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尼格尔·泰勒著  页数:171  译者:李白玉 陈贞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阐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战后,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在英国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建立起来。在书中,作者描述了整个时期规划理论的变化,手法简洁洗练而不失严谨。 该书勾勒了一系列主要规划理论:从作为物质空问形态设计活动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至1960年代系统与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从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划角色的观点,到规划实施理论,以及最近的将规划工作视为一种”沟通行为”。     本书是一部关于城市规划与的建筑理论专著,全书勾勒了一系列主要规划理论:从作为物质空问形态设计活动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至1960年代系统与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从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划角色的观点,到规划实施理论,以及最近的将规划工作视为一种”沟通行为”。

作者简介

  尼格尔泰勒是一个具有规划师资格的思想家,对城镇规划行业的老师与学生、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对规划思想发展史感兴趣的其他人员而言,《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一书提供了通俗简明的指引。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篇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第1章 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    引言    二战后城市规划概念的构成      城镇规划作为空间形态规划      城镇规划作为城市设计      城镇规划作为详细蓝图或总体规划    结语  第2章 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准则提出的背景:关于社会变革与保守情怀的文化    英国二战后规划的基本理论      乌托邦式综合规划      反城市化的美学思潮      关于城市结构秩序性的看法      关于规划目标共识的假设    结语第3章 关 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的批判    引言:二战后规划的“黄金时期”?    关于城镇规划的空问形态和设计化倾向的批判      对于漠视社会性的批判      关于空间环境决定论的批判      咨询的缺乏    关于蓝图式规划的批判    关于二战后规划理论准则及构想的批判      关于乌托邦主义的批判      关于反城市化的批判      关于城市结构模式化的批判      关于规划价值取向共识的批判    政府的反思:规划咨询委员会的报告    结语第二篇 1960年代的规划理论  第4章 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引言:城镇规划思想的根本变化    系统规划理论      基本概念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系统规划理论的兴盛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引言      理性过程理论的根源      对理性过程规划模型的补充说明      关于理性本身的问题      把理性过程模型作为规划的基本模型      理性过程模型是工具推理(手段一目标)模型      “非连贯渐进式”规划V.S.“理性综合式”规划    结语:理性、控制论和现代性  第5章 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    现代主义和城市抗议活动    科学、价值和理性:伪技术主义      规划评估      规划、玻珀其人和科学方法    早期理论学者:视规划为标准的政治实践    公众参与      代议制民主的缺点      政府响应公众参与      阿恩斯坦的参与阶梯第三篇 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规划理论  第6章 有关规划效果的理论  第7章 理性规划及其实施  第8章 新右派式规划理论第四篇 结论  第9章 范式变换,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这种趋向在阿伯克隆比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勒·柯布西耶关于昌迪加尔的规划,以及英国所有第一代新城的规划中得以体现。