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快乐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游涵  页数:135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一九九八年我和高希均教授率台湾畅销作家访问团到海峡对岸,随身带了几十本新出版的《杀手正传》送给文友。没想到不久之后大陆就出现《杀手正传》的盗版,而且错误连篇,所幸接到中华版权代理公司的信,表示可以接洽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就这样,我认识了该公司负责台湾事务的游涵。游涵那时不过三十岁,最初接触时,他给我一种玩世不恭印象,后来见到他草拟的版权合约,又一惊,居然是我看过最严谨且能保护作家的文件。看在这合约的份上,把代理版权的事务交给了游涵。只是接下来又有些琐事让我不悦,譬如有一年春节我由美国打手机给他,他接通后却要我等,说要接另外一个电话(事后得知是余光中先生从台湾高雄打给他的)。结果我一等就是十五分钟,后来他重新接起,居然说:“哟!您还没挂啊!”照我过去的脾气,早火了。但不知为什么,这个表面上目中无人的年轻人,竟让我感觉到一种真实、纯粹和恃才傲物——这倒像是当年的我。而且在听说他不但自己为我校对,还请他作为专家教授的母亲帮着校,进而知道他父亲是北京名医,妹妹也是眼科医生,之后,眼前浮现一个温馨家庭的画面。偏偏没多久这画面变了样儿。有一天我打电话给游涵,是位老先生接的,没好气地撂下一句:“游涵不在”,未等我说完就挂了。次日,游涵来电,猜我必定被他老爸训斥了,因為我的一口京腔,让老太爷誤以为我是游涵的哥们儿,而老先生对这个独子未承袭父业的失望和愤怒,也发在了“我”身上。至此,我才知道游涵有多么叛逆:大学念一半时,因看不惯同班的高干子弟欺负女生,把那位公子哥儿从二楼打到一楼,硬是被退学;后来重新高考,学了新闻,才受聘于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但是刚做完我的那本《杀手正传》,就又因看不惯领导的无能和腐败而愤然辞职。据说之后再以第一名的成绩,打败一票博士、硕士,进了另一文化机构,却又在不久之后离开……想必都因为他艺术家的怪习性。二记得认识不久,有一年我去北京,他到王府井的假日酒店看我,一边跟我握手,一边居然瞄着过路的女生,说“这妞不坏!”我当时没生气,连自己都不解。只是,后来我又解了,因为我知道他能文、能画、能说又特立独行,跟我很像,我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父亲对他的栽培与期望,又像我对刘轩,他们的父子关系使我再次见到了自己和儿子。我不敢说“幼无幼以及人之幼”,但我实实在在对游涵有了“感同身受”的心情,而且以我的眼力,确信他定有过人的潜力和才智。我一向认为:对有才气的人,外界要“忍”他的才,方可让他不羁的才情得以发挥;他自己也要“忍”自己的才,更踏实地治学。日本禅宗大师一休说得好:“佛界往往要经过魔界才能到达。”每一朵清莲都从淤泥中成长;而每一个采莲人,也肯定要走过污泥,才能采得清莲。经过许多迷失的游涵,后来的成绩或许是最佳的脚注。缘就这么妙,虽然游涵离开了国家机关,我们仍经常保持联系,他出版充满禅意的漫画,请我为他写序。他结婚有了儿子,请我取名;他拿到博士学位,也马上告诉我……我知道,他告诉我,其实是向他逝去的父亲报告。他不信自己如父亲在世时所说的“没出息”,要成功给所有的人看,父亲没等他,他就告诉我!步入不惑之年的他,作过机关干部、公司高管、记者、编辑、漫画家、作家、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在人生的上半段,可谓经历丰富。就连我太太也觉得奇怪,每次我看到游涵寄来松睿(他儿子)的照片,我都放在眼前书架上,好像见到自己的孩子。她岂知我正在赌,赌自己的“青眼”不错。三缘也确实有意思。二○○三年,我们全家带着贵州失明小女孩孙琴珍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眼疾,有感于许多贫苦盲人需要帮助,有意捐出一套有声书义卖。游涵听说,自告奋勇,找到盲文出版社,不但出版了《在生命中追寻的爱》等五本有声书义卖,而且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然后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放下就走”的洒脱。游涵现在除了是心理专家,也从事不少公益活动,仅山东他就去了三次,每一次都在下乡为农村家长讲解家庭教育及育儿常识,在当地口碑极佳。讲完课,还把自己口袋掏空,给那些念不起书的孩子们做书本费,并在山东最贫困的沂山中学创办了一所爱心图书馆,仅他捐赠的图书就有上百本。从這本书稿中我看出,他心里装着读者,装着所有人,特别是那些孩子!因此,他特别强调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的和睦,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网络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和家庭教育经验,也在许多单位、学校和幼儿园、社区和街道开办讲座和培训。他的悲心和智慧,缘于对自己的了解和超越,也缘于他对自然的爱。每次看他活动的照片、读他寄来的书信和新著,都觉得十分温暖。尤其最近他在信中说“您对我的人生意义大有影响,您尽到了我所奢求的、家父未及的勉励之责。也因此对您,既有惦念,又存依赖,那种情愫的确难以琢磨。”其实我没尽到什么职责,他有伟大的父母、体贴的妻子,我只是作了喜见千里马的伯乐。

