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开放的城市

出版时间:2011-4-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田银生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宋代东京(开封)街市形成和演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作了深入的探讨,在政策因素、地理因素和城镇体系因素分析方面均有创见,可资历史地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田银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理论与方法,重点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城市形态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言:王权、商业、市与城市发展
  一、王权在城市诞生中的作用
  二、商业对城市的变革
  三、“市”与中国古代的城市
  四、北宋时期坊制的解体与街市的产生
第二章 坊市在北宋东京解体的原因
 第一节 政策因素
  一、宋初朝廷对商业的保护
  二、宋朝的中央集权政策
  三、集权政策与坊市解体
 第二节 地理因素
  一、宋代之前中国都城的地理特征
  二、宋东京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坊市解体的作用
 第三节 城镇体系因素
  一、宋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性市镇的成长
  三、全国和区域性商品流通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 北宋东京街市形成的过程
 第一节 客观条件的成熟
 第二节 邸店与新兴行市突破坊市的时空限制
 第三节 中唐以后坊市制度的松懈与后周时东京街巷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北宋中期街市的完全形成
 第五节 东京城市的平面布局
  一、三套方城
  二、街巷格局
  三、一些重要的建筑布局
  四、东京城的复原想象
 第六节 东京街市的分布情况
  一、南面御街
  二、东面御街
  三、西面御街
  四、北面御街
  五、皇城宣德门前大街
  六、皇城东华门前大街
  七、景灵东宫东门大街
  八、相国寺东门大街
  九、沿汴河大街
第四章 街市的组成要素与中国古代城市性质的变化
 第一节 街市各组成要素的分类与分布
  一、商店
  二、酒楼食店与茶坊
  三、瓦子与妓院
  四、医药铺、当铺、书肆与邸店
 第二节 消费性与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一、城市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城市商业活力与功能的增强
  三、商业资本的膨胀
 第三节 经济结构上城乡的初步分离
  一、坊郭户与科配
  二、商税收入超过两税
第五? 街市的组织构造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街市的行肆式区段
  一、形成
  二、类别与分布
  三、特征
 第二节 街市的中心式区段
  一、类别与分布
  二、特征
 第三节 街市系统的整体组织构造
  一、重心偏于东南
  二、点、线、面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城市形态的蜕变
  一、城市形态生成法则的改变
  二、中心的消长
  三、平面突破城墙随机扩展
  四、三维方向上的生长
第六章 街市效应?城市进步
 第一节 街市的开放性及其效应
  一、街市的开放性
  二、商人地位的提高及其积极作用
  三、意识形态领域中商品经济观念的变化
  四、城市的平民化
 第二节 街市的复合性及其效应
  一、城市的文化发展功能的增强
  二、城市的教育发展功能的增强
  三、城市“空间——物质”系统的丰富
 第三节 城市的场所化
  一、民俗性节日场合
  二、宗教与祀神活动
  三、节庆中的狂欢精神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整个一部城市发展史,可以归纳为裂变与整合的过程。之所以称之为裂变,是较之与一般的变革,其具有革命的意义。此前城市固有的秩序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离析解构,与介入的参变因素及其引发的新的功能要素一起,重新组合,寻求新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方式。裂变之后,是一段整合时期,新秩序在尝试和调适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以至达到它最终的形式。裂变和整合,在登高和平步两个方向上,共同构成城市进步的阶梯。纵观历史,城市的发展就是这么一种实质。到目前为止,王权、商业和工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史上的三大参变因素,相应地构筑了城市发展的三个台阶。一、王权在城市诞生中的作用城市在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它集聚、生成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着一定的方向定型的过程中,总是要受控于一些具体的力量:一面是生活的自然需求,一面是王权的意志。这是概括了的城市在初始阶段所遵循的全部主客观原因。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相比之下,作为主观原因的王权意志表现得更为活跃,正是它的种种表现使得城市同以留的村落有了本质的差异。应该说,村落过去所有的功能和要素基本上都被城市所承继,但在王权的介入下,一切又有了新的变化。现在,人们将分散和集中作为区别村落和城市的基本特征,但集中不是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简单聚拢,更重要的在于集体力量的凝结和统一意志的形成,而这种状态是在王权的强力驯服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城市的诞生不是人们欣喜的创造,而是充满着激烈的冲突和残酷的斗争。历史,总是这么一种无奈的二律背反,文明往往要用不文明的形式来创造。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峻岭译,1989,第13页)认为,原始村落是城市之前人类的基本居住形态,是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达到巩固的形式代表。在这里,人类的生产与生育能力达到新的水平,产生种种的剩余价值及多余的人力,为城市生活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然而,村庄不会自动转化向更高的形式迈进。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达到了这么一种限度后,因循与守旧等保守成分成为村庄的主要品质,很难有内在动力去争取进一步的发展。自我满足再加上空间距离和物质环境的阻隔,每个村庄实际上都自成一个世界,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生动地描述了这个世界里居民生活的理想状态。如果没有什么惊扰,这种自满自足、墨守成规的村庄生活会一成不变地继续下去。刘易斯·芒福德进一步形象地把原始村庄比作一个未受精的卵,而不是已经开始发育的胚胎,它还有待于一个雄性亲本向它补给一套染色体才能进一步分化,发育成更高更繁复的文化形式。

编辑推荐

《走向开放的城市》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向开放的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书很不错,田银生老师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文字性的内容较多。
  •   东京or北京?一夜繁华,雨打风吹去。
  •   论文集整理而来。
  •   这个书我感兴趣
  •   将历史地理学的方式引入到对宋代都城的研究,主要从城市的建构角度来分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与当下的城市建构相联系,引发读者的思索
  •   不错的城市史学著作
  •   本来以为是“历史。田野”系列,从装祯上看很像,买了之后发现不是那个系列的。这本书相对古板一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