土地利用功能分离的规划思想同样还反映在最初的土地利用区划中(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亚历山大引用了拥有独立校区的大学的规划,在这些规划中,大学与镇里的咖啡店、酒吧、电影院以及商店相互分离),以及将人行交通从机动车交通中分离出来的思想中。亚历山大的观点和雅各布斯的观点基本相同,他们认为,是城镇土地利用和行为活动的混合性,带来了生活的重叠化和复杂化,营造了一个成功的城市。因此,原先规划思想的失败就在于其对纯粹、分离和讲求秩序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倡导。  关于规划价值取向共识的批判  综合看来,雅各布斯和亚历山大的著述对第2章提及的战后规划的头三项准则,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即:乌托邦的综合规划模式、反城市化的倾向以及关于城市结构模式化的看法。而对于第四个准则,即规划价值取向共识化的批判则主要来自于另一个方面。我们早已关注到,传统规划的思想和实践,以及它们对物质环境的强调缺乏对当地城市社区在社会学方面的认识。它们在社会学方面的知之甚少还体现在它们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设想上。即使在1960年代,关于规划的“以人为本”受到广泛关注的时候,仍然存在将“人”或“公众”视为无差异群体的倾向。当然,这些想法与现实远远不符:在现代任何社会中,公众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群体所构成的,持有不同有时甚至是不相容的利益倾向。这一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社会学家的极力强调(例如,科泽,1956年;达伦道夫,1969年;雷克斯,1970年),有些社会理论学家提出了社会的“冲突”模式取代了许多规划理论家设想的共识模式。  在1950年代中期的美国,迈耶森和班菲尔德关于芝加哥住宅政策的研究揭示了持有不同利益倾向的不同团体都与物质规划的政策相关。迈耶森和班菲尔德提出,位于不同层级的群体(例如在收入方面)关于公共住宅政策的优先次序有着极其不同的看法。由于缺乏共识,使得关于住宅规划和政策指导原则的决策成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行为。正如迈耶森和班菲尔德所指出的(同上,第316页):  路线的选择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每一个规划几乎都是承担无数的目标,但却不存在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包容这些目标的行动路线。”  另一个美国人,梅尔文,韦伯(1969年,286页)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  “评估社区整体价值取向的做法是徒劳的,也存在相当的误导性。在一个复杂的城市社会中,不存在可以独立生存的社区。而且,一个多样化的社区根据价值取向群体的不同规模来确定其价值判断,因此,不存在评价规划项目的普适性价值取向或标准。只有根据最大影响群体得出主要价值取向。”  如果城镇规划的思想和实践在社会学上是这样的天真,由此也将带来政治上的幼稚。在第2章,我们了解到了关于规划目标存在共识的假设是如何与城镇规划的“技术化、专业化”模式紧密相关。如果关于优秀城镇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原理准则是不言而喻以及广为接受的,那么就不需要公众或他们的政治代表来参与关于规划事务的讨论。但是,一旦同意关于规划目标不存在必然的共识,以及实际公众的不同群体会对这些规划目标提出否定和质疑,城镇规划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有争议的“政治”活动。从这点看,关于城镇规划以及规划决策只是技术事务,以及最好由专家来承担的这一观点,看来是过于简单了。  因此,到丁1960年代,规划师因为未能使相关公众参与到规划方案的研究中,以及甚至未对公众关于规划设想的意见加以认真考虑而遭到批判就不足为奇了。丹尼斯(1970年;1972年)关于桑德兰地区住宅重建的研究早已对此进行了讨论。乔恩·高尔,戴维斯关于泰恩河纽卡斯尔地区的研究对这种“官僚主义”也提出了批判。更为特别的是,戴维斯声称他的研究说明了规划决策是如何反映了,以及如何进一步加深了社会贫富阶层的不平等。对于类似于城市重建这些事务的决定或影响力“取决于那些拥有多数财富、权势和影响力的人们,历来如此”,这样规划将“极度退化为……使穷者负担愈重,富者获取愈多”(同上,第228页)。  因此,传统的规划理论,由于无法认识到规划行为会对不同社会群体产生的不同分配效应而受到批判,这些群体通常持有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选择。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2条)

