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vac6.0天正暖通设计软件使用手册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  页数:380  字数:594000  

内容概要

天正暖通设计软件THvac 6.0是由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优秀国产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暖通设计。   全书详细地介绍THvac 6.0的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本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是天正暖通设计软件THvac 6.0最具权威性的使用手册。   本书适合于建筑暖通设计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帮助文档资源 2  1.1.1  关于本书 2  1.1.2  联机文档 2   1.1.3  其他帮助资源 2 1.2  本书的组织与使用 2  1.2.1  本书的组织 2  1.2.2  排版格式的惯用法 3 1.3  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4  1.3.1  THvac 6.0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4  1.3.2  THvac 6.0的安装和启动 5  1.3.3  THvac 6.0的初始设置 5 1.4  应用基础 8 1.5  用户界面 8  1.5.1  屏幕菜单 8  1.5.2  快捷菜单 9  1.5.3  命令行 9  1.5.4  热键 10  1.5.5  电子表格 10  1.5.6  视口 11第2章  建筑图 2.1  轴网 14  2.1.1  直线轴网(ZXZW) 14  2.1.2  弧线轴网(HXZW) 16  2.1.3  插弧轴网(CHZW) 18  2.1.4  墙生轴网(QSZW) 19  2.1.5  两点轴标(LDZB) 19  2.1.6  逐点轴标(ZDZB) 23  2.1.7  重排轴号(CPZH) 23  2.1.8  单轴变号(DZBH) 23  2.1.9  添补轴号(TBZH) 23  2.1.10  删除轴号(SCZH) 24  2.1.11  添加轴线(TJZX) 24  2.1.12  添加径轴(TJJZ) 24  2.1.13  轴线裁剪(ZXCJ) 24 2.2  墙体 25  2.2.1  绘制墙体(HZQT) 25  2.2.2  等分加墙(DFJQ) 26  2.2.3  单线变墙(DXBQ) 27  2.2.4  轴线生墙(ZXSQ) 27  2.2.5  倒墙角(DQJ) 28  2.2.6  修墙角(XQJ) 28  2.2.7  边线对齐(BXDQ) 28  2.2.8  改墙厚(GQH) 29  2.2.9  改外墙厚(GWQH) 29  2.2.10  墙端封口(QDFK) 29  2.2.11  加保温层(JBWC) 29  2.2.12  消保温层(XBWC) 30 2.3  柱子 30  2.3.1  标准柱(BZZ) 30  2.3.2  角柱(JZ) 31  2.3.3  Pline转柱 32 2.4  门窗 33  2.4.1  门窗(MC) 33  2.4.2  带形窗(DXC) 38  2.4.3  转角窗(ZJC) 38  2.4.4  任意洞(YXD) 39  2.4.5  内外翻转(NWFZ) 40  2.4.6  左右翻转(ZYFZ) 40 2.5  楼梯 40  2.5.1  直线梯段(ZXTD) 40  2.5.2  圆弧梯段(YHTD) 41  2.5.3  任意梯段(RYTD) 42  2.5.4  扶手(FS) 43  2.5.5  双跑楼梯(SPLT) 43  2.5.6  电梯(DT) 44  2.5.7  自动扶梯(ZDFT) 44 2.6  其他 45  2.6.1  阳台(YT) 45  2.6.2  台阶(TJ) 46  2.6.3  坡道(PD) 46第3章  采暖热负荷计算 3.1  转条件图(ZTJT) 51 3.2  区分内外 51  3.2.1  