——四种行军地形(宿营和警戒)    地形第十——六种作战地形(六地和六败)    九地第十一——九种客主之地(地理和心理)    九变第八——兵家最忌死心眼(九变、五利和五危) 第四组:技术组(两种“高科技”:火攻与用间)    火攻第十二——火器时代的序幕(五火之用)    用间第十三——不用间,不胜(五间之用)

章节摘录

(4)惠施、邓析,毛病是喜欢诡辩。他们是名家,《天下》没提到邓析。(5)慎到、田骈,毛病是玩弄法律。他们是法家。(6)子思、孟轲,毛病是假造传统,伪托圣贤。他们是儒家。苟子是儒家。儒家各派,他最恨子思、孟子,斥之为儒家之罪人。子张、子夏、子游的后学,他也看不上,唯一称道的,是仲尼、子弓。这篇东西,也没提到阴阳家。(三)《韩非子·显学》《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只讲儒、墨。先秦子学,早期,主要是儒、墨。儒分为八:(1)子张之儒,即子张(颛孙师)的后学。(2)子思之儒,即子思(孔子孙孔伋)的后学。(3)颜氏之儒,孔门八颜子,颜氏之儒,不一定是颜回的学生。(4)孟氏之儒,即孟子的后学。(5)漆雕氏之儒,可能是漆雕启的后学。(6)仲良氏之儒,即仲梁子的派别,仲梁子可能是曾子的学生。(7)孙氏之儒,孙氏是孙卿,这是苟子的后学。(8)乐正氏之儒,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的派别。孔门七十子,子夏、子游、曾子、子张最后。子思、孟子更在七十子之后。《显学》无子夏之儒,最奇怪。上博楚简,颜回的“颜”和言游的“言”写法一样,我很怀疑,颜氏之儒,或即子游的后学。这些派别,主要是战国晚期的儒家。墨分为三,互称“别墨”:(1)相里氏之墨。《天下》称为“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2)相夫氏之墨。(3)邓陵氏之墨。《天下》提到“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四)刘安《淮南子·要略》《要略》是分国叙述。它提到:(1)鲁国:“儒者之学”和“墨子”。(2)齐国:“管子之书”和“晏子之书”。(3)韩国:“申子刑名之书”。(4)秦国:“商鞅之法”。另外,它还提到“纵横修短”之术,没说具体国家。(五)司马谈《六家要指》它有三种叙述顺序:(1)阴阳、儒、墨、名、法、道德。(2)儒者、墨者、法家、名家、道家、阴阳家。(3)阴阳、儒者、墨者、法家、名家、道家。其中第三种是主要顺序。司马谈是史官,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最重阴阳家和道家。阴阳主于术,不是思想流派,放在最前。儒、墨是显学,称儒者、墨者,有别于后三家,放在其次。法、名是术,古人叫刑名法术,放在更其次。最后是归总于道家。(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班固的分类是根据刘向、刘歆,他们把古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门。其中子书,有所谓“九流十家”。十家,可以归为两类:(1)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这六家就是司马谈的六家,但顺序不一样。西汉晚期,儒家最尊,其次是道家。当时盛行阴阳灾异,阴阳家也有一定地位。这是最主要的三家。法、名二家,属于刑名法术之学,秦代盛,汉代臭,几乎成为酷吏的符号或代名词,排在后面。墨家则销声匿迹(《史记》无传),最后归宿是神仙家(东汉有墨子派的神仙家)。(2)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这四家,是新增。纵横家,见《要略》,是外交游说之术。杂家,是百科全书派。战国晚期,派别融合,很多思想家,都是通人。个人全能玩不下去,还有((吕氏春秋》、《淮南子》这样的集体创作。农家,是重农派和农业技术混在一起。小说家,只是稗官野史、琐语丛谈,都不是思想流派。班固说,九流十家,都是从古代的王官之学散出,每一家对应于一种王官,这是有名的王官说。阅读经典,我们要知道,古人的思想分类法和学术分类法是什么样。三中国哲学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这个运动,不管有什么过火之处,它的伟大成果是确立了新学的主导地位,这点不能抹杀。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店,而不是孔子。孔子走下圣坛,重归诸子,意义非常大。别的不谈,光对恢复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就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为,没有这一步,就没有中国哲学史,更没有中国思想史或中国学术史。(一)说冯、胡异同中国哲学史的开山鼻祖有两位先生,一位是胡适,一位是冯友兰。他们的哲学史都是中西合璧的新学术,不是传统的经学,不是传统的子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去圣乃得真孔子  ——《论语》纵横读人往低处走  ——《老子》天下第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周易》的自然哲学