 
 

  •   本书阐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战后,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在英国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建立起来。在书中,作者描述了整个时期规划理论的变化,手法简洁洗练而不失严谨。 该书勾勒了一系列主要规划理论:从作为物质空问形态设计活动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至1960年代系统与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从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划角色的观点,到规划实施理论,以及最近的将规划工作视为一种”沟通行为”。
  •   老师推荐的书,逻辑性比较强,很容易读懂。关于阅读方法的个人建议(乱侃~):1、适合城市规划入门的人看,体系比较明确。有些术语不明白的话,可以上网搜下。相信能够对战后的规划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2、框架:1945-1960s,1970-1990整个分期是两个,从物质形态决定论,到系统规划和理性程序规划,到对规划政治性的认识。这些思考都有他们的现实依据的。3、希望能够以一种公允的态度阅读,每一种理论思想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不要一概否认,也不要一概崇拜。物质空间决定论曾经有它的市场,现在也是;系统的规划理论有它的弊端,现在我们也还在沿用着。规划到底是不是科学?相信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回答说是,那么您的依据是什么?不是,那么是否又需要跟科学相类比?最关键的是一种思辨的精神!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   规划从建筑学中剥离,逐渐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规划师由制图员成为城市建设的调节者。同时,规划学科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着:建立理论或新观点,实践之后再批判,这种螺旋上升的状态亦是人类进程的缩影。本书帮我梳理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很受益。
  •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普及书目,规划专业的研究生推荐书之一
  •   本来是老师推荐看的,看完之后觉得里面对规划理论知识的阐述很吸引人,就算当扩充知识看也很好
  •   城市规划学习必读
  •   这是学习城市规划的必备,一定要人手一本!
  •   我也是学规划的,是老师推荐的,应该是很不错的西方规划史方面的书~
  •   翻译的水平很好,规划专业学生必读的书,仔细想想还有比每天都在忙碌工作但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一点都不了解更痛苦的么那就来看这本书吧
  •   正版书,很值得看,对规划很有用
  •   学规划需要看的书
  •   这本书值得读两遍以上.当然,只对于对规划有兴趣的人来说.其他人尽可不看.
  •   规划中的哲学思辨
  •   已经看完一半,规划专业相关的好书..
  •   浅显易懂,看一遍能较好的梳理对规划的认识
  •   教学使用,系统的讲述了西方近年来理论的流变,有点枯燥,但是不妨碍专业人士阅读,想用来当闲书的大可不必看了。
  •   城市设计和建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看的好书。
  •   目前需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尽量使资源得到优化
  •   这一整套书都感觉很不错,不管是包装设计还是书的内容
  •   专业书 很好
  •   很好的一本书,作为我们的一门课程的课外读物看看。
  •   本书还是不错的,推荐高年级人阅读
  •   总的来看,还是不错的。如果有机会还是读一读原版。
  •   真心不错,值得一看~
  •   这个商品不错,经典
  •   结合原理看不错
  •   人家走过的路
  •   买来看一看,
  •   总的还不错
  •   专业必须读
  •   公司用的,实用
  •   经典的是教程,规划学生一定要看
  •   帮老公买的,老公很喜欢
  •   很好,慢慢阅读
  •   一个博导推荐的,还不错
  •   正在读老板推荐的
  •   博导推荐的参考书。总结得很全面,条理清晰!
  •   脉络清晰,值得读
  •   很经典的城市规划书籍 值得仔细品读 研读 了解城市规划理论与演变趋势的好书 给力推荐
  •   很好的一本书,系统的介绍了1945年至1990年代西方规划思想的流变过程。对于我们了解西方规划思想的历史有一定的帮助,不足是,全是文字,图太少了。
  •   详细论述了战后的规划理论变迁,对于了解规划理论的演化很有帮助。但是内容稍显枯燥,不过理论著作往往是这样的。
  •   规划理论发展讲的很系统
  •   规划专业学生必读的书,值得一看。
  •   写的非常不错,翻译的也很好!学规划专业的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   蛮好的,是新书。西方人写的书,大多数都比较好,至少比中国的要好许多。三十岁之前很少看西方的原著,最近几年看了几本,大开眼界。西方的牛,是必然的。
  •   理论书籍,较难接受
  •   对于了解西方建筑史的发展有很深入的描述,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啊。
  •   书很好,很值得买~
  •   学习翻阅中
  •   老师推荐的,送货速度快!值得一读
  •   介绍西方规划历史上一段的理论发展情况,和中国现状有些差距,很多说法和概念较难理解,看完没留下多少印象
  •   翻译 唉······
  •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的流变》读书报告
       英国作家尼格尔•泰勒所作的《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的流变》一书对二战之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作者Nigel Taylor是一个优秀的规划师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思辨精神的思想家。本书在1998年第一次印刷出版,它对规划理论的叙述通俗简明,同时又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对城镇规划行业的老师与学生、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对规划思想发展史感兴趣的其他人员而言,这都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亚马逊上的就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
       I would use Nigel Taylor's book as a first point of entry. The text is peppered with very good illustrations of planning theory in practice and Nigel Taylor is very careful to show the implications, impac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oretical ideas when applied to a range of planning contexts.
