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真的有用吗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约翰•泰勒•盖托  页数:211  译者:汪小英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曼哈顿教了三十年书,好学校、差学校都待过。在漫长的教师生涯 里,我谙熟了厌烦的滋味。周围的事物索然无趣,如果你问那些学生:究竟 是什么使他们感到厌烦?回答总是一个:学习很愚蠢。内容他们早就知道, 他们想干点儿实在的事,而不是总坐在那儿。他们还说,老师并不太清楚自 己教的东西,很明显,他们也不想去做更多的了解。孩子们是对的,老师跟 学生一样,也感到厌烦。 事实是,厌烦在学校老师中普遍存在。在老师的办公桌前待过一阵子的 人,都肯定会感到疲乏无力、牢骚满腹、无精打采。若问他们为什么会感到 厌烦,老师似乎要归罪于学生。面对粗鲁的、只对分数感兴趣的学生,怎么 可能不厌烦?何况,老师们也是这种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产品,这个制度给学 生的厌烦无以复加,教师作为体制内的人,受到的限制比学生更多。这一切 究竟是谁之过? 对此我们都有责任,在这方面,我的祖父曾经指点过我。七岁时,有天 下午,我对祖父抱怨说,我觉得烦。他当即扇了我脑勺一巴掌,说,再也不 许当他的面说烦——我烦是我的错,与旁人无关。使自己高兴、学习,是我 无可推卸的责任,不懂得这一点的人都是长不大的小孩子,离他们远一点, 因为他们不可信任。这一巴掌根治了我的厌烦。年复一年,在各个地方,我 向一些了不起的学生传授了这个真理。为此,我常常破坏规矩,歪曲法律, 让孩子们能够打破厌烦,不被它捕获。 “帝国”当然有所反击,要知道,孩子气的成年人常常把对立和忠诚搅 在一起。病假之后回来,我发现所有准假的证据都被故意销毁。我被解职, 甚至教师执照也被吊销,苦苦奋争了九个月,最后,一位学校秘书终于出来 作证,证明这是一场阴谋。其间,我的家庭所受的牵累和磨难恕不一一赘述 。我于1991年离职时,有了更多的理由去怀疑学校:它以漫长的学期、囚室 风格的教室将学生和教师禁锢起来,如同一座虚拟的生产幼稚和无知的工厂 。可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事情非如此不可。如果我们想做,我们就能轻 而易举地抛弃老旧、愚蠢的体制,帮助孩子们受到教育,而非仅仅上学—— 这是我从自己的经验里得出的体会,许许多多的老师也有此心得,但因为害 怕报复而保持沉默。我们只要稍微变通,不那么恪守时间、课本、考试的约 束,而把孩子交给真正有能力的成年人,给每个学生他们所需要的自主权, 让他们时时能够冒险,年轻人所具备的最好品质——好奇、冒险、坚韧、敏 锐的洞察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鼓励和发扬。 但是,我们没有那样做。我越问为什么,像工程师一样追究这个问题, 我就越感到困惑。假如学校并不存在问题,假如学校理应如此公然违背常识 、违背漫长的教育经验,而不惜代价,一意孤行?小布什说:“一个也不能 落下。”这句话,也许偶然道出了真相?他或许是指,我们的学校要保证每 一个孩子都不能长成大人? 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指强制上学:六节课一天,一 周五天,一年九个月,十二年。这个死规矩是否真有必要?如果真有必要, 原因何在?不要以阅读、写作、算术来搪塞,因为两百万家庭学校的学生 (homeschooler)对这种老生常谈早已置之不理。如果这还不算数,有一大批 美国名人,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孩子这样,受过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修理,仍 然出类拔萃,独领风骚。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 逊、亚伯拉罕·林肯?没错,的确有人教过他们,可他们绝不是学校制度的 产品,其中没有一个人曾经中学毕业。在大部分美国史中,孩子一般不上中 学,可是没上过学的人成为海军上将,如法拉格特;成为发明家,如爱迪生 ;成为工业巨擘,如卡内基和洛克菲勒;成为作家,如梅尔维尔、马克·吐 温、康拉德;甚至成为学者,如玛格丽特·米德。