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人性的“人”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  页数:250  字数:25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记录了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Brian
Christian)于2009年参加人工智能洛伯纳大奖赛的有趣经历。本书用富有诗意的笔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图灵测试入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本质,引出了“机器是否能够替代人”这个人工智能的根本问题。作者从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的试验以及哲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人的特质,列举了丰富的实例,从而给读者展示了对人、智能、人工智能以及人性的深度思考。  《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结合了信息科学和人文哲理的新思维,全面探索了计算机是如何重新改造了我们对人类定义的看法。计算机为什么能骗过裁判?机器是否能够代替人类?机器究竟能不能理性思考?人类有别于机器的特殊之处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千万不要错过本书!

作者简介

布莱恩·克里斯汀,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学及哲学双学士,华盛顿大学的诗歌艺术硕士。他常在文学和科学期刊上发表作品。

书籍目录

第1章 序幕:最有“人性”的人
当我读到2008年机器只差一票就通过测试的消息时,我意识到,2009年恐怕就是那跨越门槛的年份,身体里突然冒出一个不晓得来自何方的坚定声音:我要做那最后一道大门的守护者!
第2章 验明正身
我对图灵测试最初的一种认识是:你有5分钟时间向另一个人表现你自己是活生生的、有呼吸的、独特而鲜明的、有名有姓的真正的人。
第3章 流浪的灵魂
计算机缺乏构成人类的几乎一切特征,但它比我们还理性得多。我们该拿它怎么办?这一局面对我们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自我意识对这一局面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4章 定点专用与纯技术
你不妨这么看,人工智能的崛起,对就业市场而言并不是效率病感染,也不是癌症,而是一种蛆虫疗法:它吞噬了那些不再具有人性的环节,还我们以健康。
第5章 摆脱“棋谱” 
菲舍尔想从象棋里得到的东西,就是卡斯珀罗夫想从自己跟“深蓝”的比赛里得到的东西,它是人们渴望从谈话里得到的东西,是艺术家渴望从艺术创作里得到的东西,是一条跳出礼节和客套、跳出棋谱、进入真实的通路。
第6章 反专家
2009年洛伯纳大奖赛的组织者菲利普·杰克逊解释说,图灵测试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灵活性,原因之一在于,成绩出色的程序往往能得到大企业的扶持,相关的技术可以用到某些具体的用途上。
第7章 干扰
“如果你不能做自己,那么你要做谁呢?你知道吗?所以,吩咐、规劝、命令你做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就好像料定了你做不了自己一样!”
第8章 世界上最糟糕的证人
不妨把图灵测试看成是测谎测试。计算机所说的事情,尤其是关于它们自己的事情,大多都是假的。事实上,倘若你有一定的哲学倾向,你或许会说,计算机软件完全无法表达真相(因为通常我们认为,骗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说的话为什么算是谎话)。
第9章 并非原封不动
我们通常从行为的成熟性或复杂性的角度思考智力和人工智能问题。但很多时候,你很难判断程序本身是否具有智能,因为软件的诸多不同环节(其“智能”程度相去甚远)都可以产生该行为。
第10章 离奇遭遇
研究人员说,如果计算机能最优化地玩香农游戏,如果计算机能最优化地压缩英语,那么它对语言就有了足够的了解,可以说“懂得”这种语言,那么我们必须将之视为“有智能”--对用字有着人类的感觉。
第11章 结论:最有人性的“人”
我不是未来学家,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人工智能的长远未来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炼狱:一个有缺陷,但乐于走向纯净、愿意变得更好的地方。
尾声 玻璃橱柜的低调之美
致谢
附录 注释和参考资料
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逆转图灵测试 这没有什么更宽泛的哲学含义……它跟任何事情都不相关,也并不阐明任何事情。 --引自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写给笔者的电子邮件 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来衡量技术的进步,但它也可以轻松地转换成一种衡量我们自己的方法。牛津大学哲学家约翰•卢卡斯(John Lucas)认为,如果我们未能阻止机器通过图灵测试,那“不是因为机器太过智能,而是因为我们人类,至少是人类中的很大一部分,太过驽钝。” 关键就在这里:除了用作技术准绳,除了它提出的哲学、生物学和道德问题,图灵测试至少还涉及沟通这种行为。我认为它最深切的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性:我们该如何有意义地彼此联系,至少在语言和时间的限制之内尽量地有意义?移情是怎样运作的?某人进入我们的生活,逐渐对我们有了意义,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在我看来,这些才是图灵测试最核心的问题--也是身为人类最应该关心的核心问题。 研究在图灵测试中表现最好的程序,有一个很迷人的地方:它能让人清醒地意识到,怎样在完全不存在亲密感情时进行交谈。阅读历届图灵测试的文字记录,从某种意义上就像是回顾我们假装严肃、回避问题、放松心情、改变主题、分心、打发时间的种种交谈方式。这些都是不该在图灵测试里视为真正交谈的东西,大概也不该视为真正的人类交谈。 图灵测试相关书箱中有关技术方面的书籍多不胜数。例如,如何巧妙地设计名为“聊天机器人”(Chatterbots)或简称“机器人”(Bots)的图灵测试程序。事实上,有关图灵测试的所有实践层面上的作品,大部分讲的都是如何设计优秀的机器人,还有一小部分讲的是如何做个优秀的评审员。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本书教你做个出色的人类“卧底”。我觉得这很奇怪,因为在我看来,人类受试者才是要害所在,也是答案分歧最大的地方。 《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图灵测试而言,了解我们的敌人其实也是认识我们自己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不光要知道这些机器人是怎样构建的,不光要懂得计算机理论科学里一些基本的原则和重要的结论,还要始终关注这个等式中人性的那一边。

