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 湿热论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清·薛雪  页数: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本书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简明易诵,各条之下有薛氏自注,对条文所涉内容详加辨析,故后人有以《湿热条辨》为此书命名。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始见于此书,至今对临床温病辨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书籍目录

温热论 附:温证论治温热论

章节摘录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世居阊门外下塘。所著《温证论治》二十则,乃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一时未加修饰,是以辞多佶屈,语亦稍乱,读者不免晦目。烈不揣冒昧,窃以语句少为条达,前后少为移掇,惟使晦者明之,至先生立论之要旨,未敢稍更一字也。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痹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总在一经为辨。  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人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癍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癍为要。若癍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彷徨,此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耳。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症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有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也。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宜清气。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是也。  ……

编辑推荐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 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温热论·湿热论》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温热论 湿热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9条)

 
 

  •   作者叶桂于公元1667-1746年间,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的临床医家。作者对于感病邪之后,病邪在人体内的传变过程,创建了新的温病辨证体系,提出了由浅而深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4个病机层次,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是十分彻底的创新,完全从温热病的传变特点出发进行辨证,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专门论述望舌、望癍诊在温病过程中的诊断意义,内容细致而具体周到,超出前人的见解,将望齿与外感病过程中正气的存留及病邪的进退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的是通过望齿的荣枯来判断温病过程中阴液存留,而阴液的存亡确实是温病治疗中的关键。本书指导临床,启迪后学,值得研究学习,强力推荐。---作者薛雪于公元1681-1770年间,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诗文俱佳。作者认为有湿无热,只能蒙蔽清阳,或上焦,或中焦,或下焦,病机比较单一。而湿与热合,病情就会出现多种变化。如湿多热少,将在三焦之间传变,可三焦分治。湿热俱多,则可能三焦俱病,内外煎熬,最为酷烈。在病机认识与诊断治法方面与普通湿病有所区别;作者首次为湿热证专门著书立说,详加论述,对于临床湿热证的诊断治疗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其中所论之三焦辨证,经吴鞠通进一步完善,成为湿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体系,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本书观点鲜明,理论精辟,仔细领悟作者思路,对临床大有帮助,大力推荐。
  •   湿热病参考书必备,此书并非仅仅局限于温病
  •   书很薄,但是内容非常有价值,温病四大家里面,叶天士和薛雪是临床大家有原创,吴鞠通和王梦英是文学高手,在他们奠定的基础上发挥著述。
  •   很有意思,把叶天士和薛生白这对老冤家的著作合到了一本书里,不知这两个温病大师知道了是什么想法,继续争吵?哈哈。言归正传,二人对温病理论的贡献都是极其巨大的。而且他们的论述都相当精炼简洁,严谨有序。假如要在温病领域,也就是现在的急性传染病领域有所造诣的话,这本书就要熟读,乃至做到一定程度的通背。这本书的点校很准确,延续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优良水准,很让我们中医人放心。
  •   两本书 温病经典
  •   温病的经典,吴鞠通之理论源泉。
  •   对温病治疗有很高的价值
  •   温病的经典书籍,值得购买
  •   好书,比较全面~和温病结合一起看,好~
  •   温病名著,很受教益,值得推荐
  •   这本书很好 这本书很经典 很值得读 是中医学习的必读之书 对温热解释的很好 非常的不错
  •   现在湿热盛行啊,没办法得买一两本防身
  •   关于湿热的论文
  •   一个温热论的经典之作,吴先生毕竟是高人啊!
  •   适合学中医的学生和临床医师
  •   书很薄,就是原著,对临床提供思路,挺好的。
  •   此乃温病学经典,学习温病学必备之书,推荐。
  •   喜欢中医方面的书,觉得好!
  •   这是中医必备,也是必背的。书很薄,很适合随身携带,装在包里,可以随时诵读与研究,版本很好的
  •   本书语言简练,作为温病学的基础读物很合适
  •   一个人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大约要读二十几本医学经典。这就是其中之一。
  •   很薄的一本书,总共不到60页,便于随身携带阅读。浓缩的都是精华,学医者必备之书。
  •   学习中医之人必看啊 前人之经验 令人惊艳啊
  •   好书,收藏、学习都可以。这本书与其他书不一样,观点不同,可以参考。
  •   书很好,看得很爽。原文和注释布局的不错。果然还是人卫的书好啊。
  •   人卫的这套书,很经典,无译文,原汁原味,值得收藏
  •   中医必备好书,细细品味值得收藏
  •   中医真是深奥
  •   学中医不学经典,怎么可能学好呢,收藏了慢慢研究
  •   中医名著,不用多说
  •   好书不错, 中医的经典,必备
  •   白本,适合有一定医学基础的人看,适合背诵。人卫出版社的质量很高~!
  •   书的内容需要反复推敲,很值得一读
  •   可查书参考
  •   这是这次订单里唯一受损不严重的,书肯定是好书。。。
  •   书还没有看,看起来还行,但是物流不给力,七天&;hellip;
  •   喜欢这个系列,书的质量一贯的好
  •   书很薄,一下买了,几本没有开始看。
  •   质量很不错 是正版的书 !
  •   书虽薄,但都是精华啊。
  •   典籍收藏,这个版本印刷和整理的都很好。
  •   两本放在一起,适合比较着学习,很喜欢
  •   内容不多,但很实用。
  •   好書,尊重前輩的勞動成果!
  •   不小心买了了两本,好在不贵,不然心疼死,好书好书,值得看看
  •   很好:值得购买。很适合医学人士闷读研究。
  •   性价比不错。值得初学者学习用。先背着。。。。。。
  •   不错,很喜欢,好好学习
  •   经典原文,发散理解,不易受前人影响。
  •   给妈妈买的,妈妈说书的内容丰富印刷也不错,好评
  •   短小精悍,内容博大。学经典。
  •   内容很好 就是需要用心 脑好好想 语言很简洁 意思确很深 价钱很优惠 很想买本厚的 可惜呀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细细品味,研究
  •   这本书对我很有用,我一直在看
  •   挺容易理解的一本书,不怎么晦涩
  •   帮同学买的,无聊的时候看一下吧!会有收获的。
  •   这里面是古文,有些地方看不懂哦~~
  •   帮老爸买的,应该不错吧。
  •   更爱你,更好
  •   不知道怎么样,看了再说
  •   好书,质量也不错
  •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   经典书籍,必备一本,收藏!
  •   大家写的值得一读,因为是经典。
  •   好,就是好,就是好!!
  •   小册子,翻翻不错
  •   很薄很有内容
  •   好的医书 对临床有好处
  •   人生过后唯存悔,知识增时转益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