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力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金维兴 等著  页数:261  

内容概要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业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诸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那样的、堪称世界之最的奇迹,奠定并系统地改善了国民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物质基础,它本身也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建筑业的认识仍然有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建筑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深,长期被看成是一种单纯消耗生产资料的消费行业,忽视了它在建筑产品中的附加价值和盈利,这样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建筑业的总产值虽然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有所上升,但它的增加值增长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金维兴教授从建筑业产业和建筑业企业两个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建筑业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并且同美、日、韩等国建筑业的有关情况作了对比,发现中国建筑业产值比重和增加值增长率低于国际同行业正常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书籍目录

1  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1.1  建筑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1  理论分析的状况及问题    1.1.2  横断面分析  1.2  建筑经济活动的三维空间结构与增长点    1.2.1  建筑经济活动的三维空间结构理论    1.2.2  中国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3  创新型建筑业及其经济增长原理    1.3.1  创新型建筑业的内涵与特点    1.3.2  建筑市场开发与建筑经济增长树    1.3.3  建筑技术开发与原创技术的价值    1.3.4  生产要素新组合及其经济效果2  PFI与建筑业经济增长  2.1  公共产品生产理论与PFI模式的产生    2.1.1  公共产品的生产理论    2.1.2  PFI的内涵及其产生与发展    2.1.3  PFI项目的主要特征及基本类型  2.2  PFI与建筑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2.1  PFI项目在建筑业产品结构中的地位    2.2.2  PFI与建筑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2.3  中国建设投资结构的演变与PFI的引入  2.3  中国PFI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3.1  问卷设计及调研组织    2.3.2  中国PFI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2.3.3  中国PFI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  2.4  中国PFI事业管理体制研究    2.4.1  中国PFI事业管理体制的总体构思    2.4.2  中国PFI事业组织体系      2.4.3  中国PFI事业的运作流程    2.4.4  中国PFI事业的法制建设    2.4.5  中国PFI事业的学习机制3  国际工程服务与建筑业企业国际化  3.1  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3.2  国际工程服务业绩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3.3  建筑业市场国际化    3.3.1  国际建筑市场    3.3.2  中国建筑业的国际市场分布与竞争力分析  3.4  建筑业企业国际化    3.4.1  工程服务能力国际化    3.4.2  企业组织国际化4  基于工程价值链的建筑业企业事业组合  4.1  建筑业产业定位    4.1.1  “大建筑业”与“小建筑业”    4.1.2  建筑业产业属性  4.2  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与工程价值的变化过程    4.2.1  建设项目生命周期    4.2.2  工程价值变化过程  4.3  工程价值链及价值增值活动分析    4.3.1  价值链理论及其在建筑业的应用    4.3.2  工程价值链及其内涵    4.3.3  工程价值链的三维空间结构    4.3.4  工程价值随时间演化的曲线    4.3.5  工程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比较    4.4  基于工程价值链的建筑业企业组合    4.4.1  基于工程价值链的建筑业企业结构    4.4.2  基于工程价值链的建筑业企业业务组合5  基于要素产出贡献度和经济力的建筑业增长力  5.1  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中的因素贡献率    5.1.1  国内研究现状与主要测算结果评述    5.1.2  中国建筑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测算    5.1.3  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力的实证分析  5.2  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建筑业的影响力    5.2.1  国家财政政策对建筑业的影响力    5.2.2  国家货币政策对建筑业的影响力  5.3  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对建筑业的影响力  5.4  国家创新投入对建筑业的影响力  5.5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力6  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力的投入产出分析  6.1  建筑业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与相关系数定义    6.1.1  投入产出基本模型    6.1.2  建筑业投入产出模型相关系数定义  6.2  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直接影响分析    6.2.1  国民经济总产出与GDP增长分析    6.2.2 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分析  6.3  建筑业与相关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6.3.1  建筑业后向效应测算分析    6.3.2  建筑业前向效应测算分析  6.4  建筑业初始投入和最终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6.4.1  建筑业最初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    6.4.2  建筑业最终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  6.5  建筑设施占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6.5.1  建筑设施占用系数    6.5.2  投入占用产出规划模型  6.6  基于建筑业经济增长效应的产业竞争力指数测算分析    6.6.1  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AHP)与相关理论    6.6.2 建筑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测算7  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7.1  产业竞争力及其理论解释    7.1.1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7.1.2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解释  7.2  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7.2.1  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系统构成    7.2.2  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7.3  提升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的对策    7.3.1  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及对策的选定    7.3.2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培育创新机制    7.3.3  规范用工制度和就业方式,提高产业工人素质      7.3.4  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    7.3.5  政府职能定位与政府效率附录一  日本建设投资统计数据附录二  建筑业相关投入产出分析表附录三  WEF与IMD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后记

章节摘录

  2 PFI与建筑业经济增长  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与建设投资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把建设投资比作国民经济的种子,则建筑业就是播种人。  建设投资体现有效的建设需求,其来源、规模与经济体制有关。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政府主要负责公共项目(或公共产品,下同)的建设投资,一般工业与民用项目建设主要由民间投资。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于是产生了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模式。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初期,全部建设投资均由政府财政划拨,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财政能力有限,投资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二是财政负担太重,投资越多,包袱越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放开了民间资本投资民间项目的限制,进而又在公共产品建设中引入了PFI模式。民间资本投资公共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繁荣,而PFl项目正在成为中国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随着建筑业企业的介入而改变着它的经营方式。  2.1 公共产品生产理论与PFl模式的产生  2.1.1 公共产品的生产理论  (1)公共产品的定义及特征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经济学论著中,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o。通常,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服务享有权不是由某个人独有,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所有的,某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或使用,并不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或使用。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公共产品大都是在技术上不易拒绝众多受益者的产品,如国防、政府提供的基本教育及医疗保障等;二是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十分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享用这种产品,或者说,不能够阻止任何人享用或消费这种产品。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公共产品一般都具有不可分割性;二是在其产生“拥挤”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编辑推荐

  本书以产品、地域和工程服务交易标的为轴向提出了建筑经济活动的三维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创新型建筑业的经济增长模型;从建设开发、建筑业企业国际化以及工程服务事业新组合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力;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中的因素贡献率以及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国家创新投入和外国直接投资对建筑业的影响力。作为一部专门研究建筑业经济与管理问题的著作,本书融合了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建筑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依据,结合中国国情和建筑业的行业特点进行知识创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