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出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邹德侬  
Tag标签:无  

前言

1976年春,我赴北京前海北沿看望吴冠中老师,拜读他的近作,见到一幅水墨小品,名为《忆付家台枣树》。我正在读完画面周圈密密麻麻题字的激动中,吴师说,“送你吧”。我怀着欣喜与感激,连向吴师鞠躬致谢。    画面中间略偏左,满铺两颗枣树,树干、枝桠曲曲折折,红枣、绿叶麻麻点点。题字从左向右,自右往下,再由下而左,围着枣树几乎布满一圈,形成衬托枣树的一个灰面,好一幅彩点、墨线与灰面的小小交响诗。画上写的是:    “三月,所有的树木都已抽芽发叶,只枣树光秃着乌黑僵硬的干枝,死一般的沉寂,全不羡慕春色。    小院角落,平野荒漠,深山空谷,只要能伸下一脚,便足立命安家。    虽然瘦,顶风不低头。曲曲折折,遍体枝节,针刺密,并非就是荆’棘,秋来挂满果实。    枣实甜蜜,红不似血,红得沉着朴实,是独特的红色,枣红色。”    这是吴冠中老师所独有的,与他的绘画同样具形式感的深邃文字,非诗,非词,也不像杂文,却有着与诗词及杂文一样的韵律和灵魂。这,是他在“文革”漫漫黑夜里的自叹,是他文字版的“自画像”,更是吴冠中艺术在困苦的环境中,顽强拼搏并终将崛起的预言式写照。今天,我们都在享用着吴冠中艺术红得沉着朴实的甜蜜枣实。    1975年5月27日,吴冠中老师到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的第二天,我和俞寿宾、张效孟三个业余画友开始了与吴师的一段亲密接触。在日夜相随的一个月崂山和市区写生中,详读了他艺术创作过程的细枝末节,聆听了他艺术人生的苦恋求索,领受了他作为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这段经历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特别是此后到1987年末的12年间,吴师给我等回的66封信,不但饱含他对我,一个建筑艺徒关爱、教育和扶持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它们注解了吴冠中艺术迎着一切险阻去创造,赋予中国艺术以国际视野和现代精神的艺术进程。我庆幸,当年自作主张违背“信勿保留”的师命,小心珍藏了这些文献。    1980年代初,吴冠中艺术已坚定地跨越过“油画民族化”路标,开始了充满艰险的“中年变法”历程,他以“油彩墨彩转轮来”所激发的全新创造力,成功地画出了一批融中西艺术于一炉且具强烈现代性的全新中国绘画作品,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他那以《望尽天涯路》为代表的传奇艺术生涯,以《风筝不断线》为代表的艺术理论,以及包含在1987年出版的《吴冠中文集》中的艺术思想,当然还有同时期举办的那些画展和出版的种种画册,都是吴冠中艺术冲破黎明前黑暗时刻的光芒。而在这66封个人信件里,吴冠中表达思想更为自由、直白。他对后生的满腔热忱,他对自己坦白而真诚的剖析,他针对社会艺术愚昧所作的精准而犀利的批判,以及他那隽永而优美的文字……无不鲜明地道出他压在心底的艺术诉求,生动地反映出他在新征程中的喜怒哀乐。每当翻动这些书信原件,那纸张、那字迹,真实而生动地诉说着那年月、那事情,字字让人怦然心动,信中字句的文学品性,散发着阵阵醇香……我愿与更多朋友分享阅读中的百味,共睹吴冠中艺术的凌晨及日出时光。    这些信写在35年前,事情的确离我们很远了,但内中的道理却离我们很近,它对当今艺术社会和艺术人生的警示作用,依然鲜明。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市场业已形成,社会对艺术之宽容度,已经和现代艺术的故乡相差无几,可以说,进入了一个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谁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自由境界。然而,就在这创作环境最开放、学术研究最自由的时日,我们的艺术创造力,包括建筑艺术的创造力在内,似乎并无相应幅度的提升,甚至有些下降。许多艺术家或建筑师,在艺术难关面前,绕开艺术门类的本体,企图走一条易操作或模仿之路,辜负了这个宽松时代赋予的创造环境。    吴冠中艺术艰辛而独特的进程,清楚地验证了作为艺术家的必备性格——要创造,现代性的创造,中国文人的创造。这个进程也指出,创造没有近路,甚至没有路。吴冠中当年面前也没有路,他像鲁迅在《两地书》里所说的那样,顾不了那么多的危险,“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跨进去,在荆丛里姑且走走”。吴冠中艺术在“只能伸下一只脚”的地方起步,勇往直前,“顶风不低头”。也许,真正的大师,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都需要历练苦难,生活的,思想的,当然更有专业的。吴先生在这些信中表达出的那些创造中的痛苦、快乐甚至“狂妄”,值得今天的从艺者认真体味、践行。    我和俞寿宾、张效孟是对吴冠中艺术生活片段的近距离观察者,尽管视野不宽,时间不长,但所见真切,感触良深。