编辑推荐

《唯一的规则:的斗争哲学》:兵不厌诈的意思是挑战规则。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谋略管着技术,技术管着武器。武器是器不是道,道是谋略。我们的经典,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部书。《论语》是儒家的代表,《老子》是道家的代表。讲人文,这两本最有代表性。《孙子》讲行为哲学,《周易》经传讲自然哲学。讲技术,这两本最有代表性。这四本书年代早,篇幅小,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唯一的规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6条)

 
 

  •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 (展开全部)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孙子》的经历——70年代中期,他在插队时研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写了一篇文章,并凭借这篇文章进入了社科院考古所;后有专著《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近年他把自己三四十年来对《孙子》的研究汇为一册,《〈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另外又把在北大中文系的讲稿出版,即《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  李零从研究文本入手,结合军事文化史和思想史解读《孙子》,内容深湛,视野广博,可谓把《孙子》这部千古名著读出了活泼的新义。其中《兵以诈立》可以让水平、背景各异的读者都有不小的收获,并且十分好读,真可谓一部难得的佳作。  不过,作为李零,再写一本《孙子》也并不容易,因为前面关于《孙子》已经写了三四十年。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做出了如下说明:  我有两本书,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本是《〈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一本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这两本书,前一本是旧作的汇编,主要侧重于文本考证,比较枯燥;后一本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义,主要侧重于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全书文句的疏通,可读性高,但细节太多。 这些都是铺垫。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现在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想尽量避免重复,尽量突出重点,讲义理,讲思想,由博返约,回到当初关心的问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唯一的规则》与以前著作的区别与关联。在其他书中,李零还说过,“书,总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少则得,多则惑”。《唯一的规则》就是这样一部由博返约的书,每一篇1万字左右,可以一气读完,全书共16万字。希望这本书出版后,能够胜出、并部分取代《兵以诈立》,《兵以诈立》27万字。  在本书中,作者还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新的探讨。在“自序”中罗列了十三则,比如什么是“兵”,论林彪战术与“势”的关系,论地图的重要性,辨“反间”的两种不同含义等,这是新知。  最后,关于《孙子》,李零欲谈出它的哲学。《孙子》不是生意经,不是指导商战、管理员工的秘笈,它有它的哲学味儿,李零说:“《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兵法,都很有哲学味儿。这种哲学是什么哲学?其实就是生存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就是以斗争求生存的哲学。”本书的书名即源于此。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 (展开全部)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孙子》的经历——70年代中期,他在插队时研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写了一篇文章,并凭借这篇文章进入了社科院考古所;后有专著《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近年他把自己三四十年来对《孙子》的研究汇为一册,《〈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另外又把在北大中文系的讲稿出版,即《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  李零从研究文本入手,结合军事文化史和思想史解读《孙子》,内容深湛,视野广博,可谓把《孙子》这部千古名著读出了活泼的新义。其中《兵以诈立》可以让水平、背景各异的读者都有不小的收获,并且十分好读,真可谓一部难得的佳作。  