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搭建实训教程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段欣 主编  页数:184  

内容概要

  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要求,从网络搭建技能培训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网络搭建的流行设备和软件,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编写从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  本书采用实训教学的方法,通过具体的实训任务讲述了网络搭建基础、交换机的配制与管理、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接入Intemet、网络备份技术、访问控制列表、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并通过最后的综合实训,展示网络搭建的综合应用。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教材,可作为各类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从业人员的参考学习资料。  本书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详见前言。

书籍目录

第1章 网络搭建基础 1.1 网络体系结构 1.2 网络拓扑 1.3 IP地址规划 1.4 传输介质 实训1 双绞线的制作 1.5 网络设备概述 实训2 WindowsXP对等网的组建 思考与实训第2章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2.1 交换机的组成与启动 2.2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与基本配置 实训3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3 交换机VLAN划分 实训4 单交换机的VLAN划分 实训5 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 2.4 VLAN间主机的通信 实训6 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主机的通信 2.5 交换机端口安全的配置 实训7 端口安全的配置 思考与实训第3章 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 3.1 路由原理 3.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介绍 实训8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3.3 静态路由及配置 实训9 静态路由的配置 3.4 动态路由协议及配置 实训10 RIPv2和OSPF的配置 思考与实训第4章 接入Internet 4.1 网络地址转换 实训11 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4.2 广域网技术 实训12 PPP协议的封装及认证 思考与实训第5章 网络备份技术 5.1 生成树协议 实训13 快速生成树协议的配置 5.2 链路聚合介绍 实训14 链路聚合 5.3 VRRP冗余备份技术简介 思考与实训第6章 访问控制列表 6.1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 6.2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实训15 路由器上配置标准ACI 6.3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实训16 路由器上配置扩展ACI 6.4 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 实训17 交换机上标准命名的ACI 实训18 交换机上配置命名的扩展ACI 思考与实训第7章 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7.1 活动目录与用户管理 实训19 活动目录的安装与配置 7.2 DHCP服务器 实训20 DHCP服务器的配置 7.3 DNS服务 7.4 Internet信息服务 实训21 Web服务器的配置 实训22 FTP服务器的配置 7.5 邮件服务器 实训23 邮件服务器的配置 思考与实训第8章 综合实训 实训24 单核心网络搭建 实训25 双核心网络搭建 思考与实训

章节摘录

  第1章 网络搭建基础  1.1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网络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设备和其他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允许用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通信系统,它广泛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OSI/RM),也就是七层网络通信模型,通常称为OSI七层模型。  OSI/RM的颁布促使所有的计算机网络走向标准化,从而具备了开放和互联的条件,即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遵循同样标准的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1.网络模型  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是一种网络功能层次化模型,是对网络进行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OSI参考模型描述了信息或数据在计算机间的通信过程,并把实现通信所需要的所有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图1.1为OSI七层模型的示意图,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通常称为媒体层,是网络工程师所研究的对象;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被称为主机层,是用户所面向和关心的内容。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七层的组成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1)物理层  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桌面PC上插入网络接口卡,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提供了一个物理层。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的第二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网络搭建实训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