当时,我们不过是三个普通的业余绘画青年,如今,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热爱美术的“70后”老汉。我们没有画出令人瞩目的“名作”,也没有做出动人心魄的“大事”,然而,我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能融入吴冠中艺术及其思想而骄傲。他的思想不但指导了我们工作中与美术有关的领域,同时在艺术视野、思想方法乃至做人处事方面,吴冠中艺术及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关键性的、持久性的。“崂山闻道”之后,我确立了探求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人生目标;返回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以后,努力读书、译书,西方现代艺术的,西方现代建筑的,以至后来偶然落脚于中国现代建筑的研究,都与吴冠中艺术思想和吴冠中老师的直接扶持有关。    师恩如泉,我辈无以报答。    面对这些信件,我想起第一次见吴先生时,看到他带来的几幅画,其中两幅至今不忘。一幅是油彩《野菊花》,那野菊,繁盛、强壮,表现出在山岩杂草中冲破一切困难向阳怒放的生命力。野,胜过家,家菊已听人管束,往往故作姿态。而野菊,按照自己的意志生长壮大,尽管生存条件困难,仍然长得茁壮而且快乐。另一幅小型水墨是《黄山日出》,那是我见到吴师的第一幅“中国画”,群松向左右甩开臂膀,层云上下交错漂浮,云顶闪出半个红日,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吴师的画中出现太阳。这两幅作品,一幅油彩,一幅墨彩;野菊在地,红日在天。它们似乎是一个明白的预兆,吴冠中艺术必然在横跨油彩和水墨两块田园的轮作中,在祖国的原野上,冉冉升起一轮艺术红太阳。邹德侬,于天津大学“有无书斋”    2010.12.11

内容概要

  本书中的这66封信写于1975年到1987年,是吴冠中写给作者天津建筑学院教授邹德侬的。当时吴冠中受命到青岛作画,邹德侬教授和另外两个同伴在一个月中日夜相随。此后12
年间的师生通信中,吴冠中表达思想更为自由、直白,他对后生的满腔热忱,他对自己的坦白而真诚的剖析,他针对社会的艺术愚昧所作出的精准而犀利的批判,以及他那隽永而优美的文字……
《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中的世界》除了66封吴冠中原信,还配上了多幅他信中提到的画作,并加上了邹德侬对吴冠中创作思想、创作过程的讲解,从中既可以了解到吴冠中迎着一切艰险去创造的喜怒哀乐,也能够领略到吴冠中艺术的国际视野、现代精神和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邹德侬,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58年生于山东省福山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译著:《西方现代艺术史》、《西方现代建筑史》等6种;专著:《中国现代建筑史》、《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2~5卷)》等14种;建筑作品:青岛山东外贸大楼、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等20余项;获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提名奖等10项。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崂山闻道
二 师恩如泉
三 同学同耕
附录
附录1 在绘画实践中学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体会·吴冠中
附录2 有感于本书的译出·吴冠中
附录3 我的美术缘·俞寿宾
附录4 为现代性而战斗:吴冠中艺术的第一品格·邹德侬
图版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书中的那些文章,不但在叙事中带有鲜明的原理论述,其中许多就是艺术理论论文。吴冠中绘画与文学的相互交融,在1980年代之初就开始拓展成他的绘画实践与艺术理论之间的相互支持,而他的这些画论,又作了文学式的感性表达。如稍后的《风筝不断线》, 笔墨等于零》等等。 或许有人以为,那种简单的字句,怎么也会是理论?吴先生所谓“识字无多,写不了文章”,就是给对手看的,这就是理论。 也是在1980年代,在我学习建筑理论的过程中,读过一些出自外国专业理论家、哲学家之手的理论,还有大量国内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等。其中很大一部分,似乎总是以理论的“难度”来显示理论的深度,有些舶来的理论,好像压根儿就不打算让读者明白似的。而亲身参加创作实践的建筑师们则不然,他们在创作的甘苦中,酿就了一些自己的创作原则,在朴素与形象的文字表达中,蕴含了自己的思想集合,这就是活的建筑理论。