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的心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学富  页数:219  
Tag标签:无  

前言

“感通”直面其实,我与学富认识不久。在上海,我们见过几次面,后来我到南京参观过他的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感受到他的专业品质与踏实做事的精神。春节期间,我到南京学富的家里跟他聚谈。在他家门前有一个湖,早晨起床,我们绕湖散步,边走边谈,走了一圈,还不尽兴,再走一圈,如是而三。学富把他的书稿—就是你现在读到的《受伤的人》、《成长的路》、《医治的心》—寄给我,让我写一个序。他之所以找我写序,不是因为我是复旦大学教授,也不是因为我在心理学界有多高声誉,而是他觉得我颇能与他“感通”。目前,学富正在跟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同仁一起组织首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前不久,他给我寄了一些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编印的《直面报告》,其中有一些介绍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文章。我读了之后,在电话里对他说,“存在”这个词是西方的,中国人不大容易理解,但中国人可以通过“直面”来理解“存在”。我这话一说,学富大为惊叹。学富十几年前到厦门大学教书,后来到国外学习心理学,十余年潜心于心理咨询实践,不显山,不露水。跟他接触多了,我便知道,他是国内真正懂心理咨询的人,因为他是真正做心理咨询的人,思想层面高,专业经验丰富。我对他说:“在中国,人才并不只在高校,民间也大有才俊。”学富听了这话,感而叹之:“我是一棵树,在原野上才能更充分长大。”我与学富的谈话多集中在心理咨询方面。有一次学富提到他有时用“何毕”这个笔名写文章,我立刻感到这个笔名中的意味,这应该出自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而对生命发出的一种感慨:生命成长中有许多伤害,有许多人受了伤,会长期待在伤害里,在理性、情感、行为上都受到遮蔽,以致陷入自迷的状态。学富一声“何必”,其中真是充满了同理。学富听了,十分惊叹,觉得我对他颇能“感通”。而说到“感通”,学富又提到,这正是他与朋友在上海合作成立的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名字,其中又融会了来自心理咨询经验的感慨。我说,心理咨询的效果在于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感通。学富惊叹,说我和他之间又发生了感通。同时,我又提及“感通”与荣格的关系。学富更加惊叹,荣格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synchronicity,在他看来,译成中文应该就是“感通”。我读学富写的这几本书,内心有了更多跟他相互感通之处。《受伤的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词汇,就叫“受伤的人”。这个词汇有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我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心理症状的根源是伤害,而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对伤害的医治。涉及这些,我跟学富有许多共同的感慨,特别是家庭关系模式与生命成长的重大关系。例如,健康的母子关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资源,而不健康的母子关系,却给孩子成长带来最深的伤害。谈到有些母亲出于无意识的“母爱”,长期控制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学富说了一个词叫“共生体”,我说了一句话:“母骚扰比性骚扰更可怕!”学富惊叹:“此语精辟,可以醒世。”再说《成长的路》,其中有许多篇章是谈生命如何在伤害中经历成长。学富在他多年心理咨询实践里发展出一个基本的信念:“虽然曾经受伤,依然可以成长。”