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东方月  页数:1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O,过着和你我一样的生活,感受着当下生存的烦恼——    他分不清自己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他感到分担已不容易,分享则更难;他生活在人群之中,吃饭、工作、躺下、起来、吃饭、工作……孤独的他为了不孤单,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狂欢,但不过映证了,孤单就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就是一群人的孤单;他力图改变,却依然是有时轻狂,有时凄凉。    直到有一天,一个满载着关切的短信,让他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忽略的、那一份最平常却又最宝贵的东西……

作者简介

东方月,写作者,画者,说者。
  曾有十多年于西湖之声、CCTV、浙江卫视等媒体任主持人,为说者;
  自由撰稿人,出版有绘画散文集《心灵之约》、《涂涂画画》、《城里有条发呆的鱼》、小说《寻找跑跑》等,为写作者及画者;
  现居杭州,旅行并撰写旅行专栏,固定于教会做义工,亦成为一个行者及倾听者。
  大致如此的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简单干净的图形和文字,却像一道光照亮每一个混沌疲乏迷失的心灵,愿每一个看到此书的人都能有所感悟,找到生命的真滴,找到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   生命源于一场温暖的相遇。当汕头三联书店还在的时候,我看到过这本书,一些简单的涂鸦+一些简单的文字,触动了我。这次买来是送给一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朋友,感谢这场相遇,让两个什么都不是的○中间多了一条线。。。
  •   三联绘本,值得拥有
  •   简简单单。。。写尽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无奈。。。
  •   还不错,但是书的封面有点脏了
  •   印刷真的很不错
  •   手绘本,很好玩
  •   不仅有内容的质感,还有包装的温馨,我喜欢!
  •   很羡慕东方月那样的生活方式,旅游,绘画,主持,随性,自由而灵动,走进人群为了生活里的各种所需,逃离人群源自内心对自我的种种渴求。
      
    我曾经对人说,有一天,希望有一座临海的房子,看日升日落,读书,写字,淡泊而活;或者偏居山间一隅,采菊东篱下,读书,写字,悠然度日。从我开始热爱上阅读之后,这一辈子恐怕都离不开读书了,人,生而在世上,无论有怎样的超脱,终还是有一些执念的,我的执念恰留存于此。
      
    小O的意思是“从无有即将归于无有,从0开始奔向0,”O即是0,喔或者零,代表了存在和归去。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会适应与妥协,而这一过程也会随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越发的难以忍受和焦灼,阵痛漫长而剧烈,又因为各自体质的不同,演变成了深埋于下的肿瘤或者身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前者”如果隐匿而不发,那么人生就多了些虚假的繁荣,虚假,却也快乐,除非哪里出了偏差,不小心诱发了它的野心,否则终其一生都可以与挣扎无缘。“后者”却注定了此生难以逃脱的思想困顿,时时的侵扰本以纤弱敏感的神经。所以有的人渴望人群,有的人逃离人群,可是最终大家都同样归为虚无,活着即是人存在的意义吧。
      
    《人@群》是一本线条非常简单的绘本,只有黑与白,只有铅笔画般的轻盈勾勒,我不能说它多么的生动,抑或多么的出众,就绘画本身来说,这样的画工很难让人有出挑的感觉,但是由所谓的O衍生出的绘本内涵却是别有新意的,被拉伸的O,扭曲着的O,渐渐的形成了人型,人,或者人群的叠加组成了独特的O的世界,一个“必然的意外”和所有“必然的意外”的交集,传达出了更为广博的人生思索,亦即孤独与孤独的对话。
      