其实,稍早一些,年满十 三岁的人还被视为成人。阿里尔·杜兰特与其夫威尔共同撰写了精彩的历史 巨著,多卷本的世界史。虽然她结婚时只有十五岁,可又有谁会认为她缺乏 教养?不上学恐怕并不意味着没教养。 在美国,我们被告知“成功”与“上学”同义,或至少有赖于后者。但 是从历史上看,并非如此,不论这成功是以知识、还是以金钱来度量。今天 ,世界各地都有人想方设法完成自我教育,而不进中学,这种中学常常等同 于监狱。那么,为什么美国人总把教育与学校制度混为一谈?公立学校的目 的究竟是什么? 直到1905至1915年间,大规模教育的强制性才在美国扎根。尽管这一概 念的产生要早得多,并且,它的推行贯穿了19世纪。这一巨变深远地影响了 家庭生活和文化传统,其产生的原因有三: 1 为了培养好人; 2 为了培养好公民; 3 为了使每个人最大地发挥作用。 这些目标现在仍然时时出现,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接受了,并视之为公 立教育的崇高使命,尽管学校的现实与之相距甚远。但是,我们大错特错。 加重了这种错误认识的是大量的美国文学,其中对义务教育使命的陈述与前 者惊人地相似。门肯在1924年4月号的《美国信使》杂志上,发表了对教育 的见解。他声言: ……要把知识灌输给年轻一辈,或者启迪他们的智慧(作为教育的目标) ,……这实属谬误。它只会把每个人都降低到同一平庸的水平,培养和训练 出一群整齐划一的民众,消除异见和创造性。这才是美国政府要达到的目标 ……也是其他各处政府的目标。 因为门肯是著名的社会批评家,我们可能会对这段议论置之不理,把它 当作极端的讽刺。虽然如此,他的文章确实追根寻源,追溯到当代教育制度 的雏形:普鲁士军事帝国。这个国家现已消失,但是永远不应当被遗忘。美 国刚刚跟德国打过仗,便继承了普鲁士的文化和思想。门肯当然意识到其中 的讽刺意味,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是十分严肃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起源于 普鲁士,这实在引起人的忧虑。 如果你心里有数,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学校起源于普鲁士这个奇特的 说法。威廉·詹姆斯多次提到这一点。早在19世纪40年代,克里斯托弗·拉 希在其所著《真正唯一的天堂》中,借主人公奥雷斯蒂斯·布朗森之口,公 开谴责美国学校的普鲁士化。1843年,霍勒斯·曼恩向马萨诸塞州教育理事 会所做了《第七个年度报告》,这是向腓特烈大帝献上的一首颂歌,呼吁把 普鲁士的学校制度带进美国。如果联想到早期的乌托邦政治,就不会对普鲁 士文化在美国大行其道感到意外。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年代,一位普鲁士人曾 任华盛顿的助手;到了1795年,大批说德语的人定居在美国,人数如此之众 ,以至国会考虑出版一个德语版的《联邦法》。让人最为吃惊的是,美国人 对普鲁士文化中最糟糕的部分竟如此热衷。这个精心设计的教育制度,动机 在于生产平庸的心智、阻碍内在的精神生活、剥夺学生重要的领导才能、确 保得到顺从而不健全的民众。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培养“好控制”的民众。 科南特担任哈佛校长二十年之久,同时也是一战时的毒气专家、二战时 的原子弹项目负责人、二战后德国美国辖区的高级专员,的确是20世纪最有 影响的人物之一。正是从他,我第一次觉察出美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没有科 南特,我们就不可能享有现在这种标准测验的形式和级别,也不可能拥有像 著名的科隆比纳高中那样能容纳2000到4000学生的庞大中学。离开教职后不 久,我读了科南特在1959年写的论文。这篇文章长得像一本书,题为“孩子 、父母和国家”。我饶有兴趣地发现,他把我们现在的学校视作1905至1930 年间一场革命的结果。一场革命?他没有做过多的阐述,但是,他的确将我 这个好奇而无知的读者引到亚历山大·英格利斯的一本书,这本书写于1918 年,书名是《中学教育原理》。作者在书中写道,自己“作为革命家亲眼目 睹了这场革命”。 哈佛的一个教育课程以英格利斯的名字命名。英格利斯说得很明白,美 洲大陆义务教育的目的与普鲁士当年是一致的。