在我们的谈话中,学富谈到他从事心理咨询十余年的两大感慨:其一,生命成长何等不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伤害,最可悲的是,最深的伤害和阻碍往往来自最亲的人。其二,成长的渴望何等强烈!虽然一个人在世界上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和伤害,但他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成长渴望,只要有一点机会,有一缕光亮,有一个缝隙,这个渴望就会冒出来,要求当事人坚持成长,长成自己。因此,《成长的路》中充分描述的一个基本情况是:心理障碍是一个人生命受损、成长停滞的状态,而心理咨询全部的工作就是医治生命,助人成长,让一个人有空间、有机会改变,获得更充分的成长,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活得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完整”—这句话就贴在直面心理咨询中心的墙壁上,我去直面心理咨询中心参观时,跟学富在这句话前面伫立良久,内心有感通,却未说出来。《医治的心》中有许多篇章是谈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在心理咨询领域,人们常引用一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理咨询师便是这“工”,心理咨询便是他的“事”,要做好心理咨询,就必须有利“器”,就是有好用的工具。心理咨询师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他自己的生命本身。心理咨询师的生命成长,便是一个“利其器”的过程。在这本书里,学富提到一个词汇—医治者。这个词汇可能来自路云(HenryNouwen)的《受伤的医治者》,其内涵也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师要成为真正的医治者,不仅需要专业的训练,还需要有真正的生命品质,而这生命品质中最根本的部分,就是一颗医治的心。而且,本书谈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为一个“医治者”,需要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既看到其中伤害的因素,又发现其中医治的资源。非常重要的是,涉及医治,它不只是针对个体的,我们的民族经历了许多灾难,内部留积了许多创伤,这也需要得到医治,而且必须长期而深度地医治。不然的话,那些内部的伤害会成为我们民族自觉的暗中阻碍,会导致更多的灾难。在这一点上,我跟学富之间有更多的感通。最后,从这些书里,我充分看到,学富是从经验里造就出来的,他本身具有医治者的素质,又善于自我分析、自我体验,从而获得自我觉察。同时,学富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善于对心理咨询的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从中提炼出精华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去探索中国本土的心理学资源,发展他所说的“直面分析方法”。在我看来,他的“直面”颇有“存在”的意味,却不等同于西方的“存在”,他的“分析”与荣格有所感通,但也不同于荣格的“分析”。“直面分析”是中国的,其中有鲁迅的思想,有中国文化的智慧,有中国精神的品质,更是在心理咨询室里长期跟中国的求助者进行深入密切的接触经验里建立起来的。有了《受伤的人》、《成长的路》、《医治的心》,“直面分析方法”就有了一个丰富的经验基础。我欣喜地看到,心理咨询在中国发展了二三十年之后,我们有了这些具有专业品质的书,它们体现了我们的观念,更反映了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可以跟世界平等地交流,给他们讲述我们的中国经验。我愿意负责任地推荐这几本书:它们可以成为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必读的书,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要读的书,可以成为中国社会中许多父母要读的书,可以成为每一个寻求自我成长的人要读的书。学富对我说,他目前正在撰写另一本书,用以全面展示“直面分析心理学”的观念与方法。我也在期待着。孙时进教授,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