识别内外(T66_TMarkWall) 51  3.2.2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52  3.2.3  指定内墙(T66_TMarkIntWall) 52 3.3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52 3.4  缺省设置(DVS) 52  3.4.1  气象参数 53  3.4.2  外墙 54 3.5  采暖热负荷 55  3.5.1  菜单介绍 56  3.5.2  计算步骤示意 57  3.5.3  简化功能 61 3.6  计算原理说明 62  3.6.1  围护结构引起的热负荷 62  3.6.2  通过门窗渗透引起的冷负荷 63  3.6.3  门窗侵入引起的热负荷 64第4章  空调负荷计算 4.1  转条件图(ZTJT) 67 4.2  区分内外 67  4.2.1  识别内外(T66_TMarkWall) 67  4.2.2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68  4.2.3  指定内墙(T66_TMarkIntWall) 68 4.3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68 4.4  缺省设置(DVS) 68  4.4.1  气象参数 69  4.4.2  外墙 70 4.5  冷负荷 (冷负荷计算) 71  4.5.1  菜单介绍 72  4.5.2  计算示意 73  4.5.3  简化功能 79 4.6  负荷计算问题解释 80 4.7  计算原理说明 81  4.7.1  外墙 81  4.7.2  窗户 82  4.7.3  屋顶 83  4.7.4  地面 83  4.7.5  人体 83  4.7.6  设备 84  4.7.7  照明 84  4.7.8  渗透空气 85  4.7.9  内维护结构 86  4.7.10  其他冷负荷 86第5章  采暖水力计算 5.1 说明 88 5.2  术语说明 88  5.2.1  总体结构 88  5.2.2  基本环路 88  5.2.3  主要系统 88  5.2.4  入口(总系统) 88  5.2.5  入口 89 5.3  有关说明 89  5.3.1  立管 89  5.3.2  立管各管段编号 89  5.3.3  散热器编号 89  5.3.4  干管编号 89  5.3.5  主干管编号 89  5.3.6  总管编号 90  5.3.7  主系统编号 90 5.4  步骤说明 90 5.5  关于软件内已计入的局部阻力构件的约定 94  5.5.1  管段局部阻力构成 94  5.5.2  管段参数说明 94 5.6  关于散热器参数文件USEOO2.DAT的内容及修改办法 94  5.6.1  散热器参数文件 94  5.6.2  散热器数据库的维护与扩充 96 5.7  分户热计量水力计算基础知识 98  5.7.1  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98  5.7.2  管段 99  5.7.3  等温降法 99 5.8  分户热计量单管系统水力计算 99 5.9  分户热计量双管系统水力计算 102第6章 动态焓湿图 6.1  参数说明 108 6.2  空气处理过程计算步骤 108 6.3  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108第7章 采暖平面设计 7.1  采暖平面 118  7.1.1  平面设置(HT_PM_00) 118  7.1.2  布散热器(BSRQ) 119  7.1.3  布置立管(BZLG) 122  7.1.4  供水干管(GSGGHZ) 125  7.1.5  供水支管(GSZGHZ) 127  7.1.6  回水干管(HSGGHZ) 127  7.1.7  回水支管(HSGGHZ) 127  7.1.8  自动连接(ZDLJ) 127  7.1.9  散热器类型(HT_PM_9X) 128  7.1.10  标散热器(DIM_HPHT) 128  7.1.11  复制标注(HT_PM_9Y) 129  7.1.12  改散热器(HT_PM_9Z) 129  7.1.13  沿墙翻转(YQFZ) 129 7.2  采暖平面编辑 130  7.2.1  构选择集(HT_PM_10) 130  