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中国建工  作者:于倬云 等编  页数:196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从时间久远来讲,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这是中外人士都知道的:从覆盖的面积来讲,可有若千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也是中外人士都已看到的;若从它的构成因素来讲,恐怕了解的人士就比较不太多了。无论研究中华文化史或欣赏由此文化所构成的美术品的人,没有不惊叹它的灿烂、丰富而有应接不暇之感的。如果探讨其原因所在,就会理解到绝不可能仅仅是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所能独自创造完成的。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之间自古即随时随处,互相习染、互相融合,纔有现在所见的惊人灿烂的文化及其成果。世界历史上有不少几千年前已建立的文明古国,但至今已不存在或虽仍存在却曾中断过一段时间的并不少见。而我们中国则绵延数千年历史未曾中断,甚至某个事件的日期,古史书上的记载可以和出土文物铭刻相吻合。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也曾有些小段为某些兄弟民族掌了政权,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没有割断中华文化传统,所以说中华文化是五千多年绵延未断的文化,可称当之无愧的。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上始终保持着独特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而宫殿建筑在古代建筑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宫殿是供封建社会统治者行使权力和生活、游乐的建筑,所以它们在城市里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的建造花费了当时众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宫殿建筑总是反映了一个时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起源很早,但留存到现在的只有明、清两代的宫殿了。本卷集中介绍了北京明清故宫(即紫禁城)在环境规划、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结构构造与装饰装修、雕刻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光辉成就。

书籍目录

论文:北京故宫建筑艺术图版:屋顶及装饰彩画及装饰石雕、路面及装饰河之桥及装饰功能型构件及装饰豪华的装修及装饰色彩斑斓的琉璃世界

章节摘录

插图:历代建都都有一定规制,尤以尊礼为崇,『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中』为最尊贵的方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吕氏春秋.慎势篇》》,就成为历代帝王规划都城时遵循的原则。古制:『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沮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图三)。这左、右、面、后都是相对帝王居住的宫城而言,宫城则位于都城的中心,择中思想十分突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而规划实施的结果。以宫咙为中心南北延伸,即以蓑城为中心向南至永定门四千六百米,向北至强楼北侧城墙三千米,构成了北京城长达八公里的南北中轴纔。南半部从蓑城正南门午门向南依次建有瑞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千步廊、大明门(大清门》,至内城正南的正阳门,形成了一条长一千五百米的天街《图四》。沿着南部轴线的两侧,从午门至天安门左右设置了祭祖的太庙和祭五谷的社稷坛:在天安门外千步廊两侧,设置了各部、院办公的衙署;在正阳门外和永定门之间轴纔的东侧建祭天建筑天坛,西侧设祭祀先农的先农坛等坛庙建筑。这些坛庙衙署与中轴纔组成了宫前区极富特色的空间序列,皇权的神圣在都城规划中得以充分表现(图五)。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帝王朝政及皇家居住生活的宫殿。就帝王住宅而言,除了择中而立外,遗要满足各种使用的需要,更要对于所处环境、建筑规模、建筑体制有极高的标准和艺术上的完善。紫禁城是在元大内的基础上平地建造,为了追求奸的风水环境,将宫城四周开挖护城河的土运至宫城北侧,堆砌成山,又引护城河水入紫禁城,从南侧流过,形成了背山面水的最佳效果。紫禁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城高十米,外有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环绕,总体布局以轴纔为主,左右对称。建筑分布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为南北两部分,以保和殿后至干清门之间的横向广场分隔内外,形成了外朝内廷的布局(图六)。宫城内南侧三分之二部分为外朝,沿中轴纔布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三大殿,建在位于土字形的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以廊糜、门、阁、楼等合围成占地约八万七千平方米宽广开阔的庭院;三大毁左侧设文华殿,右侧设武英殿,成左辅右弼横向排列。外朝建筑雄伟宏大,为皇帝举行重大血《礼和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图七)。

编辑推荐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宫殿建筑1)(北京)》: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