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西]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J.Huerta de Soto)  页数:756  字数:70000  译者:葛亚非,刘芳  
Tag标签:无  

前言

  非常高兴《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中文版和大家见面了。十年前我在本书第一版中就曾预测,严重的经济危机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今天这一猛兽开始发威了。从这一点来看,中文版的出版显得尤为及时。  得到中央银行许可,并且在过去十五年中在央行指导下执行的人为信贷扩张政策不可能会以其他任何方式结束。当2001年美国从最后一次的危机(尽管短暂且有些受压抑)中透过气来,并且美联储重新启动始于1992年的大规模的人为信贷扩张和投资时,目前即将结束的经济扩张循环就开始在积蓄动力。这次的信贷扩张并没有受到自愿家庭储蓄平行增长的支撑。多年来,票据和存款形式的货币供应以每年平均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即世界货币流通的总量每七年增长一倍。源于这次信托膨胀的交易媒介已由银行系统作为新创造的贷款以非常低的利率发放(甚至实际上为负利率)。这一切激发了投机泡沫的产生,即产生资本商品、房地产资产以及代表这些资产的股票价格暴涨,而这些股票在股市的交易又造成股指飞涨。  令人惊奇的是,就像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的“股指飞涨”一样,货币增长的冲击并没有严重影响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些大概只占所有商品的三分之一)。过去的十年,如同20世纪20年代一样,大规模高科技的运用和重大的企业创新导致了生产率的显著上升,而这一上升,如果不是注入了货币和信贷元素,就会产生消费品和服务单位价格的健康和持续性的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经济与全球经济市场的完全接轨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品和服务的实际生产率增长。在近几年生产率迅速增长阶段没有出现消费品价格的健康的“紧缩”,有效地证明了货币冲击严重扰乱了经济发展进程。关于这一现象,我已在本书第六章第九部分详细论述。  正如我在书中阐述的那样,人为的信贷扩张和交易媒介(信托)的膨胀并没有为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捷径,无法避免所有高利率自愿储蓄的必要牺牲和纪律约束(事实上,尤其在美国,自愿储蓄最近几年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时还出现负利率)。的确,人为的货币信贷扩张从来都只是短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最佳方案。实际上,我们毫不怀疑货币冲击具有长期的衰退性质:新创造的货币贷款(并不是公民们原来存储的货币)为企业家们及时提供他们实现极端野心的投资计划所需使用的购买力(特别是近年来建筑和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换言之,企业家们之所以这样投资,似乎是由于公众增加了储蓄(而事实上公众的储蓄并没有增加)。经济体系普遍不协调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是:金融泡沫(失去理性的昌盛)对现实经济造成了非常有害的影响,社会发展进程迟早会以经济衰退的形式出现逆转,标志着社会发展又重新开始痛苦和必要的经济调整。而这种重新调整总是要求每一个已经扭曲了的真正的生产结构必须恢复原状。有多种具体动因可以造成货币“欣狂”(the euphoric monetary“binge”)的结束以及经济衰退“余孽”(recessionary hangover)的开始苏醒。而这些动因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各不相同。在当前形势下,最为明显的动因应是原材料,特别是石油价格的攀升,美国房产的次贷危机,以及众多大银行机构的失利,即当市场表明这些银行的负债值明显超过其资产价值(抵押贷款)时出现的破产。  当前,不少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声音不断在呼吁要求进一步减少利率,增加新的货币投入以使得他们既能完成投资项目而又不受什么损失。然而,这种逃避的态度只能将问题暂时搁置,其结果是使问题到后来变得更为严重。这次危机的起因有两种,一是资本品企业(尤其是建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受低廉信贷的驱使做出了企业经营的决策错误,造成了利润损失;二是消费品价格的运作开始稍逊于资本品的价格。此时,一场令人痛苦且又不可避免的经济重新调整就开始了,除了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外,我们还痛苦地发现消费品的价格在上涨(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如果我们对目前的经济与金融事件进行最精确的分析,并且进行最冷静和稳定的解释,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央银行,即真正的中央金融计划机构,不可能随时都能成功找到一项最有利的货币政策。这正好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前苏联不能对其经济提供周全的计划。换言之,正如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所发现的那样,总体上讲,社会主义的经济法则一般不可能完全应用于中央银行,具体来说,不可能适用于美联储,过去不利于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当前也不可能利于伯南克(Ben Bernanke)。