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检索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程发良,陈伟 主编  页数:264  

前言

  我们已经迈进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自由、平等地利用信息资源,成为每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在这个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以传统及现代的方式共存,现代信息技术正促使数字形态与网络传播成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这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不仅是获取学位、谋得职位的通途,也成为人们生活、休闲、交流、消费的重要方式。更是人获得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途径。会学习,是成为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信息资源检索正是一门教会人们如何通过利用信息资源,提升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信息素养的课程。自教育部1984年发文开设“文献检索”课至今,高校开设此课程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知识爆炸式增长、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极大地推动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使信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方式、内容、范围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以说,信息资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生活、学习密不可分。  信息素养是整个高等教育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资源检索课程承担着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的技术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扩大。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基于此认识,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其中,标准对信息素养能力的主要表述为:“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这一标准从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来衡量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从而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2000年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中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具体规定了学生在查询、获取、评价、处理、使用信息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与水平,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养的依据。以上两个标准,不但有力地指导了美国信息素养教育,而且也为其他国家所广泛采用。特别是《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由于其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已在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亚、南非、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均评价很好。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突出和重要。信息素养已成为一种对信息社会的基本适应能力。《信息资源检索》一书,正是我们根据现代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条件下,大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需要而编写的。在重视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的同时,关注信息道德教育是本书的重点之一。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垃圾、形形色色的信息犯罪、无所不在的信息侵权,掌握利用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资源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尽可能介绍国内外最新的信息资源的形式与内容、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同时,本书与其他信息资源检索教材的最大不同,在于将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教育结合起来,在注重信息资源检索利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同时,使大学生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注重规范地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书由程发良、陈伟主编,周安、汪琼、李玮平副主编。第一章由伍姣玲编写;第二章由丘瑜、莫志雄编写;第三章由申慧、李金波编写;第四章由李玮平编写;第五章由周安编写;第六章由潘雁钦、丘柏林编写;第七章由王发社、陈全平编写;第八章由汪琼、陈伟编写。全书由程发良教授、陈伟研究馆员、汪琼研究馆员统稿并审定。在编写过程中,陈莉、尹莉莹、谢丽娜、陶世银、袁淦泉、王小兰对本书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学识所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条件下,针对大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需要而编写的。重视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的同时,关注信息道德教育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并且在尽可能介绍国内外最新的信息资源的形式与内容、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同时,将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注重信息资源检索利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同时,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注重规范地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其他人员进行信息资源检索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信息资源基本知识  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   一、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   二、信息与文献、知识、情报的关系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内涵、发展及特性   一、信息资源的定义   二、信息资源的变化发展   三、信息资源的特性  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分类   一、按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划分   二、按信息资源的加工层次划分   三、按信息资源的出版形式划分   四、按公开程度对信息资源的分类   五、新型信息资源  第四节 信息资源利用与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二、信息素养的内在特点   三、信息资源利用中的素养要求   四、信息素养与信息资源检索课 第二章 信息资源检索原理  第一节 信息资源检索概况   一、信息资源检索发展历史   二、信息检索原理   三、信息检索意义   四、信息检索类型   五、信息检索工具与检索系统  第二节 信息检索语言   一、检索语言及其特征   二、检索语言类型  第三节 信息检索方法与程序   一、研究课题分析   二、检索系统确定   三、检索方法选择   四、检索途径确定   五、文献线索查找   六、原始信息获取  第四节 信息检索效果评价   一、检索效果评价的指标   二、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   三、提高检索效果的措施 第三章 工具书检索  第一节 工具书基础知识   一、工具书的产生和发展   二、工具书的性质与定义   三、工具书的特点与功用   四、工具书的主要类型   五、工具书的结构  第二节 工具书检索   一、工具书排检方法   二、字词检索   三、古今图书检索   四、篇目文句检索   五、报刊论文检索   六、人物资料检索   七、地方文献检索   八、年表历表检索   九、百科资料检索 第四章 数据库检索  第一节 中国知网(CNKI)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二节 万方数据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三节 维普资讯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四节 中文社科引文索引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五节 读秀学术搜索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六节 超星数字图书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七节 方正数字图书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八节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九节 人大复印资料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十节 Web of Knowledge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十一节 Springer Link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十二节 Elsevier Science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十三节 化学文摘(网络版)   一、数据库介绍   二、检索方法  第十四节 专业数据库简介   一、国研网   二、新华在线   三、北大法意   四、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第五章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第六章 特种文献检索 第七章 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组织 第八章 信息资源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信息资源基本知识  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一种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学习,越来越离不开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海洋中,信息资源呈现离散性、无序性、多样性的特性,给广大的用户检索信息资源带来极大的不便。要想快速、定向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必须了解信息资源的特性,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利用方法。信息资源检索作为专门研究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学科,对于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  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与其他事物联系等各种条件、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都至关重要,并已成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社会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面对瀚海的信息资源,如何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信息资源检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