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余康  页数:152  

前言

  身为教师,很少有比看到自己学生学有所成更高兴的事情了。看到余康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专著即将出版,甚感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岂不快哉!  余康博士请我为这本凝结了他多年心血的专著作序。写点什么呢?导读自然不敢当。学生请老师作个序言,多半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并不代表我是这方面的权威,尽管我在关于FDI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做了些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也有几篇自认为过得去的文章在时下时髦的国际期刊上露露脸。但既是自己指导的学生应邀作序,也在指导其博士论文的写作中花费了相当的精力,写个类似导师评价的片言碎语恐怕亦无不可,故勉为之。  关于FDI和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增长、地区间差距的内容,书中都已经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我个人学识研判,这是在FDI与中国地区间差距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一份开创性研究。之所以说是开创性的研究,并不是因为其观点的开创性,而是因为其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试图回答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给出了有理有据的结论,从而显著的区别于坊间的一些浮躁性的研究。当然,余康博士的论文也只是在FDI和地区间差距研究领域的一个尝试,相信不日学界同仁将有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问世。

内容概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7%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中国人均GIP地区间差距以及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地区间差距自1990年以来逐渐扩大。由于中国FDI也保持了高速增长,且也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均等现象,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又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人均FDI地区间差距被怀疑为导致中国人均GDP及三次产业地区间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书对中国农业以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和利用FDI状况进行了较细致的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最新发展和应用的不平等分解方法——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不平等分解法,分别就FDI对中国三次产业的地区间差距以及对人均GDP的地区间差距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FDI对中国农业地区间差距影响较小,且比较稳定,它对农业地区间差距的平均相对贡献仅为1.18%,地理区位、科技竞争力、农业人力资本和农业人均资本存量是影响中国农业地区间差距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农业地区间差距平均相对贡献分别为10.68%、10.25%、8.19%和8.14%。FDI是影响中国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影响的重要性排在第三位,它对中国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平均相对贡献为9.63%。第二产业人均资本存量、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优惠政策是影响中国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另外三个重要因素,这四个影响因素对中国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平均相对贡献达到了70.85%。FDI不是影响中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主要因素,它对中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平均相对贡献为2.88%。第三产业人均资本存量、地理区位和城市化率是影响中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它们对中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平均相对贡献的和达到了79.32%。    FDI是影响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它对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平均相对贡献仅为1.63%。研究还表明,FDI是造成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导致1990年以来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扩大的原因。人均资本存量、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本是影响中国地区间差距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它们对中国地区间差距平均相对贡献的和达到了93.63%。    如果中国地区间三次产业人均FDI均衡分布的话,可以分别缩小中国农业地区间差距、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和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1.18%、9.63%和2.88%;如果人均FDI在中国地区间均衡分布的话,仅能缩小中国地区间差距的1.63%,也就是说通过缩小中国FDI地区间差距对缩小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贡献很小。

作者简介

余康,1963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5年毕业于北华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论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  1.5 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二章  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  2.1 中国地区间差距的度量  2.2 中国人均GDP差距的空间分解  2.3 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三次产业分解  2.4 小结第三章  中国FDI流入及其地区间差距  3.1 中国FDI的相关法律与政策  3.2 中国吸收FDI的总量状况  3.3 中国FDI地区分布状况  3.4 中国FDI行业分布状况  3.5 中国FDI地区分布差距原因分析  3.6 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7 小结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1 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不平等分解法  4.2 模型设定  4.3 数据来源  4.4 小结第五章  FDI对中国农业及第二、三次产业地区间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FDI对中国农业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5.2 FDI对中国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5.3 FDI对中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影响第六章  FDI对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FDI与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描述性分析  6.2 模型与变量  6.3 模型估计与差距分解结果  6.4 小结第七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市场潜力是影响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它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绝对和相对贡献呈上升趋势,其绝对和相对贡献分别上升了61%和869/6。人均GDP高的地区,相应人均收入也高,购买力强,说明该地区市场潜力和规模大,这对市场导向型和效率导向型的FDI更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投资的目的是打进东道国市场或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市场潜力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贡献随时间而加强。  商业及投资环境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绝对和相对贡献分别在O.013-0.028和1.85%-4.179/6之间波动,它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贡献较小且稳定,政府管理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提供廉洁、有效和透明的商业及投资环境环境。如果一个地区政府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环境,这无疑可以降低投资者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商业风险,有利于吸引FDI进入该地区。  工资成本对地区间人均FDI差距的绝对和相对贡献分别在0.006-O.03和0.949/5-4.75%之间,它对地区间人均FDI差距的贡献也很小且比较稳定,这说明尽管东部地区劳动力比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工资高,但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也比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高。因此,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实际有效工资率的差异并不大,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编辑推荐

  本书结构是依据以下逻辑关系安排的。首先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概括性描述,即分别对自1979年以来,中国地区间差距和FDI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FDI对中国地区间差距影响的渠道与机制作了描述性分析,使得对中国地区问差距、FDI状况以及二者之间联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本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和数据进行说明。最后阐述实证分析过程得出研究结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FDI对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