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文化研究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页数:407  字数:635000  译者:王骏阳  
Tag标签:无  

前言

自从邓小平开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在过去25年中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几乎没有为这一巨变的环境后果留下任何反思的空间,无论这样的反思是在生态层面还是在文化层面上而言的。在人们永无休止的对发展的共同追求面前,任何即时的思考判断似乎都必须让在一边。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都市化进程呈现出不确定和无序的局面,尤其在气候变异和大规模污染的背景下来看更是如此。在中国,如同在其他地方一样,许多人持这样的观点,即建筑师除了致力于使建筑具有某种相对的可持续品质之外,并不需要过于关注上述这类虚无缥缈的问题。与此同时,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认为,建筑师的工作是决定和表达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的载体,因此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建筑师工作不可或缺的原则。不管多么出乎意料,正是最近两个在北京落成的主要作品促使人们思考上述一类问题:事实上,这两个作品在钢材的使用上都呈现出一种肆无忌惮的态度。我这里说的是两个由外国建筑师为奥运年而设计的标志性建筑,即莱姆·库哈斯的央视大楼以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奥运体育场。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种奇观性建筑(spectacular works),从建构诚实性和工程逻辑性的角度看,它们都乖张到了极端:前者在概念上夸大其辞,杂耍炫技,而后者则“过度结构化”,以至于无法辨认何处是承重结构的结束,何处是无谓装饰的开始。尽管这两个建筑都树立了令人难忘的形象,但是人们仍然有理由认为,创造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并不必然需要在材料使用上如此肆无忌惮和丧失理性。

内容概要

本书是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言以蔽之,《建构文化研究》是对整个现代建筑传统的重新思考。弗兰姆普敦探讨的建构观念将建筑视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它向迷恋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流思想提出有力的挑战,并且展现了一条令人信服的别开生面的建筑道路。确实,弗兰姆普敦据理力争的观点就是,现代建筑不仅与空间和抽象形式息息相关,而且也在同样至关重要的程度上与结构狈建造血肉相连。  组成本书的十个章节和一篇后记追根溯源,努力挖掘当代建筑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和建造诗学的发展历史。弗兰姆普敦对18世纪以来法兰西、日耳曼和不列颠建筑史料的近距离解读为本书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清晰地阐述了结构工程与建构想象是以何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佩雷、赖特、康、斯卡帕和密斯的建筑之中,以及建造形式和材料特征是如何在这几位建筑师的建筑表现中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的。此外,弗兰姆普敦的分析还表明,这些元素贯穿在某位建筑师作品中的方式毒就构成了评判该建筑师整体建筑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弗兰姆普敦对佩雷、密斯和康的建筑作品和思想态度的历史成份的分析之中。

作者简介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维尔讲席教授(WareProfessor),曾有许多建筑理论历史方面的著作问世。原书由格拉汉姆高等艺术研究基金会(Graham Foundatlon for Advanced Studiesinthe Fine Arts)和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

书籍目录

序致谢第一章 绪论:建构的视野第二章 希腊哥特与新哥特:建构形式的盎格鲁——法兰西起源第三章 建构的兴起:1750-1870年间德国启蒙运动暑期的核心形式和艺术形式第四章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织理性建构第五章 奥古斯特·佩雷与古典理性主义第六章 密斯·凡·德·罗:先锋与延续第七章 路易·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第八章 约恩·伍重:跨文化形式与建构的意喻第九章 卡洛·斯卡帕与节点崇拜第十章 后记:1903-1994年间的建构之路密涅瓦的猫头鹰:尾声参考文献插图资料来源

章节摘录

插图:布尔迪厄进而指出,同样的系统在下宅和上宅中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所谓下宅,就是标高较低的、由石块砌筑而成的牲畜厩,它代表着阴暗空间、繁殖、性交;而所谓上宅,则是干燥明亮、用干牛粪装饰的代表主人面貌的空间。我们的第二个例子来自日本。自古以来,编织和捆扎就是日本文化中每年一度的开耕仪式的基本元素,这些仪式至今还保留在日本各地(图1.15)。冈特·尼契克(Gunter Nitschke)曾经撰文阐述,日本古代的农耕仪式通常都是从系结仪式,源自动词“系结”开始的(图1.16)。”尼契克认为,当古人开始从浑沌一片的世界中创造秩序时,建造/捆扎乃是先于宗教出现的活动,他还用宗教一词在词源学上起源于捆扎的拉丁文词“里加勒”(ligare)的事实来说明他的观点。与建立在浑厚体量的石材基础上的西方纪念性建筑文化不同,古代的日本世界可以说是用非永久性材料象征性地构建起来的,比如用禾草或稻草打成的结卷,即所谓的“注连绳”(shime-nawa)(图1.17),还有需要花费更多功夫用竹子或芦苇编制而成的心柱(,7ashira)(图1.18)等。尼契克和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这些神道教中的原始建构元素对日本宗教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发展演变都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从公元1世纪的早期神明造(Shimrnei Shrines),到17世纪从平安时代(Hteiarl)的木构演变而来的书院(shoin)和茶室(chaseki)建筑,其种类可谓花样繁多。由于日本神社建筑使用的原木比较容易腐烂,所以它们必须定期重建。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当数伊势神社中颇具纪念性的内宫(Naigu)和外宫(Gegu)。包括附属建筑在内,这两幢建筑每隔20年就要重建一次。新神社在其前身相邻的基地上建造,这使得神社基地的圣土每隔20年就有一次休养生息的机会(图1.19)。除了石构与木构这种贯穿在远古建筑文化中的显著区别之外,上述例子还有两个共同之处:第一,在所谓原始文化中,编织乃是场所创造的重要手段;第二,在时间问题上,古人的态度普遍都是非线性的,正是这种态度为象征永恒现在的周而复始的更新提供了保证。另外,对于非永久性事物,古人的感受也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直到一个半世纪前,日本人的一天还不是以24小时计量,而是用随季节变化的、长短不一的六个时辰来划分。”西方钟表在16世纪被引进日本,但是它们不得不经过机械上的调整,以便能够适用于古老的计时体制。