    我们害怕人群,因为人群里面充满伤害,我们又离不开人群,因为人群之外只有孤独,于是东方月用《人@群》传达出了所有“后者”的内心挣扎,用一些简单的话语再现人生之最不可解的无奈,并且给出了她的顿悟,虽然理想与现实总隔着万水千山,但是这样的美好回归依然是温暖的,足已感动所有单纯而简单的心灵。
  •   简单却深长
  •   看完之后感觉还是一本不错的书 其中的话都挺经典的 发人深思 值得收藏
  •   帮妹妹买的,她喜欢
  •   融入也孤独
  •   伤心,我竟然买了本漫画书,全是漫画,都没几个字
  •   这是本好书。不过能不发那种上面有圆珠笔划痕以及脏的不得了的书给顾客吗?!
  •     对于像我们这样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即将面临着择业的压力。我们工作的原因无非是为了自己和父母未来的生活,我们必须承担起使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责任。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份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开始抱怨生活的不易。可是我们试想一下,若是我们真的脱离掉这份责任,孓然一身地行走于世间,没有对于家人责任的牵绊,我们的生活就会比现在幸福吗?  这样想过之后,我的心里突然释然很多。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责任其实根源于爱。若我们想拥有这样一份爱,我们就必须承担起与之而来的责任。父母多年对于我们的付出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待到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做好承担起这样一份责任的准备,也要用心去体会这份爱的美好。
  •     其实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评论绘本,如果文字就能够表达,画出来总觉得大可不必。如果非要用插画的方式讲故事,大概作者的内容本来就没有多少吧。
      前面几十页感觉像是在做命题作文。并没有什么新意。细节的部分有些做作,比如硬要用繁体字,但却繁简混用,同一页中就会出现“为”的两种字体,“的”也时不时会用日语里的“の”,这算不算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装逼呢,就像书名里的“@”,感觉起来仍旧是不伦不类。
      还好全书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教育意义和说教嘴脸,糊涂就糊涂,一团浆糊就一团浆糊,说了个俗烂的寻找的故事,明明孤独却仍旧要装着自己在享受。明明懒惰也要觉得这世上一定有个什么人在寻找你,所以就继续等着就行了。每一种孤独最后都会为自己找到各种方式排遣,没什么可说的其实。
      每个人都只是自己。哪里需要面对什么人群。至于画里的那些角色,像是用过了的一些脏乱的橡胶套套,凌乱不堪。线条仍旧只是草稿。
  •     
      我们平日沟通所用的多是话语、字语,体语,
      甚至是靠心有灵犀的默契沟通。
      我们也擅用音乐沟通,妈妈会给宝宝轻轻哼唱摇篮曲,
      朋友生日聚会大家合唱生日歌,
      还有女生宿舍楼下响起的浪漫情歌……
      但用“画画”来沟通,简称“画语”沟通,却相对困难,
      它往往是单向的,
      大多数人能判断画的好坏,能理解画的主题,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但却很少能用画语来作回应,
      来表达自己——画语基本是专业人士的特权。
      非专业圈子里面最爱用画语做应答的是足球裁判:红牌,黄牌。
      
      阅读前看了内封页作者的简介,
      原来《人@群》是非“画语”专业人士的双语作品。
      不禁佩服作者颇有些自我折磨的胆量和毅力,
      全书篇幅不多,又是给自己画插画,难度降低不少,
      但依旧有很多挑战:画的表达不仅要与文字协调,还不能太过约束,还要保持其独立的声音、风格和神韵,
      否则就成了附庸,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
      既然定位为双语,我在读第一遍时就不看文字,
      而是只看画,看能否理解。
      插画采用黑白明晰的配色,很衬书的主题。
      画语表达很简练,但不影响内容和情绪的表达。
      全书读完,发现除逻辑理解上稍有影响外,
      作者处在人群中或独自深省时所产生的悲喜、沮丧、孤独、茫然等感受的表达,都能很好的接收到。
      我觉得这样简简单单的小插画就挺好。就像书中提到的那条短信:“想念你”—— 三个字足矣表达我的心意,
      已经捂热了你的心,何需赘述呢?
      第二遍是双语看的,
      全书看完,体会到更加饱满的情感表达,看来还是会双语好。
      
      
      我相信很多人也是想画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
      只是担心画不好,就作罢了。
      其实它就是个沟通工具,同语言一样。
      并不是人人都有郭德纲的巧嘴,没有巧嘴不也都照样说话吗?
      而且那些深深打动我的往往是那些朴素无华的表达:
      听还在流口水的表妹第一次叫我姐姐的兴奋,
      听某人结结巴巴的支吾出:我爱你。时的幸福……
      所以不如我们也学作者,
      抛开束缚,只是专心真诚的表达,认真的画。
      即使我们未能修炼出一部作品,
      但至少也能@进双语人士的群里,何乐不为?
      