像创建经典现代建筑及其理论的国际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说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密斯说的“少就是多”,沙里文说的“形式追随功能”等等,都是一个时代著名的建筑理论警言。 吴冠中在1980年代的一些涉及艺术理论的论文,以及面对新学院派的辩理文章,把自己绘画生涯中的酸甜苦辣,把外国画家的生动感悟,化为最朴素的简单句,用以论述他自己的或经典美学的道理。他对西方现代艺术史料和经典的引证,或者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援引,都是信手拈来,贴切、有力、有趣。有些文章,就是地道的科技论文,不同的是,他的理性论证,洋溢着艺术家形象比喻的感性表达,理论文章焕发着亲切而感人的文学风采。 理论教学经验表明,把深奥的理论语言,用简明的口语向听众说明,其难度不亚于理论本身。而理论的崇高境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最深刻的道理。如果又具备文学的可读性,那该是多么完美的理论。 通过我当年对吴冠中及其艺术许多感性因素的初步观察,感到简单地用“中西之间的结合”来形容吴冠中艺术,实在是有些粗糙,他的早期乃至贯穿毕生的艺术生涯,一直往返于许多个“系统”或“门类”之间,成为吴冠中艺术博大发展空间和艺术支持。

后记

2005年9月,接到了吴先生说要出《全集》的电话后,我在准备资料的同时,给他写了一封信——我已经很久没有给他写信了。    信中,向他报告了我近年的状况,并告之已经动手写一个《吴冠中艺术的黎明》的稿子,打算通过他当年给我的信件,加上一点当时的背景,附上一些相关的作品,希望能较为形象地表现吴先生从“文革”后期顶着“四人帮”文艺路线的恶风,向吴冠中艺术高峰攀登的那个历史阶段。我在此信的署名前面,加了“吴荼门外走狗”几个字,用美术史中曾有过的方式,表达我这个年近70的建筑艺徒对吴冠中及吴冠中艺术的崇敬和向往。    10月9日我送搜集到的作品反转片到方庄吴师住所。谈话间我对他说,我看到先生出的几本著作装帧素雅、印刷精美,就给编辑写了一信,打算询问一下如何处理这类带有信件的书稿。那编辑可能把我当成了骗子,没有理我。吴先生听后笑道:“若出版有困难可以联系此人”,并顺手写了一个手机号码给我。此后,书稿没有进展,我遇到一系列家庭之不幸:老母生病去世,老伴患疾行动不便,我自己的健康也出了问题。    2007年吴先生来信,要我寄去以往通信的复印件,说要整理资料,这就是后来附在《老树年轮》中他给我的那些信。虽然这事儿促我对久无进度的书稿着急,但现实依然只允许我打打停停。    直到2009年夏,我才有可能重新开始集中精力写这部书稿。我与寿宾、效孟频繁地交流,我计划第一稿完后,用大字打一份请吴先生审视,也希望他能写几个字。我还计划去青岛,三人对面审查稿中所述事件有无出入,尤其是吴先生的谈话是否准确。我还提出,三个70岁的老汉合拍一幅照片放在书里,与当年三个毛头小伙子加以对比,岂不有趣。    正当第一稿紧张进行之际,2010年5月7号的早上我忽然发现自己嘴歪了,医生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幸好不是中风。我不得不再次停止工作,经一个月紧张、全面地治疗,“狰狞的面目”才逐渐消退,我试着重新工作。    6月26号中午,我从电视得知吴先生去世的消息,一霎时,全身瘫软,像是漂在水上,没有着落,大不幸的事情提前发生了。其实此前我在网上也见到过吴师患癌症的传言,但出自对网络消息可靠性的警惕,而且看到他和师母都好好的,所以我一直不信也不问。吴先生体瘦但一团精神,生活习惯健康,在世的一些百岁画家也有所不及,他实在去得过早。自那天起,我开始发愣,什么也干不下去。    我记得他说过,要找他,“到画里去”,因此我再次重温他的文字,详读并扫描他的画作。月余下来,倒有一些新的领悟,心情逐渐明朗。吴先生的一生十分完整:他想画的都画出来了,想写的都写了,想说的也都说了。他把作品献给世界,把著作传给后世,可以说没留大的遗憾。    有一次我对吴先生说,如果先生要建纪念馆,由我来做。他马上反问道:“要那东西做什么?”“那是坟墓!”确实,想念他“到画里去”,到他的文字里,那才是能够近距离看到他本人、与他亲密交流的地方。    在这段“发愣”的时段,不经意中,我竟然扫描了他约700幅画作,这样算来,并没有完全停止工作。8月,我完成了第一稿,改名为《看吴冠中艺术之日出》。    我把第一稿发给自认为可能提出意见来的几位“老中青”朋友,并收到他们许多中肯的意见,这里一并感谢他们的热心!寿宾是此稿最严格的审视人,不但直率地对内容、字句提出建议,还以审查设计图纸尺寸的精细,找出了当年录入书信时的误读等错误。尽管他是“义不容辞”,还是要衷心感谢他。效孟提出了一些我不知情的事件,充实了此稿的内容,真诚感谢这又一位“义不容辞”的人。    邹禾提出书名有些哆嗦,不如叫《看日出》,他说有一部记述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书叫《等云到》,名字简洁,印象深刻。经再三斟酌,遂改成现名《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中的世界》。    9月7日至9日,我去青岛会见效孟和寿宾,我们三人以特有的“仪式”——去崂山重履追随吴师写生的路线,来纪念我们崇敬的老师。