       Nigel Taylor’s book is an enjoyable overview of what can be an overly complex and embattled subject area. His clear account of post-war planning is an excellent starting point for students negotiating the politically complex minefield of Britain’s attempts at modern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该书包括4个部分共9个章节,其中前3篇主要以英国为主论述了西方战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3个历史阶段,而第4篇则是该书作者在整体层面上的分析和评价。
       首先应明确town/urban/city三个词,这是规划学科研究焦点,即建成环境,因此城镇规划是关系到我们生活质量的非常重要的行为。这里用了“行为”一词,同时表明了规划性质是一种行动实践。在叙述具体理论之前,作者提出了规划理论的核心内容: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②何种条件下,这些环境质量目标最可能实现;③为建设更好的人居城市,公共部门城镇规划能扮演什么角色。基于这三点,全书对规划思想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在第一部分,深入的介绍了二战后早期的规划理念。这个时期,城镇规划被定义为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是基于设计的城乡规划理论。传统观念认为,城镇规划本质是对人类聚居地的物质空间进行规划设计的活动,是建筑艺术以及土木工程的一种自然延伸。战后头几年,对规划本质的理解是早期历史观念的延续。因此设计工作成了规划教育的重点,重视景观质量和审美特征,虽然在规划中会考虑到功能但是并不是以功能为主体,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城市和区域,或者去思考,具体的规划活动是如何运行的。而进行决策也大部分是基于直觉或简单化的美学概念。这里应该对这种理论背后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战后英国的政治共识呈现激进和保守理念并存,处于极端的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折中路线。激进派的规划人员基于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乌托邦式的规划方案如勒柯布西耶的阳光城市,戈涅的工业城。这些方案以详细蓝图或总体规划图纸形式出现,提出了理想的城镇或超市应该怎样在三维空间上进行组织,认为城镇可完全参照它的总图来发展。这种乌托邦是的综合规划认为城镇规划应摒弃现有的城市模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这也体现了注重功能设计的现代主义,在美学上还表现在“推倒重建”的激进想法。保守派的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反城市化的美学思潮。它强调了对社会稳定和卸掉的维护以及对土地的慎重管理。终极目标是城市保护,对城市增行进行控制和引导,鼓励分散式开发,自给自足,自我平衡,希望乡村逃离城市的无序扩张。在规划思想方面,出现“环境分区”“邻里单元”这样的方案,在每个邻里配置自由的社区设施。这些方案关注了小尺度的组成部分及地方性,而非大尺度的整体与功能性。这个时期的规划师认为存在一定的社会共识,及对于规划的目标本身不存在争议,因此走向了技术主义路线。
       战后乐观情绪下的大规模建设并没有持续很久,在20世纪50年代末,这种物质空间形态规划理论日益受到质疑。其实很容易理解,城镇规划是一种社会行为,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如果不考虑社会因素,就很难明白物质形态规划的目标是什么。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复杂多变的,简单的认为城镇的形态以及布局会影响到社会与经济生活是不是过于幼稚了。就好像是学生时代的一些设计作业,每个人总会为自己的方案赋予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归根到底其实也不过对自己所采用的具体形式附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比如说规划时在小区里设置各种功能齐全的公共设施,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空间,修建出环境优美的外部景观,那么这样的设计就能最大程度地促进了邻里关系,就能营造出富有活力健康发展的社会关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漂亮的图纸的作用可真大。这个期间有两个重要的批判人物:L.M.理查德,伊恩.耐恩。一点是指向规划师对他们所做工作的城市缺乏了解,只集中精力在物质方面的要素,较少关注社会层面。另一点指出城镇规划是一个长期性不断的工作,是“弹性”策略而不是“终极”成果。城镇规划试图通过“固化”土地利用分区来确定未来城市形态的努力和功能分区的土地活动一直处于持续变化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而规划师们对城市运作过程情况无兴趣。1961年,美国记者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规划的简单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然而放眼如今的中国,似乎正走着当年西方的老路。要知道好的城市不等于好看的城市。中国的一座座城市在快速发展着,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争相攀比着,求快求洋求怪的现象并不少见。对这三十多年来物质方面的成就的炫耀就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美好吗?城市最核心的属性是明星建筑的表演还是普通群众的生活?我想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一次国际性的展览,我觉得它不应该仅仅是展现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水平,更应该是切实地引发一些关于城市的思考。就拿世博那几天的上海交通情况来说,作为一个游人或许没有感觉到多少美好。进入园区后的参观过程中,每个人记忆最深刻的估计就是长时间的等待和排队吧。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更美好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仅仅规划人员需要回答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有发言权。
