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出版时间:2004-9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美)乔纳森·布朗  页数:262  译者:陈浩莺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多年来这些变化中的概念和心理学自我研究的价值。而且进一步描述了对这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其他的解释。新的研究和概念与传统的和经典的交织在一起,自我概念和很多其他的现象的关系得以通过仔细挑选的研究调查和广泛的学术探索而被加以解释。作者编写了一本使具有非常不同背景和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够理解的著作。
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

作者简介

乔纳森·布朗是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1986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撰写和发表了大量与自我有关的文章,并且是国家科学基金中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奖获得者。他当前的研究兴趣在于探索自尊如何影响人们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反应。他的业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言
心理学家所指的自我
美国心理学界的自我研究
本书综述
总结
第2章 自我的性质
宾我的性质
自我知觉,自利和自卫本能
主我的性质
总结
第3章 寻求自我认识
开始寻求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来源
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对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的修正
总结
第4章 自我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理论
自我发展过程
一生中的自我发展
总结
第5章 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自我认识表征
自我认识的激活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总结
第6章 行为的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自我与自我调节
成就领域的应用
自我调节失败
总结
第7章 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的性质
塑造期望的印象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
自我展示与社会行为
总结
第8章 自尊
什么是自尊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
应用和反思
总结
第9章 抑郁
主要概念
抑郁的自尊模型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
抑郁的归因模型
抑郁的注意过程
总结
第10章 错觉与健康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与潜在的危害
总结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人们积极地寻求积极反馈,而不接近或主动避免消极反馈。有一项研究计划似乎与这种倾向相矛盾,那就是特罗普(Trope,1986)关于成就背景中的任务选择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告诉被试他们将要完成一个智力测验。然后给予他们选择测验的机会。一些测验被认为能非常有效地确定个体是否有能力;另一些则不然。在几个调查(如Strube,Lott,Le-Xuan-hy,Oxenberg,&Deichmann,1986;Trope,1975,1979)中,被试表现出更愿意使用能提供给他们有关他们能力水平的测验。而且,即使测验能暴露个体能力上的缺陷,情况依然如此。  这些发现使一些理论家得出人们努力想了解关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情况的结论(Strubeeta1.,1986;Trope,1986)。然而,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这些研究中大量的被试认为他们的能力很高,并且预计自己会在任务中获得成功。因此,他们所表现出的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可能代表了一种确认自己的确有能力的愿望,以及希望获得关于他们自身更多的积极信息,而不是真正想要更多地了解自己。只有当人们并不因为信息的好坏而寻求反馈才说明他们想要寻求准确的反馈。成就背景下的任务选择研究并不满足这些条件(想要获得详细的观点,请参见Brown,1990;Brown&Dutton,1995a)。策略性信息搜寻行为的进一步的证据  关于对积极反馈的选择性暴露有另外两个问题值得考虑。首先,避免消极反馈并不总是明显的或有意的(Greenwald,1988)。通常,人们认为他们拥有某些能力或天赋,但他们并不是很有把握。所以他们会通过避免某些可能检测出这种能力的场合来不发现这个问题(Shrauger,1982)。例如,设想一下,在他内心深处,他认为他的嗓音仅次于弗兰克·西纳特拉。由于他明智地避免了在公共场合歌唱,所以他永远不会使这一信念得到检测,因而,他可以一直拥有他是个歌声优美的歌唱家这样一个信念。  其次,人们的确在寻求有关特质的可更改的诊断性反馈(Brown,1990;Dunning,1995)。例如,许多教授要他们的同事对他们的原稿进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很少有教授会将他们的论文寄给他们的敌人和批评家),但它也反映了他们想提高其作品质量的意愿。但为个体能力的产品寻求反馈与为个体潜在能力寻求反馈是不同的。个体的作品是可以修改和提高的,而能力却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尽管他们可能想要获得他们论文的反馈,却很少有教授会要求他们的同事让他们知道是否同事确实认为他们具有在这一领域作出贡献的能力,是否他们天生就具备写作的能力,等等。提高积极自我观念的社会因素有大量社会因素能使个体保持关于他们自己的积极看法。在很小的时候,多数(尽管不是所有)儿童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了大量的赞扬。他们被过分地表扬和溺爱。随着儿童的成长,社会反馈仍然是积极的。教师们被鼓励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才能”,并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被关注和看重。社会规范也要求同伴不要给予彼此消极反馈。除匿名的期刊评论外,我们很少听到我们同伴对我们的真实看法,尤其是当反馈是消极的时候(Blumberg,1972;Felson,1993;Tesser&Rosen,1975)。  选择性交互作用  选择性联盟也使得人们得以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多数人选择与喜欢他们的人(而不是不喜欢他们的人)联合。花一点时间想一想你的朋友们。你难道不认为他们具有许多好品质吗?同样,他们可能也是这样想你的(否则他们就不会成为你的朋友)!选择与喜欢和欣赏我们的人交往能确保我们所得到的多数人际反馈都是积极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将这些反馈纳入我们的自我观念当中(正如反射性评价模型所主张的那样),这意味着我们最终将积极地看待我们自己。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所有读者都能够在本书中得到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有关自我的思想。它的材料是新颖的,研究方法是严谨的,表达方式是引人入胜的。这本著作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选读材料,或者是自我专修课的主要教科书,在哪种情况下,读者都会满意的品尝到一道值得一试的学术大餐。

编辑推荐

《自我》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自我》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5条)