19世纪20年代的欧洲,民主 运动蓬勃兴起,农民和无产者要争取谈判的权力。普鲁士的学校的目的正在 于渗透和破坏这一民主运动。现代的、工业化的义务教育要对下层阶级团结 一致的运动动一动手术。学校用科目、年龄、不断的排名考试,以及名目繁 多的细节把儿童分隔开。一旦无知的人类自小就被分离,那他们也不大可能 会再度团结一致,形成可怕的威胁。 英格利斯将现代学校的作用(实际作用)归纳总结,认为学校有六种基本 功能。那些天真地相信了这些目标的人们看到英格利斯的分类,会吓得毛骨 悚然: 1 修正或调节的作用。学校应当建立固定的、反射性的服从权威的习 惯,这需要完全摒除批判性的判断。有人主张学校应教授有趣、有用的内容 ,这当然不予采纳。因为,只有让学生学做无聊、愚蠢的事情,才能检验出 学生是否具有条件反射式的服从。 2 整合的作用。或许也可称为协同的作用,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尽量使 儿童彼此相像。协同一致的人是可以预期的,因而容易控制。对于那些想要 驾驭和操纵劳动力大军的人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 3 分析和指导的作用。学校意味着测定学生的社会角色,通过统计数字 及事件记录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就像你的永久记录,是的,你确实拥有这 样的记录。 4 分拣的作用。一旦社会角色被分析出来,孩子们就被分类,按照他 们对社会机器的价值而加以训练。所谓“发挥个人的最大作用”,仅止于此 。 5 选拔的作用。这与人的选择无关,而是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所谓 的物竞天择。总之,这意味着有意识地改良物种。学校会给不合竞争的品种 贴上标签:低分、补习班,以及其他种种处罚。这些足以使同龄人对他们另 眼相看,视之为劣等,有效地将他们逐出牌局。所有种种小羞辱自一年级起 就开始实行,它的目的在于:将泥沙冲入下水道。 6 预备教育的作用。以种种规则限制的社会体系需要一个精英管理集 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小部分儿童被悄悄地传授以如何管理这个社 会的知识,学习如何监视、控制一群被故意愚化的、拔去爪牙的民众。如此 这般,政府便不会遇到挑战,而公司永不缺乏听话的劳动力。 不幸的是,这就是美国强制性公共教育的功能。不要以为英格利斯危言 耸听,是个怪人,教育界持有这种观点的绝非他一人。科南特本人提倡以霍 勒斯·曼恩及其他人的论点为基础,不遗余力地向美国鼓吹这种学校制度。 乔治·皮博迪资助了整个美国南方的义务教育运动。皮博迪这样的人深谙普 鲁士的体系,这个体系不但有益于生成一个全然无害的选民群体、一支听话 的劳动大军,而且还能促生一群浑浑噩噩的消费大众。在当时,一群企业巨 头认识到,公共教育培养和驯化的作用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这群人当 中就有安德鲁·卡内基和约翰·D·洛克菲勒。 这下你终于明白了。不需要卡尔·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我们也能看 出,愚化大众、挫败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孤立起来、弃掉那些不听话的 人,这些全部对管理、经济或政治有利。而阶级的概念可能会突出这个命题 ,正如1909年,伍德罗·威尔逊任普林斯顿校长时对纽约教师协会的讲话: “我们应当让一个阶级接受自由的教育(liberal education),让另一个阶 级——这个阶级要大得多——如果必要,放弃接受自由教育的权利,以使自 身适于完成特定的、艰苦的体力劳动。”但是做出这一令人恶心的决定的背 后动机并不是阶级的考虑。这一策略的制定,完全是出于恐惧,或者现在为 人熟悉的“效率”,这个至高无上的目的,而非爱、自由、欢笑和希望。总 而言之,它起因于纯粹的贪婪。 要攫取的财富是巨大的。毕竟,现有的经济制度是以大规模生产为基础 ,以大公司的利益而非小企业或小业主的利益为导向的。大规模生产就需要 大规模消费,但是进入20世纪,大多数美国人民都已经看出:买自己并不需 要的东西是不自然、不明智的。就这一点而言,强制性的义务教育乃天赐良 机。学校不必直接教孩子去无休止地消费,因为它有更好的办法:它鼓励孩 子们完全不去思考。