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物化学

出版时间:2001-2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王荫长 编  页数:488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昆虫科学愈来愈离不开生物化学,它不但是昆虫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前导,也是众多应用学科的基础。许多昆虫工作者都希望在研究对象和现象时,搞清其中存在的机理。机理在哪里?我觉得极大部分都在生物化学之中。如果没有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和支撑,我们在昆虫的微观世界中行进,必然会遇到很多“暗箱”,虽然可以看到些事物的因果,但最终却无法了解昆虫是怎样完成种种奥秘的全过程。  20世纪中期,昆虫生物化学刚刚起步,有关知识,大多限于物质代谢及其生理作用方面,进入60年代,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和昆虫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在昆虫界开启了扇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同时现代化超微量分析技术的应用,昆虫体内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得到了分离和提纯,对昆虫生长发育和变态及其调控机制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进入8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和普及,至90年代昆虫体内很多重要的基因得到了分离、提纯、克隆和测序。现在从网上就可以快速查到许多决定昆虫生命特征的基因及其核酸序列了。同时,蛋白质研究和测序工作也被推进到了个新境界,许多模式昆虫也因此成为人们探索生命本质的重要研究对象。  面对昆虫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的知识显然相当欠缺,首先在生物化学方面,很有从头学起的必要。20世纪70年代,当时昆虫细胞生物学刚刚兴起,就使昆虫学面貌为之新,我们的业师尤子平教授,花了几个月时间钻研细胞生物学,并亲自为我们授课,他在晚年倾其全力,边编写“昆虫生理和生物化学”,边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讲课,使众多学子受益匪浅,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本著作未能付梓。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很多学生已经步入老年,昆虫生物化学在分子生物学的推动下,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作为尤子平教授的学生,形成了个共识:编写本《昆虫生物化学》,既作为研究生学习的参考书籍,也作为对尤子平教授诞生80周年的纪念,来缅怀这位南业大学创建昆虫生理生化学科作出贡献,推动了全国业院校昆虫学科的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包括昆虫生物化学的基础——昆虫细胞学和昆虫中间代谢,昆虫体内的多种肽类和蛋白质、几种重要激素及其他学、昆虫的免疫化学和生殖有关的生化知识,着生阐述了多种重要肽类、蛋白质和激素,以及它们的生物合成、代谢过程和受体的结构,并扼要叙述了有关分子生物学、作用模式和调控机制。  供高等学校研究生选读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化学和昆虫分子生物学作参考教材,也可供昆虫生理生化与毒理以及从事昆虫分子生物学人员作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荫长,男,1934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省萧山市。1957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昆虫学会理事、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王荫长长期从事昆虫生理生化与毒理学教学及研究工作。