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生痛苦之源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作者:叔本华  页数:133  译者:杨珺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天大家读书时间越来越少,书怎么反而越出越厚?以往老一代学者写的“小而可贵”的书,今天为什么再也见不到了?  这个题目,也可转换成“图书该如何减肥”。现在的图书,越印越漂亮,完全“与国际接轨”了。可每当有国外或港台学者慨叹中国出版业进步神速,书出得比他们的还精美、还好看时,我都心里有点打鼓。  不否认最近十年,中国图书在书籍装帧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我担心的是,这种华丽背后,有着对高码洋的刻意追求。各出版社都在努力做大,拼的是码洋而非利润。整个是粗放式经营,跟我们的工业一样,拼原材料,看GDP,这样做隐患无穷。图书品种增加了,总印数却反而减少了。在我看来,若总阅读量不能提高——即全国人民的有效读书时间不变,那么,减少2/3的图书品种,一点都没有问题。当然,这只是比喻,不是鼓励新闻出版署管制书号。因为,那样卡下来的,说不定正是民众最需要的读物。你怎么能保证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呢?所以,减少出书品种,这话我不能说。  我能说的,是跟这密切相关的另一种“减肥”。在我看来,图书的过分臃肿,已成为中国出版业一大通病。现在如果评奖,评委一般倾向于“厚重”的——既然你我都没时间细读,那就只能看“分量”了。十万字的,肯定不如百万字的,人家书写那么厚,肯定下了大工夫。以致养成这么一种风气,似乎没有四五十万字,作为学术著作,根本拿不出手。

内容概要

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被称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其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视觉和色彩》等。    本书中充满叔本华强烈的悲观主义情绪,他用自己对人间苦难的敏感去体悟人生的痛苦和生存的虚无,挖掘痛苦的根源。

书籍目录

译者序第一篇  存在的虚无第二篇  人世的苦难第三篇  关于人性第四篇  自由意志与命运第五篇  论噪音第六篇  关于女人第七篇  相貌第八篇  道德本能第九篇  独自思考跋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存在的虚无  存在的全部方式就是虚无,它存在于时空无限性与个体有限性的对抗中,存在于飞逝的真实现实中,存在于所有事物的互相关联中,存在于虚无的持续变化中,存在于永不知足的愿望中,存在于不断努力去打造生活又不断遭受挫折的过程中,直到赢得胜利。  时间同所有短暂的事物一样,只不过是生存意志这一本质下的一种形式,而后者作为自在之物是永恒的,它已经嘲讽地向时间宣布了其努力的徒劳。这就是时间,每一分钟的流逝都意味着所有事物都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从而丧失其真实意义。  曾存在的不复存在,就像它们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但是一切已经存在的又存在于下一个新的时刻。因此,一些属于当下的东西,即使它本身并不那么重要,也要比那些重要的但是属于过去时光的东西更为优越,这是因为前者是实在,而后者是虚无。令人瞠目的是,隐没千年的人倏地出现,但几乎同时,他又被抛到没有边际的虚无之中。平心而论,这几乎不可能成真,而且甚至用简单的头脑稍加思考,也一定会产生某种对时间真相的感知,这种感知同对空间的感知一起,成为每一种形而上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它找到了不同于已经发现于自然之中的那种事物存在的秩序。这也正是康德的伟大之处。  对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事件,我们只能在当下将之表述为:它现在如此。在此之后,我们只能表述为:它曾经如此。如果我们没能意识到自身存在之源,只看到时间稍纵即逝可能会很恼火,而恰恰是这个存在之源才是属于我们的永恒之泉,才让我们的生命常变常新。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部分叔本华探寻人生痛苦的哲学散文,所选前三篇小文可直接反映出人生之所以痛苦的根源,后几篇则从对一些具体事物的感悟出发,提出使人生痛苦的一些间接缘由。读后当能体会出他作为哲人的深刻,他道出了人生特有的悲剧性、荒诞、虚伪与不幸;作为诗人的敏感,他对诸如人性、生命、地位、荣誉、财富以及审美、伦理、智慧等进行了诗意又耐人寻味的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探寻人生痛苦之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的封皮很有质感,是那种类似素描纸的肌理。薄薄一本,并不晦涩,却能让你体验到伟人的哲思。翻译也不错,连序都写的很好。虽然有些内容带有作者的主管色彩,仍不失为一本带你进入哲学殿堂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