这就使他们在面对另一个现代社会的伟大发明——“营 销”时,束手就擒。 你无须研究也能明白,那些总能被说服而过度消费的人可以分成两组, 消费成瘾者和儿童。学校非常成功地把我们的孩子变成了瘾君子,并更加成 功地使我们的孩子更加孩子气。这并非事出偶然。从柏拉图到罗素、到我们 的英格利斯,所有的教育理论家都清楚,如果将孩子混入一群,不给他们责 任,不给他们独立,只能促成他们的贪婪、羡慕、嫉妒和恐惧,虽然年岁渐 长,却永远不会长大。克伯雷于1934年写了著名的《美国的公共教育》一书 ,在书中,作者详尽描述并赞扬了美国学校的扩张,将童年延长两到六年, 而强制教育在那时刚刚兴起。这位克伯雷,既是斯坦福教育学院的院长,也 是哈佛校长科南特的朋友,曾在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与英格利斯共事过, 前者负责小学部分的教材,后者负责中学部分。克伯雷在1922年版的《公立 学校管理》中写道:“我们的学校是……对原料(儿童)进行加工的工厂,它 将材料打磨成型。……学校的任务是按照定下的产品规格塑造学生。” 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这些“规格”是什么,成熟已经 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去除。方便的离婚法让人不必为维持关系而付出努 力,方便的借记卡让人不再对自己的财务做什么自律,方便的娱乐让人不必 再学习如何愉悦自己,容易的答案让人提不出什么问题。这里已经成为一个 儿童的国度,我们乐于放弃自己的判断、意志,听从政客的说服、商人的哄 骗,而这些对真正的成年人来说是纯粹的侮辱。我们先买来电视,然后再买 电视里的东西。我们买来电脑,再去买从电脑里看见的东西。我们买150美 元一双的运动鞋,不管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鞋坏得很快,我们就再买一双。 我们买SUV越野车,相信了它像人寿保险一样重要的哄骗,即使我们开车的 时候心情乱七八糟。最要命的是,当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对你说“说话 要小心”时,你毫不怀疑,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尽管你早就在学校里听说美 国是一片自由的土地。我们上了所有的当,这是我们上学的结果。 现在讲一讲事情好的一面。一旦你了解到现代教育的逻辑,就能很容易 地避开它设下的陷阱和机关。学校把孩子训练成雇员和消费者,你就应当把 你的孩子教成首领和探险家。学校训练孩子服从,你就应当教自己的孩子批 判和独立的思考。学校的学生很容易厌烦,你要教你的孩子培养内在的精神 生活,永远不会厌烦。你应当要求他们读严肃作品、成人的作品,涉猎历史 、文学、哲学、音乐、美术、神学,所有这些话题学校教师肯定会回避。用 孤独挑战你的孩子,让他们乐于与自己为伴,与内心对话。上学的人害怕孤 单,他们总是需要没完没了的电视、上网、打手机,以及那些浅浅的、来得 快去得快的友谊给他们做伴。你的孩子应当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他们能做到 。 当然,我们首先应当知道我们的学校究竟是什么:一个拿年轻的心田做 实验的实验室,为了社会需要训练习惯和态度的场所。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偶 尔也对学生有好作用,但是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儿童变成臣仆。不要延长你孩 子的童年,一天也不要延长。戴维·法拉格特不到十三岁就能驾驶一艘俘获 的英国军舰;爱迪生十二岁就能印出一份快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同样的 年纪能当印刷学徒(并且在同时学习一系列课程,其内容会难倒当今哈佛的 高年级学生)。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就不要限制你的孩子,不必告诉他什 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活了这么久,在教师战壕里的三十年经验告诉我,天 才多得像尘土,到处都是。我们之所以压制天才,是因为我们不能面对有天 分的少男少女,我们不知道拿他们如何是好。我想,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也 很了不起: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内容概要