内容概要

在热闹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困惑:物质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高,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内心的快乐却越来越少;工作中的应酬越来越频繁,身体状况却令人堪忧。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好了,心情却不好?如何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快乐呢?    本书从故事和案例引申,采用国学结合心理学的手段,旨在帮助所有的读者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惑和不自知,从而走向和平、喜悦和宁静的内心。

作者简介

游涵,心理及家庭教育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媒体策划人及特约嘉宾山羊座,属羊,爱吃羊羯子,性格像羊一样温顺。
  没当过三好生,也没受过处分,童年好奇心极强,拆过好多值钱的东西,经常被大人说成是不务正业。
  长大后以朋友众多而自豪,琴棋书画无所不好。
  学过贸易、新闻
  做过物价员、记者、编辑、经理、版权代理人、讲师、画匠和撰稿人
  最希望的事:家庭和睦
  最钟爱的职业:爸爸
  最惦念的人:母亲
  最爱的人:孩子
  最崇拜的人:李小龙
  最喜欢的动物:藏獒
  最爱看的书:佛经、漫画
  最牵挂的地方:台湾
  最伤心的事: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终生信条:家和万事兴
  一写过的书
  《禅是一盏心灯》《掌上菩提》《易理乾坤》《倒空你的杯子》
  《我没错,我有罪》《拯救心灵》《拯救家庭》《我的孩子怎么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命中的制约 心理学研究认为,我们今天在人际关系,在工作及一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与烦恼,几乎全部来自于童年经验(心理学研究认为,童年经验对人类性格的形成占到95%以上的比例)。由于当年的环境制约了我们,所以为了满足安全感,我们被迫适应了病态环境,长大后,我们仍然以这种病态的心理去接触社会和家庭,虽然后天的环境已经有所不同,然而,我们仍然将现在投射为当年的环境,并由此病态经验加以处理,这,就是烦恼的根源。第二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当我们的头脑中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时,我们本身已经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了,即使我们再想成功,就像那头被马戏团捕捉的大象一样,手脚早就被旧有的经验和观念牢牢地绑住。因此,我们的束缚来源于我们的安全感,为了能安全地生存下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便接受了大人们的同化,知道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这些经验,都来自那些爱我们的大人们言传身教,我们无从选择对错。为了让我们能够生存下来,他们按他们认为是对的经验教化我们,无形中让我们远离自己的本然,为了与他们共存,我们必须屈从于他们,而他们的经验只是他们为了与环境共存而体会出来的,严格上说,这些经验与我们无关,与我们的本性无关,而一旦被迫吸收,我们便离自己的大道越来越远。第三章 家庭关系塑造人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比喻,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块玉石,那么玉石的质地就是孩子的本性,也就是本我。将来形成的玉器就是超我,用于社会角色就是社会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不能伤害孩子的本性(本我),还要把孩子打造成为成功的超我(社会我)。第四章 成功的背后 智慧的女人就如同大地,而大地是平静且盛载一切的,它的博大与深远,正如同母性的胸怀。而它越是不动声色(地等待),就越能激发老天(男性)的恩泽,正如广阔的平原永远水草丰美、秧苗遍地,这就是乾坤之道。女人若是深晓此道,就会毫不费力地缔造出一个男子汉,一个成功人士。第五章 拜师学艺 教育上的缺陷,并不能证明尊师重道的错误,相反,越是思维混乱、物欲横流的环境,就越要强调从师的意义。对于职场上打拼的白领,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于正在迷茫的年轻人来说,老老实实地拜师学艺,才有可能学到真正的生存之道,成功之术。第六章 谈古论今学管理 管理学就是植物学,在园丁眼中,没有哪一朵花开得不美丽,也没有哪一个果实不饱满,在园丁看来,一棵树是一个整体。同样,老板对团队,就如同园丁对植物,既要“目中无人”(没有是、非、人、我),又要心怀大局。