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学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农业  作者:杨小波  页数:237  

内容概要

  农村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环境与农村居住人口的关系。《农村生态学》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以及各学者专家的最新成就,特别是概括了我国农村生态多年来的研究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对农村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趋向进行探讨,并结合中国的一些生态农村建设的案例来解读农村生态学,希望达到促进农村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理论之目的。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有农村生态学基础理论、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村人口、农村环境、农村能源、农村文化、农村景观、农村生态规划与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农村与城市等。 《农村生态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态学相关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农村生态学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杨小波,男,1962年9月14日生,1996年中山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博士后出站,同年受聘为海南大学教授。2001年评为教授。曾任海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现为海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植物学博士点负责人,海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省级高校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植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出版著作9部,在国家权威刊物、核心刊物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

书籍目录

序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村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一、农村    二、农村生态系统    三、农村生态学  第二节  农村生态学研究动态    一、农村生态学的产生    二、农村生态学研究现状    三、农村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动向  第三节  农村生态学学科体系与功能  第二章  农村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一、景观结构与格局    二、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三、景观生态规划    四、景观生态学与农村生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系统论    二、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  第三节  农业生态学理论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调控    四、农业生态学与农村生态学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环境评价与保护理论    一、环境评价    二、环境保护    三、环境评价和保护与农村生态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理论    一、生物多样性理论的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层次与内涵    三、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生态  第三章  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农村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二节  农村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农村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农田生态系统结构    四、村落生态系统结构  第三节  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供给功能    二、调节  功能    三、文化功能    四、生态功能  第四节  农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对比    一、农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对比    二、农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对比    三、农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存在问题的对比  第五节  农村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案例  第四章  农村人口  第一节  农村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农村人口数量    二、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三、农村人口性别构成    四、农村人口密度    五、农村人口分布  第二节  农村人口的分类    一、农村人口职业结构分类    二、农村人口文化结构分类    三、农村人口家庭结构分类  第三节  农村人口动态    一、农村人口规模    二、农村人口变动  第四节  农村人口行为    一、农村人口生产方式    二、农村人口生活方式  第五节  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    一、人口结构与农村经济    二、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    三、人口劳动方式与农村经济    四、人口生活方式与农村经济  第六节  农村人口问题    一、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三、农村人口性别问题    四、农村人口教育问题  第七节  农村人口相关研究案例  第五章  农村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    一、环境概念    二、环境问题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  第二节  农村气候环境    一、概述    二、农村气候环境  第三节  农村大气环境    一、概述    二、农村大气特性  第四节  农村水环境    一、概述    二、农村水环境的特点及水资源    三、农村与水的关系  第五节  农村土地与土壤环境    一、概述    二、农村土地与土壤的特点    三、农村土地被侵占与土壤退化  第六节  农村植被    一、农村植被的概念    二、农村植被的特征    三、农村植被的类型与分布    四、农村植被的功能    五、农村植被的展望  第七节  农村动物    一、农村动物的概念    二、农村动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关系    三、农村动物的保护与管理  第八节  农村环境污染    一、大气污染    二、水污染    三、固体污染    四、土壤污染  第九节  农村环境质量评价    一、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和内容    二、农村环境评价标准    三、农村环境评价  第十节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概念与内容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方法  第十一节  农村环境与农村经济    一、农村环境与农村传统经济    二、农村环境与农村生态经济    三、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第十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研究案例  第六章  农村能源  第一节  能源概述    一、能源的概念    二、能源类型    三、能源利用现状    四、能源危机    五、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生态能源    一、生态能源类型    二、生态能源利用现状  第三节  农村生态能源    一、农村能源概念    二、农村能源利用现状    三、农村生态能源  第四节  农村生态能源与农村经济    一、农村能源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二、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三、节  能技术  第五节  