 
 

  •   真正心理学的学者写的真正心理学方面的学术著作。

    几乎全部的理论观点,假想推测,都辅以实验数据,是非常严谨考究的学者作风。本来嘛,心理学就是建立在观察、实验、测量、统计基础上的科学,而不是夸夸其谈自由发挥的随意的学说。

    更重要的是,本书非常全面细致的从多个角度谈到了自我的概念,对人生的意义,影响等等。信息量大,观点丰富,读来非常有启发,一遍读下来,旁白都记满了笔记。

    很值得向所有对心灵成长感兴趣的同好,以及从事心理咨询的同道,还有致力于研修佛学的同修推荐。
  •   通读本书大约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也许是因为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缘故吧,读起来并没有人们说的那样艰深。事实上,本书给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已经不能表达了,应该叫“醍醐灌顶”!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不是控制别人,而是控制自己。要想控制好自己,就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而这一切的缘由,起因都在本书中有着相当严谨客观的说明和论证。

    为什么人们总是对自己感觉良好?什么样的人容易抑郁,又是什么样的人遇到挫折更容易振作?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又开始认同自己?在本书中你都会找到答案。

    最重要的,是本书出彩的构思和逻辑。与大部分西方研究者一样,本书作者所持观点和对观点的论述都相当精彩。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各个心理学派别的观点,几乎把自我从各个层面全部论述了一遍,你甚至很难找到反驳的空隙。而这也正是本人推荐此书的最主要的理由。

    我觉得,对于任何一本研究性质的论著,严谨、客观而又适时的生动解说,在任何时候都该是受到读者欢迎的,这也是大多数本国学者出版物最应该学习的!
  •   自我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本书写得生动详尽,值得多读
  •   是一本好书,展现了心理学重新重视的"自我"研究.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这是一本资料收集全面,内容展开具有逻辑,分析透彻,且具有体系性的自我心理学优秀书籍,书中几乎没有废话,确实值得一读。
  •   翻译相当专业~书也好综合的介绍了人格层面自我理论的不同学派观点很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
  •   这是一本心理学专著,可作为心理学专业教材或拓展读物。内容丰富,材料扎实,翻译的很流畅,说实话这点挺难得。就是纸质稍差,字号小了点。
  •   非常好的一本教材,我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教材........入门书籍.如果是希望生活性,实用性非常强的书,此书也许就不太适合了!想做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的,还是不错的!
  •   非常棒的书!极力推荐!
    我们的生活总归和自我意识纠结在一起。想作为一个成功的人、幸福的人,了解自我是第一要义。这本书有点学术化,但还是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和学术理论。因此,我们需要有耐心品读,就会有很系统的收获。
  •   本书已读,非常专业,但需要一定心理学知识才能悟的更好.
  •   心理学经典书籍,看看总是没错的!
  •   学点心理学
  •   从研究的意义上去解读自我,自我研究的方法,发展历程等等
    值得一读
  •   在谈论自我的著作里,这是非常深入的一本教材。语言非常生动,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功力,建议轻易不要试,自我感觉有些吃力,但我喜欢这种感觉。
  •   好书,推荐,适合自我心理探索的人,为自己的迷惑提供一些思路
  •   《自我》一书,是了解自我,健康生活的好书。
  •    最近强打精神读完了这本书……
      不得不说:好书!
      
      就我个人寻求心理问题之答案的取向来看,本书最酷的地方在于它提出自尊的“情感-认知”两成分。
      
      我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所有心理问题均与自尊有关。但似乎如此。
      
      那么,从这个基础上说,改善一个人心理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但我不能断定只采用其中一种能够完全走向健康——认知方向和情感方向。情感方向就是人本主义和客体关系,甚至包括行为主义,认知方向就是认知疗法。前者的缺点是漫长;后者的缺点是让人难以接受。
      