后记

大概是在2007年前后,我刚接触翻译后不久,带我入行的一位老编辑说,有一种叫“塔多思”辅助翻译软件可以试试看。塔多思是翻译辅助软件,非常适合文字重复量大、专有名词多、多人合作的商业文档,如果本身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翻译对照库,其威力不可小视。但我翻译的内容大多是书籍,重复内容很少,基本上就只用它保持前后人名的统一。用过一阵之后,这软件拖得计算机运行速度太慢,终于将它卸载。    直到这时候,各类翻译软件翻译效果大体上还不能看,所以,作为人工“translator”(译员),心理上还是挺有安全感的,觉得机器翻译要越过“能用”这道坎还早着呢。    2009年,谷歌推出了一款Translate Fool Kit(译员工作包),工作原理跟塔多思是类似的,只是这一回,数据对照库来自全球的翻译文本。我大概属于第一批试用者吧,一用之下,冷汗淋漓,心说:假以时日,人们不断往它的数据对照库里补充材料,一等过了临界值,人工翻译一夜之间就会被淘汰啊!到时候,就跟本书里提到的“Compute~。”一样(Computer’最初指的是计算员,后来才变成了计算机),“translator”也会从人变成机器啊。    说实话,从那时起我就惴惴不安,害怕自己选择了一条“即将被机器淘汰”的事业发展道路,干到四五十岁,突然没了饭碗,到那时候,岂不就下岗啦?    但转念又一想,有什么样的工作,是能不被时代淘汰的呢?不管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写字间里的会计,在动脑指数上,这些岗位被机器淘汰的可能性,比翻译还大呢。再说,人若不进步不学习,干什么工作都会被淘汰。    虽是这样宽慰着自己,头上也总像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再加上整个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我的危机感时刻都紧绷着。    这本探讨人工智能的书,我一接手就十分喜欢,因为它求索的问题也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方向。面对来势汹汹的计算机发展趋势,它还以了不卑不亢的态度。    本书涉猎面甚广,我阅读了它频繁引用的大部分书籍,但仍然不敢保证所有内容都得到了准确的翻译与呈现。请读者海涵。    我的豆瓣小站是http://site.douban.com/111352/,新浪微博是@译海小番茄。    间佳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怪书,有时读起来还挺奇妙的。据说,人创造了自己的形象,接着就开始努力跟这形象保持一致。这似乎就是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布莱恩·克里斯汀把帕斯卡认为的两套截然相对的思维方式——几何学的精神与美的精神结合起来写作。他将两者都推进至极限,把人工智能蹒跚的发展历程视为思考最有人性的活动——对话之艺术——的好机会。”——马修·克劳福德(Matthew B. Crawford),《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Shop Class as Soulcraft)一书作者“本书雄心勃勃,大胆无畏,挑战人的智力,同时好玩又诙谐——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过上有意义的蓬勃人生的妙书。”——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爱因斯坦的梦》(Einstein’s dreams)与《幽魂》(Ghost)等书的作者“这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书,一本我等待也期待的书。机器变得很智能,迫使我们以全新的眼光思考智能是什么、人类又是什么。布莱恩·克里斯汀接下了这份繁重的任务,还把它变得甚有乐趣。克里斯汀思路敏捷,见识深刻,而且又谦虚——很有人性,你会喜欢他的。”——大卫·申克(David Shenk),《遗忘》(The Forgetting)、《永恒的游戏》(The Immortal Game)和《别拿基因当借口》(The Genius in All of Us)等书的作者

编辑推荐

人工智能洛伯纳大奖得主解答人工智能程序思考与人性的问题探讨图灵测试提出的哲学、生物学和道德问题有趣的旁白和丰富的细节展开一场引人入胜、精彩十足的智力之旅探求人工智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含义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怪书,有时读起来还挺奇妙的。据说,人创造了自己的形象,接着就开始努力跟这形象保持一致。这似乎就是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布莱恩•克里斯汀把帕斯卡认为的两套截然相对的思维方式--几何学的精神与美的精神结合起来写作。他将两者都推进至极限,把人工智能蹒跚的发展历程视为思考最有人性的活动--对话之艺术--的好机会。” --马修•克劳福德(Matthew B.Crawford),《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Shop Classas Soulcraft)一书作者 “本书雄心勃勃,大胆无畏,挑战人的智力,同时好玩又诙谐--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让人生过得有意义的妙书。” --艾伦•菜特曼(Alan Lightman),《爱因斯坦的梦)(Einstein's dreams)与《幽魂)(Ghost)等书的作者 “这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书,一本我等待也期待的书。机器变得很智能,迫使我们以全新的眼光思考智能是什么、人类又是什么。布莱恩•克里斯汀接下了这份繁重的任务,还把它变得甚有乐趣。布莱恩思路敏捷,见识深刻,而且又谦虚--很有人性,你会喜欢他的。” --大卫•申克(David Shenk),《遗忘》(The Forgetting)、《永恒的游戏)(The ImmortalGame)和《别拿基因当借口》(The GeniusinAllofUs)等书的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有人性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写得很通俗的人工智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