按照这一法则, 就不可能在计划机构强制行政命令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调控整个社会。这是因为这一机构从来不会获取所需信息,以使其行政命令更具协调性质。的确,没有什么比“致命的自负”(哈耶克的话)更危险,自负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或是以为自己至少很聪明,有足够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能对最适当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因此,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不是去减缓经济周期中的剧烈震荡,而是增加这种动荡,并使其恶化。这样, 伯南克及其美联储董事会和其他央行(以欧洲央行为首)所面临的困惑总是让人不舒服。多年来他们对于货币的责任一直在缩小,现在他们已经走进死胡同。他们要么任由经济衰退进程事发和进行健康且痛苦的调整,要么采用“以毒攻毒”(hair of the dog)的方法,逃离这次灾难。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更为严重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可能会愈演愈烈(这一现象恰似1987年股市崩盘后的情形,这一失误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的通货膨胀,这一事件直到1990—1992年期间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才结束)。而且,此时,重新执行廉价信贷政策只能阻碍必要的无盈利投资的变现和使公司无法恢复原状,其结果甚至必定会延长衰退周期。这种现象近年来已在日本出现,尽管日本尝试了各种干预政策,但其经济仍然无法对任何激励措施产生响应,如信贷扩张和凯恩斯方法。正是在这种“金融精神分裂”(financial schizophrenia )环境下,我们才必须对最近由货币权威机构(the monetary authorities) 发起的“黑暗中摸索”(shots in the dark)进行解释(这些货币权威们的职责相互矛盾:既要控制通货膨胀,又要向金融系统注入必要的流动资金以防其倒闭)。因此,当美联储在某日拯救了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美国国际集团(AIG)、 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 或花旗银行(Citigroup)后, 就只好让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倒闭, 其堂而皇之的托词是为了“教训一下”(teaching a lesson) ,不愿增加道德风险等。紧接着,随着局势的展开,又通过了一项用7000亿美金从银行系统购买所谓“毒性”(toxic)或“无流动性资金”(illiquid),即毫无价值的资产的计划。 如果该项计划是通过税收(不是更多的通货膨胀)完成,那么,这就意味着要加重各家各户的税收负担,而此时,人们恰恰无力承担重税。最终,由于怀疑此项计划是否有效,才决定把公共货币直接注入银行,以“确保”银行总存款量不变。  相比之下,欧盟的经济状况要稍微好些(如果我们不考虑为刻意使美元贬值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效应,以及相当严重的欧洲僵化性,尤其在劳力市场上的僵化性,这些都会使得欧洲的经济衰退时间更长,更令人痛苦)。欧洲央行推行的扩张政策,尽管存在严重漏洞,仍然比美联储的政策略胜一筹。再者,欧洲主要经济体在康复时期完成了趋同标准。欧盟的一些边缘国家,像爱尔兰,特别是西班牙,他们在加入欧盟的过程一开始就陷入了较大的信贷扩张。西班牙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状况。西班牙经济曾经经历过兴盛时期,其真正原因部分是由于1996年以前首相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 (Jose Maria Aznar) 为首的西班牙政府对结构改革放宽了限制,而其主要原因则是人为货币信贷扩张,其扩张速度几乎是法国和德国的三倍。 西班牙经济智能体对在进行共同体趋同过程中,传统的低息贷款利率下降原因的解释是: 低息贷款(easy-money)极易获得,民众从西班牙银行获取贷款需求量大(主要是为房地产筹措资金),而这些银行都是通过无中生有创造货币来贷款,欧洲央行的银行家们对这一现象竟然熟视无睹。然而,一旦面临价格上涨时,欧洲央行就开始忠于职守,发布命令,不管货币联盟的成员国有多么困难,也要求他们尽可能地长期保持利率不变。这些成员国,如西班牙,现在已经发现他们在房地产方面的多数投资都是错误的,并且正在对现实经济进行长期且痛苦的重新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最恰当的政策莫过于对各经济层次(特别是劳动力市场)放宽限制,使得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快速重新分配至盈利企业部门。同时,必须降低公共开支和税收,增加负债累累并要尽快还贷的经济行为人的有效收入。 普通经济行为人和一些企业只有通过减少成本(特别是劳力成本)和还清贷款, 才能恢复其财政状况。要实现这一目的,必要条件就是:非常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和更为紧缩的公共部门。 如果市场要尽快揭示错误生产的投资商品的实际价值,这些因素都是基本要求,因而,也能为将来健康持续的经济复苏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大家的利益,我希望这种复苏会很快到来。

