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竞争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春花  页数:1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1世纪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今天的企业若想获得成功就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和理解来指导行动,而必须摒弃旧有的习惯、观念和思维方式,重新理解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竞争的最终目的是远离竞争、超越竞争。唯有深刻领悟了这一点,企业才能深刻理解竞争的本质和竞争能力的实质内涵,才能从简单模仿、价格大战等低级竞争中走出来,真正获得价值增长的实力,从而与世界顶级企业在全球化的赛场上一争高下。    本书案例鲜活,观点犀利,发人深省。适合广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及企业管理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陈春花,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
陈春花教授长期致力于企业组织与文化管理以及中国企业成长方式的研究,出版专著及教材近20多部,其中代表专著有:《领先之道》、《中国管理1

书籍目录

序第1章 我的七个不安 第一个不安:持续的高增长是否有泡沫? 第二个不安:能否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 第三个不安:中国企业是否真的具备大规模作战 的系统能力? 第四个不安:在市场竞争中我们到底靠什么活着? 第五个不安:中国企业是否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 运作水准? 第六个不安:中国企业是否已形成有效的服务模式? 第七个不安:中国企业的状态、心态、能力能否支撑 其走得更远?第2章 企业时代结束,顾客时代开始 商业宗旨已经改变 重新认识消费者 重塑企业的经营第3章 超越竞争之道 营销理性变阵 波特的竞争之外的理解:远离竞争 超越竞争之道之一:专注产品 超越竞争之道之二:协作效应 超越竞争之道之三:顾客需求的选择 超越竞争之道之四:时间优势 超越竞争之道之五:实现服务第4章 创新、价值、全球化 自主创新:中国持续增长的真正来源 太阳马戏团、少林寺、星云大师 持续增长来源于企业的价值增长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思考后记 在《销售与市场》2006年年会上的讲话参考文献

媒体关注与评论

  独特说服力的诚意之作  ——评《超越竞争:微利时代的经营模式》  武晓鹏    读闭《超越竞争》,作者充满不安的警世、对企业转型的规劝仍然环绕耳边。中国产业所呈现的趋同化确实严重,类似于对标方法等陈旧思维模式的泛滥更让企业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越来越像,从而在产业结构同化的迷局中越陷越深。更让人担心的是,诸多企业因为无力改变格局,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满足于价格竞争所带来的微利。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靠对市场的敏感,支撑要素确实不够牢靠,难以实现企业成功的持续化。因此,作者开篇就提出“持续的高增长是否有泡沫、能否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等七大不安,从产业到企业、从资源到能力,都给予了较为充实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对“不安”的描述,将女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起来,让本书通篇充满了影响力和说服力,无疑能够引起诸多读者的广泛共鸣。  全书的脉络并不复杂,“七个不安”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企业危机画面,作者开始尝试提供答案。可惜的是,从提出深刻的问题到指出转型的本质,再到解决方案的提供,本书略有虎头蛇尾之感。本书要驾驭的内容实在庞杂,开篇所提出的七大不安如何一一释怀,如何基于案例和理论给予解释,可能作者也略有力不从心。诚如作者所说,“环境真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企业作出深刻的改变”,“企业时代结束,顾客时代开始”,明确告诉大家市场已经从卖方主导转型到了买方主导,“现在轮到企业的经营作出改变了”。而改变的具体模式,本书先后从产品、顾客、协作、时间、服务等角度去探索,却未能在同一个层面将要素进行细分分析,作者更多是从思维模式的区别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未对顾客时代进行更多的实质分析。实际上企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博弈过程,如何实现转型需要企业灵活把握形势和机遇,因势利导。思维模式的转变固然是起点,但到了落实层面仍然需要细致、到位的节奏设计和路线规划。目前中国企业可能需要这方面的指导更多一些,所缺乏的指导思想和操作典范更为缺乏一些。倘若能够通过产业细分,指出不同产业类别、不同行业地位的企业实现真正意义顾客导向的基本模式,明确到底是应该采取将制造产品服务化、还是采取业务流程外包化而专注于核心环节,形成足够细致的分析则本书的说服力可以大大增强。在充满诚意的文字背后,个人认为这是《超越竞争》的最大遗憾。  企业转型类别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本书突围本属不易。从核心观点上来看,本书是向《追求卓越》的“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等原则基本看齐的。要特别肯定的是,本书诸多思维亮点散落全书,尤其是对一些中国式企业的具体操作给出了部分建议,诸如让一线员工能够调动资源、按照用户需求来设计企业流程等,这些值得思考的案例和观点让行文显得生动。《超越竞争》不妨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必读。

编辑推荐

  《超越竞争:微利时代的经营模式》案例鲜活,观点犀利,发人深省。适合广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及企业管理研究者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超越竞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不错,陈教授写的很深入,研究得很全面。从时代的变迁,顾客时代的来临,到如何面对竞争,如何面对国际化的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给了破解之道。很有思想和备受启发的书籍,值得一看
  •   被点名购买的书,还不错,适合搞管理的人读读。
  •   陈教授的每一本书都值得一读。
  •   以前听朋友说奇过这书,今天终于拿到了。大致翻了一下,不错。很写实。
  •   书写得很实在,更适合于直接面向客户的消费品
  •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   不错的书,内容很好
  •   公司买来大家一起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陈老师果然是大师级的,这两天正在帮我们公司做战略规划,所以买了两本她的书,发现她的思想确实到位!
  •   借别人的书看了一半就想自己一辈子拥有,于是一早就上当当网准备卖一本送给自己!
  •   书真的挺不错
  •   作者指出中国企业从顾客价值时代开始,面对顾客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企业需要全新的能力,需要重新理解自己的经营,从而建立起更加平衡,互惠互利的关系,更加贴近顾客。针对迈克尔.波特的三大竞争战略—低成本、差异化和专门化,竞争将无法避免,提出要理解更本质的东西:如何远离竞争!其中最为令人兴奋就是“蓝海战略”的理解,竞争的出发点是抗竞争而不是竞争。对于超越竞争之道,作者提出:第一要营销理性变阵,营销要为企业创造高效益,并为顾客带来价值,首先要做到专注产品,专注于产品的生命,要以质量和品质取胜的思考模式,以顾客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产品也是企业理念的诠释,创新提出了“产品意图”的战略准则。第二要不同的企业联合起来为顾客创造价值,建立密切的协作—价值链合作关系,也是超越竞争之道—协作效应。第三超越竞争之道—顾客需求的选择,企业如果只是关注到了技术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变化,而不确保继续为满足顾客需求及时做出应对,企业就无法保持其有利地位,企业需要通过顾客内部价值链的独特定位,更加贴近自已的顾客,贯通整个企业的各项活动为顾客服务。第四超越竞争之道—时间优势,阐述企业要建立的时间优势模式,指出企业协作效应就是时间优势,企业要紧紧抓住市场机会,适时建设电子商务的营销方式。第五超越竞争之道—实现服务,从服务转型,和顾客细分三维模型建立,并从服务理念到行动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服务管理的理解,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整体感觉不错。美中不足是案例少了一点。
  •   挺好的,价格也不贵
  •   我是替我老板买的这本书,老板阅后直嚷:VERYGOOD!有机会我也看看!
  •   真是一本好书,当老板的值得一读.
  •   帮别人买的,应该不错。。。
  •   一般。没有太多亮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