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方家选 等主编  页数:195  

内容概要

《中医伤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是与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第2版)配套的使用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习题集的编写要求,以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第2版)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范围和要求为依据,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内容为主要素材,并注意到与社会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对中医伤科学课程教学培养目标进行命题,基本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保证了习题集的适用性。    本书客观性试题占总题量的60%~70%,其中选择题包括最佳选择题(A1型题、A2型题)、配伍选择题(B型题)以及多项选择题(X型题),结合课程特点还选用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是非改错题等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占总题量的30%~40%,以简答题、论述题(含病案分析题)为主。在试题的命题中,各层次难、中、易程度的安排比例约为l5:70:15,既突出了教材内容的重点,又保证了必要的覆盖面,做到了层次分布合理,难易梯度适中,题型结构比例设定合理,内容覆盖面宽,能力结构合理,难易度适当。既突出了对教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又在结合中医伤科临床的基础上,注意了对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分析临床问题能力的培训,基本满足了教学大纲中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学习重点  难点解析  学法指导  习题  参考答案第二章 中医伤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伤科学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学习重点    学法指导    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节  中医伤科病证的病因病机    学习重点    学法指导    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节  中医伤科辨证基础    学习重点    难点解析    学法指导    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节  中医伤科临床治疗基本技能    学习重点    难点解析    学法指导    习题 ……第三章 骨折第四章 脱位第五章 筋伤第六章 内伤第七章 骨病附 模拟试卷及答案

章节摘录

  1.答:损伤初期因筋骨损伤,气滞血瘀,宜采用攻利法。常用的有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凉血法;损伤中期,局部肿胀基本消退,疼痛逐渐消失,瘀未尽去,筋骨未连接,故宜采用和法,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常用的有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损伤后期,由于气血耗损,往往出现虚象,虚则补之,故应采用补法,常用的有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若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宜采用温经通络法。  2.答:药膏可分为:①消瘀退肿止痛类:适用于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者,如消瘀膏;②舒筋活血类:适用于扭挫伤筋中期,如三色敷药;③接骨续筋类:适用于骨折整复后,位置良好,肿痛消退的中期患者,如接骨散;④温经通络祛风除湿类:适用于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者,可选用温经通络膏;⑤清热解毒类:适用于伤后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者,可选用金黄膏;⑥生肌拔毒长肉类:适用于局部红肿已消,但创口尚未愈合者,可选用橡皮膏等。  3.答:理筋手法操作可分为3个阶段来进行:①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是运用常用的基本手法,达到镇静或麻醉止痛、行气活血的目的,放松肌肉的痉挛紧张,使手法能在局部筋肉较舒松的情况下得以顺利进行,创造一个“松则不痛”的良好条件,也使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②第二阶段为理伤阶段:是应用手法理顺经络、活动关节,解决主要矛盾;③第三阶段为结束阶段:在使用较重的手法后,往往有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临床多用一定手法整理收功,使肢体充分放松。

编辑推荐

  《中医伤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伤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