内容概要

  作为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赫苏斯·维尔塔·德索托教授在《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这本跨学科的巨著中,以翔实的史料、充分的文献考证以及严谨的理论论证,深入浅出地概述了金融和银行业的发展史,介绍了货币不规则存管合约的法理本质,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沿革,经济学界关于货币银行的主要观点以及奥地利学派关于货币、银行信贷系统的理论。《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气势恢宏,细节引人入胜,对于想了解金融史、经济史的读者,却对是超值的读本。

作者简介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 (J.Huerta de Soto 1956— ) 奥地利学派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政治经济学终身教授,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博士生导师。1983年获“胡安•卡洛斯国王国际奖”。2005年获亚当•斯密奖终身成就奖。著有《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Socialism,Economic Calcul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1月),《奥地利学派:市场秩序与企业家才能》(The Austrian School:Market Order and Entreprenearial Creativity)(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不规则存管合约的法律性质
 1.术语的澄清:借贷合约(使用借贷和消费借贷)及储蓄合约
 2.不规则存管的社会和经济作用
 3.不规则存管合约与货币借贷合约的根本区别
 4.罗马法专家对货币不规则存管的基本法律原则的探索
第二章 违背货币不规则存管合约法律原则的历史回顾
 1.引言
 2.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银行业
 3.中世纪晚期的银行业
 4.查尔斯五世时期的银行业以及萨拉曼卡学派的理论
 5.十七到十八世纪的银行业——合法银行业的新尝试:阿姆斯特丹银行
第三章 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的法理论证
 1.引言
 2.不规则存管合约不能等同于贷款合约或消费借贷合约的原因
 3.不完美的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可获取性的概念
 4.货币不规则存管,附有回购协议和人寿保险合约的交易
第四章 信贷扩张过程
 1.引言
 2.贷款合约中银行的真正中介职能
 3.货币银行存管合约中银行的职能
 4.银行使用活期存款所产生的影响:单个银行案例155 
 5.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和新存款的创造
 6.所有银行同步发起信贷扩张所造成的额外困难
 7.存款创造与无担保票据发行的类似
 8.信贷紧缩过程
第五章 银行信贷扩张及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1.资本理论基础
 2.自愿性储蓄增长前提下信贷增长对生产结构的影响
 3.无储蓄增长作支撑的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商业周期的奥地利学派理论或流通信贷理论
 4.银行、部分准备金率和大数法则
第六章 商业周期理论的再思考
 1.为什么资金源于实际储蓄(而不是信贷扩张)的新增投资不会引发经济危机
 2.推迟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滞涨过程的理论解释
 3.消费信贷和周期理论
 4.信贷扩张引发虚假繁荣的自我毁灭性:“强制储蓄”理论
 5.资本浪费、生产能力闲置与生产资源的错误投资
 6.信贷扩张导致大规模失业
 7.国民收入核算无法反映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
 8.创业精神和周期理论
 9.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政策及其对经济的不稳定影响
 10.如何避免商业周期:经济危机的预防和复苏
 11.商业周期理论与闲置资源:对繁荣初期的影响
 12.经济衰退阶段必要的信贷紧缩:对“二次萧条”理论的批判
 13.“躁郁型”经济:创业精神的受挫及循环商业周期对市场经济的其他负面影响
 14.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5.经济周期对银行业的影响
 16.马克思、哈耶克与经济危机为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观点
 17.两点补充思考
 18.经济周期理论实证
第七章 对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评析
 1.引言
 2.对货币主义的批判
 3.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4.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和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新李嘉图主义和重置理论的争辩
 5.结论
 6.人寿保险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附录
第八章 中央银行和自由银行理论
 1.对银行学派的批判性分析
 2.中央银行拥护者和自由银行倡导者之间的争论
 3.“社会主义不可能定理”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应用
 4.对现代部分准备金自由银行学派的批判性分析
 5.结论:中央银行支持者和部分准备金自由银行辩护者之间的错误争论
第九章 银行改革建议:百分之百准备金制度
 1.现代倡导百分之百准备金制度理论的历史回顾
 2.我们的银行改革建议
 3.所建议的银行体系之优点分析
 4.对我们货币改革建议的反对意见之回应
 5.所建议的货币和银行体系的改革和转型过程的经济分析
 6.结论:自由社会的银行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英汉对照)
人名索引(英汉对照)
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7条)