农村能源研究  第七章  农村文化  第一节  农村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一、农村文化的概念    二、农村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  农村文化类型    一、物质性农村文化    二、非物质性农村文化  第三节  农村民居建筑    一、农村民居建筑的概述    二、农村民居建筑与农村生态环境    三、农村传统优秀的民居建筑之保护  第四节  农村村落布局    一、农村村落布局的概述    二、农村村落布局与原生态学思想    三、村落布局的现代生态学思想  第五节  农村风土民俗    一、农村风土民俗的概述    二、农村风土民俗的生态理念    三、农村风土民俗的保护与继承  第六节  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农村文化的特点    二、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七节  农村文化与农村生态经济    一、农村文化的经济价值    二、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生态经济  第八节  农村文化研究案例  第八章  农村景观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    一、景观的定义与内涵    二、农村景观  第二节  农村景观特征及类型    一、农村景观特征    二、农村景观类型  第三节  农村景观评价    一、农村景观评价的类型    二、农村景观评价的方法    三、农村景观空间格局评价    四、农村景观的美学质量评价  第四节  农村景观建设    一、运用景观美学原理,美化农村景观风貌    二、农业发展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三、农村建筑的景观学原理    四、农村景观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九章  农村生态规划与文明生态村的建设  第一节  城市与农村生态规划    一、城市与农村生态规划概述    二、城市与农村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三、城市与农村生态规划的内涵、目的与原则    四、生态规划的方法论    五、城市与农村生态规划的步骤与内容    六、城市与农村生态适宜性分析    七、城市与农村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  第二节  文明生态村建设    一、文明生态村的概念和意义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  第三节  农村生态规划研究案例  第十章  农村与城市  第一节  农村与城市    一、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二、农村与城市的区域关系    三、农村保障城市    四、城市带动农村    五、城市与农村文化渗透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容    三、城乡一体化体系    四、农村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案例    附件  附件一  海南省文明办关于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基本要求  附件二  海南文明生态村:闪耀全国的金字招牌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农村生态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1)整体性原理对一个系统的研究,要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研究。村落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从整体理论出发,才能全面综合地了解村落生态系统。虽然这种研究目前还比较困难,但却是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村落系统组成成分及性质的研究是多余的,只有对各成分的性质以及与系统中各种其他成分的相互关系有了深入研究,才能对系统的整体性有更好的了解。但仅对村落生态系统成分的研究还不够,这种研究不能解释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因为村落生态系统的成分是通过协同进化而组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农村生态学研究的村落生态系统是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人、各种生物有机体和非生物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一个网络系统。它的各种组成要素通过协同进化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成分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成分的组成和作用。如耕地比例的改变,可能引起村落特征和功能的改变。每一个组成成分的特性、行为、动态变化及功能只能在特定的生态系统内表现和发展,不能离开该生态系统而单独表现和发展。村落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兼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复杂属性。村落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是处于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中间,具有较大变动性。一方面,人在经济活动中,以其特有的智慧和科学手段,管理和改造村落环境,使它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来自自然界,是自然进化的一种产物,其一切活动受村落环境的制约和调节,不能脱离村落自然环境。  (3)协调原理村落生态系统是人、生物和村落环境长期共同演化与发展的结果,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具有协调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由构成该系统的生物、非生物成分的种类、数量与密度和它们在空间、时间的分布与搭配,以及各种不同成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容和方式共同组成。村落生态系统具有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结构相对稳定,但也具有波动性和变异性。结构与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通过结构这一渠道来实现。生态系统结构决定或制约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迁移、交换转化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方式和数量,决定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功能大小。生态系统功能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的性质、生产力、缓冲能力等,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草地为大环境的村落为例,它是以养殖业为主,如果过度放牧,使草地退化,破坏了N、P、K等营养元素在草一畜营养链中的平衡,必然使牲畜数量锐减,并引起村落生态系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4)自我调节原理自我调节是属于自组织的稳态机制。村落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目的是完善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村落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改变,或外界输出发生变化,系统通过反馈机制自动调节内部结构量和质及相应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有序性。村落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同种生物种群间密度的自我调节。村落中的空间、资源和其他生存繁衍所必需的条件有限,种群的增长必然会加剧种间竞争。当种群数量超过村落环境的最大承载量时,往往通过负增长和反馈来自我调节。如当牲畜数量过大时,草供应不足,牲畜由于饥饿而大量死亡,使草畜矛盾得以缓和。

编辑推荐

本书阐述了农村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同时结合《城市生态学》的成功经验,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从农村生态学基础理论、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村人口、农村环境、农村能源、农村文化、农村景观、农村生态规划与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农村与城市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农村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内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生态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