  •      人@群,人在群中,群体是人的大集合。对于个人而言,群体更像是块遮羞布,光溜溜的暴露在外总归不好意思,所以会去寻找带同样标签的人,组成群,从而获得安全感。
       就像坐在回家的飞机上,四周都是人,同行却不知姓名,这种距离让人感觉很安全。你可以细细翻着手中的书,不用搭理谁,却又偷偷观察着旁人的一举一动,知道自己没有搭错车。
       可是人还是会不安,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原来的标签也开始脱色,他问自己是什么时候贴的呢,不记得,似乎是很久远的事了。因为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框架,所以再跳出来就更难了,他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不是自己想做的,我讨厌这个专业,我讨厌这份工作。他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选择,却忘了一开始是自己寻找到这个群体,给自己贴上同样的标签,模仿着这种模式化的生活,在对比竞赛中不断敲打自我。“其实,人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生存,而是来自人群。”不自由了,是因为你被困在自己的壳里。
       个人意识的觉醒总会有那么点疼痛,你不是那一堆身份证、成绩单、工资卡、驾驶证和房产证。他们能说明你的存在,但不能主宰你的人生,“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我不存在,被我感知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说这话或许有些霸道,可是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只有把自己活好了,才能照顾好身边的人。
       小时候,我会在有车呼啸而过时,猛的穿过马路,在一片惊呼声中,很得意自己的速度,兴起还会对着司机挥挥小手。有一次被老师发现了,在她狠狠批评我后,就再不敢那么做了,可当时并不懂。直到身边有人陆续离开,我才发现每个人存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与人之间还有许多的关联。我站在八楼的阳台上,会发抖,看着蹦极的跳台,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要得到别人平安降落、安全到家的消息后才会踏实下来。因为我开始感知,有一群人在身后,爱你想念你。所以这种羁绊和牵挂让你有了独特的感受,就算身处人群,你也知道自己的去向,“责任让人沉重,爱让人不再恐惧这种沉重”,“生命起源于一次胜利之前,首先起源于一场温暖的相遇。”
       享受孤独,是因为你身处人群。若被释放到荒无人烟的地界,还能保持着同一种心态吗?鲁滨逊会说这真的很苦。不能走进别人的世界,因为将自己在人群中隔离,并习惯了身边的面具。“如何面对人群,其实正意味着,如何面对自己。”“人群带来了一切的问题,也带了一切的意义。”
      