       在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念。在上一个时期刘易斯吉伯勒的《城乡规划的原理与实践》是一本很重要的规划理论书籍,而1961年布莱恩麦克洛克林的《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则提出了对规划思想根本性的变化:城市规划是对系统的分析与控制活动,强调了分析与控制而不简简单单的设计。这期间城市规划出现了两种重要的理论: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前者是对规划的目标或实质的叙述,后者是关于规划的过程或者程序的论述。系统论的特征是,规划人员需要从经济社会方面来考察城市,了解城市是怎样运行的,因此要进行调查、分析,然后才是规划。规划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地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规划的成果也应该是发展轨迹线而非终极状态的蓝图式图纸。这种理论的产生与更大范围的多种社会思潮的兴盛有关,“建模”、“科学”“数学”等等这方面的发展促进了新理论的成长。然而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鸿沟。过程理论强调了规划的非连贯性与渐进性。这两种理论是60年代狂热的“现代派”乐观主义的一部分。人们坚信科学,坚信人们有能力在科学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善生活质量。“科学”这一词的重要性被突出的强调出来。联想到中国的城镇规划教育,其实可以感受到对于系统性的强调,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对调查与分析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上却显得有些薄弱,特别是在调查与分析这一环节相比于西方确实差距很大。在加之城规学生经济政治社会学方面知识的缺乏,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往往流于形式。而国人急功近利希望看到明显成效性的心态也使渐进式的规划难以实施。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60年代后期对这一规划思想出现了公众抗议,这些抗议凸显了一种价值缺失,系统论和过程论轻视了它的存在。价值判断通常不止是常识,而是强烈的充满感情色彩的异议,所以对于规划的判断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非技术或者科学的。比如对规划的评估,所谓的科学的方法会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但这种效益分析法本身就存在很多假设。比如说评价经济增长会采用GDP指数,这就默认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就代表了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如果GDP增长了,伴随着富人更富了穷人更穷了,这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发展。对于过程论同样也有批判,认为规划过程在一开始就应该清楚以什么来开始。在这种批判思想下,“公众参与”一词被考虑进规划理论中。规划依托于对未来理想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反应了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因此规划过程中应该听到来自各方的声音。“听证会”制度或许是公众参与的最突出的表现。1996年,作为官方宣传民主化、听取民意的形式,听证会制度被引入中国。但是17年来,听证会成为“走过场”的代名词。“听证专业户”、“中国听证帝”等几张老面孔频频相聚,"市民"却屡屡缺席,在会上表达反对意见的民众,会后屡遭威胁。“程序正义”陷入“信任危机”,真正的成了“中国式听证会”。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随着批判浪潮的加剧,对规划的理论又一次进行了思考。过程论它过于注重构思决策轻时间,被认为是“空洞”“抽象”的,同时也对行动的结果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学者提出了实施理论,认为实施规划的任务要在指定规划的同时进行考虑。而一项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事实行为本身又具有复杂性,需要许多主体的参与。对不同主题之间的利益的调和的工作需要规划人员来完成,因此规划人员实际上最大的作用是沟通职能。规划人员要参与到各方的谈判,应该积极保护各公众群体的利益。这里要特别提下这个时期英国的社会背景。随着撒切尔政府的掌权,社会经济转向更为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政府在规划方面的影响力减弱,更大程度上由自由市场来支配。社会民主下出现的通货膨胀,经济萧条以及低效率的官僚主义,加速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苏。城市发展应由市场力量支配而非政府,规划活动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规划者的职能是纠正市场中的机能失效。越来越多的规划师将自己看成是与市场经济和私人部门开发商公事的伙伴。虽然这个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上产生了重大变化,对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规划体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实施理论依然占主导。只是规划师的作用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主导的规划实践中被削弱了。撒切尔政府新右派倡导活跃的自由市场策略,规划作为解决社会和经济的手段,产生了更明确的以问题为核心的规划研究,如旧城复苏、社会平等、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的美学品质、公众规划等。各类理论的焦点放在了具体问题上而不是有关“规划本质”的回答。
       总体来说,理论流变无所谓对错,对它的评价也应该还原到特定的历史之中去。规划理论流变从具体到抽象,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被纳入。西方规划理论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从物质空间形体设计到系统的理性的程序规划,从单纯设计人员到沟通角色。作者在书里的引用前半部分多是规划设计师的作品,而后半部分的引用多是政治、经济、哲学的理论。因此后半部分稍稍有些难懂。如今西方城镇理论已经普遍被认为是非科学非艺术的,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做出关于向保护或创造的环境类型的价值判断。对它的研究也集中在实践和规范理论两个领域。
       从城镇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规划理论并不是自发的脱离社会现实发展出来的,也不能脱离自身国家实际情况创造出来。实际上应该是从社会现实中挖掘出来。规划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收到更深层次的道德政治审美价值左右,那么规划师有必要思考自身的价值取向。虽然规划人员的职责从技术专家转为“协调者”“沟通者”,但我其实对这点存在疑惑,或许至少规划人员不应该只是沟通者,至少作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应该思考自己的影响发挥一点作用,不是被利益推着走。面对如今中国的大中小城市的新城建设、城中村、失地农民等等现象,规划人员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到底应该是在设计院里提供蓝图的大师还是规划局里一切推倒重来的帮手?是政府部门里纸上谈兵的规划专家还是开发商之间利益最大化的智囊团?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有良知与价值判断。
       最近中国各个城市严重的雾霾和1952年的伦敦大雾如此相似,我不仅会产生怀疑在城市发展上我们和西方是差距了五十多年吗?更应该有的态度应该是在这个差距里寻找经验教训,他们走过的曲折的道路我们是不是可以尽量去避免呢?
      
