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出版时间:1996-12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  作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页数:740  字数:17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荟萃中外古今农业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科学知识的积累源远流长。中国历代刊行的许多农学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至今为国内外学者所珍视。到了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科学已发展成为多学科构成的综合体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编纂出版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把农业各学科的知识准确而简明地提供给读者,是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共同愿望。    中国农业经济已在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以加速农业的全面发展。为了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培养众多的农业科学技术人材,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需要运用现代农业科学原理整理历代农学遗产、总结农业生产实践经验;需要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编撰出版一部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人类现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迫切需要。    1980年初,国家农业委员会决定编撰出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开始进行筹备工作;1981年6月成立了编撰出版领导小组和总编辑委员会,负责领导和指导编撰出版工作,并责成农业出版社设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从事具体工作。1982年,国家农业委员会撤销后,全书编撰出版工作由农牧渔业部主管,与林业部、水利电力部、机械工业部、国家气象局等有关部局协作,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编撰《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组织农业科学界和有关部门的专业工作者进行撰稿、审稿;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讲求书稿质量,贯彻百科体例,使其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以汇总农、林、牧、渔各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概述基础理论的同时,重视应用技术的介绍,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实用性。它的主要读者是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具有高中或相当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业干部和农民。这部专业性百科全书,以条目的形式介绍知识和提供相应的资料,每个条目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主题;不仅具有一般工具书检索方便、查阅容易的特点,而且由浅入深地介绍知识,有助于读者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索。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以农业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设卷,计划出30卷左右,按分卷陆续出版;标示卷名,不列卷次,同一学科或专业设两卷以上者,则注明上、中、下。采取这种设卷方式,便于读者按需要购买,也便于分卷编撰出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编撰出版,是中国农业科学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在编撰过程中,得到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和有关学会的热情关怀、指导,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编撰这样大型的专业百科全书,我们缺乏经验,书中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

书籍目录

前言凡例植物病理学条目分类目录  附:彩图目录正文  附:病原物拉-汉名称对照索引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  条目外文索引  内容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环境条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栽培等因素有关。水稻生育期间长期阴雨或雾露持续期长,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从而诱发病害的发生;偏施或迟施氮肥,使稻株体内还原糖减少,氨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增加,硅化细胞少,降低稻株组织的抗病性。适量施用氮肥、配施磷、钾肥,可提高稻株体内的钾、氮比例,使氮的代谢正常,减少可溶性氮化物含量,促进茎秆木质素的形成,提高抗病性,配施硅、镁肥能增强稻株表皮细胞硅质化,减轻发病,尤其是对叶瘟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水稻临近分蘖盛期应排水搁田或烤田,以抑制叶瘟的发生和发展,长期深灌或山区冷水灌溉田,前期水温低,肥料分解慢,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差,导致稻株迟发,后期水温上升,肥料加速分解,水稻大量吸收氮肥,植株嫩弱,加重发病。秧田播种量过高或本田栽插过密,植株组织柔嫩,抗性下降,且通透性差,叶上露滴持续时间长,湿度大,有利病菌的侵染、繁殖和蔓延。 此外,根据报道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采用相同菌株或小种,苗叶瘟和穗瘟的发生密切相关。病圃设置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则不完全一致,以早、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例,苗叶瘟发生常受气温制约,穗瘟受湿度的影响;双季晚稻播种育秧期间,温湿度适宜于苗叶瘟的发生,穗瘟的发病取决于阴雨或雾、露;因此水稻生长前、后期温、湿度条件的差异,常影响到苗叶瘟和穗瘟的轻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稻株上遇有水滴和适宜温度即行萌发,芽管顶端形成附着胞,紧密附着于稻体,而后产生侵入丝,穿透叶表面角质层,入侵表皮机动细胞;也可从伤l3侵入,侵入后产生菌丝体,在邻近的表皮细胞内扩展,形成病斑。穗颈处的分生孢子萌发后多从鳞片状苞叶侵入,枝梗上的病菌则从穗轴分支点附近的长形细胞侵入。病菌完成侵入的时间及潜育期的长短因温度而异,32℃需10小时完成。28℃为8小时,24℃为6小时;潜育期在9~10℃为13~18天,17~18℃为7~9天,24~25℃为5~6天,26~28℃为4~5天。黑暗条件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光照条件下受到抑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和病谷上越冬,是初次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引起苗叶瘟,应用塑料薄膜育秧,由于温、湿度适宜,发病较重;病节和病穗上越冬的菌丝体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飞散传播,导致稻株发病。病部产生的孢子引起多次侵染。孢子的释放以在2~6时最多,释放的孢子能否引起侵染取决于温、湿度,此外,雾露持续时间也影响病菌入侵和发病。

编辑推荐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卷》是一部荟萃中外古今农业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