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杨载田,刘天 主编  页数:229  

前言

中国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与广大旅游从业人员为服务好国际国内旅游者,都迫切需要有一本能系统了解中国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产品和市场及其地域分布的旅游读物,中国旅游地理由此应运而生,应运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和我的同仁们一直致力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及其教材的建设,先后主编出版过全国高师地理旅游教学改革研究会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湖南省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和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4),以及《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9),并主持过省级教改莺点课题“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其成果均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的英文版权已被’Faylor&Francis集团下属单位美国CRC出版购买,但这些都是本科层次教材。随着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在高职高专兼职兼教的体验,我们萌发了一定要编著一本服务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中国旅游地理适用教材的念头。正好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了这个平台,策划编辑徐春涛先生还为之鼓励和直接指导,遂与衡阳师范学院刘天望、湖南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覃业银和李好、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彭灵芝、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春泉、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张翔、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冯淑玲、广东顺德职、lk技术学院陈咏淑、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陈幼君、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燕娟等同仁,齐心协力,经一年的努力,专为高职高专层次编著的《中国旅游地理》终于出版面世了。本书具体分工如下:主编杨载田、刘天墨,伞面负责组编,确定教材编著框架、内弈体系、统稿和定稿等工作;副主编覃业银、彭灵芝、陈春泉和张翔进行全面协作并审稿。衡阳师范学院的黄东蛟、林坤协助收集资料、文稿汇集等工作。各章的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由杨载田、刘天瞿共同完成,并对各章的学习与欣赏栏目进行了统一的设计:第五章由陈春泉完成;第六章由彭灵芝完成:第八章由覃、№银完成:第九章由冯淑玲与陈咏淑完成;第十章由陈燕娟完成;第十一章由陈幼君与李好完成;第十_章由张翔完成;所有区域地图由衡阳师范学院的胡最和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郭盛晖完成。我们的这本《中国旅游地理》具有多方面的创新特色,最为突出的’是体系完整。全书分卜下两篇,共十一二章。上篇为中围旅游地理总论,共四章,对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学科理论、中国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进行概括和总结;下篇为中国旅游地理分论,对全国八大旅游协作区及其各省(市、区)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特征,以及各旅游省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展示。二是图文并茂。为培养学生的区域空间概念和看图解意的思维能力,除力求语言文字简明精要外,还精心设计了各种生动直观的统计图表27幅、区域地图13幅、景观图片47幅,不仅提高了教材的文化品位,而且为学生的技能性表达能力提供了启迪性示范。三是时代面向性强。为使学科真正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教材中的中国的旅游市场和产品、各旅游省(市、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等内容,均来自国家旅局和各省市区旅游发展“十五”、“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等政策性文件;同时,对乡村旅游、都市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红色旅游,以及奥运场馆、世博园区等新兴旅游产品都有展示,富有启迪作用。四是旅游信息量大。教材既有一定的理论阐述,也有实用的学习提示、课堂讨论、复习思考、实践指点和学习与欣赏等内容;同时,对全国所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古镇、世界遗产名录地、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地等高品位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城市,都进行了一一展示;在其分论部分,仅专题研究的旅游城市就有293个、旅游景区景点920处,为目前国内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版本之最。五是重点突出。全书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主线,以自然和文化为主导因子,以区域旅游地理为重点。各旅游省(市、区)又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旅游景区景点为主体内容。这样,既科学规范,又符合当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在《中国旅游地理》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和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衡阳师范学院的刘沛林院长、衡阳工业职业学校廖中怀董事长和廖孟清校长以及各参编单位领导也给予了热情关心和支持。教材编著中还借鉴了不少同行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均表示诚挚谢意。鉴于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书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有待于今后进行更为严密的逻辑构建和科学概括,也望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赐教。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20多年教学和研究历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和提高的成果,主要有5大特色:①体系完整。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上篇为中国旅游地理总论,对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中国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旅游市场等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下篇为中国旅游地理分沦,对全国8大旅游协作区及各旅游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等内容进行丁阐述。②图文并茂。为培养学生的区域空间概念和看图解意的思维能力,精心设计了各种生动直观的统计图表。③时代性强。书中的中国的旅游市场和产品、各旅游省(市、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等内容,均来自各省(市、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对乡村旅游、都市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都有展示。④旅游信息量大。书中既有一定的理论阐述,也有实用的学习提示、课堂讨论、复习思考、实践指点和学习与欣赏。⑤重点突出。全书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主线,以自然和文化为主导因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旅游景区景点为主体内容。    本书结构规范严整,理论深浅适宜,图式活泼,语言文字精炼,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备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供旅游工作者和旅游爱好者自学。