后记

本书的翻译始于2005年初。在两年多的翻译过程中,我曾经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其中我要特别感谢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现建筑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朱涛先生的热情帮助。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本书的编辑程素荣女士,感谢她在翻译时间上给予我的宽容和耐心,以及在校稿和排版上的种种帮助。东南大学的葛明副教授阅读了部分译稿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与日文相关的词汇和术语的翻译得到张十庆先生、郭屹民先生和王昀先生的帮助,并参考本书日文版(TOTO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相关翻译,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译文中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可能的时候予以更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oton)探讨了技术发明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复杂过程。作者的研究视角新颖独特,文字叙述和视觉材料令人耳目一新,有效地将现代建筑的进程重新展现出来,该书潜心挖掘了现代建筑中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因此无论在主修工程和建筑的学生之中还是攻读文化问题的学生之中.必将引起广泛的注意。”  ——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普林斯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材料、细部和建筑结构是一种绝对的条件。建筑具有的潜能是它能够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我们的嗅觉感知中提供本真的意义;而建构正是我们感知的中心。建筑师、建筑系的莘莘学子以及任何有志于探究建筑之奥秘的人都会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的新著中受益匪浅。”  ——斯蒂文·霍尔,建筑师“《建构文化研究》涉及到形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是理解建筑师工作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是,在二者之间建立某种连续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简单地接受赤裸裸的结构决定主义。弗兰姆普敦的著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技术发明与建筑师的形式创造完全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分析伍重和斯卡帕等杰出的当代建筑师的作品.弗兰姆普敦成功地展现了那些在源源不断的形式创造中蕴含的建筑才华。”  ——拉斐尔·莫奈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学教授“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的《建构文化研究》是对现代建筑史学的巨大贡献.并因此得到广泛认可。……与建筑的编年史截然不同的是,弗兰姆普敦提供了一种对建筑理论和设计坚韧持久的清晰理解,他勾勒出一幅结构的真实性观念与现代的纪念性观念缓慢演变的图景。该书记录的是对可读的建筑秩序的寻求,实乃当代建筑思想中最令人瞩目的成果之一。”  ——让-路易·柯恩,建筑师,巴黎-维勒芒建筑学院教授“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巨著.足以在建筑思想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引领我们领悟现代建筑的真谛。弗兰姆普敦的建构研究无与伦比。……《建构文化研究》对于人们理解建筑面貌的缘由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科特·W·福斯特 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和艺术史教授 美国盖蒂中心《文献》主编

编辑推荐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构文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本书刚一上市,就有幸购买到一本,一看就没有办法放下。作者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从独特的视角分析了多名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建筑巨人的理论及设计作品。看过此书觉得国内建筑界人士再没有写西方建筑史的必要了。前些年曾出现张钦楠翻译的弗兰姆普敦的较早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本人曾对两本著作同引到的一段文字做过比较,王的译著水平技高一筹。
  •   从头慢慢看的,前面几节看得很吃力,翻译的话都不通,没法细读。后面慢慢好一点,还没有看完,总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消化。
  •   很好的书,主要是 冲着scarp那一章买的。。。因为别处不太有关于他的中文书籍果然没有失望图很全很强大讲解稍稍有点晦涩。。。毕竟是。。。文化。。。好吧原谅不过英文版更好懂。。。就是要借或者复印了
  •   还可以,但是角部有一点破损,还好不影响浏览内容
  •   是本不错的书,值得看。
  •   很厚的书,内容很有建设性,批判性
  •   书很好,但是还需要时间好好细读。
  •   值得一看再看,虽然有点晦涩,可能我理论水平不够,加上翻译的书的确有点地方词不达意,当然了,这本书翻译算不错的了,也是西方理论经典书,还是很得多看看
  •   速度可以,书也不错,都是正版的,值得购买
  •   经典,没什么可说的,经典。
  •   正版图书,各方面都不错。
  •   大家都推荐和这个。买回来学习
  •   送过来的时候折到了一点,其它很好,挺快的。
  •   专业性比较强的书,刚开始不是那么易懂。
  •   书不错,经典作品,不过是理论方面的,学生阶段可能比较难懂,同学们想买的慎重
  •   据说是业内经典
  •   建筑学的经典
  •   研究生推荐书目
  •   一本不错的正版书
  •   应该是非常好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