讲授过《昆虫超微形态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化学》等课程,主编《昆虫生理生化学》,翻译《昆虫生理学》等著作,已发表昆虫超微形态及生理毒理方面论文30多篇,曾获江苏省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八五”期间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粮棉等重要病虫抗药性测报及监测调控技术研究”,先后获农业部等部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昆虫生物化学的基础——细胞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细胞表面结构1.质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2.质膜的运输功能3.质膜的分化4.昆虫表皮第二节 细胞器1.内质网和高尔基器2.线粒体3.微管和微丝第三节 生殖细胞的发生1.精子的发生与形成2.卵子的发生与成熟第四节 细胞变态与成虫器官发育1.成虫器官发育2.细胞变态第二章 昆虫的中间代谢第一节 昆虫的组织与代谢1.昆虫的代谢特点2.组织和细胞的特化第二节 肠壁细胞的代谢功能第三节 脂肪体内的代谢活动1.降解代谢2.碳水化合物的合成3.脂类的合成4.氨基酸的合成5.蛋白质的合成第四节 肌肉组织内的代谢1.糖类的利用和糖酵解2.代谢的调控机制3.磷酸甘油穿梭系统第五节 三羧酸循环1.三羧酸循环的基本反应式2.三羧酸循环的功能3.三羧酸循环中的酶类4.三羧酸循环相关的其他酶5.昆虫的乙醛酸循环6.白蚁的有氧和无氧代谢及三羧酸循环7.三羧酸循环的调控第六节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中的传递电子的载体2.二碳的氧化作用第七节 脂类代谢1.分解代谢2.合成代谢3.脂类的利用第八节 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的合成2.氨基酸的利用3.氨基酸的降解第九节 其他代谢1.糖类的磷酸戊糖途径2.糖异生作用3.脂肪体内由糖产生甘油4.嘌呤和嘧啶的合成第三章 昆虫的表皮化学第一节 几丁质1.晶体形式及结构2.几丁在表皮中的构型3.几丁与蛋白形成的复合体4.分解几丁蛋白复合体的酶5.几丁质的合成第二节 几丁酶1.酶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2.几丁酶的利用前景第三节 表皮蛋白1.表皮蛋白的提取与命名2.不同虫期表皮蛋白的变化3.表皮蛋白质的结构4.幼虫表皮蛋白基因及其表达5.表皮蛋白质的细胞连接活性6.表皮蛋白与表皮性质7.各类昆虫的表皮蛋白8.表皮蛋白的同源性第四节 表皮的鞣化和骨化1.表皮蛋白的鞣化和骨化理论2.表皮的骨化剂和骨化过程3.鞣化和骨化的激素调控第四章 昆虫的贮存蛋白第一节 贮存蛋白的结构和理化特性1.分子量和亚单位2.理化特性第二节 贮存蛋白的分类1.芳香蛋白2.富甲硫氨酸蛋白3.双翅目LSP—24.其他有关的贮存蛋白第三节 不同目昆虫体内的贮存蛋白1.蜚蠊目2.直翅目3.半翅目4.鳞翅目5.鞘翅目6.双翅目7.膜翅目第四节经贮存蛋白的组织和细胞定位1.组织和细胞定位2.含量变化第五节 贮存蛋白的功能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贮存库2.参与新表皮的形成3.贮存蛋白与卵的发育4.贮存蛋白的载体功能第六节 贮存蛋白的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定位2.基因序列和表达第七节 脂肪体对贮存蛋白的摄人和利用机制1.脂肪细胞的蛋白内吞过程2.贮存蛋白的受体第五章 昆虫的热激蛋白第一节 热激蛋白的结构与功能1.热激蛋白的结构与分类2.热激蛋白的功能第二节 热激蛋白的合成1.合成模式2.诱导条件3.细胞定位第三节 热激蛋白的基因1.分类2.基因的结构3.基因表达的调控4.基因的转录调节5.转录调节的热激诱导第四节 滞育与热激蛋白调控1.滞育有关的热激蛋白2.23kDa热激蛋白的结构第六章 昆虫的神经肽第一节 促前胸腺激素1.化学组成2.分泌部位3.释放的控制4.活性5.作用方式6.抗PTTH作用的激素第二节 抑咽侧体神经肽与促咽侧体神经肽1.化学结构2.结构与活性的关系3.分布、传递与生理功能4.影响AS释放的些因子5.分子生物学6.在其他昆虫中的分布第三节 利尿激素与抗利尿激素1.利尿激素2.抗利尿激素第四节 激脂激素/红色素聚集素族1.化学结构2.虫体内的分布3.生理功能4.释放调控和作用原理5.生物合成与降解第五节 亲肌肽类1.亲肌肽类的分类2.化学结构3.虫体内的分布4.结构与活性的关系5.活性和作用机理6.亲肌肽受体7.亲肌肽的失活第六节 FMRF—NH2的相关神经肽1.化学结构2.生理功能3.