“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碎片,而是要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你要努力寻找真正的自己,发现你的潜能,那会让世界大吃一惊。

作者简介

约翰·泰勒·盖托(1935一),在曼哈顿当了三十年老师,曲于1991年当选纽约州年度教师。同年,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公开发表了辞职信,从此不倦地为学校改革而奔赴各地演说,行程长达三百多万英里。他的前一本书,《愚弄美国》(DumbingUsDown)销量十万册。

书籍目录

序:质疑学校第一章 你对学校的认识全错了第二章 行走伦敦第三章 兰开斯特的阿米绪人第四章 大卫·沙诺夫的教室第五章 赫克托们不是问题所在第六章 圣地亚哥之路第七章 大规模教育的杀伤力第八章 教育是什么?第九章 给孙女的信第十章 高地中学事件后记

章节摘录

  统治世界 1919年,亚瑟·卡尔霍恩参加了令人振奋的庆祝一战胜利游行,有种感 觉令他陶醉:美国攻无不克,即使对于人性。他在《家庭的社会史》一书中 向学术界指明,一种意义深远的变化正在这个国家的学校中发生,人们对于 家庭的认识将发生巨变。卡尔霍恩一伙对此变化欢呼雀跃,但不是所有的人 。 卡尔霍恩写道:乌托邦思想家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实现“儿童正在从血亲 的家庭进入社群专家的照管”。他不失时机地写道:“通过公立教育手段, 达尔文和高尔顿…的梦想就要实现。”科学控制人口的目的就要实现了。 不是人人都赞同高尔顿,把学校计划精心设计在公众监督之外。纽约市 长约翰·海兰曾于1922年做过一次公开讲演,反映了当时形势的微妙。海兰 声明,这个城市的学校被一个“无形政府的触须所捕获,如同章鱼捕捉它的 猎物”。这话是针对多年以前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的议论。迪斯累里 说,所有重要事务都被无形的政府控制,而公众对此毫无察觉。海兰所指的 这个特别的章鱼,正是洛克菲勒基金会。 20世纪20年代,义务教育像股票市场一样,蓬勃兴起。出版于1928年的 《教育社会学思想》提出:“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管理学校,也在于管理世 界。”过了一年,来自洛克菲勒资助的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爱德华·桑代克 心,这位奇特的新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公然提出了惊世骇俗的观 点:“具体的学科毫无价值。”威廉·柯克帕特里克是他在师范学院的同事 ,柯氏在其所撰《教育与社会危机》一书中指出:“整套教养年轻一代的事 情正在被专家接管。”这对柯克帕特里克来说,似乎再正常不过了。家庭毕 竟是个落后的角落,若论养孩子,爹妈哪里比得上专家? 控制人类行为 1933年4月,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马克斯·梅森宣布,该基金会正在 资助一个综合性的全国计划,以支持“对人类的行为加以控制”。学校在这 项计划中被凸显出来。东欧的遗传学家马克斯·缪勒启发洛克菲勒投入大笔 金钱研究对人类进化的控制。他用X射线干扰正常的基因规律,比如培养杂 交的果蝇。似乎杂交为人类控制所有物种打通了道路。 如同早先的达尔文和高尔顿,缪勒以为有计划地培育人种是通往天堂的 钥匙。他的设想受到热情的支持,支持者包括一群顶尖的科学家,也包括别 有用心的商业势力。缪勒获得了诺贝尔奖,将他的研究简写成1500字的《基 因学家宣言》,上面有二十二个英美著名生物学家的签名。国家行为能够将 更有价值的物种与注定要终结的大多数分开。这篇宣言仍然能够在Google上 搜到。19世纪70年代实施强制教育之前,这一话题被关起门来讨论,至少在 高级决策层中,或在老于世故的文学家,如菲茨杰拉德的笔下如《了不起的 盖茨比》中所描述的,一个背叛了民主与平等理想的运动正在进行着。 