       感谢三联带来这本好书,用简单的道理引人深思。
      
  •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社会属性,喜欢群居,讨厌孤独。人离不开人群,这可能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无奈使然。毕竟在这个人口爆炸的年代,想真正做到离群索居也绝非易事。拥挤的地球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处在人群之中。
      身在人群中的孤独,和形单影只的孤独并不相同。身在人群中感到孤独,那是因为缺少认同。形单影只的孤独,那是因为缺少伙伴。尽管都是精神问题,可前一种要比后一种难治得多,也麻烦得多。总而言之是这样的,找到精神共鸣很难,找到呱噪的伙伴却相对容易得多。
      越是心思细密的人,越容易孤独。越是心思单纯的人,越容易容入人群。想得太多,知己难求。想得不多,朋友遍天下。不同意我的观点?好吧,请掰着手指头分别数一下黄蓉和郭靖的朋友各是多少。无论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想得太多了都容易超凡脱俗,鹤立鸡群,成为孤独者。要么被众生俯视,要么俯视众生,总之,你是脱离群众了。
      《人@群》正是讲了一个身在人群中的孤独者的遭遇。尽管书的前半段作者很迷茫,后半段又很洒脱,在结尾处,貌似解决了孤独的问题,但我觉得那个始终用颜色或者位置将自己游离出人群的小O注定是孤独的。凡是憋着心思找知己的人,往往都是精神上不合群的小O。无论如何伪装自己的通达和洒脱,顿悟与猛醒,你始终得游离在人群之外,毕竟群众好找,知己难求。既然知己尚未找到,又何必假装合群?坦然承认自己不合群,并不就意味着你假清高,这是一种难以抑制的精神渴望,就和内急了要上厕所一样。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何必伪装,卫生间就在正前方。
      可能我的类比有些粗俗,可东方月小姐,您的书我真是坐在马桶上读完的。请注意,这句话的含义并不代表书不怎么样,恰恰相反,我最愉悦的阅读体验往往都是在马桶上完成的。前些日子我刚在马桶上啃完了《1984》。
      所以,综上所述,既然命中注定小O是个脱离群众的人,索性摆脱容入人群的苦恼,去寻找知己,或者享受孤独,这才是王道。人群,就留给我们这些忙着找伴的人好了。
      全书只有黑白两色,用铜版纸印刷,太浪费了,也太正式了。绘本这种东西,用轻型纸足矣。那种略带粗糙的摩挲感觉,是绘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既然是生活中的感悟,何必搞得那么正式呢,全书的每个页子都那么干净,看着是那么的不真实。与其这样,不如刻意保留一些墨点、笔痕甚至水渍。我倒是觉得,应该收集一下东方月小姐的手稿,最好手稿中有餐巾纸、稿纸、白纸、便签纸,然后直接扫描印刷,原汁原味,多好!
  •     动不动将“孤独”二字挂在嘴边的现代人,其实未必真个孤独。现实里忙碌应酬大小聚会party,虚拟中社区网页与聊天窗口此起彼伏,没一刻不处于交流中,于此互联爆炸时代,孤独是迟钝,是机会流失,是无谓牺牲,是一种奢侈的可耻。
      《人@群——小O的人群生活手记》中的小O,实际上就是忙碌人生的缩影。绘本文字不足三千,绘图过八十幅,顺手读完,不费吹灰,行云流水忘得快,却怎也挥不去徒留人形与一张O型口的形象。此中的主角小O,亦是他所身处时空中人群中之一位,无所带来,无所带去,时而陌生而安全地活着,时而相熟而高度戒备,彷如看透人生境界,又似自觉自愿扎堆茫茫人海,吃饭与活着的关系,千古谜题。
      《人@群》状似简单,寥寥两三行字,大面速写构图,时有小O独舞,时却随沙漏而生长,时而闯入同具O型口的不知名人群中,时而形单影只于蜗居O房中。作者兼挥者东方月给了这些图文一种冲突而和谐的整体基调,即无论身处人群的孤独或独善其身的狂欢,都是相声并存的,不存在绝对的孤独,也就没有绝对的哈皮;“我”既是“无有归于无有”的零,亦可以“生于母腹,即生于人群”的社会动物,而所谓“人群”,更多的,竟仿似是人脑中的投影,令其有则有,教其无则无。
      这种两端制衡的思维现实地在吾辈凡夫俗子身上一再呈现——在人群中欲成如鱼得水却发现水早将鱼淹没无影踪,逃离人群却又成孤独口实,实在难以取舍。东方月的文字有点玄,然而意思明白,天平的两端是一样的为难,而解决之道同样是辩证统一的殊途同归:把自己看成纯的O,亦同时,彻底的孤独会柳暗花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群”。
      说到底,《人@群》中不断出现的围观群众与独只个体,都是面对孤独时的两极,互动对话,个中滋味,唯有深谙有无之道者如作者方能处理得从容淡定,“人群即世界”,往往容易令人联想到另一句有名的多的“媒介即讯息”,如何左右逢源地处理好人与群的关系,答案在字字句句中,也在一张大口张开的嘴的笑意里。
      或许可以理解成,人与群的关系在当今,一如书名般因为隔开了一个“@”而全部变质,见面谈笑渐渐成为显示器上的炫目表情,守候在屏幕前的现代人,嘴里喃喃念的其实不是“孤独”,而是另一种无言的群体行动。于是乎,独自翻开这册绘本的单个人,带着孤独,进入了想象性的群中,不经意间,也成了人群中的一枚个体。
      
  •      背着背包,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三栋门口。外面的风从门洞穿过冲向我,似乎要同样穿透我的身体,把我变成一个O形。我就站在那里,撕开快递包装抽出这本书,封皮上的人果断把嘴巴张成O形,被人群包围的他似乎在呐喊,喊着要自由么?
      把书放进背包里,踏上了从南方迁徙到北方的旅途。临近春运高峰期,地铁,火车站候车厅,车厢,甚至是过道里,挤满了各种人,陌生人。
      
