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研究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王蕴琪  页数:251  字数:205000  

内容概要

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反映贸易伙伴国贸易利得的变动。目前针对贸易条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时序变动规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尚不存在对农产品贸易条件的系统研究。农产品贸易是一个敏感领域,研究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动规律,判断和把握影响农产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对于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制定农产品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王蕴琪,女,1974年1月生,山东人。1996年6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2005年任教于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其间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2004年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考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贸易条件理论研究及发展    1.2.2 贸易条件指标评价及指数测算方法    1.2.3 贸易条件的变动规律    1.2.4 贸易条件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2.5 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    1.2.6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书创新第二章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其数理模型  2.1 基础模型    2.1.1 新古典贸易的基础模型    2.1.2 使用CES效用函数的模型定式    2.1.3 基础模型的扩展思路  2.2 扩展1:引入生产效率和运输成本    2.2.1 需求方面    2.2.2 供给方面    2.2.3 进口价格指数    2.2.4 生产效率和运输成本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2.3 扩展2:考虑市场竞争程度    2.3.1 汇率中性假定下贸易条件的决定    2.3.2 汇率的贸易条件效应  2.4 扩展3:纳入进口国的贸易保护    2.4.1 进口关税对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    2.4.2 关税因素的进一步讨论  2.5 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  2.6 本章小结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  3.1 已有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评析    3.1.1 已有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数据的综合说明    3.1.2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评析    3.1.3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思路  3.2 指数公式的选择    3.2.1 价格指数公式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3.2.2 指数公式的选择  3.3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    3.3.1 农产品对外贸易统计口径和分类方法    3.3.2 指数测算的数据问题    3.3.3 指数测算所需数据的进一步说明  3.4 价格指数测算结果讨论    3.4.1 总体指数    3.4.2 分类指数  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变动分析  4.1 农产品总体  4.2 大类产品    4.2.1 总体变动规律    4.2.2 变动特征分析    4.2.3 波幅较大的农产品  4.3 重点产品    4.3.1 大类层次上的集中度    4.3.2 贸易额比重的变动    4.3.3 贸易条件的变动  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决定模型的检验  5.1 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基础    5.1.1 数理模型两种形式的比较    5.1.2 理论基础的选择  5.2 模型定式    5.2.1 估计方法及对关键问题的讨论    5.2.2 实证模型设定和变量解释    5.2.3 实证模型定式的进一步讨论  5.3 数据及数据处理    5.3.1 对分母所用权重的说明    5.3.2 贸易条件数据    5.3.3 产品类别的相对多寡    5.3.4 可以获得的进出口总量    5.3.5 人民币汇率水平    5.3.6 相对市场潜力  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决定的实证分析  6.1 检验结果及对关键问题的讨论    6.1.1 不显著变量的处理    6.1.2 检验结果的讨论    6.1.3 估计方法的合理性检验  6.2 贸易条件的决定    6.2.1 消费者的相对偏好    6.2.2 产品类别的相对多寡    6.2.3 相对产量    6.2.4 相对市场潜力    6.2.5 人民币汇率水平  6.3 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分析    6.3.1 使用相对市场潜力的预测值    6.3.2 使用人民币汇率的其他数据    6.3.3 纳入因变量的一阶滞后项  6.4 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  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1  产品多样化程度提高对出口价格的影响  附录2  考虑产品质量的内生选择对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影响  附录3  固定成本变化对产品多样化程度的影响  附录4  进、出口供给和需求的汇率弹性  附录5  不同统计口径下的农产品范围及特点  附录6  主要农产品分类方法及比较分析  附录7  本书使用的农产品分类体系  附录8  中国农产品21大类进口价格指数  附录9  中国农产品21大类出口价格指数  附录10  模型中使用的部分数据致谢

章节摘录

  有关贸易条件问题的研究有一个重要推论,即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有可能导致一国社会福利水平出现下降,最终形成“贫困化增长”(Bhagwati,1958)。1894年Edgeworth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后来被Bhagwati再次提出,并以该现象命名。事实上,现代国际经济学对贸易条件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50年,Prebisch和Singer分别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出现长期恶化,使得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效应小于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最终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这一发现被称为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Singer随后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扩展,认为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替代出口初级品,其结果仅仅是转化了贸易条件的内容,并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问题。  该命题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很多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或批判。以Viner和Harberler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指出,依据比较成本原则和要素禀赋论的自由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因此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问题。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是逐步改善的。Viner(1950)认为,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取决于其比较优势,而不是其所从事产业部门的特性,因此把农业和矿业等初级产品等同于贫困是毫无根据的。Harberler(1959)则指出,以比较成本为理论基础的国际分工同样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的难度比较低,就是一堆数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