作者简介

杨载田,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教授,中国徐霞客研究学会学术委员、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全国都市农业协会理事、湖南省旅游学会首席专家、湖南休闲农业协会特聘专家。曾主持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以及湖南社科规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第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导论    第一节 旅游休闲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理论与方法    实战演练  第二章 中国的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第三节 中国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    实战演练  第三章 中国的旅游市场    第一节 中国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    第二节 中国的国内旅游市场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出境旅游市场    实战演练  第四章 中国的旅游产品    第一节 对中国旅游产品的一般认识    第二节 中国的主要旅游产品及其分布    第三节 中国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举措    实战演练下篇 中国旅游地理分论  第五章 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熔岩风光旅游区    第一节 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第二节 黑龙江省    第三节 吉林省    第四节 辽宁省    实战演练  第六章 华北黄土文化名山沃野海景风光旅游区    第一节 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第二节 北京市    第三节 天津市    第四节 河北省    第五节 山东省    第六节 山西省    第七节 河南省    第八节 陕西省    实战演练  第七章 华东吴越淮河文化山水园林都市旅游区    第一节 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第二节 上海市    第三节 江苏省    第四节 浙江省    第五节 安徽省    实战演练  第八章 华中荆楚巴蜀文化名山胜水旅游区  第九章 东南沿海闽粤文化南国山海岛风光旅游区  第十章 西南民族风情岩溶山水风光旅游区  第十一章 青藏藏传佛教文化高原雪域草原风光旅游区  第十二章 西北丝路文化绿洲草原大漠风光旅游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各种地貌类型不仅各有其分布规律,而且往往交错或叠加在一起。如高原上卧伏着大山,平原上镶嵌着低山、丘陵,山地里怀裹着平原、盆地,形成错综复杂的地貌结构。尤其是从我国西部帕米尔高原往东南的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和往东北的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外兴安岭,形成了两道巨大而险峻的天然屏障,形成了古代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古老文明。(2)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属季风气候,不仅为农业和森林植被带来雨露的惠泽,而且使得我国不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特征。西北地区由于深处内陆,又受高山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形成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则形成了极为独特的高寒气候。中国气候的地域结构表现出自北向南依次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热带和赤道带9个温度带;从东南到西北大体上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4个干湿区;不少山地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特征,往往出现“山下百花山上雪”的现象,相应呈现出多种旅游气候环境。(3)多姿多彩的陆地水域我国是一个河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泉眼众多、冰川雪原丰富的国家。全国流域面积在l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另有数以万计的小溪小涧遍布全国各地。水域面积在lkm2以上的天然湖泊全国有2800多个,另有数以千计的人工水库,可分为内流区湖泊和外流区湖泊。前者多为咸水湖和盐湖,后者为淡水湖。全国已发现天然泉眼l0万多处,分布广泛,类型齐全。西部高山的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达4.4万km,分布在许多江河源头,不仅对河流水源具有补给调节作用,而且高山冰雪奇观令人神驰。(4)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类型多样、种属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特有种和孑遗种,以及受人类影响深刻等特点。现有高等植物353科,3184属,27150多种,居世界第三位,而且相对集中,仅云南一省所拥有高等植物就是整个欧洲总和的2倍。为我国所特有的植物达196属,其中水杉、鹅掌楸、银杏(白果树),被称为世界3大“活化石”。拥有占世界10%的陆栖脊椎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褐马鸡、丹顶鹤、扬子鳄等为我国所特有。举世闻名的大熊猫在地球上目前仅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交界的山区。在人类长期经济活动中,许多野生动植物被驯化为家养禽畜和育化为栽培植物,丰富了我国的动植物种类。3.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1)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我国是人类历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形成了华北和华南两大文化谱系。到距今9 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形成了旱地农业、稻作农业和狩猎采集3个史前文化区。其中距今7000~4600年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长江流域的马家窑文化等,已经显示出农业已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定居村落已四处可见。距今4600年的黄河下游不仅出现了铜器和发达的制陶业,而且出现了卜骨和巫师,即宗教和国事活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出现了甲骨文,并有了文字记载。周代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政教系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争鸣,把我国文化推到了高峰。

编辑推荐

《中国旅游地理》全面介绍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精心呈现出我国万里山河画卷和千年历史文化,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欣赏更多更好的美景,感受别具特色的文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