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永恒之道

出版时间:1989-1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C.亚历山大  译者:赵冰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筑的永恒之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书中的不少观点很有启发性。喜欢思辨、善于吸收各领域知识的读者应当会获益匪浅。
      虽然用了一些实证数据,但这本书整体应并非实证主义,而是偏向思辨,有的地方又仿佛禅师的启示一样点拨读者。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通过实证和试验构建出了我们的现代科学文明。在这个环境下,这样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
      
      1
      根据我的理解,此书的核心思想已经在标题中得到了全部体现:存在着一个“道”,它是永恒的、客观存在的,等待着人去发现和应用。而模式和模式语言即试图把这个“道”以各种角度描述出来,每个模式都是一块拼图,从不同的视角诠释着“道”的整体。这似乎和安兰德的客观主义有所契合?望有识之士指教。
      
      2
      作者强调,永恒之道“不可能被求取,但只要我们顺应它,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论述“有活力的模式”时,作者举洛杉矶街道旁刻意远远避开街道灰尘的咖啡馆为例,说明这种模式不和人们的内力相一致,而必须靠外界作用力(法律规定)来维持。它不断产生内部冲突(满足不了人们想在露天喝咖啡的天性),最终会导致内部应力的存积,从而死去,“总之,当一个模式允许其自身内力自我疏解时,它就是有生气的。”
      作者还说,要得到一朵花,你不能用镊子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地制造,只能通过培养一粒种子,让它自发形成。要形成有机的社区和建筑,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设计的并非物,而是事件。而与人相关的事件是不能直接设计的,设计师应该通过设计“物”来激发“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当,恰当地疏解了内部应力,“事”就能有机自然地产生。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道“不可刻意求得,而是要靠人们创造各种条件,让永恒之道从中生发出来。而激发永恒之道的模式并不需要很多,少量简单的模式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正如种子发芽、白蚁筑巢、冰雪结晶等复杂系统的突现现象一般。
      
      3
      模式语言会不会成为设计时的束缚?作者告诉我们:学习规则,然后抛弃规则。
  •      终于好不容易把书读完了,很好的一本书。对于从设计模式来看这本书的程序员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建筑的书,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很好,观点很深,深受东方文化影响。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让我不止一次的想到这样一个图像:一块石头被从一个原点扔出去,然后在宇宙中不断的运动,一切都在开始就注定了。都蕴藏在那个寂兮,寥兮的大道之中。
      
       从这本书到设计模式,从设计模式对我自己最近对做PPT的很多心得,似乎道就是这么简单,真实存在,但是在书的27章,作者提到一切的前提就是达到无我之境。以无模式为模式,即无招胜有招。
      
       这样的境界,又去哪里求呢?而且作者所描述的这种境界,真得就是这样的吗?译者后记中提到译者没有说出来,恐怕读者失望的又是什么呢?翻译的出版是1987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于学习,对于思考,似乎还不如那个年代。一声叹息, 无可名状!
      
  •     说来奇怪,看这本书不是为增加我的建筑学知识,而是增加我的软件开发的知识,正是Gof四人帮和板桥里人的推荐,我与此书有了如此缘分,我估计读过此书的人中有多部分是学计算机的。呵呵。
  •     这书我读了20页。
      发现读不下去。句句拗口,段段狐疑。
      然后到Google Book上找到E文版。
      发现,这本书被无良翻译糟践了。
      很恶搞的是翻译在译后记里说自己对中国文化怀着一种焦虑。
      我心想,你再焦虑也把书看懂了再翻译啊。
      这样糟践一本好书不就是在拉中国文化进步的后腿吗?
      
  •     我最希望使自己生活中的光明和创造的时期复活,对于生活中全部有价值的东西,我希望记忆能战胜死亡。
      ——别尔嘉耶夫
      
      我发现那里是在一个冬末的下午。我刚刚和朋友分手,从一处阴暗的打印社下楼,走过电器市场(马路对面,两只高脚凳子站在一排洗衣机前面,灰白色的油漆和近乎完美的比例分割使它们从整个平庸的画面中浮显出来,从嘈杂的市声中穿越进而震荡我的鼓膜,像夏天傍晚叫卖冰粉的声音,凉,甚至谈不上甜蜜——完美的不是甜蜜的),带着之前破碎的糟糕感觉和浑圆的美好印记。跨过一道小桥,是的,我的初恋之桥,那里,我记得有破旧的木头栅栏和金盏花,这种闪光将照耀我至死。
      
      生活就是这样重重叠叠的影象和声音,我们活过漫长一生就像一部只有一人看到剧终的电影。在白色班驳的“完”还没闪现时,我们终于闭上眼睛。当我穿过黑暗,进入城市的另一极,我发现了那里。
      
      那是一处小树林中的开阔地,不大,只有四五平方米。一个穿劳作服的女人正抬着椅子朝房门走去。房子在开阔地的一侧,另一侧是一条蜿蜒的小路,一个男人一边打电话一边从那条小路走到了光亮的开阔地上,然后停在那里。他举着手机的手没有放下,他站在光亮地的边缘,电话大约已进入尾声。这是一部略感伤抒情的剧情片琐碎的开头。我停在树下,脚踏在这静止却随时可能飞速变化的场景边缘,不知道自己身处两个世界的门槛。
      
      一份药品说明书上有这样的字样:不良反应……全身……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紊乱……其他症状:秃头、呵欠、视觉异常(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等)、出汗、血管舒张、关节痛、肌痛、体位性低血压……
      
      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人,一个神秘的名字,像善于建筑的阿拉伯人一样稀松平常。他说出了一个秘密。但他也许过于悲观,他说:“在我们的时代,语言已被毁掉了。因为它们不再被共同使用,使之深入的过程也便瓦解了:因而事实上,我们的时代,任何人不可能使一个建筑充满生气。”
      
      我不能试图反驳,也不能用他所说的模式语言来建筑。我只能望着那吸引我的光亮朝前梦游般走着,倾斜相交的道路,那里,一个穿蓝色上衣的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划出一道弧线。那道弧线谈不上优雅,却是完美的。如同极光闪耀的景深里,有帆布棚下悬挂的四五盆绿萝,它们叶片上不规则的黄色如同正午时地面的光斑。两个着大衣的女子正朝我走来,路边自行车筐里有一本健康杂志,彩色封面。那边,面馆里几个伙计正在谈笑。
      
      一瞬间,全部的生活像海啸时的潮水,朝我铺天盖地地涌来。
      
      “一事物(房间、建筑或城市)中有活力的模式越多,它就越作为一个整体唤起生活,就越光彩夺目,就越具有这无名特质自我保持的生气。
      
      而当建筑具有这种生气,它就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海浪或是草叶,其各部分由万物皆流而产生的无尽的重复和变化的运动所支配。”
      
      正是在那一瞬间,我终于接受,在建筑中漫步穿行,也许是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在我们的时代,最优雅的一种可能生活,也包括做一个被困在城市里的波希米亚人。
  •   无我之境界,岂是看书可以看会的?
  •   不看书,不思考,又从哪里开始呢?
  •   首先,你读的是不是正版图书?
    如果说你读的是电子版,那么可能有误.
  •   枯萎的灵魂无论在哪里都仿佛被埋入尘土中的骷髅
    丰富的心灵能让你从水泥花朵中采出甜美的蜜汁
    level up
  •   我每次旅行,爱看房子多过于风景
  •   在枯萎。。
  •   一个如此感人的评论因为太学术而无人回帖,多么令人悲伤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