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鳖养殖技术

出版时间:1999-07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谢忠明 主编  页数:224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乌龟,又称草龟、泥龟等。目前世界上现存龟鳖动物有200多种,广泛分布于各地,我国除少数省外,均有分布。乌龟具有很高的价值,全身都是宝,龟肉、龟卵味道鲜美,“龟身五花肉”是指龟肉中含有牛、羊、猪、鸡、鱼五种动物的营养和味道,特别是以龟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各种龟肉羹,已成为酒楼、宾馆宴席上时尚的名贵佳肴。乌龟最大的价值为药用。   李时珍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介虫之灵长者也。”龟甲、龟板为传统的名贵药材,富含骨胶原和蛋白质、钙、磷、脂类、肽类和多种酶,具有滋阴降火、潜阳退热,补肾健骨之功效;龟肉味甘、咸平、性温,具有强肾的作用,对小儿生长虚弱、产后体虚、脱肛、子宫下垂等具有良好的疗效;龟胆味苦、性寒,主治痘后目肿,月经不开;龟骨、龟皮、龟血、龟尿等亦有药用之价值。乌龟是动物界中的“寿星”,常食乌龟,可延寿益年。乌龟还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科研的价值。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和人为的滥捕,天然乌龟资源严重衰竭,有的种类已濒临灭绝,成为国际公约保护的濒危物种。在国外尚未见过有较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报道。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单位开始研究乌龟的人工繁殖、试验性养殖。进入90年代初,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我国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海南等地人工养殖乌龟迅速发展,目前各地已总结出室内加温快速养龟、土池养龟、土池龟鱼混养、庭院养龟等养龟新模式和新技术。同时,对于乌龟产品的开发利用也有很大发展,如已开发出“断板龟片”、“断龟注射液”和“断板胶”等制剂。    鳖,又称为元鱼、团鱼、甲鱼、老鳖等。目前我国有2属3种,其中鳖属有2种,即中华鳖和山瑞鳖。山瑞鳖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的高原上,因数量少,繁殖慢,已成为我国二类野生动物保护物种。中华鳖在我国各地广为分布,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为中华鳖。由于鳖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我国人工养鳖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鳖的产量约5万吨左右,主要养殖方式有室内水泥池加温快速养、土池自然养鳖、土池鱼鳖混养、庭院养鳖等。    为了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推广、普及龟鳖养殖新技术,我们组织了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有关专家、研究员,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精心编著了《龟鳖养殖技术》一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龟鳖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龟鳖饲养、越冬保种、饲料及投喂、病害防治等新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新颖,技术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强,文字通俗易懂,为广大水产养殖者、专业养殖户、水产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可供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关科研单位、院校师生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参阅。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一章 乌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名词术语及标志方法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 第四节 生态习性 第五节 养殖场地的设计与建造 第六节 人工繁殖 第七节 饲养管理 第八节 营养及饲料 第九节 病害防治 第十节 捕捞及活体运输第二章 鳖 第一节 种类及地理分布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生态习性 第四节 鳖场的总体规划及鳖池的建造 第五节 人工繁殖 第六节 鳖种培育 第七节 成鳖饲养 第八节 饲料的合理配比与制造 第九节 病害防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龟鳖养殖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