  •     规划已经从设计转变为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的社会行为,规划师也从技术专家转变为沟通者。
      
      读罢全文,得到这样一个让人乍一看近乎悲观的结果,似乎是让人失望的:原来规划师并不是那么厉害,而规划本身也并不是那么有力,甚至它的身份是很尴尬的。规划师只是一个有着专业知识的顾问,能做的,只是协商和谈判。当然,乐观一点想,在诸多力量的博弈中,他们至少可以为弱势群体贡献一份力量。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城市设计被归在建筑学大类。将城市设计交与建筑师,正是因为它关注的更多的是物质空间规划,是规划师在协商与谈判过程中用于向外专业人士表达想法的一个具体可感、图像化而非抽象化的工具。因此,城市设计也不是落地的,因为它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过程。
      
      那么,这是否又是一种悲观的论调呢?我看也不尽然。首先,即便是建筑师,也鲜有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悉数实现的机会,并且,就影响力而言,规划与建筑之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作出一个好的引导,建筑设计就不具备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也难以形成一种宏观上的优质空间。因此,规划师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个职业忽视太多。
  •     看这一类的书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它就像教科书,好处是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危险在于这些信息必须经过作者的整理和点评,读者很难不自觉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作者梳理了英国城镇规划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从二战后到90年代的演变。描述的重点是规划理论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规划活动的本质的理解的理论转变。可以看出战后城镇规划理论两个最主要的变化,首先是60年代从传统的以物质空间形态为中心的城市设计转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后者偏向于将城镇规划过程视为一种技术性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第二次转变是70到80年代对规划师角色的理解,从技术专家到作为协调者的观点转变。这种转变与70年代末撒切尔政府的上台息息相关,规划人员的作用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主导的规划实践过程中被削弱。这种转变从作者的引述中也可以看出,从书前半部分主要引用建筑师规划设计师的作品,到后半部分大量经济学政治哲学家的理论。
      
      那么这本书面世之后的近二十年里,规划理论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从80年代开始,对“规划本质”的问题的讨论已经更多转向了对具体问题的关注。在书的结尾处,作者指出规划理论面临的任务是发展关于环境质量的更优理由,以及如何通过规划实践将其实现。
      
      战后的乐观主义曾经伴随科技的迅速发展达到高潮,反映在规划理论上也就是乌托邦主义。而后对科技带来的副作用和对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忧虑使这种乐观逐渐消失。虽然回顾当时的阳光城市和田园城市显得那么不切实际和幼稚,但是其中透露的美好愿景和信心又是那么令人动容。而今天人们似乎已经从乐观之后的悲观消极走到了麻木的境地,任由企业主义和消费主义主导城市的发展。“所幸”的是,中国因为某些原因经历了两次乐观主义的高潮,战后和开放, 还能够信心满满的迎接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作者对规划理论的梳理主要立足于英国本土,对影响深远的美国学者也作了详细解说。但是因为关注点在规划的指导理论和政策实施,对后期建筑师规划师对城市认识有关的理论就没有涉及,比如Kevin Linch, Jan Gehl。对各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城市设计运动也没有涉及,比如new urbanism。当然这绝对不是这本书的缺陷。
      
  •     规划从建筑学中剥离,逐渐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规划师由制图员成为城市建设的调节者。同时,规划学科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着:建立理论或新观点,实践之后再批判,这种螺旋上升的状态亦是人类进程的缩影。本书帮我梳理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很受益。
  •     围绕城市规划的三个核心内涵回顾理论的流变历程:良好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构成元素是什么;再生棉样的条件下最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环境;若公共部门的城市规划是其中的条件之一,那么它改如何行动。经典在于,还原到理论所根植的特定历史背景中,探讨规划的根本问题,而非简单评判理论的对与错。
  •     在德国旅行的途中看完了这本书,在旅途中送给了遇见的老同学,还算清晰的历史梳理,但这里的西方仅指英美而已,不可概全。
  •     很值得一读,简洁明了。作者应该有对规划理论的深入了解,并且有比较高的书写水准。对于一本讲述理论的著作来说,不卖弄、不罗嗦是很难得的。作者对看待理论研究的态度,尤其值得推荐。
  •     書中側重對英國戰後規劃理論和政策的歸納,關於城鎮規劃大目標的討論經歷了烏托邦的綜合規劃,到反城市化的美學思潮,最穩定與一種目標共識狀態。城鎮規劃在發達國家終于從國家的政治政策脫敏,走向更技術化,更問題化。再看中國,它被普遍預設成一种純粹政治經濟學性質的規劃,西方發生的專業走向尚未成爲主流。
      