7.2.2  改立管号(GLGH) 131  7.2.3  阀门阀件(CNFMDY) 131  7.2.4  采暖统计(CNTJ) 133  7.2.5  管线编辑(EDITPIPE) 133第8章  采暖系统图设计 8.1  生成供水干管系统图 136  8.1.1  设三视窗(HT_ZC_G1) 136  8.1.2  调入平面(HT_ZC_G2) 136  8.1.3  提取信息(HT_ZC_G3) 137  8.1.4  生成轴测(HT_ZC_G4) 137  8.1.5  完成轴测(HT_ZC_G5) 138  8.1.6  干管拖动(HT_ZC_G6 2) 138  8.1.7  改变标高(HT_ZC_G6 1) 139  8.1.8  视图管理 139 8.2  回水轴测图 139 8.3  立管轴测图 140  8.3.1  系统设置(HT_ZC_L1) 140  8.3.2  生成立管(HT_ZC_L2) 140  8.3.3  系统展开(HT_ZC_L8) 141  8.3.4  自绘供轴(HT_ZC_L3) 141  8.3.5  点插立管(HT_ZC_L4) 141  8.3.6  自绘回轴(HT_ZC_LP) 142  8.3.7  回水干管(HT_ZC_L5) 142  8.3.8  支管拐弯o同侧oo单一o(HT_ZC_L9) 142  8.3.9  删散热器(HT_ZC_L6) 143  8.3.10  支管阀门(HT_ZC_L7) 144  8.3.11  立管拐弯(HT_ZC_LO) 144  8.3.12  异侧进出(HT_ZC_LM) 145  8.3.13  加放气阀(HT_ZC_LQ) 145  8.3.14  构选择集(HT_ZC_LD) 146  8.3.15  标散热器  o内部o  o外部o(HT_ZC_LF) 146  8.3.16  内外转换(HT_ZC_LE 3) 147  8.3.17  标立管号(HT_ZC_LG) 147  8.3.18  改立管号(HT_ZC_11) 147 8.4  水平串联轴测 147  8.4.1  系统生成(HT_SP_Z2) 147  8.4.2  自联管线(HT_SP_Z5) 148  8.4.3  上下进水(HT_SP_Z3) 148  8.4.4  Z补偿器(HT_SP_Z4) 149  8.4.5  加通气管(HT_SP_Z6) 149  8.4.6  加放气阀(HT_SP_Z8) 149  8.4.7  添加阀门(HT_SP_Z7) 149  8.4.8  阀门阀件(CNFMDY) 150  8.4.9  标散热器(HT_SP_Z2) 150 8.5  入口形式 150  8.5.1  入口原形(CNRKDY) 150  8.5.2  虚实变换(AR_F_K07) 151  8.5.3  阀门阀件(CNFMDY) 151  8.5.4  入口入库(HT_RK_01) 151第9章  空调方风管 9.1  风管绘制(FFGHZ) 154 9.2  侧连支管(FCLZG) 157 9.3  乙字弯1(YZW1) 158 9.4  乙字弯2(YZW2) 159 9.5  绘三四通(FG34T) 159 9.6  点插法兰(DCFL) 162 9.7  圆弯变方(SELWT) 162 9.8  变高弯头(AR_F_F04) 163 9.9  天圆地方(TYDF) 163 9.10  管连风口(AR_F_F13) 164 9.11  方竖风管(AR_F_F15) 164 9.12  绘消音器(AR_F_F12) 165 9.13  风阀图库(KTFMDY) 165第10章  空调圆风管 10.1  风管绘制(YFGHZ) 168 10.2  侧连支管(YCLZG) 168  10.3  乙字弯1(YZW1) 168  10.4  乙字弯2(YZW2) 169  10.5  绘三四通(YG34T) 169  10.6  点插法兰(DCFL) 169  10.7  换虾米弯(AR_F_Y03) 169  10.8  变高弯头(AR_F_Y04) 170  10.9  天圆地方(TYDF) 170  10.10  圆竖风管(AR_F_Y15) 171  10.11  风阀图库(KTFMDY) 171第11章  空调风口 11.1  风口布置 174 11.1.1  框布风口(AR_F_K01) 174  11.1.2  点布风口(AR_F_K02) 174  11.1.3  风口图库(KTFKDY) 174  11.1.4  侧向风口(AR_F_K04) 175  11.2  