不过,作为李零,再写一本《孙子》也并不容易,因为前面关于《孙子》已经写了三四十年。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做出了如下说明:  我有两本书,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本是《〈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一本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这两本书,前一本是旧作的汇编,主要侧重于文本考证,比较枯燥;后一本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义,主要侧重于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全书文句的疏通,可读性高,但细节太多。
  •   李零讲的《孙子》听说是目前国内讲的最好的,我有几本讲孙子的书,有研究的,有简本的,这本比较适合普通读者看。
  •   孙子兵法本来是很哲学的理论,经作者一番全新的创意解读,成了通俗可以操作的教程了。可以让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受用。至少,我是那它来指导策划工作的。而且受益匪浅。
  •   读《孙子》,就读李零!呵呵!
  •   写孙子的书,国内还不多,相反日本台湾很多,但都是从商战角度来写,均脱离了孙子是军事著作的本来面目。作者研究孙子几三十年,这本著作回归军事本源,书前的序言对孙子作出了极好的总结。书中对孙子原著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类,使读者一看就明白了孙子这本书的思想脉络,也让读者对本书作者刮目相看。军事思想不是不可以用于商战,但是,先把孙子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军事战略弄明白了,自己去灵活运用,才会真正有效。与那些以孙子论商战的书相比,真是云泥之别!
  •   《孙子兵法》是兵法中的最精华,作者的一些观点比较新颖,值得一看。
  •   看罢此书感慨:孙子读十遍才有发言权!
    研究孙子几十年的力作,读出孙子真底蕴,读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经济政治也是一体的),人类就生活在其中如生活在空气中。
  •   李零的我的经典就差最后的周易了,好像也快了。
  •   现今如李零教授的学问兼思想责任感者太少,读他的书叫痛快
  •   李零先生的书真的读起来让人很轻松愉悦,所以,每见到他的书都买一本。好,赞一个!
  •   李零的学问视野极宽,功底厚实,其书是可以值得一读的。
  •   李零讲的东西,深刻!!!
  •   比较喜欢看李零的书
  •   李零的书值得一看
  •   很喜欢李零老师的文章,再加上装帧精致,真的很喜欢。
  •   李零的文笔是很特别的,简洁有力,见解深刻而独到,不故弄玄虚。
  •   喜欢李零教授的文字,简练、流畅,深入浅出。
  •   比《兵以诈立》简练并作修正。
  •   兵法就是兵法,讨厌商场就是战场的说法
  •   规则唯一,只是止戈。
  •   唯一的规则 就是没有规则!
  •   全书是作者北大讲课的记录,作者虽是北大学者,但没有文人的酸气,说的内容中听。本书装璜考究,但书中内容更具价值,可谓百读不厌!
  •   速度挺快,书挺好,读起来方便,古文读不太懂。
  •   建议当当整合搞个网上旧书分店,类似孔夫子旧书网那样的。孔网虽也不错,但有些乱,缺乏较统一的规则
  •   没规则,则没得玩儿。
  •   我个人的习惯是躺着读书,单这本书是坐着读的。
  •   学术不是阴谋,研究学术不是让我们去搞阴谋诡计,让我们敬畏古人的智慧吧!
  •   李玲老师的书不错,买来用来收藏,有时间再细品。
  •   细嚼封面那两句话, 已值回票价.
  •   独特的视角,值得一读
  •   看着流畅,读着舒服。
  •   书是如此圣贤,唯恐自己的俗语辱没了此书的价值。
  •   "我们的经典系列" 不错.推荐阅读.
  •   挺不错的一本书,虽然没看完,但是想把它看完的心情已经有拉
  •   我看我们的经典的第二本,赞!
  •   特立独行的思想,朴实简洁的文字,是我终身的朋友。
  •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成人成已.
  •   很好有內容有点解,
  •   值得去仔细阅读
  •   好书,价格也公道,送货嗖嗖快
  •   好书。哲人的思考。推荐。
  •   这个商品不错还有那么多人推荐
  •   清晰明了,功底扎实
  •   买了基本送同事!还行
  •   绝对专业!严谨!详细!
  •   目前对孙子注解以及展开讲的最好的一位作者
  •   算是一家之言吧,随便翻翻
  •   ——读李零先生新作《唯一的规则》
    2010-04-04
    我很喜欢李零这个人,几十年能潜心于学问的浩繁时空之中也让我羡慕,人生只有一回,如何分配时间是门大学问,另外对他的文笔我也很喜欢,不拘泥,不造作,考据之中不乏调侃,严谨之中不乏幽默也是难得,用句大俗的话说就是“不装象”。所以李零的书我都买了,读了。

    最近偶上当当,其实当当不算偶上,是经常上,**才算偶上,原因是对**的网站设计怎么也不习惯,找书找不到,送货也太慢,还是当当方便些。当当最近在发动本年春季的“抢购”攻势,推出了不少好书,我不客气地“抢”了几套,其中算占了点儿大便宜的,一套是《德川家康》,一套是《你在高原》,光这两套书就比当当的折扣价还多便宜了一百多块。李零先生的《唯一的规则》也包括在这次抢购之列。

