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张继承  页数:267  字数:21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活垃圾是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生活垃圾中难以自然降解的成分不断增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也给人们增加了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中国垃圾累计堆放量已达60多亿吨,占用土地5亿多平方米,而且城市生活垃圾还在每年以8%~10%的速度增加。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高的关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威胁。应对这种威胁的一类被动的办法是单纯地限制消耗和减少排放,但即使人类完全回归自然,仅靠地球的自然循环能力也只能养活三亿人口;另一类是通过强化资源再生活动,来减少人类对于福祉不断追求所产生的资源环境压力。这使人们对垃圾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步树立了“从资源到资源”、“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地球上唯一增长的资源”的理念。认为垃圾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从时间方面讲,随着科技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废物可能成为明天的资源。

内容概要

一、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目标
生活垃圾是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生活垃圾中难以自然降解的成分不断增多。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垃圾回收可以一方面通过资源再生活动不断向人们提供有利于社会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不断改变生产的运行方向,把经济系统中的垃圾,通过合适的方式重新回到经济系统,在物质、能量和价值流动过程中,力图把被人类生产、消费活动破坏了的生态平衡重新恢复过来,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生活垃圾回收为代表的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
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再生资源中有价组分较低、分散度高,增加了相应提取成本,当超过一定程度,垃圾的可利用价值降为负值,使回收在经济上缺少必要的激励。同时再生资源产生源广为分布且品种不一,使得可收集到供资源化利用的数量满足不了形成规模效应的最低原料数量的经济要求。其次,垃圾回收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避免一部分垃圾管理与处置的费用以及降低相应的垃圾污染环境风险。但是回收利用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于全社会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回收活动都是有利的。这些特征使得再生资源产业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与一般性产业相比有很大不同,必须从全社会角度,以系统的观点对其进行认识和评价。
再生资源产业链的运行是由其中的资金流、价值流和物流在各主体间的流动形成的,同时其运行也受到制度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在低层次水平上无序竞争,市场机制的发挥是建立在牺牲劳动者福利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在管理上对产业的属性和定位不明确,管理理念不清晰,造成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无序管理,因此探寻产业发展的机理,发现其中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中寻找产业健康发展的路径和措施,真正发挥再生资源产业基础性地位作用,实现行业善治和国家发展该行业的初始目标,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书以“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为题,希望解决其中的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书对生活垃圾回收的研究,在逻辑安排上,从对该行业是否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机制运行机理、市场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如何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出发,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支撑上,利用物质代谢、平衡和循环理论说明生活垃圾回收的必要性和行业定位;利用公共物品理论说明产业的本质属性、为什么在回收中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和政府介入的理由;利用社会最佳回收水平决定理论说明考虑环境因素后的回收水平决定,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进行环境经济分析提供依据;利用有效竞争理论为改变目前过度竞争和垄断市场结构、创造有效竞争局面提供依据;公共治理理论为如何通过改变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保证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依据。
在内容组成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三章,通过国内外回收管理体系在参与主体、成本收益、市场结构、管理机构和管理政策上的比较,找到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差距,明确了我国再生资源管理的近期和远期努力方向;第二部分,即第四章,通过对我国社会回收体系和回收产业链分析,揭示了产业链运行机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运作原理,为通过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引人多种利益主体、完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来保证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即第五章,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在实践上通过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分析,剖析市场机制作用原理,通过北京市和石家庄市案例的对比分析,指出目前过度竞争和垄断市场结构的缺陷,提出通过制定标准、制定法规和政策等以完善相应管理体制、创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第四部分,即第六章,通过对以废塑料为例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论证了环境经济分析对提出针对性管理方法和相应政策制定的重要性;第五部分,即第七章和第八章,通过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及该行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原因分析,说明引入第三方治理主体,构建多级公共治理结构,是在行业有效竞争结构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基础上,保证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和实现行业善治的根本措施。最后提出了规范和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具体政策建议。