风口制作 176 11.2.1  风口原形(AR_F_K05) 176 1 1.2.2  绘制箭头(AR_F_K06) 176  11.2.3  虚实变换(AR_F_K07) 177  11.2.4  风口入库(AR_F_K08) 177 第12章 空调水路系统  12.1  风机盘管布置 180   12.1.1  框布盘管(AR_S_P01) 180  12.1.2  点布盘管(AR_S_P02) 180  12.1.3  风机盘管替换(AR_S_P03) 180  12.1.4  风机盘管删除(ERASE) 181  12.1.5  风机盘管旋转(ROTATE) 181 12.2  风机盘管制作 181  12.2.1  风机盘管原形(AR_S_P04) 181  12.2.2  风机盘管原形设计 181  12.2.3  虚实变换(AR_F_K07) 182  12.2.4  盘管入库(USEBLK) 182 12.3  管道绘制 182  12.3.1  单管绘制(AR_S_S01) 182  12.3.2  双管绘制(AR_S_S02 "1") 183  12.3.3  三管绘制(AR_S_S02 "2") 183  12.3.4  四管绘制(AR_S_S02 "3") 183  12.3.5  阶梯接管(AR_S_S05) 183  12.3.6  管号查询(AR_S_S03) 184  12.3.7  阀门阀件(CNFMDY) 184第13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 13.1  风系统图生成 186  13.1.1  调入平面(AR_FZ_01) 186  13.1.2  单层轴测(AR_FZ_02) 186 13.2  风系统图的编辑 186  13.2.1  插变径符(AR_FZ_03) 186  13.2.2  添加风口(AR_FZ_04) 186  13.2.3  添加阀门(AR_FZ_12) 187  13.2.4  修改标高(AR_FZ_51) 187  13.2.5  管线拖动(AR_FZ_52) 188  13.2.6  任绘管线(AR_FZ_06) 188 13.3  单层入库(AR_FZ_08) 188 13.4  组合菜单 189  13.4.1  绘楼板线(AR_FZ_09) 189  13.4.2  各层输出(AR_FZ_10) 189  13.4.3  线断开符(WFACE3) 190  13.4.4  整层移动(AR_FZ_11) 190  13.4.5  管线断点(WT_HZGD1) 191  13.4.6  管线拖动(GBBG 1) 191  13.4.7  改变标高(GBBG 2) 192  13.4.8  擦除连接(WT_CL) 192  13.4.9  单线修剪(XJXD1) 192  13.4.10  单线延伸(YSXD) 192  13.4.11  轴测设备(AR_FZ_12) 192第14章  空调专标、工具及风阀 14.1  空调专标 194  14.1.1  风口标注(AR_F_B01) 194  14.1.2  内标风管(AR_F_B02) 194  14.1.3  引标风管(AR_F_B03) 195  14.1.4  标值修改(DDEDIT) 195 14.2  工具的使用 196  14.2.1  管间擦连(AR_F_T01) 196  14.2.2  遮挡处理(AR_F_T02) 196  14.2.3  交叉断点(AR_F_T03) 196  14.2.4  虚实变换(AR_F_T04) 197  14.2.5  断点合并 (RDUPLAC"空调*") 197  14.2.6  风管的编辑 197 14.3  风阀的制作与入库 197  14.3.1  阀门原形(AR_F_FJ1) 197  14.3.2  绘制箭头(AR_F_ FJ5) 197  14.3.3  虚实变换(AR_F_K07) 198  14.3.4  阀门入库(AR_F_FJ2) 198 14.4  风管的计算与统计 198  14.4.1  风管规格(FGGG) 198  14.4.2  空调统计(KTTJ) 198第15章  给排水平面设计 15.1  管线设置 202  15.1.1  初设管线(TWTLINE) 202  15.1.2  立管设置(LGSZ) 202 15.2  平面立管 (PMLG) 203  15.2.1  靠墙布置 203  15.2.2  定距布置 204  15.2.3  墙角布置 204  15.2.4  