简而言之,最基层的机构管理中聪明的孩子必须与愚笨的孩子分开。学 校应当把“有教无类,以产生社会的和谐”这一霍勒斯‘曼恩广为人知的议 论寿终正寝,除非作为修辞。在《宣言》发表之前的几个月,到处传言,全 国教育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协会指望用教育的手段,达到当时的欧洲独 裁者通过强迫和武力才能达到的目的。”这话说得很明白,是不是? 这个改良人种的计划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转入地下,但是并无丝毫懈 怠。战争结束之后,学校又成为公开的战场。在这里,老式学校追求的传统 的读、写、算,与纯粹理论的教育思想的推行开始了较量。后者大多是由卡 内基、洛克菲勒这些大公司的非营利基金会提出的,不遗余力地要将学校制 度推向科学合理化。1915年和1959年,国会做了两次调查,得出一致的结论 ,新的学校政策成功地发生了影响,却没有引起公众的觉察和注意。这两份 调查现在都有案可查,可是却没有人注意到它们的存耷。美国每个重要的师 范学院把它们冲进记忆的下水道,究竟为何人指使,不得而知。 二战过去二十年之后,于1967至1974年之间,师范教育迅猛发展,这要 归因于私人基金会、精英大学、智囊团,以及政府机构的全力支持与协作。 而它们的背后是跨国公司的鼓励、美国教育办公室以及几个主要州政府的教 育部门的协调。 这场变化的三个里程碑是:(1)《为了未来设计教育》,此乃政府在未 来学方面广泛的应用;(2)《行为学教师培养计划》;(3)本杰明·布卢姆的 多卷本《教育目标分类学》,这本长达一千多页的手册出自芝加哥大学布卢 姆的办公室,不久,这部书的影响遍及美国的各个学校。只有像布卢姆这种 天才的学术狂人才可以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完成此书,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 ,是一本“将个人行为、思考、感觉视为某种教育的结果,而将之分门别类 的工具”。这其中的“思考和感觉”道出了真谛,而法西斯只会简单地停止 在“行为”方面。正像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警告的,比法西斯尤甚的事 情正在发生。 利用行为心理学这个新技术,强制儿童们学习正当的思考、感觉和行为 ,而从家里带来的不正当的态度会被修正。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在清白 无辜的校舍之外的阴暗处,把学校许配给弗兰肯斯坦博士…的姻缘正在紧锣 密鼓地酝酿着。在各个年级,所有对儿童的实验都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得 到了默许,就像塔斯基吉的梅毒实验。考试正是这个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官方的尺度来确定每个儿童精神上所受的“感染”程度。 布卢姆疯狂的鸿篇巨著是《全面医疗政策》的再生,那是一位同样疯狂 的德国医生在19世纪末呈献给普鲁士帝国的(其中指明每个人都应监视他人 ,侦查其任何发病症状,甚至包括打喷嚏,并立即报告给政府,以使后者采 取医疗措施)。布卢姆由之衍生出一大堆新招数:控制学习、以结果为核心 的教学、为工作而上学(school-to-work)、课堂与行业的结合等等。人们可 以觉察到,布卢姆无处不在为社会和企业管理的方便,把学生分门别类。受 布卢姆启发的项目都是为了控制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而设计的,按照社会 工程的种种功能规划下一代。 鼓吹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基石是《为了未来设计教育》。它有一个堂皇的 名字,其洋洋洒洒的散文体值得仔细阅读。这个由美国教育办公室编写的文 件,按照普鲁士的风格把教育重新定义为“一种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目标的 手段”,对个人目标丝毫没有提及。于是,州教育部门被要求一致行动,以 保证地方学校遵循这一指导方针。每一州的教育部门都要放弃独立的权威性 ,以成为联邦政府的下级合作部门。