      1945年以來,戰後規劃理論,有人比喻成科學,繼而借用科學原本形容科學的範式的概念,把城鎮領域發生的變化當成一種範式變化。作者客觀地指出,城鎮規劃不是一門(社會)科學。更準確的說,城鎮規劃更是一門被建制起來的學科,或者專門培養的對口職業。與處於思想核心區的科學相比,它主要停留在表層的社會活動,受更深層的道德/政治/審美價值左右的“道德”(政治)實踐。當然,這種本質上的認識和定性,並不妨礙在其實踐中利用(甚至不是借用)相關科學的思維方法。
      
      怎麽從規劃實踐中提煉其中的思想性,價值和道德的基礎性變化?借用範式改變的説法,描述1945年以後的主要變化。第一個變化在1960年戴,主要從傳統的城市設計轉變為系統理論和理性程序理論[注意:這裡,系統/理性的運用]。第二個變化發生在1970和1980年代,表現為規劃師角色觀念的轉變,尤其是,從規劃師作爲技術專家的觀點到規劃師作爲“協調者”的觀點轉變。在需要做出規劃判斷的地方,規劃師啓發公衆思想,提供技巧指導。
      
      1960年,當時稱爲“傳統規劃理論”認爲規劃師理應擁有與建築師相似的工作思維,像對單體建築一樣,把城鎮規劃視爲(應用/實踐)“藝術”的設計行爲,其次纔是功能需求的滿足。而後來規劃理論與設計理念走向背離,城鎮開始被當成不斷變化且互相聯係的功能系統,轉而從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方面受到規劃師的規劃考察。用david harvey的話說,是空間的社會學概念取代了空間地理學或者型態性概念。另外,鑒于對象轉爲複雜且動態的城鎮系統,技術手段也開始變化,需要更“科學”的分析方法。因此難免,城鎮規劃與其被稱作一項“藝術”,不如甘願投靠“科學”。(在此,理性與“科學”等同。)哈,大樹底下好乘涼,風雨來了有瓦遮。
      
      1960年代,人們認識到城鎮決策最根本的是價值判斷(有別于純粹的技術判斷),一種渴望去創造或者維護的環境類型的價值判斷。這樣,問題就上升為規劃師是否在作出這些判斷時比城市普通公衆有更強的“專家”技能。接着不得不討論到這類規劃師的“專家技能”的獨特性凸顯性究竟在哪裏?甚至,是否存在?
      
      一方面,有人堅持為實質性的專業技能辯護,如城市設計/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等。另一方面,規劃被認爲是充滿價值判斷和政治色彩的輕率決策。面臨這兩种矛盾,大家漸漸形成一個折中共識,即將城鎮規劃師的職能定位成識別和調停涉及土地開發的不同利益集團需求,指出城鎮空間發展可能產生的後果。誇張一點說,規劃師應該是所有相關人士的利益代言人。
      
      然而這種一步抵達世界大同的景象不可能實現。當下的城鎮規劃師寧可直接訴諸具體而微的問題,在談論它們的同時表現出對這種分門別類的專業知識的掌握,於是規劃業内向各類新挖掘的問題分野,在可控的範圍,各自有所作爲 - 舊城改造,改善不平等現象,可持續的居住環境,設計美學,參與式規劃。在另一個緯度,規劃城市的規模/定位/城鄉關係/内部結構,則因爲每种分類内部問題尺度過大而缺乏明晰見效的分析方法而暫置一邊。你看,這麽一分,大概就理解那砣人這砣人都在干些什麽了。不過,排除學科成見,這也不能躲開城規學科被科學把脈的“原罪”,即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也導致現有理論在具體實踐面前的無力。話説回來,學科是不是一定要科學,本身值得懷疑。我反倒覺得城鎮規劃更接近理性化了(非理論化非科學化)的“藝術”,失之標準化/理論化,收之創造性/限局性。
      
