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时代

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光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所谓青铜时代,在中国即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作者试图以各个侧面的探究还原一个立体的时代模型。

作者简介

张光直(1931—2001)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把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世界。更倡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书籍目录

二版序 1982年版《中国青铜时代》前言 二集前言 中国青铜时代 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 夏商周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 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一个关键问题 商城与商王朝的起源及其早期文化 殷周关系的再检讨 商王庙号新考 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 殷礼中的二分现象 商代的巫与巫术 商名试释 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 说殷代的“亚形” 濮阳三跻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 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 商周神话之分类 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 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 中国古代艺术与政治——续论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 从商周青铜器谈文明与国家的起源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俟》986武乙卜辞曰:“口未卜,俸自主甲、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且乙、且辛、且丁十示,率。”其中且辛、且丁之间无羌甲(沃甲)。但《粹》250祖庚、祖甲卜辞则记日:“己丑卜,大贞,于五示告:丁、且乙、且丁、羌甲、且辛。”第一个名字当是父丁,即武丁,其次为武丁父小乙,再次为祖丁、羌甲、祖辛。祖辛到武丁间五世,只有直系先王,如羌甲为旁系,则不应跻身于五示之列(《综述》页462引此辞,以五示为祖辛到小乙三直系,加上羌甲与武丁兄丁;其说无据)。而且卜辞祖甲祀典祀羌甲爽妣庚。按卜辞祀典一世只一直系,祀其先妣,无例外。依《史记》,祖辛、沃甲兄弟都有子为王,都够直系资格,故可说祖甲祀典中有羌甲为直系,而帝乙帝辛时加强执行一世一直系的规则,不复祀羌甲爽妣庚。但b辞世系在此与《殷本纪》不同,以南庚为祖丁弟而未必为沃甲子。因此倘沃甲如《史记》所说为祖辛之弟,又无子为王,其妣见于卜辞的祖甲祀典,与常例不合,无法解释。因此,羌甲很可能是祖辛之子而祖丁之父:B(仲丁)——A(祖乙)——B(祖辛)——A(沃甲)——B(祖丁)如是则前世甲(或乙)后世丁的规则至此并未破坏,并可证明“辛”与“丁”互不排斥,如是则帝辛之接帝乙,专就庙号的规则来说,一如帝丁接帝乙是一样的。这样看来,自汤开始,到殷之亡,商王直系诸王之选择天干为庙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规律性的:甲或乙名一世,丁(或辛)名其次世,再下一世又回到甲或乙,无一例外。上举庙号四说任何一说对此无法解释(旁系诸王的问题下文再讨论)。 (3)第三个庙号出现之规律性,是在同世兄弟诸王之间,甲或乙与丁或辛不同时出现;换言之,及位的兄弟中如有名甲或乙者,则必无名丁或辛者。

编辑推荐

《中国青铜时代》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青铜时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作为个初学者,觉得看这本书,自己受益匪浅。不像过于专业的书,对于爱好中国上古历史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   很好,还没怎么看!感觉精装版本的很棒
  •   张光直先生的代表作,值得一读再读。有过老版,新版书来再看一次。
  •   张先生的经典著作,一定要读
  •   书好,大家经典。包装好
  •   这版新印的书不错,一和二都全了
  •   这本三联的书印刷确实很精美,内容只看了几页,著名学者的著作应该值得一读。
  •   普通读者就不用买了,对你们也没什么用。历史学的学生其实不管考古的话也不需要买。但是有闲钱鼓捣一本收藏也是值得的。
  •   还没看完。总体来说很好,与期望相符
  •   我评价张光直老先生的书三次,每次都被审核失败。。。硬壳的,装帧好。三联算对得起张老。
  •   三联的书品质很好,书开本不大,手感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