       身处在人群当中,就跟封面上的人一样,一个人,身处很多人的包围中。
      有的离我很近,却并没能真正的理解我体会我。
      有的离我很远,若即若离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而现在坐在我周围的,都是不曾出现于我的世界,没有半分瓜葛。
      
       小O说,陌生制造了安全感。但很快会被新的人群打破。
      于是,刚落座,就跟周围的人搭上话,在座的六个人里竟有三个同校,两个同学院同专业的筒子。同是归家的路人,在这个难以入眠的晚上,由陌生人向朋友演变。一夜的旅程,我们交换了扣扣号码,有的甚至互留了电话。
       一群人聊天,累了困了倦了。在座位上东倒西歪地睡过去,不时的抬迷蒙的眼睛看下漆黑的车窗,转动下僵硬的脖子,适应种种不适各自睡去。
       小O说,每个人都要独自成长,就像每一颗豆芽菜都要独自顶破硬土生长。
       我们一行人在几个小时的狂欢之后仍要忍受各自的孤独,直到抵达目的地。这,就是人生。我们在路上,想着各自的方向。我们会相遇,温暖的美好的,亦或是痛苦的哀伤的。在我们同行的这段旅程中,互相给予温暖或者相互折磨伤害,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给你同行的人一个微笑,或者揣起手来冷漠的旁观各自的悲喜。这取决于你的态度。同时,你也必须明白,别人是否会给予你美好的回忆也同样取决于你的态度。
      
       在他们睡得东倒西歪的时候,我从背包里抽出这本书《人@群》,左手边文字,右手边画。讲述一个你我的故事。小O的出生源于一场温暖偶然却又必然的相遇,就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他思索过“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的问题,思索过“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渴望自由,希望超越纷杂的尘世甚至是脱离身体这躯壳,飞得高高的远远地。可他仍然活在尘世里,和人群打交道,喜欢的不喜欢的,投缘的无话可说的,那些让小O温暖的,那些让小O烦恼的。小O始终是要活在人群里,那么就要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美好与幸福或是无助与苦难。
       那么,小O是不是永远不可能获得他想要的自由?
       他被束缚被羁绊,他挣脱不了,岂不是要痛苦一生?
      
       责任让人感到沉重,可,爱,让人不再恐惧责任。
       《人@群》里有个问题被拿出来讨论:“我们是为了活着而吃饭,还是吃饭为了活着?”习惯于做选择题的我们在这两个里面思考哪一个更靠谱,一个筒子说:“为了别人而活着。”
      瞬间顿悟。
       我们从零开始成长,成长的过程并不单单是时间的堆积。这其中有太多人给我们的爱,关心,温暖。周围的人群是促使我们成长的源泉的动力。你不可能永远都只是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受众。当你是奶娃娃,好吧,你无法为爱你的人做什么。可当你有了思想,行动力的时候,又怎么能忘了自己是如何长大成人的呢?怎么能以为的思考怎么逃避责任的负重呢?难道,你不爱进入你世界里的“人群”么?
       父母,爱人,朋友,让他们幸福是我们的责任。
       因为,爱。
      
      
  •     拿到书后,急匆匆的包起书皮来,然后开始饶有兴趣的翻起出来!
      
      不得不说,我有时很羡慕那些只要一拿起笔,无论是用文字还是图画就能表达自己的人,所以,我说,我很羡慕很喜欢作者!轻松简洁的话语,有趣的黑白配图画,带着读者走进安静,走近自己,听见了忙碌中自己的心跳声!
      
      “其实,这本书是写我们每个人的”——同事津
      “芳姐,我喜欢这本书,我想,我也应该想想该怎样面对我周围的人和事了”——同事爽
      “真的很有趣,大家都是小O”——同事茜
      
      《人@群》就这样在办公室里传开了,突然好像回到了高中时代,大家小心翼翼的避开班主任的火眼金睛传阅新概念小说的时代。好久了,没有像这样和大家分享一本书了!小O带我走进了“人群”,才发现我的同事们的可爱,这是另一个大世界吗?我应该走进去看看吧!
      