    书不是用来“抢”的,是用来读的,虽然“抢”的本身也很好玩,比如有几套书我这次没抢到,至今后悔不迭、捶胸顿足,俺是位“有便宜不占HUN蛋WB蛋”的主儿。

    李零的这本《唯一的规则》,副标题是“《孙子》的斗争哲学”,是一本诠释《孙子兵法》的书。他把《孙子兵法》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来诠释,上篇讲理论,分为权谋和形势两个组来讲;下篇讲实战,分战斗和技术两个组来讲,这是个独到的见解,至于把“火攻”和“用间”两篇归为“技术”一组实出无奈,因为放到哪都不合条理,我赞同此见。《孙子兵法》就是讲谋略的,所以李零此书上篇的分量很重,即讲“计”,又讲“攻”,还要重点的讲“形势”和“虚实”,“形”与“势”,“虚”与“实”,说起来都很“虚”,都属于哲学范畴,不好讲,但李零讲得很透彻,考据也是“来历分明”,从中可以看出李零考据的功夫了得。

    如书中讲到“形和型有关”“势和设有关”,“形是有型可见的东西”、“静态的东西”,“势是无形”“看不见的东西”,而“形”和“势”,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两者互为表里,外面是“形”,里面是“势”。尽管“形”有假,但“势”无假,只有优与劣。我同意。

    他认为,虚实是《孙子兵法》的最高层次,而不是奇正,奇正中的奇只用于一时,属战术层面,虚实属战略层面,这个可以探讨,奇攻于虚,赢虚必用奇,应实必以正,也是难分开的。

    当然,此书也有可探讨之处,李零曰:“‘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是说实力太悬殊,胜负之分太明显,这样的仗打赢了,本也在情理之中,算不上什么大本事”。愚见此论有疏忽,前半句自然如此,大家都知道的怎么能叫好上加好呢?但“战胜而天下曰善”则绝非众人事先“之所知”,也就是说还不“在情理之中”,可以算好,但不能算好上加好(善之善),战胜算好,不算最好,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做铺垫。

    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认为,能把复杂的哲理用简单的话说明白,让谁谁都懂,这才算功夫,这条理念从《周易》就可看出来,“变易、不易、简易”是《周易》的三个核心原则,“简易”贯穿于中国三千年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当然,现在中国人变得罗嗦了,西方了,非说到别人不懂不可不叫学问了。

    从李零先生此书中我还读出了一种情绪,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对商业领域运用《孙子兵法》的不屑甚至鄙夷,如“奸商都说,买卖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但制假贩假、设局洗钱,让你冤无头债务主者,正是此辈”。此论误解颇深,似有一篙子打翻一船人之嫌,明显偏颇了些,奸商总是少数,说“诚信”的更非都是奸商。又如,“他们是把《孙子》当《三十六计》读”,甚至提到“‘商以诈立’,老百姓还怎么活?”,所以发出斩钉截铁的誓言:“我给自己立下规矩,古书就是古书,军事就是军事,思想就是思想,我不教你做买卖。”“我是把《孙子》当兵书读,商战,我不讲”。读到这里我感到惋惜和遗憾。李零说:“兵法是研究人的大道理”,“真正讲人,主要集中在兵书”。说的非常好!我读兵法,就是当作人法来读,读的是人的管理法、人的选择法识别法使用法、领袖的领导力法,和竞争的谋略,这些都是人类的生存哲学,而不单单是军事哲学、打仗哲学。这可能也是学者和商人(或曰企业家)的区别所在吧?学者研究一句话有几种说法,而商人只研究一种能赚钱的说法,其实企业家和军事家的需求基本相同,都是要个结果,而且是必须成功的结果,但学者不要考虑这些,不赚钱也有工资拿,商人要考虑给自己发工资,至于是否给别人发工资养活别人不争论,这其间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空间,孰优孰劣不必谈,但距离是现实。令我遗憾的是,李零先生花几十年把《孙子兵法》研究得如此精致,但只愿给军人讲,“供军人活学活用”,也遗憾中国的企业家庞大群体无缘聆听李零先生的教诲,全是因为李先生的误会。遗憾!