取参考点 205  15.2.5  在管线上 205  15.2.6  管线端点 205  15.2.7  任意布置 205 15.3  平面给水设计 206  15.3.1  管线(LRGX) 206  15.3.2  水表(SB) 207  15.3.3  给水点(GSD) 207  15.3.4  水龙头(SLT) 208  15.3.5  淋浴头(LYT) 209  15.3.6  冷热双管(LRSG) 209  15.3.7  冷热配管(LRPG) 209 15.4  平面排水设计 210  15.4.1  管线(PSGX) 210  15.4.2  排水点(PSD) 210  15.4.3  圆地漏,方地漏(YDL,FDL) 211  15.4.4  清扫口,管堵(QSK,GD) 212  15.4.5  管件连线(GJLX) 212  15.4.6  分支承插(FZCC) 213 15.5  平面消防设计 213  15.5.1  管线(XFGX) 213  15.5.2  平面设置(WT_XHS) 214  15.5.3  单栓沿墙(WT_XHS1) 214  15.5.4  双栓沿墙(WT_XHS2) 214  15.5.5  单栓沿柱(WT_XHS 3) 215  15.5.6  双栓沿柱(WT_XHS 4) 215 15.6  平面喷淋设计 215  15.6.1  管线(PLGX) 215  ★ 布置喷洒头 215  15.6.2  自动布置(ZDBZ) 215  15.6.3  手动布置(PM_PT1) 216  15.6.4  沿定位线(PM_PT3) 217  ★ 配水支管 217  15.6.5  多连喷头(DLPT1) 218  15.6.6  单连喷头(DLPT2) 218  15.6.7  上下互换(SXHH) 218  15.6.8  查询距离(PM_DIST) 219 15.7  平面立管标号 219  15.7.1  立管编号(LGBH) 219  15.7.2  入户管号(RHGH) 220  15.7.3  改立管号(GLGH) 220 15.8  管线编辑 220 15.8.1  管线修改(GXXG) 220  15.8.2  多线编辑(DXBJ) 220  15.9  阀门阀件(FMFJ) 221  15.10  材料统计(CLTJ) 222第16章  给排水系统设计 16.1  提取平面内容生成系统库的基本步骤 224  16.1.1  调平面图(X_DPMT) 225  16.1.2  平面信息(X_PMXX) 226  16.1.3  输标高 227  16.1.4  生成轴测(WT_SCZC) 228  16.1.5  插入系统(WT_CRXT) 228  16.1.6  管系入库 229  16.1.7  大样入库 230  16.1.8  清理视窗(WT_HZGP) 230  16.1.9  视窗管理 230 16.2  系统菜单中提供的自绘系统图功能 231   16.2.1  造立管(GS_ZZLG) 231  16.2.2  绘立管(PS_ZHLG) 232  16.2.3  绘给立管(GS_ZHLG) 233  16.2.4  绘热立管(RS_ZHLG) 233  16.2.5  绘横管(PS_HGGX) 233  16.2.6  给水横管(GS_HGGX) 234  16.2.7  热水横管(RS_HGGX) 234  16.2.8  复制横管(GS_KHGX) 234  16.2.9  改横管高(XT_GHGG) 235  16.2.10  绘通气管(PS_TQGX) 235  16.2.11  拷通气管(PS_KTQG) 235 16.3  自绘系统管件功能 235  16.3.1  淋浴头(XT_PLT) 235  16.3.2  截止阀(SLTF) 236  16.3.3  S存水弯(XT_CSW) 236  16.3.4  地漏(XT_DL) 236  16.3.5  通气帽(WT_JTQM) 237  16.3.6  清扫口(XT_QSK) 237  16.3.7  绘制检查口 237  16.3.8  雨水帽(WT_JYSM) 240  16.3.9  消火栓(XT_XHS) 241  16.3.10  喷洒头(XT_PT) 241  16.3.11  喷头开闭(WT_PTZH) 242  16.3.12  系统阀门(XTFM) 242 16.4  系统工具 242  16.4.1  绘楼板线(WT_HLBX1) 242  16.4.2  单标管号(DBGH) 243  