      我一直很清楚,我总是试图努力的伪装,伪装成一个至少大家都不讨厌的人,会合群的笑,合群的参与那些并不感兴趣的话题,合群的说大家都喜欢听的话。。。但另一个真实的自己也存在着,我清晰的可以看见她,倔强,撒野,不听劝,坚持的喜欢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过着大家不认可的生活。。。我也像小O似的想要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呆呆的想着这个意义那个意义,其实,真正的走到人群中,很多想不明白的就想明白了;真正的走到人群中,和兴趣一致的大家做自己喜欢事,也就不用再伪装了!
      
      《人@群——小O的人群生活笔记》现在在哪个同事的手中了,这一次,是小O带我走进了人群。。。偶尔脱下保护色,勇敢的做一回自己!
      
      
      
      
  •     总是毫无征兆,接到他的电话,
      每次他都会问:“最近好吗?”
      “很好啊。”
      “是啊,你怎么可能让自己不好……”
      一个大男人,面对我总似怨妇,语气酸涩。他常被我忽略于人群,他自人群带来的问候又常被我轻佻以待。像小O说的:陌生制造了安全感。只有这样,心灵隔着层玻璃,我才能感觉安全。
      
      书中只有简单的黑白线条,小O,困在密封玻璃瓶里的沙,人群,壳,面具,陌生的站台,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疑问,生生地向我们砸来:我是谁呢?我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所谓世界,是我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真实的我在哪里?……我们一直在重复答案,却在问题不经意出现时四下茫然。也许我们都不相信了,古老的厮守并不一定让我们终结孤单,倒不如垂下眼睫,在栅栏的后面,安静过自己的日子。站在人群的外围,镜子里的眉目渐渐清晰,却周身反射着冰冷的光。不如,销蚀自我的轮廓,走出栅栏,“学习和女人们扎堆,学习和男人们泡吧”,用千篇一律的方式稳妥地生存于璀璨俗世……
      
      大学时,常听金莹的NV新浪潮,里面有一段片花,记忆深刻,
      “我们是同一类人
      昼伏夜出
      白天脆弱 夜里敏感
      喜欢音乐 因为不能没有音乐
      饿着难受 饱着也难受
      20岁的我喜欢在每条大街上游走
      26岁的时候还和学生时代的恋人在一起
      30岁的时候还有大笑的激情和单纯的信赖...
      你呢?
      别因为熟视无睹,就真的毫不在乎:
      别因为拥有的容易,就忘了沸腾的最初:
      别因为怕了,就瑟缩了脚步。”
      听着低回的男声,本以为我可以除去惧怕,得爱的完全,却也只有我知道,我做着一个“几时归去”的梦,有琴有酒有云有画,却常常忘记梦到爱和温暖。
      
      看到快完结,小O说:“其实,我忘记了一件事情——当生命起源于一次胜利之前,首先起源于一场温暖的相遇!”我想,是不是我也忘记了一件事情,忘记了生命本是起源于一场温暖的相遇,我也和小O一样,困于自己的壳中,在自我设定的条条框框中穿梭游走。昏暗灯光下,与所有人跳着狐步舞,计算着舞步和所能付出的真心,时而相依,时而分离,旋转的起点却不作为驻足的终点。
      
