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概论

出版时间:1984-1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页数:108  
Tag标签:无  

前言

  区域规划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要求合理地配置生产力,区域规划是使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促使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步骤。我国区域规划始于五十年代中期,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干扰,使区域规划工作停顿了很长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区域规划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正处在积极准备与开展阶段。  区域规划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区域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与总结。我们相信,随着四化建设的进展,区域规划工作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必将日臻完善。  本书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急需而撰写的。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并作为初步的尝试,无疑是很不成熟的。因此,恳切地希望从事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志和有关院校的师生给予批评与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与补充。  本书为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材之一。在内容上,力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除对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与编制方法作一般地论述外,侧重在地区工业布局和城镇居民点体系布局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章节安排上,尽可能做到与其它专业课程相衔接。书中涉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除分散在各个章节中作介绍外,因另有专门教材,故不另立章节。

内容概要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与方法,以及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经济区划、城市规划、专业工程系统规划的关系等问题,全书共分六章,包括区域规划的性质、任务与作用,区域工业布局,区域农业布局,区域水利、能源及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区域城镇居民点布局,以及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等。  本书为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专业工作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性质、任务与作用    一、区域规划的性质    二、区域规划的任务    三、区域规划的作用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概况    二、国外区域规划发展概况  第三节  区域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一、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关系    二、区域规划与经济区划和国土规划的关系  三、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关系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类型与范围    一、区域规划的类型    二、区域规划范围的确定  第五节 区域规划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区域规划的依据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区域工业布局  第一节 区域工业布局的任务与内容    一、工业布局在区域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二、工业布局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影响地区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一、原料因素    二、动力因素    三、燃料因素    四、消费因素    五、运输因素    六、劳动力因素    七、时间因素  第三节 区域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工业布局应贯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二、尽量使工业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    三、贯彻专业化生产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四、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五、工业布局要与区域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协调发展相适应    六、国防、安全的原则  第四节 工业选点与选址的基本要求    一、工业选点的基本要求    二、工业选址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几种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布局特点    一、煤炭工业布局    二、石油工业布局    三、钢铁工业布局    四、有色金属工业布局    五、机械制造工业布局  六、化学工业布局    七、建筑材料工业布局    八、轻工业布局  第六节 区域工业布局的编制    一、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    二、区域工业布局规划的编制    三、工业布局的方案比较第三章 区域农业布局 第一节 区域农业布局的任务    一、区域农业的发展在区域规划中的意义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地域关系    三、我国农业的现状与任务    四、农业区划与区域农业规划的关系  第二节 区域农业发展基础的分析    一、区域自然条件的分析    二、原有农业基础的分析    三、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分析    四、当地工业基础、工业支援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情况  第三节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部门结构的确定    一、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    二、区域农业部门结构的确定  第四节 区域农业主要部门的布局    一、种植业和种植业基地建设布局    二、林业和林业基地建设布局    三、畜牧业和畜牧业基地建设布局    四、渔业和渔业基地建设布局  第五节 区域农业技术改造规划    一、机械化    二、水利化    三、化学化    四、电气化第四章 区域水利、能源及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第五章 区域城镇居民点布局第六章 区域规划的编制主要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三)拟订地区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  人口是开发利用土地、发展生产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而发展生产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区域规划正是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自己的任务。在开发利用土地的同时,要搞好地区城镇居民点规划。这就要求对地区城乡人口的变化和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解决好人口的合理分布,拟订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不同等级的、不同规模的,各具特点、互相联系的城镇居民点体系,为地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和生活环境。同时,以各级中心城市(镇)为依托,带动广大地区的发展。  (四)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  发展生产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给排水、生活服务等公用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构成、布局必须同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布局互相协调配合。如单项工程的建设要根据各自特点与要求进行布局,使之既能形成本身的完整体系,同时,又要与其它专业工程设施的建设相协调。例如,水利建设,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就要综合考虑并解决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用水的合理分配,再进行地区水利建设规划。  (五)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由于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资源的大量开发,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防止水源地、城镇居民点与风景旅游区的污染,保护有科学意义的自然区和历史文物古迹,建设供人们休息的场地,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呼声。区域规划应力求减轻或免除自然灾害的威胁,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大自然的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对局部被人类活动改造过的地表进行适当修饰,搞好大地绿化和重点园林绿地规划,丰富文化设施,增加休息的活动场所。  (六)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统一规划,综合平衡,是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之一。要作多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与比较,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建设上可行的最佳方案,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区域规划的作用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中间环节,是使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步骤。积极开展区域规划工作,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规划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教材,上课用教材,上课用教材,上课用
  •   很薄的一本书
  •   1983年编的,知识结构完全老化,基本思想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居然还多次印刷发行至今,真是会误人子弟的。原来的制版经过10多次重印之后印刷质量已经很糟糕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