  •   这是一本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就为以后的自我实现做了个好的铺垫,值得大家阅读!
  •   对了解自我的各个方面都很全面的一本书~虽然篇幅不多~但是结构很清晰~
  •   希望对自我感兴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本书
  •   静下心来,用心翻一翻
    詹姆斯一百多年前就有关于自我那么深刻的见解——膜拜
  •   很深刻,自我的剖析,得耐心慢慢看
  •   对了解自我很有意思
  •   真是难得。在书店翻过,并不觉得好。不抱希望的买来,看进去后发现很有意思。很认真、很讲求知识的教科书,但又很有趣味,难得的两全,谢谢作者。
  •   读了前四章,写得很好。作者对这个领域的来龙去脉写得十分清楚不过学术性太强,不太适合普通读者
  •   是一本好书,值得读一读的
  •   通俗易懂,而且内容比较全面,写作风格我很喜欢,值得一读的好书
  •   很棒的一本书!仔细地读了三个晚上!
  •   我没有专业背景,纯属兴趣买的书,但是觉得能看懂~装订简洁,印刷精致,感觉很不错
  •   我是谁
    这本书让我们通过全方位的了解,给自己和别人共同确立他的我
    在我 我 我中我们知道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不同 我们的周围
  •   好书!好好学习!
  •   好书,但是 有点深度 看不太懂
  •   好书印刷也不错
  •   一本专业的好书
  •   刚拿到书的时候觉得封面的画还挺入题的 但用的纸实在不敢恭维 内容实在不再不错 虽然是专业书 读起来却像大师写的专业书 朗朗上口 然后看了下出版信息一本2004年出版的专业书 到现在居然印了7次 足见作者写作功底 这么好的书 用这么差的纸印刷 真有些可惜
  •   这本书写得很详实,很适合我的需要
  •   一个偶然的要会知道有这本书,闲下来看一下
  •   希望能好好用这本书找到灵感~~
  •   一本很经典的书,读过之后,爱不释手,受益匪浅,希望可以购买到英文原版,不知是否可以达成心愿?
  •   作者视野开阔,而且翻译印刷都很good,强烈推荐
  •   还没有看,感觉有点难
  •   还不错吧。、、
  •   还没看,相信不错~~
  •   老师推荐的,应该不错~
  •   好像很难的样子
  •   拿在手上就有种想要看的感觉,印刷什么的都很不错,而且是考博推荐书籍
  •   书挺好,就是很难看的懂
  •   看了目录,翻看了前面几页,还不错。
  •   质量挺好,有点看不懂
  •   还没看,但是书总是有益的!
  •   很不错,易读易懂
  •   书很好。应该是正版。
  •   是正品,价钱合理
  •   不错,下次将这套买全
  •   啊啊
    有一点 如果只想作初步了解趣味性稍显不足
    好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自我: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ok
  •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性质的书,内容丰富、叙述严谨,细看的话,还挺有趣的。但是,如果你抱着看一般心理励志图书的想法,一定会失望了。
  •   自我心理学给人以精神寄托,人本主义心理学抓住了这一点
  •   阅读材料,大量的实证数据,如果你有心,能够多少学到一些心理学常识,包括实证数据。但具体操作层面没说,也不是这本书关心的地方。因此,只能算阅读材料了。
  •   文化心理学读本系列图书中的一本经典著作,很喜欢。
  •   对于我这种非心理学科班的来说,阅读有点难懂,需要集中精神细度,才能体会到其中内容,很专业,是一本好书。
  •   因为她在研究这个课题,所介绍我看这本书,所以就买回来了,呵呵,还没仔细看。
  •   发现这是本非常严谨和专业的书。
    同时,发现这本书的一个印刷上的瑕疵,就是纸张薄,容易看到对面页的文字!
    以后认真阅读后给大家继续评论!
  •   看了引言认为还不错,值得慢慢品味,阅读中Ing
  •   包装还可以吧,纸张也算不错,总的来说满意!
  •   值得认真阅读,虽然比较难。
  •   值得一读,不过需要耐心 呵呵
  •   跟<亲密关系>是一套的,都很好.
  •   书挺好的。经典读物~喜欢~
  •   经典之作,就是字有点小。呵呵。
  •   不是很新 有划痕
  •   好像是删减了
  •   内容平实,缺乏生动
  •   书很好、发货很快
  •   知识点特别多,要慢慢消化,导师必读书目之一
  •   系统全面深刻
  •   送货快,态度好。不错
  •   书很快就送到了,当当不错,赞一个
  •   我是谁?谁是我?
  •   本来是自我心理学老师推荐的教材,看过之后发现像有些心理学著作一样,貌似哲学、、、看得头疼。
  •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这本书是有些深。不大适合
  •   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业余读读有点枯燥
  •   主题定于自我,内容基本涉及了自我方面的诸多相关研究。作为科普性的专业读物,可读性比一般好一些。然而关于自我的一些发现,还是可以让人获益匪浅。
  •   书籍很专业,需要花时间来阅读,很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   非常好的书,经典且有用
  •   书看起来不错,还没看内容,送货好像比前段快了些。
  •   嗯,一般吧,有点像盗版的··
  •   内容很好,只是字太小,排版太满,看起来累。
  •   概述较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数据,只是自我的范畴过于复杂搅得人晕晕的
  •   自我自我
  •   自我,不自我,反正我写不出来
  •   很好,很有帮助,看了有收获
  •   很不错的书,价格便宜,东西不错
  •     在亚马逊上查订单,发现这本书是2009年9月20号下的单。彼时尚无太多可支配资金的我,唯有买书时能稍为慷慨,却也只能入手那些确认是心头好或者真的对自己有用的书,这本书就属于后者。
      
      2009年可以说是我人生到目前最低谷的一年,买这本书即是自救的办法之一。孰料之后的生活渐渐有声有色,再加上这本书最开始的两章术语遍布可读性不高,阅读计划便无限期搁置了下来,直到今年。
      
      一直觉得自己的自我意识比较缺失,这不是指没有主见,而是在很多时候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大动机。
      
      结果这本书解答的远远超出了上面的问题。
      
      这基本就是一本幸福生活指南。
      
      第一次感到这点是在第95页:
      “自我复杂性上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反应。个体的自我表征越不复杂,他对于积极事件或消极事件的反应越极端。……林维尔认为,这是因为你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依靠。假设你有着高自我复杂性,输掉一场官司并不会让你深受打击,因为你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来缓冲这种打击。”
      
      这说明了简单的生活看起来恬淡美好但经不起打击。为了生命中那些说不准的事件,让你的生活维度丰富起来很有必要。
      
      第120页:
      “人们关于自我的看法也通过期望-价值模型中的价值成分影响着目标选择过程。人们所看重的东西是与他们的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总之,我们可以说人们会更看重与自身相匹配的行为。“
      
      现在想起来,我的“期望”之一可能是,“做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人”,这一点影响了我对于诸多爱好的执着(比如科幻、摄影)、对诸多东西无理由的排斥(比如奇幻)以及对于在面对诸多热点时选择拒绝跟风(比如哈利波特),等等。
      