 
 

  •   奥地利学派关于货币的经典巨作,深刻揭示了银行信贷扩张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令人震惊之余又不得不叹服!
  •   对了解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很有帮助。
  •   很好,奥地利学派自哈耶克 罗斯巴德之后新一代张掌门人的大作
  •   温习一下金融知识
  •   经济类的书,金融业从业人员必读。。
  •   内容丰富,好书。客观翔实。
  •   很系统,值得一看
  •   听同学介绍买的这本书,还没看,但从目录里就可以看出,得有一定功底才能读得下去。好好读读
  •   印刷不错,内容还没看。接下来半年有事做了。
  •   很久没有看这么厚的书了,不过书写的很好
  •   经典的经济学著作,暂时只粗略读了第一章,迟点补上评论
  •   收藏,研究使用
  •   经典就是经典,非常好,值得购买
  •   这本书非常好看,正在看。
  •   这本书很好,值得拥有!
  •   数比较后啃了大概两个星期才啃完
  •   专业内容,适合研究
  •   学习多年的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总觉得宏观经济学与现实有些脱节,读完此书,终于知道原因了.
  •   高山仰止
  •   正版书,包装很好
  •   赫苏斯·维尔塔·德索托教授为奥地利学派的当代代表人物,本书史料翔实,论证扎实,非常值得研读!
  •   奥地利学派的经典之作,内容无需多说。
  •   很系统啊,值得好好学习
  •   非常好,终于买到这本书了
  •   大部头,需要时间才好评论啊,直觉不错所以买了。
  •   非常不错的一本货币银行学研究著作,特别是引入了当代货币金融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耳目一新
  •   小版面,700多页,书很厚,捧在手里不舒服。每页注释太多,内容还没细看,慢慢研究。
  •   要折扣可以大一点就好了,质量还可以
  •   总体还不错,但是略微有些科班主义。
  •   看了评论后买的,还没有时间读,只是浏览了一些摘要。
  •   书很不错,比较详细,
  •   书是好书,就是太罗嗦了,看得有些困。
  •   看了个开头,感觉罗嗦,奥地利学派的是不是都有这个特征?
  •   书太厚了,不知道是否有硬货。
  •   今天才开始看这本书,书发来的时候质量不错,书也很厚。需要一定时间去看,刚看了一点,内容为翻译版本,有些地方要边看边想。
  •   本书是继哈耶克之后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德索托的倾力巨作,是奥地利学派的货币银行学,全文气势恢宏,细节引人入胜,被译为2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
  •   大部头著作需要静下心来读。
  •   可能起来挺累的,专业性太强,不过,对业内同仁来说,算是痛并快乐着。
  •   太学术了。
  •   本来内容很好的书,翻译实在太烂,很怀疑译者懂不懂中文,懂不懂经济学
  •   计算机软件翻译的迹象非常明显!艹!
  •   印刷错误挺多的
  •   有货的时候买的
  •   好书 挺喜欢的额
  •   非主流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   不错,性价比也很不错
  •   微博上看介绍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