虫体内的分布第七节 滞育激素1.分离与纯化2.化学结构3.CDNA和前体结构4.结构和活性关系5.基因及其表达6.作用机理第八节 蜕壳激素和蜕皮激发激素1.蜕壳激素2.蜕皮激发激素第九节 鞣化激素1.发现2.合成部位3.生物活性4.作用模式第十节 促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神经肽1.发现与组织定位2.分离、纯化、分子克隆及生理功能3.释放、传递与靶标4.活性和释放的调控5.降解第七章 昆虫体内的生物胺及其受体第一节 神经分泌的细胞学第二节 生物胺及其功能1.神经调质功能2.神经递质功能3.神经激素功能第三节 生物胺的代谢1.酪氨酸羟化作用2.色胺酸羟化作用3.脱羧作用4.p—羟基化5.N—甲基化6.N—乙酰化7.二酚氧化作用8.单胺代谢物的轭合9.氧化脱氨基作用10.还原与氧化作用11.○—甲基化作用第四节 昆虫体内主要生物胺及其受体1.章鱼胺2.章鱼胺受体3.酪胺及其受体4.多巴胺及其受体5.5羟色胺及其受体6.组胺及其受体第八章 昆虫免疫防卫化学第一节 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分子及其功能4.免疫防御第二节 昆虫的免疫系统与功能1.昆虫免疫系统对外源异物的识别2.昆虫的细胞免疫3.体液免疫与抗菌肽4.抗菌肽的基因表达调控第三节 抗菌肽之间的协同1.昆虫体内的抗菌肽类2.抗菌肽抗菌谱上的协同表达3.抗菌肽表达水平上的协同第四节 抗菌肽活性与结构的关系1.抗菌肽的活性中心2.手性抗菌肽对活性的影响第五节 抗菌肽转基因工程1.昆虫抗菌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2.抗菌肽在动植物转基因工程中的应用3.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第六节 昆虫的肽类毒素1.蜂针肽2.蜂毒肽3.激肽4.肥大细胞去颗粒多肽第九章 昆虫的抗菌肽第一节 天蚕素族1.天蚕素2.麻蝇素第二节 环状抗菌肽族1.防卫素2.防卫素的结构与进化第三节 富脯氨酸肽族1.蜜蜂抗菌肽亚族2.蜂蛾抗菌肽亚族第四节 富甘氨酸肽族1.天蚕蛾抗菌肽2.双翅抗菌肽族3.鞘翅抗菌肽4.膜翅抗菌肽5.半翅抗菌肽第五节 抗菌肽的基因1.天蚕素及其类似物的基因2.环状抗菌肽基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昆虫生物化学的基础: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昆虫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要研究昆虫各器官系统的组分及其生理功能的化学变化规律,必须从细胞入手。首先需了解昆虫在生长、发育、变态和繁殖的过程中各器官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再进步探索它们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水分和盐分的平衡调节、对有害生物的抵御和防卫、刺激的接受和传递、信息的综合与处理、物质的代谢和转化、生长发育的激素调控、子代的繁衍和扩增等有关的生化代谢规律。  在动物界中昆虫种类最多、分布甚广、生境复杂、繁殖力强。这是由于昆虫和其他动物细胞除了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外,还存在许多特异性,赋予昆虫强大的生命力。就保持水分而言,昆虫虽身体小而表面积大,但各器官细胞有系列特化结构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和稳定体液渗透压。例如皮细胞质膜外伸形成蜡道,往体表分泌蜡质保护层;顶膜、侧膜和基膜特化的马氏管和直肠细胞构成隐肾结构,加速对离子和水分的吸收;内质网和高尔基器特别丰富的雄蛾附腺细胞和雌蛾滤胞细胞的分泌物构成的精包和复杂的卵壳结构,保证昆虫在缺水条件下受精和胚胎发育;气管细胞分泌的胞外基质构成的气门开闭机构,有节律的定期开放,暴发式排除二氧化碳,使呼吸失水量减少至最低程度。  “细胞变态”是昆虫细胞另个特点,在虫体变态时,幼虫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重新组建成虫器官细胞,这在全变态昆虫中尤为突出。因此,研究昆虫细胞和亚细胞在变态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是深入了解昆虫生物化学的基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昆虫生物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