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刘克春  页数:312  

内容概要

  《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来自江西省经验》不乏某些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来自江西省经验》基于农户是追求多元目标的‘社会人”假设,突破了研究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是基于农户“经济人”假设前提,从而使研究更加符合现实。其次,在理论上,《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来自江西省经验》创造性地运用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相关概念,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理论模型,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实证,发现了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揭示出众多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这一“黑箱”;通过实证发现了当今中国农户种植行为和非农职业行为的目标。在理论上,《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来自江西省经验》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了成功改进并得以验证,表明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尚有改进的余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的行为过程是:一、行为决定于个体的行为态度;二、行为态度不同程度地受“行为目标”、“行为控制认知”、“行为主观规范”等心理变量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第三,在思路与视角上,《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来自江西省经验》构建了以“行为目标一行为态度一行为”为核心的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理论模型假设,通过实证,揭示出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作用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最终发现了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形成机制,为研究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第四,《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来自江西省经验》得到一些新的结论。例如,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态度是揭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形成机制的一个中介变量;农户进行农地流转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收入最大化这一目标,满足生存、追求职业兴趣与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目标;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一个由具有多元目标的决策动机影响决策态度进而导致决策行为的过程;农户追求满足生存目标、缺乏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是当前农地市场难以发展的一个内在原因;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特点;地权的稳定性对短期的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等等。

作者简介

  刘克春,男,1968年1月生,江西九江人。1991年毕业于杭州商学院统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现为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完成或参与研究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主持完成地厅级课题3项,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书籍目录

序摘要AbStract1 导论1.1 研究背景1.2 问题提出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1.5 研究思路与整体设计1.6 研究理论和方法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2.1 关于农地流转文献综述2.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相关文献综述2.3 本章小结3 中国及江西省农户农地流转和流转行为概况3.1 中国农户农地流转和流转行为概况3.2 江西省农户农地流转和农地流转行为概况4 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研究:一个理论模型的构建4.1 理论基础4.2 研究目标和思路4.3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模型构思4.4 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理论模型的说明5 农户农地转入决策行为研究5.1 引言5.2 农户农地转入决策行为模型5.3 农户农地转入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5.4 农户农地转入行为态度与农地转入行为5.5 农地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5.6 农户资源禀赋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5.7 农户其他相关特征变量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5.8 地权的稳定性、农业税费政策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5.9 本章结论与讨论6 农户农地转出决策行为研究6.1 引言6.2 农户农地转出决策行为模型6.3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6.4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态度与农地转出行为6.5 农地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6.6 农户资源禀赋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6.7 农户相关特征变量与农户转出农地行为6.8 地权的稳定性、农业税费政策与农户……7.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基于个案的实证研究8.结论与政策含义参考文献附录 农户问卷调查表后记

章节摘录

  由于意志力控制的重要性,Ajzen提出了行为控制认知这一概念,它代表了个体对可控制行为的执行程度,并且决定于能力、机会和资源三个因素。个体认为自己具有执行该行为的能力愈强,拥有的机会和相关的资源愈多,对行为控制认知就愈强(Ajzen,1989)。而缺乏能力、机会和资源去执行某种行为,或者过去执行某种行为的经验让其感到执行该行为是非常困难时,则个体就不可能有很强的行为意图去执行该行为。Ajzen还认为行为控制认知反映了个体过去从事类似行为经验和预期的障碍。  此外,Ajzen(1989)还认为行为控制认知可以直接对行为产生影响,当行为控制认知与个体的实际行为控制能力非常接近时,行为控制认知也可能直接影响行为。  J司样地,如同态度和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也有其自身的决定因素,即行为控制认知是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的函数。控制信念是指可以促进或阻碍行为表现因素的个人能力评估,这些因素包括内在的控制因素,如个人的缺点、能力、技术、信息等,以及外在控制因素,如机会、对他人的依赖和障碍等。在期望价值理论架构下,行为控制认知可以表达为控制信念以及对这些控制因素发生的频率和强度(power)的评估的乘积。  后来,Ajzen(2001)又将个体的自我效能认知纳入TPB框架中,认为自我效能认知属于行为控制认知范畴,表现为个体对自我能力的信念。把自我效能认知纳人TPB模型将进一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它实质上是研究人们的行为选择。从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假设,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假设更加贴近现实。经济人的行为总是有限理性的。其行为目标是多重的,不仅仅是收益或效用目标,而且包括安全、自尊、情感和社会地位的需求目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