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髓血管外科学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游潮 等主编  页数:376  字数:599000  

内容概要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型条件优越的神经外科中心,在脑脊髓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相当部分的脑血管病患者已在各级医院中接受了治疗。如既往仅能在大型医院开展的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也已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医院逐步开展,这虽然是可喜的进步,然而,因为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手术治疗与效果,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发病初期的临床判断与及时处理,手术指征的确定,治疗方式的选择,利弊的权衡,显微手术的运用及手术技巧的掌握,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脑脊髓血管外科学(精)》由游潮和毛伯镛主编,本书的撰写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编著者在临床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参考国内外文献,有针对性地深入讨论了脑脊髓血管病,尤其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诊治的相关问题。全书共分为五篇,包括总论,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自发性脑出血和脑脊髓血管病的护理。
由于颅内动脉瘤占据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80%的比例,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破动脉瘤的检出率日益升高,这种既往仅在少数大型医院神经外科施行的显微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逐渐在一些地方医院开展。本书针对这一发展趋势重点撰写了颅内动脉瘤一篇,从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应用显微解剖、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的掌握、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疗效评估、显微手术技巧、术中意外与应对措施等诸多方面作了尽可能详细的介绍,以期对正在开展颅内动脉瘤诊治的神经外科有所裨益。
对高血压脑出血,就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微创技术提出了编著者的观点。
脑和脊髓血管畸形,虽然两者有其共通之处,但却各有其特殊性,《脑脊髓血管外科学(精)》分章予以介绍。其中脊髓血管畸形,虽然发病率远低于脑血管病,但致残率极高,希望通过专章介绍,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
第二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三章 脊髓血管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及病因
第二篇 颅内动脉瘤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病因、流行病学及自然史
第二节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病理
第三节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第四节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情分级
第五节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处理
第六节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第七节 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基础与临床
第八节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麻醉
第二章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评估
第二节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三节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
第五节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并发症及临床治疗
第六节 颅内动脉瘤多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三章 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治疗前的必要准备
第三节 手术入路的选择
第四节 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
第四章 海绵窦内及床突旁动脉瘤
第一节 海绵窦内动脉瘤
第二节 床突旁动脉瘤
第五章 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
第一节 后交通动脉瘤
第二节 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
第三节 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
第四节 颈内动脉腹侧动脉瘤
第六章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第七章 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
第八章 大脑中动脉瘤
第九章 后循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治疗前的必要准备
第十章 基底动脉分叉部与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第一节 基底动脉分又部动脉瘤
第二节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第十一章 椎动脉与小脑后下动脉瘤
第一节 小脑后下动脉瘤
第二节 椎动脉干动脉瘤
第十二章 基底动脉干动脉瘤
第十三章 复杂动脉瘤
第一节 巨大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 宽颈动脉瘤
第三节 血栓性动脉瘤
第四节 感染性动脉瘤
第五节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第六节 夹层动脉瘤
第七节 多发动脉瘤
第八节 伴发其他疾病的动脉瘤
第九节 梭形动脉瘤
第十节 蛇形动脉瘤
第十一节 未破裂动脉瘤
第十四章 血管重建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第一节 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史