削减财政拨款是对不服从的惩罚。 最后,再来考虑第三个庞大的计划:《行为学教师培养计划》,这套计 划的长度两倍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缩写为BSTEP。这套计划清 楚地确立了政府强制教育的政策,强调教育改革自1967年起在美国强力推行 。就我们所知,制度化的上学将“无情地决定”美国的未来,那时,“每个 人自出生起就会被赋予一个多功能的号码标识”。这将使“雇主”及其他“ 管理者”能够查询大家的历史记录,并在有必要时,对之施以“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后来,一位以前在司法部工作的人透露了风声,BSTEP文件才为 极少部分的公众知晓。读到它的人被请求考虑一个未来的美国,那时,“没 有人还能坚持自己的主张。” BSTEP告诉我们,对少数人群的“化学实验”将从1967年起改为正式进 程。这预示着,小约翰刚上学就要服用利他林和安非他明等新的化学药品。 这个文件指明,未来是由一小群精英掌握的,参与式的民主将会消失,代之 以毫无意义的所谓选举权。而选举中的所有重要候选人都是内定的,制造麻 烦的人已经被排除。政客们仍然表示要做出改变,可是,在选举之后他只会 稍稍做出一种姿态。 不难看出,一战之后社会化的课堂改革,它与精神、性格的培养彻底分 道扬镳了。它在1967年升级为全面心理控制的实验。 自己已然成为这个实验中的一环,这一点有多少学校教师觉察到了?几 乎没有。教书如同翻煎饼,只是一份工作,工资条才是最要紧的。这里没有 任何挖苦的成分,只是说明了现实政治的真正含义。人总得吃饭。 P1-7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学真的有用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1条)

 
 

  •   需要学问,不是学历;学校不是唯一可以受教育的地方

    看看现代教育体系的奠基人的目的吧,真的是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社会的精英吗?不会,绝大部分人上学的目标只有一个:找个好工作。

    在绿领巾、红校服泛滥的学校体制内,孩子究竟能得到什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无论在时间和经济上都是巨大的投入,而大部分孩子变成了木偶。不能思考,不能动手,不会交流,不会自我,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苦苦煎熬,身心疲惫。

    我们要出路,或者至少要有改进的办法,至少有改变的勇气。
  •   原以为学术性会差一些,没想到资料、引用都很不错;作者对美国的公立学校史非常清楚,书中的数据、例子也很有说服力。上学不等于受教育,很有启发性。
  •   反思,我们让孩子去上学难道就是为了那考试成绩吗?学习知识不等于受教育,我们的学校究竟是为什么而开设,请教育行业先发思吧~
  •   作者是美国人,分析揭露美国义务教育的起源、深层目的,强制上学不是为了让大众受教育,恰恰相反,是让大众与真正的教育隔离,互相隔离,与自我隔离.......,书中不经意之处流露出,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可比美国强,大家自己去看,自己去琢磨吧。
    真诚的建议所有有学童的家长、幼儿的家长、即将做父母的朋友都看一下这本书,尽管这本书不是轻松、幽默或有趣的那种,但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之责非常重大,出于对自己负责、对孩子负责,有必要对所谓教育、学习、上学等等予以深思,而不是浑浑噩噩的接受社会、舆论、别人的指挥。
  •   作者的观点很独到,对上学和受教育的区别的解释入木三分。在一切都功利化金钱至上的现今社会和现今教育面前,这本书是一纸檄文一种挑战和一道曙光。这本书我看了至少5遍,每次都会读出不同的体会。
  •   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一定要读书,一定要上学才有可能在长大后出人头地,可真正是否如此? 现在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是否能够让孩子快乐自由地成长?很值得家长思考.
