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中医临床家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刘沈林、 马明深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刘沈林,马明深 著  页数:632  

内容概要

  《江苏省中医院中医临床家》精选整理了该院承淡安、叶橘泉、邹云翔、邱茂良、汪履秋、干祖望等25名全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书籍目录

成就辉煌腾飞明天——江苏省中医院发展足迹叶橘泉医事传略一、严师教诲,刻苦学习二、结合实际,加强认识三、不断学习,悉研中药四、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五、创建医院,发奋工作六、身处逆境,信念不灭七、存心济世,一代宗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一、把握辨证论治规律二、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三、重视研究中药与方剂四、精简处方的方法与实践五、胆囊炎、胆石症辨治经验六、哮喘辨治经验七、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辨治经验八、尿路结石辨治经验九、消化道癌症辨治经验十、乌头、附子应用经验十一、应用巴豆剂经验验案精选一、大柴胡汤治疗胆石症案二、哮喘验案三、神经性皮炎案四、精神分裂症案五、腰腿寒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案六、尿路结石症案七、肠风(直肠癌)案八、肠风(结肠癌)案代表著作与论文承淡安医事传略一、家庭出身二、学医经过三、步人社会四、赴日学习五、创办针灸学校和针灸疗养院六、抗战时期七、苏州复社八、光荣任务九、衷中参西十、医德高尚,生活朴素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一、针灸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简、便、廉、验的医疗技术二、针灸是科学的三、腧穴是有特定定位和内容的针灸治疗部位四、经络是有待阐明本质的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理论五、针刺必讲手法,手法决定针效六、规范毫针制作,发明揿针,推广“念盈药艾条”七、规范灸法治疗验案精选一、霍乱案二、疟疾案三、温疟案四、暑厥案五、湿脚气案六、湿痰案七、虚劳案八、寒膈案九、五淋案十、冲疝案十一、癞疝案十二、中经络案十三、中血脉案十四、中脏腑案十五、头风案十六、腰痛案……马泽人张泽生邹云翔施和生童葆麟曹鸣高邹良材邱茂良许履和江育仁汪履秋干祖望俞荣青诸方受徐景藩周仲瑛朱秉宜刘再朋龚丽娟夏桂成陆绵绵邹燕勤盛灿若医术人生——名医工作生活掠影

章节摘录

插图:其二,候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针灸大成》又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邱教授指出,针刺后不得气,可留针片刻,以待气至。如仍不得气,可轻轻捻转或提插,反复行针,以求得气,即所谓:“如待所贵不知日暮”之意。其三,守气。指守住已得之气。邱教授要求慎守勿失,使已出现的针感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灵枢。小针解》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刺得气后,操作时不随意变动针尖方向,反复行针,在有强烈针感时,将拇食二指紧握针柄,按针不动,使针感不断扩散,充分发挥其作用。其四,行气。邱教授称之为运气法。即针刺得气后,使针感向上下传导或四周扩散。《灵枢.官针》说:“切而转之,其气乃行。”采用捻转等法,但使针感传导。亦可采用调整针尖方向与使用提插等法,使针感传导。目的是调节针感,充分发挥针刺作用,以提高疗效。(4)得气的调节:邱教授在针刺操作时,十分强调针刺得气的调节。他认为得气的强弱、扩散、传导与持续时间,必须严密掌握,做到恰如其度,适中病机,才能充分发挥良好的作用。对初次接受针刺或体质衰弱的病者,针感不宜过强,针刺后徐缓行针,行较轻的提插捻转法,使针下保持较好的针感,患者感到轻松舒适为度,即使需要较强针感时,也应逐步加强,从轻到重,切忌突然疾刺,引起不良反应。若针刺后得气微弱,达不到治疗要求时,宜反复行针,持续不断,以加强针感,即古人所谓添气或催气,如下针后得气强烈,病者难以忍受,应立即暂停行针或将针稍向上提出,待针感缓解后,再继续行针。

编辑推荐

《江苏省中医院中医临床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江苏省中医院中医临床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