      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行为不止是有问题的,而且代表了一定程度上我的自我意识的缺失——大概越是缺乏自我意识就越要用这些手段来加强“自我”的存在感吧。
      
      而实际上,应该做的是去体味生活中的所有事物,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从中去享受给自己带来美感的东西。
      
      在后面讲到自尊和抑郁模型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体会,比如:
      - “低自尊者的最大问题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是有条件的。而高自尊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失败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感觉很差。”
      - “条件性人际定向的人具有过高的人际依赖需求。……他们对赞同和爱的需求是不间断的,事实上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 当人们(1)感到无法控制重要的生活事件,以及(2)将这些事件归为内部的(这是我的原因而不是环境的原因)、稳定的(这不是暂时的而是永远的)、涵盖一切的(这会影响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原因时,抑郁就产生了。
      - “康韦等人认为,抑郁者反复思考自我是试图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们想结束痛苦,并相信自我反省和仔细的自我观察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实际上恰好相反)”
      
      这些话差不多都是一针见血水平,于是我俨然已中针无数失血过多。尤其最后一条居然点出了我买这本书的原因,这算是作者埋的彩蛋么?
      
      所以在以后每当我再想去自责,再有负面想法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嗯,你想太多,一切会好的。
      
      个性说起来改变很难,但是幸福生活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因此,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从理论上让你了解自己所处的状态,并且给你一个改变的方向。至于怎么改,你自己去悟。
  •     第一章 导言
      
       1. 自我由两个方面构成:主我和宾我。主我指自我中积极体验世界的哪一方面。宾我指自我中被我们注意思考或感知的哪一方面。主我包含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当中,宾我并不总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
      
      第二章 自我的性质
      
       1. 情感出于本能,人们被鼓励体验积极情感,而避免体验消极情感。
       2. 其他人也可以成为自我感受的的重要来源,人们会沐浴在他人的成就之下。
      
      第三章 寻求自我认识
      
       1. 人们获取自我的愿望由三方面驱动:自我提高需要(想要对自己感觉良好,避免感觉不好的愿望)、准确性需要(了解我们真正样子的需要)、一致性需要(使我们的自我观念保持一致,防止发生变化)
       2. 在需求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时,人们参考了多种自我认识的来源:物理世界、和他人比较、纳入他们的看法、内省、考察行为发生的背景并提取恰当的线索。
       3. 多数人用非常积极的词汇形容自己。许多人相信他们比大多数其他人都更好。
       4. 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总是准确。会受到主观愿望的影响。尤其是在自我以及社会所希望的方面。
      
      第四章 自我的发展
      
       1. 在青春期,自我描述变得更加普通和抽象,更多地强调潜在的心理特征(如感受、动机),而不是可观察到的物理特征。
       2. 在成年期,人们关于自己的看法相当稳定。当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时,新的统一性特征出现,但人们会以一种能使他们保持连续感的方式来对这些体验进行解释。
      
      第五章 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1. 信息加工依赖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关于自身的看法是影响信息加工的一类知识。
       2. 自我概念很重要,并且具有像自我图式所具备的确定性功能。自我图式影响了大量的心理过程,包括我们所注意的、所记得的、如何知觉和判断他人,以及我们的行为。
       3. 自我评价中的对比效应很普遍。当其他人比个体优秀时,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倾向于消极一些。但当人们在心理上和他人有接近感时,会产生同化效应。
       4. 尽管人们对他们自身的看法随着周围的环境而变化,但这些变化是适中且短暂的。总的来说,人们的自我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当的稳定性。
       5. 个人的信息比非个人的信息更容易记忆。(人们更容易记住自己的事)
       6. 个人信息通常会产生自我服务偏见。动机和认知过程共同产生了这些偏见。
      
      第六章 行为的自我调节
      
       1. 影响自我调节的三个过程:自我效能感(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达到目标的信念)、可能自我(人们对自己将来可能成为的人的想法)、自我意识(人们关注自身或关注周围环境的程度)
       2. 多数想象自己会成功,并且对成功有着高期望的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会在任务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3.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所确定的目标、个体准备达成目标的决心、个体愿意为实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
       4. 可能自我指的是个体关于他们将来样子的看法。这些可能自我中有一些是积极的,另一些是消极的。生动清晰的可能自我描述会通过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而影响个体的目标选择。可能自我也能帮助个体专注于他们的目标上。
       5. 关注自我的个体比起较少关注自我的个体来更愿意将他们当前的状态与相关标准做比较。当期望是有利的时,聚焦于自我的注意能产生高度的努力,持续的坚持,以及出色的绩效;当期望是不利的时,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就会导致不努力,坚持性差,以及低下的绩效。
       6. 作业成绩也受人们所采取的目标影响。一些人总是努力向自己或他人证明他们是有实力的,另一些人总是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即一些人是外部动机,另一些人是内部动机。
       7. 过低的自我意识,无法对当前的行为与适宜的高层次标准进行比较,会导致攻击性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太高的自我意识有事会产生自我破坏(酗酒或寻求刺激)行为,由此来降低自我意识水平。
      