第二节 血管内治疗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 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
第四节 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五节 血管内治疗与外科手术的联合应用
第六节 血管内治疗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第三篇 脑脊髓血管畸形
第一章 脑动静脉畸形
第二章 海绵状血管畸形
第三章 脑静脉畸形与毛细血管扩张症
第一节 脑静脉畸形
第二节 毛细血管扩张症
第四章 硬脑膜动静脉瘘
第五章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第六章 脊髓血管畸形
第四篇 自发性脑出血
第一章 高血压脑出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底节区出血
第三节 丘脑出血
第四节 脑室内出血
第五节 脑叶出血
第六节 小脑出血
第七节 脑干出血
第二章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第一节 脑淀粉样血管病
第二节 出血性脑梗死
第三节 出血性脑瘤卒中
第四节 烟雾病
第五节 血液病
第六节 其他
第五篇 脑脊髓血管病的护理
第一章 脑脊髓血管病围手术期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脑脊髓血管病术前护理
第三节 脑脊髓血管病术中配合
第四节 脑脊髓血管病术后护理
第五节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第二章 脑脊髓血管病护理相关问题
第一节 血压管理
第二节 气道管理
第三节 颅内压监测及护理
第四节 营养支持
第五节 体液管理
第六节 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第三章 脑血管病康复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脑脊髓血管病康复评定
第三节 脑脊髓血管病康复治疗
第四节 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护理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Yasargil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核心内容是经蛛网膜下腔的自然通道来显露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颅内肿瘤,而并非通过脑组织达到这一目的。颅内动脉瘤的分离暴露,实质上是颅底蛛网膜下腔的连续解剖,即从一个脑池到另一脑池的开放过程。后交通动脉瘤所在蛛网膜下腔是颈动脉池。颈动脉池是一独立的池,上缘是前床突硬膜及额叶眶回,下缘是海绵窦,内侧与视交叉池共壁,外侧是颞叶内侧和小脑幕缘,颈动脉池的下部则通过坚韧增厚的蛛网膜即Liliequist膜与脚问池上部分开,颈动脉池最邻近的脑池包括视交叉池、侧裂池、脚间池及脚池等。颈动脉池内的重要结构包括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分支(即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等)的起始段,视神经和垂体柄,供应前床突硬膜的小动脉等,有时见额眶静脉经此汇入蝶顶窦或基底静脉。动眼神经并不通过颈动脉池,主要位于脚间池内,经后床突侧方,从小脑幕缘前床突的硬膜带内侧进人海绵窦。后交通动脉瘤常突向下方和后方,当直径达到4~5mm时,有可能在动眼神经进入海绵窦顶处压迫动眼神经,从而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的交通段是从颈内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发出点直至颈内动脉分叉部,此段主要发出后交通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构成Willis环的外侧界,起源于颈内动脉的后内侧壁,经蝶鞍上方向内下走行,穿过Liliequist膜进入脚间池,再经动眼神经上方汇人大脑后动脉,这一汇合点即大脑后动脉的P1与P2的分界点。在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中,须注意以下内容:①有15%~20%的人的大脑后动脉P1段发育不良,后交通动脉直径粗大,大脑后动脉直接起源于后交通动脉,即所谓胚胎型后交通动脉。这种情况下,后交通动脉即不能和动脉瘤一起夹闭,否则可致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梗死。②约6%的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呈漏斗样扩张,其原因不明,有时难于与小的后交通动脉瘤区分。漏斗样扩张今后是否演变为动脉瘤,目前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可观察。③后交通动脉有若干穿支(4~14支不等)分前后两组下丘脑、丘脑腹侧、视束前份、内囊后肢及丘脑底核等,术中均应注意不可误夹,尤其是注意保护后交通动脉的最大分支丘脑前穿动脉(即乳头体前动脉),否则术后有可能出现对侧肢体震颤及不自主活动等锥体外系症状。 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与其他颅内动脉瘤一样,常以蛛网膜下出血为首发症状。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因动脉瘤所在位置,出血主要聚集于患侧的颈内动脉池,也可破入邻近的脚间池和侧裂池。出血量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颞叶血肿或脑室内血肿。较少见的情况下,如动脉瘤顶嵌入颞叶时,主要表现为颞叶血肿但并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如果多次出血导致蛛网膜粘连,可形成脑积水。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常在出血同时有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提示患者动脉瘤体膨大(一般超过10mm),瘤顶指向外下方,从而压迫动眼神经,若患者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体积较小,但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明显,可能提示患者为巨大动脉瘤或大型动脉瘤合并腔内部分栓塞形成。

编辑推荐

《脑脊髓血管外科学》结合编著者在临床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参考国内外文献,有针对性地深入讨论了脑脊髓血管病,尤其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诊治的相关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脑脊髓血管外科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不错,非常好!,实用性强
  •   非常不错,帮助很大,好书。
  •   写的不错,刚开始看!图片挺精美的!
  •   里面的东西写的很笼统!适合神经外科初学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