      不如,让我们玩一场残忍的现世游戏,如果穿过篱笆墙迈过高门槛绕过木刻影壁拨开重重纱幔,你能找到我层层掩映的真心,我就在此成全你的真心……
      
  •     6日的时候,我幸运地拿到了三联试读活动的这本《人@群》小书。
      其实早该写下这个小文了,但迟迟没有动笔,恐是想到这些文字写出来要接触人群了,所以有些紧张。毕竟,二十年的人生我写下的文字全部是给自己看的。当然,还有语文老师。
      人@群,人在群中。这个群却不像鸟在的那个群那样简单。在这个群里,有时会迷失自己,就像小O各种证件都不过是代表Ta的一个标签一样的存在。于是众多的小O都孤独了,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回到了这个永恒的哲学命题,我来自哪里?慢慢发现,每天的生活都带着面具,是因为习惯了么,科学家说一个习惯在三周内就能养成。而我每天都带着不同的面具生活,当然是习惯了。其实,习惯只是托辞,我害怕脱掉面具之后就没有人认识我,甚至我都不认识自己了。这便是我看到的小O。
      Ta孤独么?也许吧,最后,作者说了这样的话,当然是我解读的,原话是以图画的形式表达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院子,你可以把自己圈起来在院子里跟他人打招呼,交流,却从不请他们进来或者你去串串门子;也可以同样是把自己圈起来,但时常邀请他人进来聊聊天,喝喝茶,或者你去串个门。怎样做,在于自己。所以看到最后,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在讲孤独。尽管书中多次提到孤独。我看到的是寂寞,一个寂寞的小O。其实这应该是我对孤独的定义不一样吧。恰好之前有读到蒋勋先生关于孤独的六篇文章,我喜欢这个论调,孤独是种享受。梭罗就很享受瓦尔登湖畔那段孤独的时光。人们常比喻人生为旅途,那么我想说:旅途并不孤独,孤独的是人的心。人心孤独的时候,也就变成寂寞了。
      7分,这是我给这本书的分数。这不是说这本书不够好,这意味着我会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或者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因为这本书是安静的,没有那么重的说教感,而且适合现在这个速食的年代,真的是简约而不简单。也许会说,这道理很简单啊,但是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最后扯个淡以作为我第一篇有见人可能的所谓的书评吧:我许是个残美主义者。完美的事物都无法永存,圆明园不够给力,那维纳斯绝对是个给力的例子了。
      
  •     很羡慕东方月那样的生活方式,旅游,绘画,主持,随性,自由而灵动,走进人群为了生活里的各种所需,逃离人群源自内心对自我的种种渴求。
      
      我曾经对人说,有一天,希望有一座临海的房子,看日升日落,读书,写字,淡泊而活;或者偏居山间一隅,采菊东篱下,读书,写字,悠然度日。从我开始热爱上阅读之后,这一辈子恐怕都离不开读书了,人,生而在世上,无论有怎样的超脱,终还是有一些执念的,我的执念恰留存于此。
      
      小O的意思是“从无有即将归于无有,从0开始奔向0,”O即是0,喔或者零,代表了存在和归去。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会适应与妥协,而这一过程也会随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越发的难以忍受和焦灼,阵痛漫长而剧烈,又因为各自体质的不同,演变成了深埋于下的肿瘤或者身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前者”如果隐匿而不发,那么人生就多了些虚假的繁荣,虚假,却也快乐,除非哪里出了偏差,不小心诱发了它的野心,否则终其一生都可以与挣扎无缘。“后者”却注定了此生难以逃脱的思想困顿,时时的侵扰本以纤弱敏感的神经。所以有的人渴望人群,有的人逃离人群,可是最终大家都同样归为虚无,活着即是人存在的意义吧。
      
      《人@群》是一本线条非常简单的绘本,只有黑与白,只有铅笔画般的轻盈勾勒,我不能说它多么的生动,抑或多么的出众,就绘画本身来说,这样的画工很难让人有出挑的感觉,但是由所谓的O衍生出的绘本内涵却是别有新意的,被拉伸的O,扭曲着的O,渐渐的形成了人型,人,或者人群的叠加组成了独特的O的世界,一个“必然的意外”和所有“必然的意外”的交集,传达出了更为广博的人生思索,亦即孤独与孤独的对话。
      
      我们害怕人群,因为人群里面充满伤害,我们又离不开人群,因为人群之外只有孤独,于是东方月用《人@群》传达出了所有“后者”的内心挣扎,用一些简单的话语再现人生之最不可解的无奈,并且给出了她的顿悟,虽然理想与现实总隔着万水千山,但是这样的美好回归依然是温暖的,足已感动所有单纯而简单的心灵。
  •     
      《人@群——小O的人群生活手记》,来自“三联绘本馆”。
      小O为啥是小O?
      因为他“说的最多的词儿是O,我对老板说,o,知道了……我对爸妈说:o,好的……我对自己说:要加油o?!要开心?!我对朋友说:o啦!!!别忘了哦~~~~~等一会o!!”
      小O只是一个普通人。
      可是小O对自己、还有自己生活的人群,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疑惑,比方说,我是谁?属于谁?比方说,真实的我在哪里?
      