      第七章 自我展示
      
       1. 自我展示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自己再别人心目中的印象
       2. 五种常见的自我展示策略:逢迎讨好(我们努力让别人喜欢自己)、自我提升(我们试图向别人证实自己的能力)、威胁(我么能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强硬或无情的)、榜样化(创造道义上善良和正直的印象)、哀求
       3. 可验证性是影响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人们的行为越能被验证,他们越可能以符合事实的方式展示自己。
       4. 人们通常是自己行为的观众。说服别人自己拥有某种品质的过程通常以说服自己为结束。即可能是主动,也可能是被动。
       5. 人们总是想让别人相信自己拥有积极的品质。其中大部分的意图真实地反映了个体内心看待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欺骗或者误导。
      
      第八章 自尊
      
       1. 自尊的认知模式假定自尊发展与理性的加工过程中。人们考察自己的各种品质,并按照某种方式整合这些知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自尊感。各方面的知觉可以简单相加,也可以按照重要性进行加权。还有一种可能是,自尊取决于我们目前的自我意象是否和理想的自我意象相吻合。
       2. 当高自尊的人失败是,他们会感觉到失望,而且他们能够接受失败意味着自己某一方面能力的缺陷的事实。然而他们不会把失败当做对自己品质的整体否定,失败不会让他们觉得耻辱和羞愧。
       3. 低自尊的人采用自我保护取向。很多时候,他们不愿意冒险,而宁愿考虑回报更少,但很安全的选择。高自尊的人更倾向于自我增强。他们愿意接收可能会带来更多回报的挑战和冒险。
       4. 自我批评、缺乏自信和消极的自我评价不是低自尊者基本特征。
      
      第九章 抑郁
      
       1. 大部分抑郁是对特定生活事件的反映。这些事件是指失去爱、安全、认同或自我价值的来源。爱人去世,一段重要的浪漫关系的结束,或者一次重大的个人失败都是典型的事例。
       2. 当抑郁产生时,人们从消极的角度看待自我、世界一级自己的未来,选择性的加工和关注消极自我信息。这些倾向转而导致抑郁的其他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以及抑郁感。
       3. 比起非抑郁者,抑郁者更倾向于对消极生活事件作出内部的、稳定的、涵盖一切的归因。这些倾向也使人容易产生抑郁。
      
      第十章 错觉与健康
      
       1. 许多健康的人并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相反,他们过渡积极地看待自己、自己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以及自己的未来。
       2. 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积极错觉可能尤其有助于人们应对这类事件。在这样额情景下,夸大自己的控制力,并保持乐观的人能做的更好。但过分的积极错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     说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概念吧。
      
      1、高自尊:
       特点: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较高(和实际能力大小无关)
       ②情感模型认为:归属感和掌握感构成了高自尊的本质,而且这些感觉是在人的早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亲子关系的结果。往往有安全的人际关系(无条件的被接纳和被爱)
       ③高自尊的人,设置自我阻碍是因为把自我妨碍当做了自我增强的手段,他们暗示自己:“我们具有很强的能力,即使是在自己为自己设置障碍的情况下也能通过”
       ④高自尊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认为
  •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有一则著名的典故: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殷浩的妙答由此千古流传。
      
      在花了三四周时间读完《自我》之后,我想也许可以用这个小故事做一条线,用它贯穿这本书里的部分自我心理学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1)像我之前的许多读书笔记一样,本文呈现的只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它们往往都只是散乱、粗浅的信息碎片,而不会像思维导图笔记那样保留原书的结构;(2)我所有的陈述仅是一位业余读者转手后的观点,现学现卖,仅供自娱,如有差错,概不负责。
      
      
      【自我认识的来源】
      
      一般来说,自我认识有三个信息来源: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内部(心理)世界。如果我的理解没错,自我认识最重要的来源应该是社会世界,具体来说又有社会比较和反射性评价这两种方式。比如说,你对自己的身高的自我认识可能来自跟身边人进行的比较(通过社会比较),或者让朋友谈谈你的身高(通过反射性评价)。
      
      说到社会比较,大家都不陌生。多数时候,你认为的“我很帅”实际是“我比其他人帅”,你感觉到的“我很聪明”实际是“我比我的兄弟姊妹聪明”。需要负面的例子吗?好吧,他的名字可能叫“别人家的XX”。从前,他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从不贪玩从不贪吃从不打架从不在同学椅子上倒插钉子。现在他是“别人家的老公”,他听老婆唠叨给老婆按摩陪老婆逛街听老婆讲笑话的时候笑得也很及时。桓温也不例外,面对与自己齐名的殷浩,“常有竞心”的他忍不住问道:“卿何如我?”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你跟我比,怎么样?”,按现在的问法就是“亲,你觉得你和我哪一个更牛啊?”桓温的表现可以理解为,这是他进行自我认识的方式。
      
      除了社会比较,桓温这一次的表现其实也可以用反射性评价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902)认为,人们观察自己是如何被他人看待的,这种知觉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他提到了一个术语:“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就是以他人为镜子,即我们在他人眼中所看到的自我。
      
      另一位学者金奇(Kinch,1963)则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反射性评价模型,它包含三个部分:
      
      他人对我们的真实评价→我们对这些评价的知觉→我们的自我评价
      
      具体到桓温这里,他的反射性评价是这样完成的:
      
      殷浩对桓温的真实看法(“你就是个大老粗!”)→但殷浩嘴上说得很委婉,很玄乎,像绕口令。(“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个评价反射到桓温这里,他听了肯定会据此做出一番判断。(“在殷浩心目中我到底是个什么形象?……”)→此番反射性评价将成为桓温自我认识的一部分。(“我会是这个时代的封面人物吗?YES I WILL!”)
      