内容概要

  在西方,传统的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称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为“病人”;后来,从事心理治疗的人,更多受过心理学的训练,被称为“咨询师”或“治疗师”。他们不只是专业意义上的“专家”,也是普通人,就像求助者一样,他们也会受伤。因为对伤害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更了解伤害与生命成长的关系,对求助者有更自然的同理心—那是一种既同病相怜又高于同病相怜的关系。因为这样,他们真心关切;因为这样,他们成了人类心灵伤痛的“医治者”。这关切的心,就是医治的心。他们能够实施医治,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有医治的心。

作者简介

  王学富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美国安多弗·牛顿学院心理学与辅导专业硕士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心理咨询专家
  美国富勒心理学院访问学者
  美国洛基大学存在一人本心理学国际学者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禅修国学高级研修班讲员
  “直面疗法”创导者
  中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第一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本土心理学研讨小组成员

书籍目录

推荐序 “感通”直面
前言 直面的经验
成长的愿
 蒋敏为何不快乐
 从天堂来的孩子
 何不少年轻狂
 尊重生命
 成长的治疗
逃避的憾
 安于不知道
 智者是谁
 你在哪里
 态度的治疗
 公无渡河
 咨询师的遗憾
医治的心
 标签的损害
 我是精神病人吗
 心理咨询指南
 寻找治疗师
 曾经受伤的疗伤者
 咨询师眼中的“人”
旅途的伴
 好雨知时节
 鱼,非鱼
 流动的治疗
 回归敬畏
 治疗师的文化敏感
回归直面
 直面之道
 直面即穿越
 直面的意义
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人的内部有一种感受力,可以感受各种事物,从而获得各样的情绪体验,包括快乐。一个人出生之后,就要在生活中经历成长。我们的基本发现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快乐,他的内部就会生发出感受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并不依赖物质条件,它可以在贫穷的生活环境里生发出来,也可以在富足的生活环境里生发出来。不管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孩子都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获得快乐:跟同伴玩耍,参与游戏,探索事物,尝试做事,跟自然相处,阅读,包括犯一些幼稚的错误……所有这些都会在孩子内心里累积成快乐的资源,培养出对快乐的感受力。那些自幼感受到更多快乐并且发展出感受快乐的能力的人,更爱生活,也更珍惜自己。他们的生命如同一棵树,扎根很深,能够承受生活的暴风骤雨。考察各类心理症状,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情绪,就是不快乐,而且不管怎样,都不快乐。这往往缘自当事人自幼在生活经验上受到太多保护,又在某个方面(如学习、礼貌等)受到过度强求,从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太少,感受快乐的能力受到削弱甚至摧残,以至于他们在现实中不管拥有多少快乐的条件,也不感到快乐。这样的人,不大爱生活,也不大爱自己,他们活得不真实,生命根基很浅,在生活的风雨中显得飘摇不定。蒋敏感到不快乐的根源是怎样的呢?谈话中发现,蒋敏自幼受到父母过度保护,一切由父母安排,所有她力所能及的事,都被父母包办代替。从小到大,她不用做任何事情,不用做任何决定,包括跟同伴交往,都受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严格审核和掌控。可以这样说,蒋敏的生活完全是按照母亲的设计进行,她的整个生活环境简直就是母亲安装起来的一个保护网,她走到哪里,保护就延伸到哪里。母亲反复说:“你应该活在我们的保护之下。”母亲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对女儿的一切明察秋毫,包括班上哪个男生对女儿有意思,蒋敏自己都毫无觉察,她的母亲却一清二楚。从小到大,蒋敏唯一能决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顺着母亲的安排去生活。大学毕业之后,蒋敏一度出现情绪问题,母亲立刻安排她去精神病院住院,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几年来,母亲督促和监督蒋敏吃药,但药物没有让蒋敏快乐起来,反而使她更加低落。对于蒋敏的母亲来说,药物成了她保护和控制女儿的新手段。蒋敏的婚姻,也是出自父母的安排。母亲看上一个优秀的年轻人,经过反复验证,觉得可以把女儿托付给他。于是,父母为蒋敏购置豪宅,安排这对新婚的年轻人住进装饰得如同宫殿一般的新房。举办婚礼这天,母亲对新女婿说:“我现在不是她的监护人了,你现在是她的监护人了。”在母亲的眼里,蒋敏永远是一个需要监护的孩子,而丈夫就成了母亲选定的继承人。但母亲说这话,并不意味着她自此要放手了。事实上,女儿的家成了她的保护与控制的延伸。据蒋敏讲述,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自己的意愿,没有自己的选择,甚至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因为一切都是被安排的——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蒋敏一直都在“被生活”,她的生活被一个强大的母亲取代了,她没有自己的生活,也发展不出真实的自我,因而感受不到真实的价值与快乐。

