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地质  作者:王登红  页数:208  字数:340000  

内容概要

西南三江地区是中国是重要的成矿带之一。这里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铜矿(西藏玉龙铜矿)、最大的铅锌矿(云南金顶铅锌矿)、最大的锗矿(云南临沧锗矿)及一系列其他重要的金、银、锡、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等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形成于新生代,并且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或者说大陆构造环境的深化密切有关,从而为研究大陆成矿体系提供了典型范例。本书在对三江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成矿特性、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新生代碱性岩、煌斑岩、碳酸岩等岩浆作用及成矿年代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的追踪,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建立了新生代成矿谱系,提出了“大三江构造-成矿”一体性、大型矿集区“两横两纵两斜夹一点”分布格局、新生代大陆成矿“幔涌壳旋”动力学模式。圈定了11处大型矿集区和3处大型地热田,对3处大型矿床进行了预测,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初步发现了热泉型金矿化。  本书可供从事基础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成矿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地质找矿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应用与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大三江地区区域地质演化与太矿特征 第一节 “大三江”区域地质特征 第二节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地质-成矿演化概况 第三节 “大三江”区域成矿特征 第四节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作用的特点及我国内外的对比第二章 三江地区新生代富咸(高钾)岩系及铜金大规模成矿动力学背景 第一节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东缘碰撞的时代——西藏长青温池-波弄贡变质带片麻岩锆石年龄证据 第二节 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高钾)岩系形成的构造模型及矿化制约因素 第三节 三江富碱(高钾)岩体矿化制约因素分析第三章 三江地区煌斑岩、碳酸岩及与成矿的关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三江地区煌斑岩的成困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第三节 四川冕宁稀土矿碳酸岩成因及其与稀土矿化的关系第四章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大规模金银成矿作用及其与主要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 第一节 “三江”造山带和扬子陆板块西缘新生代金矿分布和成矿构造背景 第二节 金矿床及其成矿时代 第三节 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夏塞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 第四节 新生代大三江地区金矿成矿作用与构造的关系第五章 西南三江新生代成矿规律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成矿集中期与成矿集中区 第一节 金沙江-红河斑岩铜钼矿集区的成矿集中期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东缘金的成矿集中期 第三节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集中期的演化——成矿时序 第四节 西南三江新生代矿集区的分布格局及找矿前景 第五节 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的格局与特点第六章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及大型矿集区预测 第一节 大三江地质作用和成矿构造环境的某些特殊性 第二节 大三江造山带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探索 第三节 三江造山带新生代大规模成矿的认识 第四节 三江地区大型矿集区的圈定及预测 第五节 川西地区现代热泉型金矿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结语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摘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中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如能多分析些成矿例子就更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