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严三九 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多维视野下的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技术与媒体、网络传播的内容与方式、网络传播的特征与功能、网络信息传播与管理、网络传播符号、网络传播受众、网络传播效果、网络经营与管理、网络传播规制及网络传播展望。本书注重吸收近年来网络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本书每章后配有思考题,便于学生复习和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传播类和影视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传媒业从业人员进修的参考用书、传播学科领域爱好者的继续教育与自学用书。
  读者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传播类和影视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传媒业从业人员进修的参考用书、传播学科领域爱好者的继续教育与自学用书。

书籍目录

绪论 多维视野下的网络传播
 第一节 网络传播概述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
  二、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传播
  一、网络传播与网民
  二、网络传播与社会行为
  三、网络传播与人际关系
  四、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网络传播
  一、网络传播与政治
  二、网络传播与经济
  思考题
第一章 网络传播技术与媒体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一、互联网的起源
  二、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
  三、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与互联网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
  二、Internet技术
 第三节 网络传播媒体
  一、网络媒体的特征
  二、网络媒体的类型
  思考题
第二章 网络传播的内容与方式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内容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方式
  一、网络人际传播
  二、网络群体传播
  三、网络组织传播
  四、网络大众传播
  思考题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民主性
  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三、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四、传播的全球化与时效性
  五、传播形态与方式的多样性
  六、传受双方的交互性
  七、网络传播的虚拟性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功能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功能
  二、网络群体传播的功能
  三、网络组织传播的功能
  四、网络大众传播的功能
  五、网络传播的负面效应
  思考题
第四章 网络信息传播与管理
 第一节 网络信息传播概述
  一、网络信息概念和传播特点
  二、网络信息类型
 第二节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一、模式的定义及其双重性质
  二、一般传播模式
  三、网络传播模式
 第三节 网络信息管理
  一、网络信息管理概念
  二、网络信息管理原理
  三、网络信息管理
 第四节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一、网络信息安全
  二、网络信息安全现状概述
  三、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与方式
  思考题
第五章 网络传播符号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语言符号
  一、语言符号
  二、网络传播中的文字语言
  三、网络传播中的有声语言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
  二、网络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
  思考题
第六章 网络传播受众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受众类型
  一、按照行为特点划分
  二、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划分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受众特征
  一、心理特征
  二、行为特征
  三、语言特征
 第三节 网络传播的受众参与
  一、受众参与的内涵
  二、传统媒体的受众参与和网络传播的受众参与
  三、网络传播受众参与的意义
 第四节 网络传播的受众调查
  一、网络传播受众调查
  二、网络传播受众调查的特点
  三、网络传播受众调查的类型与方式
  四、网络传播受众调查的意义
  思考题
第七章 网络传播效果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效果及其评估
  一、网络传播效果概述
  二、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
 第二节 网络传播效果理论
  一、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
  二、网络媒介的“使用与满足”
  三、“沉默的螺旋”的挑战和延伸
  思考题
第八章 网络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网站建设与运营
  一、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的基础
  二、网站的建设与运营
 第二节 网络产业发展概述
  一、网络产业的概念
  二、网络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
 第三节 网络媒介经营与管理
  一、网络媒介经营
  二、网络媒介经营策略
  三、网络媒介的内部管理
  思考题
第九章 网络传播规制
 第一节 网络传播规制概述
  一、Cyberspace:从网络技术到网络社会
  二、网络传播的社会问题
  三、网络社会行为的规范力
 第二节 网络传播伦理
  一、网络传播伦理及其构建途径
  二、网络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网络传播伦理的规范
  四、网络传播主体的伦理责任
 第三节 网络传播法制
  一、网络传播法制的必要性
  二、网络传播法制建设的具体内容
  三、网络传播法制的原则
  四、世界各国网络传播立法介绍
  五、我国网络法制建设现状
  思考题
第十章 网络传播展望
 第一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传播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传播融合
  三、媒介融合下的网络传播模式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与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概述
  二、媒介素养教育
  三、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四、网络媒介教育的基本内容
  五、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4)民意的涌流这主要体现于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尽管传统媒体也有一些互动的交流方式,例如热线电话、读者来信、征文等,但是其影响范围终归有限。相比之下,互联网则为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平台,网络传播的特点实现了在线调查、及时点评、多渠道参与等多种互动方式,使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或浏览民意。因此,传统媒体纷纷向网络延伸,将互联网作为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网络政治表达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政治运动中必须近身集结的模式,让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随时随地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无论是在客厅还是卧室,都能进行“公开喊话”,模糊了公共与私密空间的感知界限,实现了以“流动空间”取代“地点空间”,使网络成为政治表达的聚集地。2.网络传播与国家安全互联网的崛起不仅使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得到了急剧扩张,也使传统政治控制的理念、对象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改变,这就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流动和难以控制的特性,其匿名和隐秘的特征及防不胜防的技术漏洞又为网络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网络传播对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机构必须加大互联网的管制力度。首先,网络传播对国家的政治控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国家安全和秩序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这一技术结构和组织形态呈现出以下特征:①信息自由越境流动挑战意识形态的合法性;②增生的虚拟政治动员挑战政治稳定;③匿名和加密技术挑战政府权威;④无法清除的技术漏洞挑战威胁国家安全o。这些隐性和渐进的特征不但会影响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也会影响经济领域的良性发展。其次,由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战将直接威胁本质意义的国家安全。信息时代带来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无国界数字化空间”,国家安全的概念与内涵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网络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并且逐步成为社会控制系统的中枢。而所谓的信息战,就是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流,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进行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与传统危害国家安全的形式相比,通过互联网实施入侵具有全新的特征,例如侵入成本低、隐秘性高以及影响广泛等。因此,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新环境的同时,也会成为不良分子危害国家安全的直接平台。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概论》为普通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网络传播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