    《孙子兵法》能否指导商业竞争?答案是肯定的,不但是肯定的,而且毫无置疑是必须的最要紧的。近两年管理学界很看好一本书:《蓝海战略》,我读后感觉只是兵法中的一句话而已,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行千里而不畏(劳),行无人之地也”。解读的就是如何寻找市场的“无人之地”。《孙子兵法》的一句话,商界的一本书还没说清楚。所以说,《孙子兵法》虽然只有5900多字,但也可以解读成5万字,50万字,500万字,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这样的事现在不少发生,前几年出版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也就是老子《道德经》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之中的后半句话,五个字解读成一本书还不全面还有争议,如果全部解读《道德经》要出多少本书呢?

    李零先生很调侃,书中“跟丫拼了”也说得。老北京人很熟悉“丫”这个语词,是个大众性习惯口语,是个骂人话,当然这世道骂人话是传的最广泛最流行的各国都一样,如现在网上流行的“***”。这个“丫”是个省略语,说的再全一点儿是“丫精的”,解释的全一点儿则是“丫头养的”,丫头是下人,主人和丫头养的自然是庶出,或者是“野合”的结果,没有名分不能继承大统的,当然是贬义。讲《孙子兵法》直接上了“跟丫拼了”是一绝,俺欣赏,哈!