  •   但是不上学又不太现实 唉
  •   没想到美国的教育也是应试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   现在的教育不能培养天才,只能抹杀天才。
    放过孩子!!!
  •   做教育的人不可不读。
  •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现在怎样的教育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国脉!
  •   关于关于教育的来源的书,看看教育的另一面。孩子的成长不能指望别人。
  •   这本书是别人推荐的,可能是自己的水平不够,有点困难,正在研读
  •   改变了学习思维,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方式
  •   书很好,观点也和独特。视野很广。就是有些太愤世嫉俗。不太宽容
  •   质量不错,内容让我很长见识。
  •   父母也需思考哦,看看吧
  •   用实际行动来回答
  •   读了以后印象很深刻!!
  •   批判现行教育体系的著作,很多观点我都赞同,但还是没有不让孩子上学的勇气哈哈。
  •   我们接触过很多对美国教育制度的向往和歌颂的书,这一本颠覆了这种印象。让我们从全新视野去看待美国教育的一些东西,同时审阅我们自己的教育制度。我们正走在他们N年前的路上而不自觉。我们很少去仔细想想在抱怨种种制度的时候,我们真正应该批判的是什么。
  •   无聊没事干翻来看看还不错
    会发现原来中国的教育相对来说还行
    尤其当我有了要考GRE的亲身经历后,发现原来还有比中国高考更不靠谱的事

    书中主要就是说一件事:义务教育是权势者用来愚民的工具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了也不会有什么很震惊的感觉,实在中国古代就老干这事
  •   引发我们对身边教育的反思,在思考自己能为孩子做什么
  •   教育的問題迫在眉睫
  •   这本书写的相当好,值得反复读。
  •   书还可以,观念很值得借鉴。
  •   还算行吧,看了难做到
  •   偏激在所難免,積極意義在於所有民族、教育者、家長深思。
  •   作者不是针对某国教育体制,而是批评全人类把小孩送去学校集中教育的行为,且把这一行为定性为一种阴谋,和《1984》比肩,书中亮出很多当年相关部门的骇人听闻的机密文件,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其次就算是真的,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大代表的提案,也是真的,但人们怎么评价它?我们正视人类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但一定要说教育是政府把小孩当肯德基的鸡一样进行饲养,这种专门长翅膀那种专门长大腿,那就真有点过了,这个我不同意。本来答应送一本给孩子班主任的,后来不送了,怕老师疯掉。
  •   书名把该说的问题说了,是上学不是学习
  •   一直是体制应试教育的反抗者,看看这本书带给我们另一个角度思考真正的教育.感觉有些观点似乎有些偏激了点.
  •   说实在话,这本书是没获得升学资格的人,想出来的。。。
  •   对和孩子沟通有帮助
  •   讨论的是美国学校教育问题,大约一百年前的事儿。基本上是用阶级阴谋论作为基础,所有正常的事情在作者看来都不对劲了。
  •   这哪是一本新书啊?三手的书都比这本还要新几成!一个字“旧”
  •   主要是冲着名字来的
  •   你,真的适合上学吗?
  •   上学真的有用吗?
  •   观念决定命运
  •   给自己看,讲述给孩子听都很实用。
  •   标题打人,估计很有些启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