媒体关注与评论

“直面心理分析”是中国的,其中有中国文化的智慧,有中国精神的品质。我欣喜地看到,心理咨询在中国发展了二三十年之后,我们有了这些具有专业品质的书,它们体现了我们的观念,更反映了我们自己的经验。我愿意负责任地推荐这几本书:它们可以成为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必读的书,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要读的书,可以成为中国社会中许多父母要读的书,可以成为每一个在寻求自我成长的人要读的书。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主任 孙时进一位心理资深专家多年积累的原创,每一篇文章都曾是一个鲜活讲座,只要参加过一次他主持的沙龙,你就会发自心底地认定,这才是真正的心理专家。不信,你看他的书,经他咨询的受伤人,如何一步步直立起来的。  ——网友评论很喜欢直面心理学,里面所说的真实与我的人生很契合。在校期间,一度觉得心理学全向科学发展去了,没有一点力量,所以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增加内心力量的东西,心理咨询不是拿了毕业证就可以做了。我认同王老师所说的中国文化,父母,教育对孩子的损害,损害自我成长。我认同真实才有力量,而不是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  ——广东某高校心理系的学生我很多次的读了国人的一些励志作品后已经比较失望了,看起来好看但是不适用。这本书让改变了我的成见,从数年的实际经验出发,分析完全有针对性,直面记录了那些我们平时不敢面对的内心深处的自己,以客观和有建设性的基调来引读者对号入座发掘内心。真正实用的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的融合,没过多的花哨的语言,全书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含金量很高。  ——网友评论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那把书看了一半,书中每一章每一节,我到感觉到自己身在其中。这本书除了适合想学心理学方面的人看外,对于父母来说,也应该去看一看,看一看你们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会不会形成以后的不良后果!  ——网友评论《受伤的人》和《成长的路》,我都已经读过了,很受感染,确实很实用!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一个像王老师这样帮助别人跨过人生苦坎的心理教师,可是我没能考上这样的学校。不过我还一直怀有这个梦想,希望哪一天可以去帮助那些曾经像我一样受困在自己布置的心理牢笼的人。  ——一位想加入心理咨询行业的读者

编辑推荐

《医治的心》:生命的本质是成长,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心理症状的本质是逃避,常常表现为逃避责任。那流泪出去撒种的,最终抱着禾捆欢喜归来。我们聚在一起,通过彼此的分享,可以展示各自独特的经验,丰富心理治疗的资源。当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会发现自己是有限的;当我们诚实地面对生活,会发现生活是艰难的。给心灵探索者的礼物助人成长的心灵读物案例深度体验见证中国本土的心理治疗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在怎样从事治疗探索心理咨询背后的中国文化资源、厘清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精华助人寻找真正的心理咨询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医治的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王学富老师的三本书我都买了,受伤的人 成长的路 医治的心 均是非常好的书。读好好几遍,而且每一遍都能有所收获。推荐渴望成长的及心理有困扰的人看这几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
  •   我有幸学习了王学富老师的ecp课程,他是中国心理学直面开创者,希望更多心理学爱好者去看他写的书籍,全民都学习他的直面,知道自己做人的责任和标准,成为健康之人。
  •   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是医生。有时候心里治疗的过程更为复杂。外表的伤痛好治,内心的疾病难医。愿每个人都能放下人生的包袱,轻装前进。
  •   给心灵探索者的礼物,可以帮助人心灵成长的好书。这是一本震撼我心灵的心理图书,每一篇内容都是那么深刻,让我感动,“生命的本质是成长,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那泪流出去撒种的,最终抱着禾捆欢喜归来。”说的多好啊!
  •   不愧是中国心理研究第一人,建议大家都要看看。已经买过好几套送朋友
  •   中国版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很不错。适合个人成长。
  •   不是理论性的著作,都是作者在实际经验中的案例。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从他的心开始。
  •   王老师的书,最新近的一本
  •   书不错,值得反复读的书。
  •   非常好的书,可惜另两本缺货了,去**购买,运费有点贵
  •   是和母爱的羁绊一起买的,这是我买的第三本了,用来送人的
  •   真实、现实!!
  •   一套三本书,我只买到这一本,我看了之后,我决定在买其中的两本,不错。
  •   内容挺不错的,看了颇为受益。
  •   帮同学买的,据说十分好
  •   一本全面解读心理咨询的书籍。
  •   书的内容还不错,为人父母者都适合看看。
  •   人的虚妄 “不安于做自己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几句话挺好的
    比起另外两本 这本更多了些作者做为咨询师的一些感受 老实说 三本下来 看得一些人生景象 和些微的感悟 却没有求得心灵更深层次的突破 正如咨询师最后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切只是浮光掠影世间法 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要交给佛法 佛是一切法 只能内求 在你之内你拥有你所寻觅的!看了学富的书 隔靴搔痒 看克里希那穆提 犹不够 参悟佛法 自启心智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