三、主要研究结论
1.从再生资源产业链的组成、产业链运行机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出发,通过分析认为: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行动力不足,如过低的原生资源价格对再生资源需求的制约;过度竞争和垄断的市场结构并存引起产业链运行成本上升;缺乏经济上有效的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现行再生资源政策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不利;国外废料的进口对国内再生资源行业造成了冲击;受再生资源特性决定,无论从质量或是数量上都不利于产业链条上主体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缺乏产业链内部和外部各经营主体的真正有效参与等,这些是当前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分析,发现维持我国产业链运行的主要动力是靠牺牲环境和劳动者福利获得,这是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创造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和完善相应管理体制基础上,通过多级治理结构创建以保证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的结论。
2.通过与发达国家在参与主体、成本收益、市场结构、管理机构和管理政策几个方面的比较,提出了规范和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和保证再生资源产业链健康运转的相应管理体制;二是规范和提升目前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结构,产生有效竞争,形成多方有利于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格局;三是改善目前单一的政府主导型的行业治理结构,构建多级的公共治理模式,进行“善治”(good
govemance)。
3.通过对北京市和石家庄市等回收市场的分析,研究发现了实践中再生资源物资流和价值流的方向和强度,从实践上找到了我国目前回收市场混乱、二次污染严重的原因。研究认为通过建立市场准人标准以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以完善相应管理体制是未来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管理的方向。
4.以湖南省益阳市沧水铺镇的废塑料回收为例,对于企业治理污染后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从实践上论证了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对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性。针对我国以“小规模、大群体”为特征的再生资源产业,提出了污染治理方式的建议:对于治理污染后仍然有利润可图,可以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于治理污染后造成企业亏损,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两种解决方案。
5.通过对再生资源回收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得出各利益主体的分散决策、相互分隔、难以形成共同利益目标和产生合力效应是造成两种失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两种失灵的原因分析,提出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管理主体——行业协会,形成在宏观、中观、微观领域多级治理的结构,把各利益相关方有效地组织起来,对其行为加以整合,以形成行业健康发展的合力,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效和实现行业“善治”的根本出路。
四、研究的创新点
1.从个体拾荒者到再生资源的不同使用者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调研,对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较详细地了解七类主要生活性废旧物资在产生量、价格、流向、用途等方面的信息,对主要品种在各环节的物资流、价值流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为剖析产业链运行机理和发现其中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2.对典型企业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考虑环境因素后的企业成本收益进行了计算分析,探索陛提出保证资源再生利用过程中污染得到治理的不同建议,提出了税费政策制定的依据。
3.尝试利用产业经济中的有效竞争理论,解释目前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有效竞争理论在该行业的作用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据。
4.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如何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纳入该产业的思路和办法。指出在完善管理体制和创造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基础上,构建多级治理模式是实现行业“善治”的根本出路。
五、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1.在对回收中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仅对价值较高的废塑料进行分析,对于价值较低的其他再生资源情况缺乏必要的实践依据;同时,由于调查中资料获取较难,对于环境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单薄,有待进一步加以深化。
2.对于再生资源回收中,对某些废旧物资或回收市场是否应该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如果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后可能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缺乏深入的分析。希望对此做进一步的调研论证。
3.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形成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方法之一是对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园区式管理,但如何保证园区内企业的竞争力,避免盲目投资和无效管理,如何从物流和信息化角度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对此仍需进一步调研分析。