      英文書名在此:
      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 Nigel Taylor, 1998,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ISBN 0-7619-6093-7 (paperback), 184 pp, Price s 13.99.
  •     读完了尼格尔.泰勒的《流变》,印象最深的是1970年代后的规划思想流变。发现这些规划思想大都来源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英国撒切儿时代的“最小边界政府”与“自由主义”政策背景下,导致马克思城市理论、沟通规划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等。
      城市规划理论并不是自发的脱离社会现实发展出来的,也并不能脱离自身国家实际情况创造出来,实际上城市规划理论应当是从社会现实中发现挖掘出来,并非发明创造。中国正经历翻天覆地的革命,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政策,最为重要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从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纲”的发展方向,此后三十年一直沿着这条道路在走,摸索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商品房制度应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突破,以致于对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一定的冲突,使得容积率成为开发商与规划局之间博弈的聚焦点。
      国家从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中小城市发展,到不限制城市发展的新城市政策导致了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的新城建设,随之而来,失土农民问题,城中村、公众参与等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中国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政策促进了沿海工业区的大发展,城市规模与城市空间一度失控。
      ......
      读了本书,试想如果从中国出发,从中国政策出发,研究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也是十分有意思的呵!可惜我没这个能耐!
      
      
  •      理论都是最初从个人的感觉产生的.对后代人和当局人来说,理论才更加重要.
        西方之有现代的城乡规划是从霍华德们对田园城市的乌托邦开始的,这本书在规划发展了50年以后,到1945年的时候,他已经体会到规划理论的根基已经在变化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不再是霍那时的具象思维能够包容得了的。所以,战后的许多规划大师开始从具像到抽象去引申和发展规划理论,一些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被纳入到规划理论中,用到了系统论和数学方法,甚至被迫用妥协和空谈来适应新的需要.然而这样仍然不能够让一批规划师们满意,他们还得面对现实,应对来自各个阶层的日常需要,被迫从抽象的理论和规划设计本身跳出来,回到生活中去。有的提出阳光城市,结果发现也流于空想.到60年代的反思和真正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样的系统批判,到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复归,甚至演化出所谓规划程序和谈判理论,这些变化就是规划理论的变化。
      可是,规划师们究竟能够做什么呢?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社会里。
      他们是退回去做规划设计院里的专业大款呢?还是进到规划局里做个推倒重来的帮凶和帮手?或者进到政府部门里做个谈兵纸上的发展规划专家?这是理论的选择,也是人生的选择.
      
  •   這個寫的很對,規劃就是政策,至少是政策中的一種,想把規劃變成技術,特別是變成科學技術,而進行所謂的研究,是一種被歷史證明了的錯誤,可惜我們很多規劃的老師、規劃局領導,還沉浸在老子是老大的思想中,可悲呀。
    新畢業的學生,還在熱血沸騰的做著科學的規劃,企不知,國外的規劃是不做設計的,就是研究政策。
    中國,在這種背景下,怎么可以搞的好了?
    我們只能做思想家,想想 這樣的問題,不能去做革命家,還是要保自己的飯碗呀
  •   既想做设计院里专业大款(不过现在在设计院也很难混呵),也想做规划局的权力者(这很容易使人目空一切,不过现在也很难,开发商和市民的规划意识与权益意识越来越浓了),做纸上谈兵的规划发展专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清醒的认识到社会现实与社会问题)。
    哈,有点难了,还是做个自由规划师吧,想干嘛干嘛,没有设计任务忧心,没有行政命令扰人!
  •   目前无最优解,可能二十年后有?亦在未定之天。
  •   规划正愈来愈成为一个多学科交融的过程。以前那种仅限于工程性的规划,颇受诟病,而且工程性的规划并不能解决这个复杂的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这本书即涉及与此,值得一读。
  •   这也反映了我们大学里的规划对城市设计有些偏执过头了~~
  •   从哲学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城市规划,本来应当是城市规划的义务,而不仅仅是技术规划,并成为城市的操刀者,如此最后将成为城市的刽子手
  •   工科性质的规划很好啊,至少有一个着手点啊,规划中的理论太多,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等太多了,这些可以辅助设计,但不能走太偏了啊,用地空间才是内核。
  •   我倒是觉得这本书是最容易读得懂的 读着很舒服
  •   ls好强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