      如果为了好记,“反射性评价”或者可以看作是“以人为镜”的心理学版;如果为了学术范儿,它也可以这么表述:我通过观察你如何看待我来决定我如何看待我自己。
      
      凭空悬想,社会比较可能造成的弊端是:让人迷失,让人执著于攀比,甚至于“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自我的发展】
      
      与我预想的不一样,此书认为人类出生时就具备了自我意识,当然,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也是一直在发展、变化的。研究表明,年幼儿童(3-8岁)对自己评价最高。9-10岁儿童对自我的评价就不那么高了,但和他们对别人的评价比起来还不算低。这种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青春前期,一直到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但到了15岁这种状况开始发生逆转。从那时起一直到成年早期,他们的自我评价都呈上升趋势。(85页)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何青春前期是人生中的困难阶段了。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青少年时代的自我纠缠尤为激烈,它常常是一段纠结的岁月,自恋与自怜交错,恣肆狂妄与妄自菲薄并存。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可能会被接踵而至的多重变化弄得手足无措,“它们包括身体变化(如月经来潮)、认知变化(形式运算思维的出现)和社会变化(社会期望的转变和友谊模式的变化)”。(86页)埃里克森用“同一性危机”来描绘这些能影响青少年看法和情感的变化。他指出,伴随青春期而来的许多变化都是突然性和暂时性的,并不会一直存在。这会造成自我概念的混乱和不稳定。青少年必须在儿童时代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之间寻找连接点,并将他们关于自己的各种看法融合到统一的自我概念当中去。换言之,他必须形成稳定和统一的自我观念。(86页)
      
      埃里克森相信,当青少年在三个主要的领域做出承诺,那么这些问题就得到了解决:(1)职业(选择一个职业);(2)意识形态(建立一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和一般性的世界观);(3)性取向(确定他们的性取向和产生与年龄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
      
      在历史上,这些承诺并不难做。在工业革命以前,青少年为家庭农场工作或当学徒从而承担起家庭的指责。他们也会信奉父母所信奉的宗教或政治信仰,而且,由父母来决定他们的终身大事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今天情况则大不相同。至少在现今的西方社会,青少年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的职业、意识形态和结婚对象。这种自由明显是具有先进意义的,但它也并不意味着不会付出代价。今天,青少年必须决定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导致了埃里克森所描述的同一性危机的出现。(87页,有删节)
      
      读到这里,不由得联想——今日之中国不就像青少年一般置身于剧烈变革、骚动不安的状态中?我们这个民族也在他浮躁、多变的青春期,既蕴藏着元气淋漓的生命力,又有着大梦初醒的迷惘、破茧重生的痛楚以及自我迷失的危险。生于今日之中国,不能不忧,不能不惧,不能不喜。
      
      言归正传。时至今日,与青春期相伴的消极后果固然不少,但是否青春期总是带来压力?
      
      回答应该是“不”。尽管许多青少年面临各种问题,并且可能体验到自我概念的暂时性失调,但这些变化很少是极端的或长期的。而且,这个时期也会出现许多积极的变化,包括与同伴群体联系更紧密,对自由和控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处于这些原因,多数青少年并没有体验到术语“同一性危机”所指的苦闷和混乱。
      
      多数青少年成功地度过了这个阶段,他们没有出现任何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并且形成了积极的个人同一感,在成功地形成了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同时与家庭的联系也更为紧密。(88页)
      
      这或许也就意味着,我们应当关注青少年,他们正经历着人生中的重大困难,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过于忧虑,毕竟多数人都成功地度过了这一阶段,破蛹而出,翩然飞舞。在那之后,正如你能猜到的那样,你的人格特征在30岁以后就不怎么改变了。这种稳定性也标志着人们对自我看法的稳定。
      
      
      【多数人自视偏高】
      
      《晋书•殷浩传》:“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由此可知,桓温固然自视甚高,与之齐名的殷浩其实也毫不示弱。事实上,虽然一般人不如桓温那么自负,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评价都高于实际水平。一项面对100万美国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才能高于平均水平,6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运动能力高于平均水平,85%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在这些人当中,2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最出色的1%那部分人里的一员。(本书56页)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或许你认为年少轻狂的高中生不具备代表性?那么看看成年人吧:
      
      在一项调查中。90%的商务经理认为他们的成绩比其他经历更突出,86%的认为他们自己比同事更道德(引自Myers,1993)。另一项研究发现94%的大学教授认为他们所做的工作要高于平均水平(如癌症、艾滋病)。最后,在面对疾病时,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趋势。(本书56页)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定义为“正向偏见”(54页),或是“夸大性自我欺骗”(239页),又或是“积极错觉”(241页),我怀疑它们原本是一个词,只是各部分的译者没有统一译法而已,总而言之,这种对自我的“积极错觉”具有如此明显的普遍性,以至于它几乎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特征(239页)。
      
      良好的自我感觉似乎充当了精神鸦片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的人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这种努力会持续得更长久。……在个体遇到困难和障碍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123页)
      
      
      与此相对应的是,老话说的“自知之明”则可能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有学者认为抑郁者“缺乏自我保护性的积极看法”,另一位学者甚至创造了一个术语:“抑郁的现实主义”,用来指这样一种可能性:那些抑郁的人可能拥有更客观的自我认识。(240页)
      
