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基础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朝闻  页数:87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王朝闻是我国著名美学家、雕塑家。《审美基础》分为《审美谈》和《审美心态》两部分,相应的分为上下两卷,论述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审美基础(套装上下)》上卷从艺术为什么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化和集中表现入手,论述了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创作与作为审美感受的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审美心态。本书的下卷,则是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审美心态的论证。作者结合自身体验,生动地论证了艺术的美与丑、典型与典型环境、再现于表现、共鸣与同情、虚与实等等创作与欣赏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尽管是学术著作,但与作者个性相同,在引用作品案例的分析时,语言生动、诙谐。  这部书稿的修订工作是作者临终前完成的。《审美基础(套装上下)》可以说是作者集一生之大成。

作者简介

王朝闻,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四川合江人。原名王昭文,1909年4月生于四川合江。1925年在泸州学习时,在肖楚女的领导下参加革命运动,为此被迫退学。1926-1929年在成都艺专等校学美术,1932-1937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参加木刻创作活动。1937-1939年参加浙江抗敌后援会所属浙江流动剧团和五路军战地服务队,从事抗日文艺宣传活动。1939-1940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教书,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参加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活动。1940-194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和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任教,并从事雕塑创作。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有《刘胡兰烈士纪念像》、《民兵》、《毛泽东浮雕像》等。著作有《王朝闻文艺论集》、《审美谈》、《开心钥匙》、《论凤姐》等,并主编《美学概论》等。

书籍目录

《审美基础上卷》目录:卷首语第一章 也算是绪论第二章 喜爱与嫌恶第三章 有趣与有益第四章 主体与客体第五章 敏感、错觉与灵感第六章 联想、想象与记忆第七章 直觉与思维第八章 经历与体验第九章 共鸣与同情第十章 自然美与感受第十一章 典型与典型环境第十二章 艺术中的美与丑第十三章 同样与异样第十四章 形象的真实感第十五章 倾向性与艺术性第十六章 再现与表现第十七章 意境与虚实第十八章 继承与独创第十九章 形式与形式美第二十章 矛盾与意味第二十一章 含蓄与明彻第二十二章 虚与实的互动第二十三章 心悟与神遇第二十四章 适应与不适应后记《审美基础下卷》目录:总序卷首语第一章 审美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一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统二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与痛感和快感三 主客体的相互适应引起的喜悦与自我肯定四 审美关系的变化、深化与审美趣味五 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互相创造第二章 主体与现实一 主体对现实美丑的发现二 对社会中的美与丑的复杂形态的感受和判断三 社会美丑的潜在性对审美能力的检验四 审美感受中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化五 自然美引起主体的自我肯定第三章 主体与艺术一 审美感受反作用于艺术创造二 艺术创造与审美意识的共同提高三 艺术创作与观赏的差别与一致四 创作的单纯化与欣赏的丰富化五 艺术所反映的美丑与真实感第四章 形式美与真实一 形式美的从属性与独立性二 形式美自身也有浅层内容三 形式美的客观依据四 形式美的特征与主体的审美个性五 趣味的稳定性、变异性作用于形式美第五章 兴趣一 兴趣是艺术创造的推动力二 审美兴趣与关注、期待和选择三 审美兴趣与矛盾四 动情与思索在美丑感受中互相作用五 审美趣味的发展再造主体第六章 想象一 想象的创造取决于主体的才智二 想象体现主体性的基本倾向三 想象与多种审美心态协同作用四 想象的再创造与审美快感的多面性五 想象的多层次性对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第七章 体验一 审美体验的重要特征二 体验与观察诸心力的相互协同深入角色内心动作三 体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和没有休止的矛盾四 艺术观赏的再体验与预体验五 审美体验的反复才可能深化体悟的秘奥第八章 揣摩一 揣摩与其他心态既相差别又互相依赖二 形象的含蓄美有待于揣摩的反复三 意蕴丰富的审美对象促进揣摩的活跃四 揣摩的反复使不确定的意蕴确定化五 揣摩与思索在相互作用中而强化领悟第九章 审美经验一 审美意识的发展依靠感觉经验的历史变化二 经验与美感的锐钝广狭和深浅三 经验创造灵感和深远意境四 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深化五 审美经验再创造审美主体后记 审美关系再探

章节摘录

联想不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才需要的心理活动,但它却是创作和欣赏不可缺少的特定心力。作为一种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联想和想象一样,这种心力是主体已成过去了的对生活的感受和模仿所形成的。在新的感受对象之前,这种由经验所创造的心力发挥着创造性的积极作用。上述丑角的台词虽丑,其比喻虽不伦不类,但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创造性。联想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差别中的联系。艺术手法中的隐喻、对比或反衬,就是联想起了重要作用的产物。通过联想才有对比或反衬手法的应用和创造,比喻、对比或反衬,这些艺术方法曲折地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对立性。对比和反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为读者或观众所感受和感动的形象,也因为有他们自己的联想在起作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这两句话,是对长相好看而态度端庄的女性的一种肯定性的形容;这种形容既是比喻的,又是对比和反衬的。这两句并列的话足以表明,尽管人们有理由把联想分为类比的、接近的和对比的三种,但这种区分只有相对的确切性。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里,它们往往像上述这两句话一样,彼此没有绝对对立的界限。作为美人的容貌和神态的描写,“艳如桃李”与“冷若冰霜”是对立的。但是美丽的容貌和端庄的神态这两重性,实际很自然地结合在某一具体的容貌与神态之中,构成了美的特殊的丰富性。和这相反,例如贾瑞观赏的“风月宝鉴”本身,就是把根本对立的红粉与骷髅联系和统一起来的形容,却只能表现对比联想的对立。

编辑推荐

《审美基础(套装上下册)》是中国艺术学大系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审美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同情之理解,这是阅读的基本伦理。偏偏有妄人只会佛头著粪。
  •   我的印象里老先生的文章不容易读。果不其然,作为基础教材行文风格不流畅,说理绕来绕去,很费脑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