      当然小O也并不老是思索这么深刻的问题,小O更多的烦恼,是来自环绕着自己的人群……这本《人@群》,就是记载着小O亲身经历的生活手记。
      在人群中能有什么烦恼呢?这有如空气一般的人群,
      比方说,“人是为了活着而吃饭,还是为了吃饭而活着?”
      又比方说,“所谓世界,是我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对于第一个问题,小O的答案是“如果因为吃饭而活着,为什么我讨厌人叫我饭桶?如果因为活着而吃饭,那么我又为了什么而活着?”
      而之所以提出第二个问题,是因为“如果是一群人,为何与我毫不相干?如果是一个人,为何环绕我的总是人群?”
      生活总是这样,一件事情,两种感受,正如硬币的两面。
      
      ……由此小O开始了自己的人群之旅。小O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可能让你感同身受:让小O困扰的人群之中无处不在的虚伪和面具,也许曾经一度让你烦恼不己;而关于分担和分享的担忧,或许正是压在你我心上的重担;关于孤单的一段,更是让多少人心有戚戚呢。
      或许是当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些,明明感受到,却又无法排解,于是就在和人群中,纠结着来自人群的烦恼。
      小O也是,面对这些来自人群的烦恼,躲藏过、逃离过,当然,也和过稀泥,也世俗过……
      最终的答案是如何?小O在人群中找回了真正的自我了吗?
      
      《人@群——小O的人群生活手记》是一本适合一个人静静阅读的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捧着,也许会微笑;孤身一人的时候翻开,又或许会感伤。或许任何事情都处于一种大的联系之中,由不同的情境产出不同的感受,尽管迥然不同,但却又是彼此相互关联。
      就像人和人群,这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群——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群,所有的温暖呢?
      这本《人@群——小O的人群生活手记》,献给身处人群之中的你我。
      
  •     一本安静的书,安静到像和自己的内心在对话。
        
        你真的如你所知的那样了解自己吗?也许还不够。
        
        那些内心的孤寂、恐慌和呐喊无处宣泄,在书中我得到平静。有多久我没有这样倾听自己的心了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在追寻什么?
        
        那些真的值得我追寻吗?
        
        假若求而未得又该如何?
        
        我该怎么安抚那种失落与恐慌?
        
        我该怎样寻找到生命之茧的破口,奔向我向往的光明。
        
        看完书,我终于了然。
  •   才哥,有天俺蹲在马桶边钻住取景着俺的便便 妈腾地杀出一句“嘛啊?!”“米嘛啊” 一惊一乍的。
  •   说的真好 孤独是一种让自己有点害怕却始终选择的东西 可能我也是那种注定孤独的人
  •   呵呵~热腾腾的书评出炉了~
    写的,恩,反正是蜗蜗的真实感受咯~
    呵呵,总觉得还有很多没说完。似乎也有些语无伦次。
    书的文字少,画面线条简单随意,
    大量的留白反而会让人思考很多。
    需要沉淀下的说
    呵呵
    再次感谢三联的书哈~
  •   哈,真客气。我们需要的就是最真实的感受。
    这是三联绘本馆的第一辑,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哦。
  •   第一个留言居然是你自己.....我是被要求来留言的.....
  •   看过不留言真的是很不厚道。。。
    小P 我是为你好啊~~~~为你好啊~~~~好啊~~~~(回音)
  •   嗯哪,我明白您的苦心哈~
  •   因为爱,责任会变得没有重量,因为是我们想要给予爱。
  •   还包书皮了呢,真高兴啊。
  •   喜欢这篇,自我剖析,哈哈哈哈
  •   嗯哪,多亏领导这三番两次对我的批评批判不留情面……
  •   远离人群却不一定是逃避伤害,人群之外也不一定只有孤独,顿悟还是差点
  •   顿悟是作者的,作者的是明朗的,你不能以为自己内心比较黑暗就要求作者也这样吧,哈哈。
  •   我的内心怎么叫黑暗呢,我的内心从来都不是黑暗的。我只是感觉比她豁达吧,至少在有些方面比她悟得要深一点。
  •   我想,作为一本出版物,如果能表达读者心中的感悟,或者引发读者的思考,就已经有它的意义,至于顿悟是否差点儿,只要能更深刻,完全可以用读后感或者自己发文的方式表达出来嘛,欢迎楼上的撰文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