      据说有位诗人说过,“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上述现象倒是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但我依然相信,极少数真正的心理上的强者是敢于正视自己的。
      
      
      【自尊】
      
      让我们假设这样的情景——你是白雪公主,逃出王宫,找人问路:请问怎么才能找到七个小个子的人?好心人给你指路。于是你来到森林,看到一间小木屋,里面排列着七张小床。你就躺下睡着了。傍晚,七个小人回来了,你欣喜若狂:“你们就是我命中的七个小矮人吧!”七个人面面相觑,然后说:“姑娘,你走错地方了,我们是葫芦娃。”
      
      亲爱的公主,这样的挫折将给你怎样的影响?古人说得好:“月亮有阴晴圆缺,工资有涨有跌。”你必定有得意之事,也必定会有失意之时。研究表明,自尊——这里的“自尊”与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自尊”稍有不同——总体上对人们应对成功的方式影响很小,自尊发挥作用最大的地方实在人们面对挫折的时候。遭遇失败时,低自尊的人会感觉羞愧和耻辱,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无用,也不受人喜欢。而高自尊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受挫时会觉得悲伤和失望,但他们却不会羞耻,他们不像低自尊者那样把失败当成对自己的整体否定。
      
      这是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之间最核心的差异。低自尊者的问题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是有条件的。如果成功了,你认为自己很棒,并以己为荣。但是如果失败了,你就会认为自己很差,并以己为耻。但高自尊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可以失败,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很好。高自尊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失败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感觉很差。(188页)
      
      为什么失败对低自尊者有更大的影响?有两类理论尝试对这种现象进行阐释。一类是认知模型,这个模型从假设低自尊者怀疑自身能力开始;这反过来会让他们预期自己会失败,并将失败归因为自身能力低下。然后,这种挫败感就会波及自我概念的其他方面。情感模型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在小时候,低自尊者只要一犯错误,他们的自我感觉就会变得很差。长此以往,一旦面对失败,这种情感便会再次激发。但是这种情绪不受认知调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内在的、也是非理性的。爱泼斯坦(Epstein,1980,p.106)称:
      
      高自尊者通常都会有一对很爱他们的父母,他们以孩子的成就为荣,并会容忍他们的失败,这样的人倾向于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会容忍外在的压力,而不会因此变得非常焦虑。虽然他们也会因为一些特殊的经历而感到失望和沮丧,但他们会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相反,低自尊者却有一对不赞同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对孩子的失败很苛刻,对成功也只有短暂的快乐。这样的个体对挫败和拒绝过分敏感,对挫折的容忍度低,容易陷于失败的阴影而难以恢复,生活态度也很悲观。(193页)
      
      需要说明的是,低自尊者并未用消极的词汇来描述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具有很好的品质,虽然他们在失败时感觉到耻辱和羞愧。
      
      这并不是因为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而是一种无法说明的差劲感,一旦失败就会自动地表现出来。实际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像一个的自尊的人这么说:“是的,我知道我是一个聪明的,具有吸引力的人,我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好,但我就是不能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在我失败或者犯错误的时候。”(198页)
      
      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心理干预提高自尊呢?有。本书作者乔纳森•布朗说:
      
      与通过建立自信(“你可以做到”)来训练低自尊者相反,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人们认识到:“我做不好也没关系,那并不意味着我很差。”不幸的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着难。我不是临床心理学家,我在该领域的建议不过是直觉而已。同时,我的直觉还告诉我,安全的人际关系能够创造高自尊的归宿感和掌控感(我看做定义高自尊的特征),其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自己被无条件地关爱和接纳。(199页)
      
      
      【自我妨碍】
      
      这是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词。
      
      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是指人们给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的行为。那些考试临头却依然埋头上网的学生,那些比赛之前却不训练的运动员,他们的行为都属于自我妨碍,这些行为使成功的可能性减小,但它们能使人不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让自己保持胜任的形象。(63页)不是常有这样的“聪明的懒学生”吗?他们总是自恃聪明,却不愿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自我妨碍同时具有两种功能:(1)它为失败的痛苦提供了自我保护(不是我能力差,只是我没认真对待罢了);(2)如果成功了则提供自我增强(瞧,天才就是这样,不用功也能学好)。(189页)
      
      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是害怕自己努力了却学不好,于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了沙子里,逃避挫折。他们的潜意识似乎在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宁愿人家说我懒,也不愿别人认为我愚蠢!”
      
      研究还表明,自我妨碍行为最可能在公开表演的情境下发生。只有当参与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才主动为即将到来的任务设置障碍。(155页)
      
      
      【防御性悲观主义】
      
      直接引用吧:
      
      我大学时代的一个朋友过去常常激怒我。在每次测验前,她总会告诉我她有多紧张,以及她认为她的考试成绩会有多糟。然而永恒不变的是,每次测验她总是得到最高分。……随着对她了解的深入,我意识到这种低期望策略是她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Norem & Cantor把我朋友的这种行为称为防御性悲观主义(defensive pessimism)。防御性悲观者除了总能获得成功外,他们还总是怀疑他们是否能获得成功。……这并不意味着防御性悲观者采取了被动的态度。事实上,恰恰是其对立面才是真实的。对可能问题的关注提醒防御性悲观者确信可怕的事情不会发生。这是防御性悲观者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需要表现的情境中,他们会感到焦虑不安和缺乏控制感。为了抑制这种焦虑感,他们小心地应对所有可能导致情况变糟的问题,从而采取积极行动来避免这些错误。因此,对消极可能性的设想激励着防御性悲观者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得更好。(129页)
      