第七章 自由和规则 向往自由是人的本性,这是一种天然的能量,严格上说,它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就像水的流动本性一样。然而如果一味地堵塞它,逼着它改道,那么,水是没有办法自行改道的,它只能越积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量会越来越大,水位也越来越高,终有一日,它会泛滥。第八章 生命的重建 当这种功课做得足够久,并逐渐形成习惯的时候,我们的任何行为都会在这种观呼吸的支配下进行,于是我们的生命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自主。是的,我们开始做自己的主人,一切均在自己心灵的掌握之中,不会再执着于任何一种状态,无论是思维或是行为,语言或是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会生出人人向往的一种心态——自在与开心。第九章 心想事成——意识的能动作用 不要设定结局,实际上是在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活在当下。对自己的每一个细节负责,每一个念头负责,是放下成就感、名利欲和成败观的一种轻松,一种释然。第十章 舍即是得 有一个故事可以解释这种舍的心态,一个年轻人坐在公共汽车上,此时他看到一个老人上来,于是他下意识地站起来让座给老人,全部过程,他没有任何做给别人看的想法,只是直觉使然。那么这个直觉是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出来,那就是:“感谢老人给了我一个机会:证明我是个有责任感的年轻人。”这就是健康之舍,他在舍的同时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证明了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第十一章  转迷为悟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我们与老子换位思考,那么就可以想象,当我们看到大海时,就会体会到那个起伏的海浪,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能量的起伏是自然,他不得不抢名的“福”、“祸”,只是起、伏而已。第十二章  适者生存 这一切都是觉察后得出的反馈,是自己通过学习得出的经验教训,也是对自己的真正了解。从此,我才知道过往的一切来自何处,也紧紧抓住觉察,这一智慧的方法来观察和处理当下的事物,久而久之,我的人际关系得以明显改善。第十三章  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规范中展现自由,如果把一张桌子的两头比喻为黑、白(两个极端),中庸就是中间的灰色地带,这个地带的面积很大,其空间足以发展自由和创造力。第十四章  返璞归真 庄子说过:受教育,是为了获得知识后找到内心的本然,而不是仅为了求得功名。其实,这才是学习的本质目的——返璞归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返璞归真,或者说,如果做到真正的“真”呢?如果想弄清这个问题,就先要搞明白我们为什么有时候“不真”。第十五章  平常心 有人曾经对平常心有一种比喻:把一块长一米,宽一尺的木板放在地上,所有人站在上面都不会有顾虑。然而,若把这块木板放在万丈悬崖之间,你仍然可以平静地站在上面并走过去,此时,你明白了什么叫平常心。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生命中的制约我家曾住在北京一所公园的隔壁,因此常能在放学的路上看到公园门口贴出的海报,说某某马戏团又要来此表演。每当那个时候,特别是放寒暑假的时候,院里的所有小朋友就特别兴奋。我们都会纠缠着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们买票,以便能看到那些动物们精彩的表演。当马戏团成员浩浩荡荡地走进公园时,我们这些刚放学,或是正在放假的小朋友都会驻足观看,那时候,整条街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在游行的行列中,总有一个硕大的动物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它有一对长长的牙齿,一双扑扇一样的大耳朵,庞大的身体,以及粗壮无比的腿。它披红挂彩地走在队伍当中,上面骑着一个人,这个人不时地用一根细细的木棍点击着它的身体,这头大象便顺从地往前移动,还不时向围观的人群点头,轻轻摇摆着长长的鼻子。在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小朋友都会注意到,这头大象的腿上没有绳索,却老老实实地按驯象员的指令完成着各种高难动作,因此会不时地博得一阵阵喝彩。组织我们前来观看马戏表演的老师为了丰富假期生活,也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特意请驯象员为我们这些小学生讲解这头大象的故事。驯象员叔叔说:“这头大象捕获于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因此取名为版纳,版纳今年刚好9岁。”有小朋友问:“叔叔,它这么大,是怎么捕获的?”

