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利用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农业  作者:许月明//何玲//赵卫红//赵金龙|主编:程庆会//许月明//安国辉  页数:201  字数:203000  

前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条主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形势。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了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新的形势下,要以新民居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筹谋划、科学部署、扎实推动。

内容概要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政府基层领导和农民群众,但如何建设新农村对于政府基层领导和农民来说是一个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指导丛书》旨在使建设者掌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为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提供帮助。
本丛书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民问题,包括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和农民组织化问题,这些内容是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生活宽裕所必需的;二是村庄建设问题,包括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与改造,这些是实现村容整洁的必需知识;三是村庄产业发展问题,包括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农村资金融通与管理,这些内容有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宽裕。
本丛书语言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能够阅读,特别适用于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尤其适用于乡村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也适用于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学生。
本书为其中一册,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农村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农村土地规模利用、农村土地分区利用、农村土地规划利用、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

书籍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的内涵
一、土地的概念
二、土地的特性
三、土地的功能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利用的原则与类型
一、农村土地利用的原则
二、农村土地利用的类型
第二章 农村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
第一节 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
二、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类型
三、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四、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一般模式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一、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原则
二、农村建设用地的限定
第三节 实施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政策规定
一、运用规划调控机制,节约集约用地
二、建立指标约束机制,节约集约用地
三、发挥激励机制,节约集约用地
四、运用市场机制,节约集约用地
五、建立土地储备制度,节约集约用地
六、建立监督机制,节约集约用地
第四节 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浙江省绍兴县土地集约利用“九法”
案例二:危口村建农村公寓集约利用土地的四原则
案例三:藁城北席村新村建设强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第三章 农村土地规模利用
第一节 农村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一、土地规模经营与规模报酬变动规律
二、农村土地规模利用现状
第二节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与实现模式
一、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
二、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第三节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案例
案例一:武义县土地股份合作制度
案例二:大城县神农园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 农村土地分区利用
第一节 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一、农、lk区位论
二、工业区位论
三、农业布局理论
四、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区理论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分区利用
一、农村土地分区利用原则
二、农村土地分区方法
三、农村土地利用分区类型
第三节 城乡结合部土地分区利用
一、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特征
二、城乡结合部土地分区利用类型
三、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四、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管理措施
第四节 农村土地分区利用案例
案例: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第五章 农村土地规划利用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含义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与法律地位
三、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四、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
一、第一轮土地利用规划(1985—2000年)
二、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1996—2010年)
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含义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征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定
第四节 农村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一、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主要目的
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主要程序
第五节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案例
案例:河北省易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介
第六章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
第一节 农村农用地整理
一、农用地整理原则
二、农用地整理内容
三、农用地整理的程序
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一、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
第三节 农村土地复垦
一、农村土地复垦原则
二、农村土地复垦政策
三、农村土地复垦类型
第四节 农村土地开发
一、农村土地开发概念
二、农村土地开发原则
三、农村土地开发类型
第五节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案例
案例一:通过土地整理,让农民受益
案例二:县乡政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土地整理
案例三:对拒不复垦土地的处理
案例四:民资助力,诸城万亩荒山变园林
案例五:“空心村”整治出效益
第七章 农村农用地流转
第一节 农用地流转政策法规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沿革
二、农用地流转相关制度建设和政策
三、农用地流转相关法律
第二节 农用地流转条件
一、农用地转出的条件
二、农用地转入的条件
第三节 农用地流转模式
一、转让
二、转包
三、互换
四、入股
五、出租
六、其他方式
第四节 农用地流转对策
一、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五、建立市场中介组织
六、完善法律监督保障体系
第五节 农用地流转案例
案例一:金华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
案例二:“三种”流转激活农民承包地
案例三:私自转包并从中渔利,合同无效
案例四:非法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买卖双方一同受罚
第八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第一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法规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政策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及条件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
一、转权让利模式
二、保权分利模式
三、保权保利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策
一、完善和加强土地规划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二、完善集体建设土地登记制度
三、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
四、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地价管理制度
第四节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案例分析
案例一:上海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
案例二:河南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
案例三:芜湖大桥镇四捍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第九章 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及战略重点
一、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二、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
第二 节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一、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原则
二、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步骤
三、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第三节 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措施
一、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二)清晰稳定的农地产权制度是农用地转入的核心条件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的无弹性决定了建立清晰、稳定的产权制度是现阶段农用地转入的核心。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来看,产权制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权越是清晰,越能够使农民合理地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理顺农民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才能避免其他利益主体以产权的名义侵占农民的个体利益。农民获得的土地产权越完整,就越能对农户行为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农民就越能自主地根据市场的要求安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农用地转入。相反,产权模糊,土地承包关系经常变动,承包人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加大,农用地转入必然受阻。  (三)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用地转入的重要条件市场的完善程度是农用地能否顺利转入的重要条件。由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特殊性,使得土地交易与普通商品交易比较,其运作程序相对复杂。同时,由于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又为数甚少,如果任凭农户作为漫无目标的转让主体来完成土地的转入,势必影响土地流转的效率和速度。所以农用地转入必须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前提,特别是要有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可成立乡镇农用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组建相应的中介机构,如“土地信托服务中心”或“土地储备中心”等,健全镇、村、小组三级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引导组织农用地合理、合法转入,运用现有的法律武器加强对农用地转入的规范,特别是加强对农用地转人的宏观管理,既要积极支持,鼓励发展,还要稳妥行事,正确引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土地利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