    最后说说此书的书名,《唯一的规则》,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竞争哲学的唯一的规则,那就错了,因为李零先生开篇早就说过,“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此书用纸考究,装帧漂亮,短16开本(720mmX880mm),质量很好,建议收藏。
  •   战争是一个很复杂的博弈过程,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天,时,地,还有人的因素。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通盘考虑所有的因素,战场上的所有行动都是为达成最后的目标。哪怕是过程中需要放弃难以割舍的利益,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但只要它是符合达成最后目标的行动,我们都应该坚决执行。但这个永远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开始可以把目标订的好好的,但当诱惑来临时,它会腐蚀你达到目标的锐气。当挫折来临时,它会打击你成功的信心。当外界批评来临时,它会让你怀疑曾经的目标是否正确。在战场上没有对全局观的把握和对自己目标的坚持,永远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战争中几乎需要人类所有优秀的意志品质:坚韧,当暂时遇到挫折时;勇气,当做出决定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以及顶住很多压力时。魄力,当众人都反对你的决定时。牺牲,当小的牺牲能换取更大的战果时。孙子说,知己知彼,战争不仅仅在战场内,更在战场外。没有全局的眼光,唉!那你离失败就不远了。
  •   李零的书都是一种语调,另类的思维,有点盛气凌人,但是说得在理,心悦诚服。
  •   比兵以诈立简明。舍弃了太多的细节,思想性更强
  •   与兵以诈立雷同。。。点
  •   哲学类的东西,我要开始学习了。
    对我很有用。
  •   对了解传统经典有帮助。
  •   待人应守儒家之忠诚,事业酌用兵家之权变
  •   什么都是实践出来的经验,至于对这本书的理解,看个人的悟性
  •   这本书体现了典型的考据方法,对于理工科学生有书籍之外的意义。
  •   买了那么久,一直搁着没看,加油!
  •   名家之作,需要静心细读
  •   同事推荐的,所以买来看,很喜欢
  •   深入浅出,颇有逻辑性,慢慢品味。
  •   有塑封,很干净
  •   正版很精彩
  •   以前看过孙子兵法两次,每次的感觉都有所不同
    李零先生的这本是对孙子兵法的一次重新系统化
    但总体并无太多的新意,
    入门的话
    这书还是不错的
  •   是对《孙子兵法》的一种阐述,如果对文本有兴趣的话,还是值得作为研究的一本参考书,但是我本来是想看一些比较风趣幽默的话语,并且联系我们现在的社会和国际时事的,但是让我失望了……
  •   很敬佩李零的学识,因此期望值较高。但读后感觉本书不是很深刻,作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并未作深入的考据分析,间接也模糊不清,没有超过同类著作。
  •   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值得一读
  •   本人才疏学浅,正在努力学习。看过李零先生的兵以诈立后又买的这本,内容更简练,说理更透彻,非常满意。
  •   李零先生是国内研究《孙子》的领先人物。之前看过他的另一本《孙子》解读,叫做《兵以诈立》,中华书局出版的,给我感觉很是独特。这本《唯一的规则》是属于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中的一本,其他三本是《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去圣乃得真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至今年一月周易出来后,我们的经典四本已经全部出齐。据书首李先生的总序中说,这四本书在国外也最走俏,所以他选择这四本书,来集结出版——我们的经典。 李先生解读《孙子》,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耳目一新。之前看过好几本解读《孙子》的,大都是按照原文翻译、注释、再举个案例,最后来个后感什么的,几乎千遍一律。更有甚者(而且还不少),把《孙子》读成了商战书,结果给我的感觉往往是不知所云。而李先生不这么读,他讲《孙子》,讲的是《孙子》的历史、思想、哲学,因为学问而治学问。 与上一本《兵以诈立》相比,与这本《唯一的规则》有重复的地方,但也有《兵以诈立》里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兵以诈立》讲的比较广,但可能比较浅,这本讲的比较窄,但比较深。 顺便再提一下,李先生原本学的是考古,后来才转去北大教中文的。相比于一些义理、词章类的问题,他应该会更侧重于考据类的问题!
  •   《孙子兵法》乃世界三大奇书之首,而喜欢《孙子兵法》的朋友,这本绝对值得一读,李零教授毕生的爱好就是研究《孙子兵法》,考究之完全无出其右,用兵法还是在于人,在于天赋!
  •   李零先生解《孙子》,当然是当代的几大家之一。相较其他几家,李先生的功夫(或说主要贡献)在考据方面。不是出身行伍,终觉得有那么一点“隔”哦。当然其他几家的功夫也多半从纸上得来,诚如吴如嵩先生十几年前所表达的那样。
  •   忘记买了这么一本书了,看不懂....
  •   很生动的兵法书,一些理解和我的一样,是一本很好的床头书!
  •   作者说:兵书作者,大多是“冷眼旁观者”、“事后诸葛亮”……读兵书的,就更是旁观者。这是我们的经典,我们做旁观者,但要有一颗参与者的心。
  •   李零的书一向犀利,好书
  •   作者太啰嗦了!!!罗嗦了半天,什么都没说出来,逻辑方式嵌入死循环了似的!读得让人来气呀。
  •   推荐,介绍很全面。视野比较全面。
  •   不知道中国的教授能写出什么东东混混工资罢了读死书
  •   李零老师的书,比较现实,直来直去,看上去未必那么玄妙,但不忽悠人。
  •   还没看,正在看另外一本
  •   谋略之书
  •   须耐心品读
  •   李老师的作品
  •   书的品相要有保障
  •   我很喜欢这位学者。
  •     战争是一个最能展现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舞台。在战争这个舞台上人类的一切好的,坏的本质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战争这个舞台上没有后悔药,没有失败者的位置,要想站在这个舞台上就得突破传统的道德限制,强者需要诡道,弱者更需要诡道。
      最近读了李零的《唯一的规则》,这本书主要讲解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两点我深以为然,一是全局观,一是危机感。
      战争是一个很复杂的博弈过程,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天,时,地,还有人的因素。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通盘考虑所有的因素,战场上的所有行动都是为达成最后的目标。哪怕是过程中需要放弃难以割舍的利益,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但只要它是符合达成最后目标的行动,我们都应该坚决执行。但这个永远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开始可以把目标订的好好的,但当诱惑来临时,它会腐蚀你达到目标的锐气。当挫折来临时,它会打击你成功的信心。当外界批评来临时,它会让你怀疑曾经的目标是否正确。在战场上没有对全局观的把握和对自己目标的坚持,永远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战争中几乎需要人类所有优秀的意志品质:坚韧,当暂时遇到挫折时;勇气,当做出决定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以及顶住很多压力时。魄力,当众人都反对你的决定时。牺牲,当小的牺牲能换取更大的战果时。孙子说,知己知彼,战争不仅仅在战场内,更在战场外。没有全局的眼光,唉!那你离失败就不远了。
      孙子讲置之死地而后生,打仗要深入敌人境内去打,在敌人境内军队有强烈的危机感,能激发军队最大的战斗力。危机感这个东西我觉得比兴趣更能推动人们前进,想想考试的前几天,为什么学习效率尤其的高吧。想想一条恶狗在后面追,我们为什么比平时跑得快多了吧。危机感直接激发着我们的潜力,而我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但危机感的持续时间不长,我们如果想长时间保持着它,一要有相应的环境,二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危机感将我们逼上绝境,而我们要反复告诉自己这不是绝境,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战争中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每一次创造性打破传统规则的人都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战争中没有对错,只有成败。兵以诈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