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作者:卢梭  页数:171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天大家读书时间越来越少,书怎么反而越出越厚?以往老一代学者写的“小而可贵”的书,今天为什么再也见不到了?  这个题目,也可转换成“图书该如何减肥”。现在的图书,越印越漂亮,完全“与国际接轨”了。可每当有国外或港台学者慨叹中国出版业进步神速,书出得比他们的还精美、还好看时,我都心里有点打鼓。  不否认最近十年,中国图书在书籍装帧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我担心的是,这种华丽背后,有着对高码洋的刻意追求。各出版社都在努力做大,拼的是码洋而非利润。整个是粗放式经营,跟我们的工业一样,拼原材料,看GDP,这样做隐患无穷。图书品种增加了,总印数却反而减少了。在我看来,若总阅读量不能提高——即全国人民的有效读书时间不变,那么,减少2/3的图书品种,一点都没有问题。当然,这只是比喻,不是鼓励新闻出版署管制书号。因为,那样卡下来的,说不定正是民众最需要的读物。你怎么能保证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呢?所以,减少出书品种,这话我不能说。  我能说的,是跟这密切相关的另一种“减肥”。在我看来,图书的过分臃肿,已成为中国出版业一大通病。现在如果评奖,评委一般倾向于“厚重”的——既然你我都没时间细读,那就只能看“分量”了。十万字的,肯定不如百万字的,人家书写那么厚,肯定下了大工夫。以致养成这么一种风气,似乎没有四五十万字,作为学术著作,根本拿不出手。

内容概要

  卢梭——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者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在阐发政治思想性质这一问题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者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关于注释的说明献给日内瓦共和国序本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跋

章节摘录

  如果我不得不选择出生地,那么我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社会,那里的幅员仅限于人们的能力所触及的范围,就是说,那里有管理得很好的可能性;在那个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胜任他的工作,没有人被迫承担本应由别人承担的责任;在那个国家里,每一个人与其他人都相互熟悉,丑恶的阴谋与谦逊的美德都会公之于众,并接受大家的审视与评判;在那里,人们相互往来,相互熟知,这个令人愉快的习惯使这个国家值得人们去热爱,这种爱与其说是对土地的爱,倒不如说是对公民的爱。  我希望自己出生的国家,君主与人民有唯一的,而且是共同的利益,那样的话,所有运转的政府机器都是为了提高共同的利益,这只有当君主和人民一致时才能做到,因此,我希望这个出生地处于一个英明而民主的政府的调控之下。 我希望生生死死都是自由的,也就是说,我们都应遵守法律,我们任何人都摆脱不了这种光荣的束缚,这是柔和的有益的束缚,即使那些最傲慢的人也应这样,因为他们不是为受其他束缚而生的。 我曾希望,没有人能在一个国家宣称其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且任何国外的势力都不能强行给这个国家规定什么法律。因为不论一个政府的政体是什么,如果有人不服从法律,其他人就必然会受这个人的支配。如果既有一个国内的统治者,同时还有另一个国外的统治者,不论他们之间如何进行权力的分配,要想二者都被适当地遵守,并且政府能得到很好的管理,那是不可能的。  我当然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新建的共和国,无论其法律如何完善,这是因为,我担心那个政府也许不适合当时的需要,或者不适合新的公民,或者公民不适合新的政府。因此,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建立就有可能被颠覆和毁灭。因为自由就像沉甸甸的多汁的食物,也像是醇香的美酒,对于那些习惯于这些饮食结构的人来说,它们有助于增强体质,但是,对于那些不习惯这种饮食的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则会毁坏他们的健康,使其沉醉下去。一个民族一旦习惯于他们的领导者,没有了领导者,他们将无所适从。

编辑推荐

  在这篇应第戎学院征文而作的论文中,卢俊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像,回顾了人类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南: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这篇论文可谓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Discourse on the Origin of Inequality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