16.4.3  多标管号(MBGH) 243  16.4.4  标注器具(BZQJ) 244  16.4.5  擦除示点(WT_CCSD) 244第17章  室内设计 17.1  厨房和厕所 246  17.1.1  奇数分格(JSFG) 246  17.1.2  偶数分格(OSFG) 247  17.1.3  布置洁具(BZJJ) 247  17.1.4  布置隔断(BZGD) 250 17 .1.5  布置隔板(BZGB) 250 1 7.1.6  矩形边框(LVRECG) 251 1 7.1.7  双虚直线(LV12) 251  17.1.8  厨厕输出(CCSC) 251  17.1.9  厨厕入库(CCRK) 252 17.2  水箱间布置 253  17.2.1  布置水箱(WT_SX) 253  17.2.2  水箱枕木(SXHJ2) 255  17.2.3  平面配管(WT_SXGX) 255  17.2.4  平面人孔(SXHJ1) 256  17.2.5  平面漏斗(WT_SXLD) 257  17.2.6  平面地漏 257  17.2.7  剖面配管(WE_SXGX) 258  17.2.8  剖面人孔(SXHJ1A) 259  17.2.9  剖面漏斗(WE_SXLD) 259  17.2.10  剖面地漏(WE_SXDL) 259  17.2.11  水位线(WE_SWX) 260  17.2.12  移动水箱(SXMV) 260  17.2.13  擦除水箱(SXER) 260  17.3  泵房间布置 261  17.3.1  布置基座(WT_SFJC) 261  17.3.2  基座填充(SFHT) 262  17.3.3  绘立式泵(WT_SF2) 262  17.3.4  绘卧式泵(WT_SF3) 263  17.3.5  布置水泵(BZSB) 263  17.3.6  单线配管(P_SFDX) 264  17.3.7  短管(WT_SFDX1) 264  17.3.8  过滤器(WT_SFDX4) 264  17.3.9  等轴变径(WT_SFDX2) 264  17.3.10  偏心变径(WT_SFDX5) 265  17.3.11  可曲挠头(WT_SFDX3) 265  17.3.12  实轮廓线(WT_HLKX1) 266  17.3.13  虚轮廓线(WT_HLKX2) 266  17.3.14  虚实变换(CHDASH) 266  17.3.15  移动水泵(SFMV) 266  17.3.16  擦除水泵(SFER) 266第18章  图块、图库与图案 18.1  天正图块概述 268  18.1.1  图块的夹点行为 268  18.1.2  图块的对象编辑 268  18.1.3  图块对背景的屏蔽 269  18.1.4  图块的转化与分解 269 18.2  天正图块的插入选项 269  18.2.1  图块的翻转与镜像 269  18.2.2  定外框尺寸插入图块 269  18.2.3  更换图块的插入基点 269  18.2.4  改变图块的转角 270  18.2.5  让图块沿图上某条线对齐 270  18.2.6  中途更换图块 270 18.3  天正图块的新增特性 270  18.3.1  图块转化 270  18.3.2  矩形屏蔽 270  18.3.3  精确屏蔽 271  18.3.4  取消屏蔽 271 18.4  图库管理 272  18.4.1  图库的用户界面 272  18.4.2  新建图库   274  18.4.3  打开图库   274  18.4.4  新图入库   274  18.4.5  批量入库   275  18.4.6  重制库中图块   276  18.4.7  删除类别  (红色) 277  18.4.8  删除图块  (黑色) 277  18.4.9  查找图块   277  18.4.10  替换图块   278第19章  设备与管线工具 19.1 设备工具 280  19.1.1  平行定位(PU_PP_11) 280  19.1.2  水平定位(PU_PP_12) 280  19.1.3  垂直定位(PU_PP_13) 280  19.1.4  两点定位(PU_PP_14) 280  19.1.5  阵列定位(PU_PP_15) 281  19.1.6  取中定位(PU_PP_MID) 281  19.1.7  延长定位(PU_PP_EXT) 281  19.1.8  删定位线(PU_PP_16) 281  19.1.9  角度正交(PU_PP_21) 