作者简介

张继承男,1972年5月出生,汉族,民建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中央民建农村调研专家组成员,中国市场学会理事。2000年以来共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5项,参加各级课题10余项,获省级及厅局级奖励7项,参编学术著作4部,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生活垃圾处理,循环农业和农产品期货。

书籍目录

摘要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1.1生活垃圾回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2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3问题识别和相关概念界定
1.3.1问题识别
1.3.2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1.4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1.5小结
2相关理论依据
2.1物资代谢、平衡和循环理论
2.1.1物资代谢理论
2.1.2物资平衡理论
2.1.3物资循环理论
2.2公共物品理论
2.3社会最佳回收水平决定理论
2.4有效竞争理论
2.5公共治理理论
2.6小结
3国内外回收管理体系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3.1国外回收管理体系分析
3.1.1国外生活垃圾回收的现状
3.1.2国外生活垃圾回收管理机构
3.1.3管理政策和手段分析
3.1.4欧盟电子废弃物回收典型案例分析
3.2我国回收管理体系分析
3.2.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现状
3.2.2我国再生资源管理机构
3.2.3我国再生资源管理政策和手段分析
3.3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的比较分析
3.3.1参与主体比较
3.3.2成本收益比较
3.3.3市场结构比较
3.3.4管理机构比较
3.3.5管理政策比较
3.4对我国的启示
3.5小结
4社会回收体系和回收产业链分析
4.1社会回收体系的描述和分析
4.1.1我国社会回收体系的历史
4.1.2社会回收体系的组成和运行现状
4.2再生资源产业链的组成
4.3再生资源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
4.4产业链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5小结
5典型案例比较分析——以北京市和石家庄市回收市场为例
5.1北京市回收产业链相关主体的调研分析
5.1.1北京市资源再生产业的组织现状
5.1.2固定回收点和流动回收点
5.1.3集散交易市场
5.1.4资源化加工利用企业
5.1.5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5.1.6对北京市回收市场和产业链的综合评述
5.2石家庄市回收市场的调研分析
5.2.1石家庄物资回收总公司基本情况
5.2.2石家庄市物资回收公司下属回收市场
5.2.3石家庄市物资回收市场经营模式
5.3对两市调研中发现问题的总结分析
5.4国营、私营两种回收体系的比较分析
5.4.1组织管理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比较
5.4.2回收体系运行方式比较分析
5.4.3启示
5.5小结
6回收过程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以沧水铺镇废塑料回收为例
6.1废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的必要性
6.1.1塑料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6.1.2废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6.1.3废塑料回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2沧水铺镇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现状和环境影响
6.2.1沧水铺镇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现状
6.2.2沧水铺镇废塑料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6.3废塑料回收过程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6.3.1不考虑环境因素的企业成本和收益
6.3.2考虑治理污染后的企业成本和收益
6.3.3对回收过程的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和思考
6.4小结
7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和多级治理模式构建
7.1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
7.1.1回收中的市场失灵
7.1.2回收中的政府失效
7.1.3对回收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思考
7.2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7.2.1影响回收的利益相关方及相互关系
7.2.2相关利益方的行为及对回收的影响
7.3多级治理模式构建
7.3.1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多级治理模式的建立
7.3.2完善多级治理模式的思考
7.4小结
8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机制的政策建议
8.1政策的分类
8.2我国针对再生资源产业的主要政策和评价
8.3针对再生资源回收的主要经济政策比较
8.3.1针对再生资源回收的主要经济政策
8.3.2针对再生资源回收的主要经济政策比较分析
8.4保证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8.4.1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8.4.2有利于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政策建议
8.4.3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8.4.4有利于多级治理模式形成的政策建议
8.5小节
9结束语
9.1主要研究结论
9.2本研究的创新点
9.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我国的再生资源市场,由于可回收生活垃圾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吸引部分企业进入该行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由于政府对再生资源产业未采取有效的宏观管理措施,没有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及一整套关于市场和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导致行业进人门槛极低,基本上是一种非排他性进人状态,大量企业介入后无序竞争,而使市场出现竞争无序、混乱和过度局面,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公平竞争、寻租等不良现象。因此,我国再生资源市场的这种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导致行业低效率、无效率和市场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迫切需要创造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有效竞争的再生资源市场结构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个是靠自发的市场竞争形成;另一个是靠设置进入标准,通过市场准人限制获得。对于我们国家当前的再生资源市场而言,靠自发的市场机制几乎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国的再生资源市场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步放开对该市场的垄断控制,从2002年以后,市场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完全确立。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也是在我的导师鲁明中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构思、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章节的安排乃至字句的斟酌到修改定稿,都花费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导师渊博精深的学识、谦虚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对科研的执著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发;导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做人准则,将使我终生受益;鲁老师的教诲、鼓励和支持使我获得不断前进的勇气,鲁老师严谨的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将伴随我一生。谨借此论文完成之际,对导师的悉心指导、谆谆教诲和涓涓关怀,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外,我要感谢我的师母陈年春教授在生活上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思想上的谆谆教导。我要衷心感谢张象枢教授、马中教授、邹骥教授、宋国君教授、吴文维教授,他们对我的论文研究和写作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尤其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帮我完善了论文的整体框架和具体思路。特别是张象枢教授,在百忙之中悉心阅读我的论文并对我进行点拨,在此深表谢意!学习期间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师姐张越,师妹冯慧娟,师兄尹昌斌、李华友、邵天一、李文东,刘向华,同班同学陈殷源、谭灵芝、杨小明、吉纳娜、董照辉、朱光华等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特别要感谢我的在读同门陈殷源博士、谭灵芝博士和冯慧娟博士。

编辑推荐

《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由河南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