      
      【小结】
      
      先说版本。此书属于人民邮电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第一批,由三位译者合作翻译,译笔一般,不至于读不懂罢了。纸一般,字偏小,排得也有些密。
      
      内容上,从上面引文表示的年份也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信息大概是比较陈旧的,原编者、作者的序言署名之后都没有时间,不知是否编者有益删去了。——但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其实无所谓。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本书算不上好看,但我多数时候还是读得津津有味,有那么多让人觉得新奇的东西。读书入迷的时候,那种物我两忘的感觉多好啊!顺便说一句,这书的作者似乎蛮喜欢文艺,每个章节前都引用一些警句和诗歌,大多很有味道。
      
      这篇笔记花了两天的空余时间才完成,以后可能会大幅度压缩做笔记、评点的时间,毕竟没那么多空闲给我折腾这些。
      
      今天,吃完早餐后,竟然把这本书忘在饭堂的凳子上了。上午忽然想起来,又着急又担心。中午又去饭堂,我居然忘了,走到办公室门口才想起,又折回去。一排排凳子看过去,都没有,再看橱窗那边,也没有。哎,难道悲剧重演……正要问工作人员的时候,瞥见西边窗台上有本书!快步上前,果然是它!大学时我曾在饭堂丢了一本心爱的《聊斋》,现在想想都可惜,幸运的是,这本《自我》失而复得。
      
      
      (完)
      
      -----------------------------------------
      
      *《晋书•殷浩传》里的记载与《世说》不同:
      
      浩少与温齐名,而每心竞。温尝问浩:“君何如我?”浩曰:“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至是(了注:指殷浩兵败后),温语人曰:“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也。”又谓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详见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jinshu/jinshu_077.htm
      
      
  •     
      首先,感谢轻舟推荐这本书,你推荐的书,还有一本没看,会慢慢看完的。
      
      最近连续看了几本心理学有一定关系的书籍,这几本中:
      - 《少有人走的路》虽然是畅销书籍,但不妨碍其可读性,读完后很有感触
      - 《直面内心的恐惧》的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每种人格我都符合一部分呢?最后,终于在结语中找到答案,原来,因为我是正常人啊,暂时感觉一般。
      - 《超越死亡》中,更多能引起思考和感触的是和疾病抗争过程中的,两个人的感情历程,而有些偏虚无的思考,则因人而异。
      - 《遇见未知的自己》、《必要的丧失》,相对感觉比较一般
      
      回过头来谈谈这本《自我》。
      
      开始读的时候,会碰到一个门槛,书的开始,见到的是非常学术化的定义、介绍。
      我在读到开始部分的时候,甚至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所幸,我继续读了下去。
      
      我书读的少,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看到对自我剖析最全面的一本。
      关键的一点是,除了开始,剩下的内容虽然理论和总结居多,但都不枯燥。
      因为,你真的会从中间发现自己的种种行为被一点点道出。
      那些你不知不觉中的一些习惯,会被定性和归类,从而让自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有两点感觉有些遗憾:
      1.书中的“自尊”这个词,虽然看了解释后基本可以理解,但看到这个词,又会变得迷惑,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替代词语。
      2.书中更多是分析和归类,不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你发现有一些地方想要改变自我,此书中无法得到答案,告诉你的更多是自我的某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对自我的影响。
       不过,这本书能达到现有的程度,已经很好了,期望从中获得改变的答案,似乎本身就是一种奢望。
      
      不详述具体内容,因为,读书中的探索本身也是一种乐趣。
      我想,如果真的有人要读这篇评论,那么阅读感受可能是阅读者更需要的吧。
      
      有些时候即使我们对自己有了解,有些事情却还是跳不出来,可能是做不到,可能是不愿意。
      所以,阅读始终是工具和方法,不是目的,别想多了,想多小心成精神病... ^_^
      
      (完)
      
      
  •     
      我们真正的样子影响我们自己的看法
      
      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影响了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感觉
      
      自我概念指人们思考他们自己的方式,自尊指人们感觉他们自己的方式
      
      人们对于事件的反应并不取决于事件的本身,也取决于人们赋予他们的意义
      
      人们一旦发现他们不能成为他们理想中的应该成为的人时,就会感到内疚和焦虑
      
      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身处何方以及我们在和谁接触
      
      人们的目标是围绕着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来设定的
      
      人们之所以努力想创造在别人心目中有印象,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更好
      
      多数人只有到了具体环境,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们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
      
  •     《亲密关系》和这本书属于一个书系,它们的特点是我所喜欢的,即用科学的视角解读我最关注的领域——关系与自我。然而,科学的理性在它们生动的表述中变得“楚楚动人”,不禁让我臣服于科学的美丽石榴裙下。
      
      以前读过相关的很多书籍,宗教和灵学派的告诉我们,“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哲学的导师将他们的疑问抛给后人,“物质决定了意识,还是意识决定了物质”,即使科学界也与“自我”的界限不能明显区分,我们探索的真理难免被自我的主观经验所蒙蔽,即使我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地摆脱它们。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它第一次集中性向我展示了“自我”领域的神奇世界。它的观点是经过验证的,摒弃了我所厌恶的猜测与武断。它的观点又是开放性的,我们对于“自我”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歇,始终前进。
      
      或许,生活并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欣喜地发掘着,美丽的宝藏就慢慢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