后记

初见游涵,他对我说了一些话,类似于劝导我要注意什么方面的事情。但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是被他一双大眼看得发毛。朋友介绍说这是一位心理学专家,我心想,心理学家实在是太可怕了,洞穿一切,能榨出你皮袍下面的一切“小”来。后来听说他正在写一本书,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我是做出版的,心思一动,就让他发过来让我看看。当时心想,如果写得不好,就和他客气客气婉转表达之后就不再有下文了;如果写得好,就不客气地要过来出版了。他在此之前已经出过多本著作,和几家出版社都合作过,所以我也没想他会发给我。结果两天之后,他居然就把稿子的全部电子文件都发过来了。因为经常遇到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作者,我不免有点吃惊,没有任何合同,他怎么会如此放心?再一看他的书稿,居然欲罢不能,从第一章《生命的制约》到最后一章《平常心》,一口气读了下来,竟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天晚上,我就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本改变我的生活的书》,我才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可以生活得很简单,也很快乐。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对他生出由衷的感激之情来。在接下来的编辑、设计版式、制作宣传方案的一系列环节中,游涵都非常配合。在和他的沟通中,我慢慢地发现,他的肚子里还有很多东西,就像一座待开掘的宝矿,我想再从里面挖些宝贝出来。于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出一个系列的想法:比如夫妻之间、亲子关系、社会困扰等等。游涵笑问:“如果出来的是石头怎么办?”我坚定地回答:“石头——扔出去,宝贝——留下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曾经在偌大的书店遍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遗憾的是,除了满纸术语和图形理沦,我几乎找不到任何普通人能够读懂的作品。直到看了游涵老师的书,它深入浅出的理论推演,让我不再认为心理学是遥不可及又高深莫测的:它绘声绘色的情景故事让我一边阅读一边感同身受,那故事里有几多自己的影子;而作者精妙的点评又如点石成金之手,让我茅塞顿开,恍然火悟。  ——读者评论这本书风格迥然不同,它始终着眼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让人感觉既亲切又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心理学知识,读起来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或许,解决普通人的当下难事,使作品拥有了超乎平凡的价值。  ——读者评论这是一本关于心灵感悟的书,整个书所阐释和说明的就是对人的反省和自省,充满着禅机和哲理,给人以启迪,读此书之后,烦恼会逐渐减少,人会轻松起来,心灵会开阔起来,生活会闲适惬意起来。  ——网友评论 生活在繁杂的社会中,人们像被困在自己的围墙里,被金钱和生活琐事牵着走,总想冲破自己思想的重围,但却无奈地发现还是被困,无法逃离。开启人们心灵的手册——《寻找失去的快乐》像一位儒雅的学者兼朋友,促膝而谈,使得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在交流探讨与认同中重获“心”的力量。这种感觉犹如遇见了知音,愉快地共同探讨人生的哲学,是摸索重建自我健康心灵的一次旅程。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

《寻找失去的快乐》旨在帮助所有的读者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采用心理学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惑和不自知,从而走向和平、喜悦和宁静的内心,找到真正幸福的人生。自由、自信、放松、洒脱,真的很难,因为我们背着一个深重的包袱,它过去的名字叫“经验”,现在的名字叫“观念”。背着它,是希望得到安全感;可不放下,心灵永远无法释然。《寻找失去的快乐》以“心理禅悟”的方式,协助你轻轻地摇动船桨,渐渐地脱离烦恼,驶向彼岸。《寻找失去的快乐》作者游涵近期将做客北京爱家广播、北京交通广播、内蒙古卫视,敬请关注“感悟心灵”博客发布相关信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找失去的快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带着一颗找寻快乐的心翻开了《找》,在它带领的一场心灵旅程中,自己不断地以自己的影子摸索游老师的文字。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在点滴中认同,在点滴中收获。感谢游老师的分享!
  •   两个读完这本书,做了很多笔记,关于快乐从心里的产生到如何控制,说的很深入,非常喜欢,学到很多东西。
  •   很容易读懂,游老师的书,博客都是很喜欢的。。
  •   帮朋友买的,他很喜欢!
  •   看的时候,作者给我诠释了我们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的,起码让我现在的烦恼减少,值得一看
  •   和预期的一样,给我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   这是,我们大学老师写的书····力挺·····
  •   所以,一切事物的结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可以做出最高明和最智慧的选择,这些选择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全新的命运。

    只看了一章,就觉得不错
  •   买了两本,分别送给在美国读书的女儿和养个。
  •   深入浅出,很温暖的小书。几点感受:一,理解“体味”二字,二,许多经验来自儿时记忆,三、学会放下,平常心。:)
  •   这是一本的内容通俗易懂,很多都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问题,受益匪浅。
  •   属于床头小品,娓娓道来,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调剂
  •   我只能吐槽一下!物流特慢!!!5天才到!书有点薄!
  •   书是本好书,内容不错,而且也是正版。郁闷的是,是一本样品数,封面很脏,这倒无所谓了。关键是,里边有一张被撕掉了。太郁闷了,怎么这样的书页往出发啊,卓越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不看一下再发出来。旧一点的没关系,不能少内容啊,都被撕掉了还发出来,真受不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