282  19.1.10  依线正交(PU_PP_22) 282  19.1.11  交叉打断(PU_PP_33) 282  19.1.12  上下扣弯(PU_PP_34) 283  19.1.13  左标坡度(ZXPD) 283  19.1.14  右标坡度(YXPD) 283  19.1.15  删除连接(PU_PP_41) 283  19.1.16  管线加粗(PU_PP_42) 284  19.1.17  粗线恢复(PU_PP_43) 284 19.2  管线工具 285  19.2.1  固定支架1(GZJ1) 285  19.2.2  固定支架2(GZJ2) 285  19.2.3  多管支架(GZJ3) 285  19.2.4  滑动支架(PU_STAND) 285  19.2.5  绘地沟线(PU_PP_36) 286  19.2.6  防护套管(PU_MUFF1) 286  19.2.7  防水套管(PU_MUFF2) 287  19.2.8  方形伸缩器(PU_BEND1) 287  19.2.9  弧形伸缩器(线中)(PU_BEND2) 288  19.2.10  弧形伸缩器(线上)(PU_BEND3) 288  19.2.11  套管伸缩器(PU_MLOOP) 288  19.2.12  波形伸缩器(PU_BEND4) 289  19.2.13  管线断点(WT_HZGD1) 289  19.2.14  交点打断(PTBREAK) 289  19.2.15  单线延伸(YSXD) 289  19.2.16  单标管道(PU_PP_31) 290  19.2.17  多标管道(PU_PP_32) 290  19.2.18  管线管径(CMDDIMMGX) 290第20章  文字与表格 20.1  汉字输入与文字编辑 292  20.1.1  文字字体和宽高比 292  20.1.2  天正新的文字输入方法 293  20.1.3  天正文字的扩展格式 294 20.2  文字相关命令 294  20.2.1  文字样式(WZYS) 294  20.2.2  单行文字(DHWZ)  295 20.2.3  多行文字 297 20.2.4  转角自纠 (ZJZJ) 298  20.2.5  曲线文字(QXWZ) 298  20.2.6  文字转化(WZZH) 299  20.2.7  文字合并(WZHB) 299  20.2.8  文字屏蔽(WZPB) 300 20.3  表格对象 300  20.3.1  表行 300  20.3.2  表列 301  20.3.3  单元格 301  20.3.4  表格标题 301  20.3.5  表格边框 301 20.4  表格创建和编辑 302  20.4.1  新建表格(XJBG) 302  20.4.2  表格的设定 302  20.4.3  全屏编辑(QPBJ) 305  20.4.4  单元编辑(DYBJ) 305  20.4.5  单元合并(DYHB) 306  20.4.6  表行编辑(BHBJ) 306  20.4.7  表列编辑(BLBJ) 307  20.4.8  夹点编辑 308  20.4.9  特性编辑 308 20.5  与Excel交换表格数据 308  20.5.1  转出Excel 309  20.5.2  读入Excel 309 20.6  文字工具 309  20.6.1  查找替换(CZTH) 309  20.6.2  繁转简(FJZ) 310  20.6.3  简转繁(JZF) 310第21章  尺寸与符号标注 21.1  天正尺寸标注的特征 312  21.1.1  天正尺寸标注的基本单位 312  21.1.2  天正尺寸标注的转化与分解 312  21.1.3  天正尺寸标注基本样式的修改 312  21.1.4  圆弧尺寸标注的形式 313  21.1.5  尺寸标注的快捷菜单 313 21.2  天正尺寸标注的夹点 313  21.2.1  直线标注的夹点 313  21.2.2  圆弧标注的夹点 31421.3  尺寸标注命令 315  21.3.1  门窗标注(MCBZ) 315  21.3.2  墙厚标注(QHBZ) 317  21.3.3  两点标注(LDBZ) 317  21.3.4  逐点标注(ZDBZ) 318  21.3.5  半径标注(BJBZ) 318  21.3.6  角度标注(JDBZ) 319  21.3.7  更改文字(GGWZ) 319  21.3.8  文字复位(WZFW) 319  21.3.9  