多谢效孟的两位公子张健和张健波的安排和照应,能让我们去圆一个重温35年前“崂山闻道”处的梦。    可惜的是,大建设让这片海岸变成了城镇,要找当年写生的场景,还是得回到梦中。唯有路边竖起一块刻着“返岭村”的巨石,标出了我们曾经上上下下的山村位置,但那是前几年才树立的,不是遗迹。    花了两天的时间,实现了三人对面审视书稿的愿望。他们两位表示,所记吴先生的谈话,已经比较真实、传神。这不但因他们的回忆和补充,还要庆幸我当年的一点记录,真体会了“好脑筋不如赖笔头”乃至理名言。    第二和第三稿,我是用减法来处理的。近期再读吴先生的文字之后,更深切地认识到,有他的文字在,外人对他经历的叙述、作品的解释基本都是蛇足。所以,在工作中适当删减了叙述,同时尽量充实一些史实,也订正了一些错误。由此也想到,应当紧急展开一项课题,趁与他接近的学生、友好还在,发掘、整理出一个“吴门论语”,那将是编纂他绘画、文字《全集》之后最有意义的工作。    2010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我把完成的稿子发给了出版社,这是我至今写作最努力也是文字最少的一本书。当然,其中的错漏、不足肯定不少,真诚期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衷心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责任编辑,他们在三五天之内就完成了批准出版计划的全过程。这本书出自“建筑口”,彰显了吴冠中艺术除绘画领域之外的普遍意义,在美术界以外,不但建筑界最熟悉他,热爱他,事实上,吴冠中艺术的影响,早已超越了艺术“边界”,连我们这三个美术行业的“业外人士”,也能体验吴冠中艺术的真碲,并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不同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绩,这足以说明吴冠中艺术思想和实践跨行业的普适性。我们的“美术生涯”还生动说明,少年时代的美术教育乃至其他艺术教育,不但可以教化“美盲”,健全人的修养,而且对于开发人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感谢吴可雨先生,慨然应允我在书中使用吴冠中老师的信件以及大量的绘画作品,使得这部著作有了灵魂。    十分感谢责任编辑王莉慧女士,她不赶风头,不惜时日,要出一部独具特色好书的决心和行动让我感动,促使我的工作不敢懈怠。    还要多谢美术编辑、当年吴先生的学生付金红女士,读者看到此书的第一美好印象以及无处不在的形式美感,是她创造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摄影专家张广源先生多年支持我的研究工作,这次他亲自为我拍摄了吴先生赠我的原作,真让我惑激不尽。    建筑出版界权威性的资深编审-王伯扬总编辑在审查此稿后写的那些文字,让我深受感动和鼓励,十分感谢他的友情和赠言。    最后,深情地感激已经住进医院的我的夫人刘永志女士,是她当年花费大量时间把吴先生手写的字迹以及其他文献变成清晰的电子文件,还替我校对大量稿件,希望她看到此书后感到宽慰。    邹德侬    2011年4月3日于《有无书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看日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的世界
  •   本书的编排极有特色,所以信件的原文加上作者恰到好处的背景注解以及充满感情的回忆文章,特别是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和创作细节,让读者看到吴冠中鲜活的形象,近距离的感受一代艺术大师的艺术风采及人格魅力。书中的插图丰富翔实,与文章相得益彰,足见作者对吴冠中先生艺术的理解以及对本书精心的构思和安排。
  •   喜欢吴冠中的画,看了这本书更加知道吴冠中的画是如何历经艰辛创作出来的,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对该书作者表示敬意,因为书写得很好,特别是选了这么多的画,反复对比,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走入吴冠中的艺术世界
  •   建筑师写的对美术家的回忆。
    很不错哦
  •   这本书不错。书信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情怀!
  •   之前就读了这本书,这回买来送人。图多且清晰,让我们了解老一辈建筑师与艺术家的执着与勤奋
  •   其实这本书前段时间已在广图借来看了一遍了,觉得很不错,买本来收藏。
  •   值得用哟,留给孩子也不错呢
  •   书很精致,朋友非常喜欢。
  •   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绘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吴冠中老师做人的道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