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古陆西南缘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作者:汤中立 等著  页数:393  字数:63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从“活动论”、“系统论”思想出发,运用板块构造(地体)学说,依据本区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特点,厘定华北古陆西南边缘龙首山-祁连山的构造格局由北向南为:龙首山陆缘带、河西走廊弧后海盆、北祁连缝合带、中祁连离散型岛弧地体、南祁连弧后盆地、柴达木板块,探讨了它们的演化过程。根据构造发展和成矿作用,确定并划分了本区的六大成矿系统和十一个成矿组合。提出本区是中国也是世界的重要金属成矿带。阐述了本区富有特色的岩浆硫化物矿床(金川)、海底沉积喷流型铁矿(后期热液铜矿叠加,如镜铁山)、古海底热液对流循环块状硫化物矿床(白银厂)、岩浆热液钨矿(小柳沟-塔尔沟)、韧性剪切金矿(寒山-鹰嘴山)等的地质与成矿特征,探讨了成矿构造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可供从事区域地质、构造、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勘查、科研和教学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地质构造单元与深部构造  第一节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特征  第二节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第三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第四节 综合地球物理剖面地质解释第二章 太古宙-古元古代构造轮廓  第一节 华北古陆龙首山区的太古宇-古元古界  第二节 柴达木古陆的太古宇-古元古界  第三节 小结第三章 中新元古代的地质构造轮廓  第一节 中新元古代华北古陆与柴达木古陆的关系  第二节 华北古陆西南缘中新元古代的构造沉积史  第三节 柴达木古陆北缘中元古代俯冲作用的证据:熬油沟组蛇绿岩及混杂堆积  第四节 前寒武纪两个古陆的地质对比第四章 古生代地质构造格局  第一节 祁连洋及北祁连次生洋盆存在的证据之一——蛇绿岩  第二节 祁连洋及北祁连次生洋盆存在的证据之二——硅质岩  第三节  华北古陆西南缘与柴达木陆块北缘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性质的确认  第四节 中祁连早古生代离散型岛弧地体  第五节 南祁连弧后盆地及河西走廊边缘海盆地  第六节 晚古生代造山作用  第七节 祁连造山带类型第五章 中生代以来板块构造特征 第一节 构造地貌概述 第二节 A型俯冲与盆地消亡第六章 阿尔金构造(断裂)带 第一节 阿尔金断裂带的构造轮廓  第二节 北祁连山西段(与阿尔金相接)早古生代陆一陆碰撞构造混杂岩带  第三节 阿尔金断裂带的构造演化  第四节 小结第七章 华北古大陆西南缘的成矿系统  第一节 成矿系统观念  第二节 古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第三节 华北古陆西南缘成矿系统的划分及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  第八章 离散型陆缘成矿型式  第一节  中太古代-中元古代裂解期前成矿系统(东大山铁成矿组合,金川镍铜钴铂成矿组合)  第二节 中、新元古代裂解成矿系统与矿床实例(镜铁山-柳沟峡铁成矿组合)第九章 汇聚型陆缘成矿型式——加里东期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第一节 早期陆缘弧(裂谷)铜、铅、锌成矿组合(白银、小铁山-清水沟)  第二节 中期弧后盆地火山铜成矿组合(石居里-九个泉-猪嘴哑巴)    第三节 中、晚期岛弧火山铜成矿组合(红沟-胶龙掌)  第四节 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钨成矿组合(塔尔沟-小柳沟)    第五节 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组合(大东沟-吊大坂)  第六节 洋壳残片蛇绿岩铬成矿组合(大道尔吉-玉石沟)第十章 碰撞型陆缘成矿型式——碰撞造山成矿系统  第一节 残余盆地沉积铜成矿组合——天鹿铜矿  第二节 成矿预测第十一章 转换型陆缘成矿型式——走滑断层成矿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韧性剪切金成矿组合(寒山-鹰嘴山)  第三节 成矿预测第十二章 成矿构造动力学  第一节 构造演化及动力学  第二节 成矿时空结构及动力学  第三节 成矿预测结语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提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北古陆西南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值的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