剪裁延伸(JCYS) 320  21.3.10  取消尺寸(QXCC) 320  21.3.11  连接尺寸(LJCC) 320  21.3.12  增补尺寸(ZBCC) 320  21.3.13  切换角标(QHJB) 321  21.3.14  尺寸转化(CCZH) 321  21.3.15  尺寸自调(CCZT) 32221.4  尺寸标注的状态设置 322  21.4.1  自调开启与自调关闭 322  21.4.2  检查开启与检查关闭 323 21.5  符号标注命令 323  21.5.1  单注标高(DZBG) 323  21.5.2  连注标高(LZBG) 324  21.5.3  指向索引(ZXSY) 324  21.5.4  剖切索引(PQSY) 325  21.5.5  索引图名(SYTM) 326  21.5.6  剖面剖切(PMPQ) 326  21.5.7  断面剖切(DMPQ) 327  21.5.8  加折断线(JZDX) 327  21.5.9  箭头引注(JTYZ) 328  21.5.10  引出标注(YCBZ) 329  21.5.11  作法标注(ZFBZ) 330  21.5.12  画对称轴(HDCZ) 331  21.5.13  画指北针(HZBZ) 331  21.5.14  图名标注(TMBZ) 332第22章  通用工具与图文管理 22.1  移动与复制 334  22.1.1  自由复制(ZYFZ) 334  22.1.2  自由移动(ZYYD) 334  22.1.3  移位(YW) 334  22.1.4  自由粘贴(ZYNT) 334 22.2  多段线(Pline)编辑 335  22.2.1  反向(FX) 335  22.2.2  布尔运算 335 22.3  其他工具 336  22.3.1  线变复线 336  22.3.2  加粗曲线 336  22.3.3  消除重线(XCCX) 336  22.3.4  测量边界(CLBJ) 336  22.3.5  搜索轮廓(SSLK) 336  22.3.6  图形裁剪(TXCJ) 337  22.3.7  统一标高(TYBG) 337 22.4  图层定义与幻灯库管理 338  22.4.1  图层文件管理   338  22.4.2  图层管理 339  22.4.3  打开文件(DKWJ) 340  22.4.4  分解对象(FJDX) 340  22.4.5  另存旧版(NCJB) 341  22.4.6  幻灯管理(HDGL) 341  22.4.7  图变单色 342  22.4.8  颜色恢复(YSHF) 342  22.4.9  旧图转换(JTZH) 343第23章 布图 23.1  布图概述 346  23.1.1  单比例布图 346  23.1.2  多视口布图 346 23.2  布图中的比例概念 347  23.2.1  当前比例 348  23.2.2  视口比例 348 23.2.3  图框比例 349  23.2.4  出图(打印)比例 349 23.3  单比例布图 349  23.3.1  插入图框   350  23.3.2  图标与会签栏的用户化 351 23.4  多视口布图 352  23.4.1  定义视口(DYSK)   352  23.4.2  改变比例(GBBL)   353  23.4.3  视口放大   353  23.4.4  开关图框   354附录附录A  THvac 6.0 菜单结构 356附录B  THvac 6.0 图层表 363附录C  THvac 6.0 命令索引 366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天文设备软件的“分布式工具集”的设计思想已被用户所接受,天正暖通6.0软件在保留原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天正建筑6.0提供的数据优势,进一步完善了软件的计算模块,并修改了软件原有的一些缺点和不足,进一步增强了功能,在使用上也更加符合了设计人员的思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THvac6.0天正暖通设计软件使用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看了一直放在书桌上,写的规规矩矩的,很空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