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于永玉,陈瑜 编  页数:150  字数:100000  

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关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内容概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贤·举贤惜才》是其中一册。《贤·举贤惜才》收录了《陶谦传贤不传子》、《文王访贤得姜尚》、《曹操的三道求贤令》等故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德者举贤
左膀右臂两贤相
伍子胥七荐孙武
晏婴惜贤
邹忌荐才兴国
萧何月下追韩信
诸葛亮的奇特举荐
贞观贤相房玄龄
娄师德抛怨荐贤才
狄仁杰慧眼识人
赵普犯颜荐才
贤(举贤惜才)
欧阳修荐贤
徐悲鸿慧眼识“二石”
第二篇 明者尚贤
商汤用贤施仁政
武丁选贤
文王访贤得姜尚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秦昭王诚心求贤
燕昭王金台求士
魏文侯拜贤求教
魏惠王礼贤得人心
信陵君礼贤下士
孟尝君尚贤得奇士
刘邦破格用陈平
刘邦尚贤成一统
曹操的三道求贤令
曹操礼贤胜官渡
陶谦传贤不传子
刘备三顾茅庐请贤才
苻坚重用王猛治理天下
拓跋宏破格用赵黑
李世民选贤任能
唐玄宗放心用姚崇
忽必烈尚贤理中原
朱元璋慕贤访朱升
朱元璋任贤成大业
第三篇 化敌为友,唯才是举
刘秀对投降将士推心置腹
曹操厚待仇敌
张嶷恩信服叟夷
李世民重用魏征
岳飞收服杨再兴
康熙重用施琅收复台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里的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周公这位古代圣贤的景仰。 周公在少年时代就以仁孝闻名,上上下下都很喜欢他。文王死后,武王继位,周公辅佐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武王登上王位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把同姓贵族、异姓贵族以及商的后裔分封为大小不同的诸侯。周公受封在鲁(今山东西南),都城在曲阜,但武王仍需周公在身边辅政,因此周公的儿子伯禽便代替父亲为鲁君,而周公则留在武王身边帮助武王治理国家。 周公深知父亲文王、胞兄武王礼贤下士的美德,所以在辅佐武王时,十分谦虚恭谨,礼遇贤士。 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死了。武王的儿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当时成王年龄小,尚不能独立执政,加上周朝刚刚平定了天下,周公恐怕诸侯叛乱,就代成王摄理国事,主持政务。 周公执政真可谓竭尽忠诚,鞠躬尽瘁。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该做的事情非常多;再加上周公礼贤的美名早已远播,所以大家有什么事都来找周公。有反映问题的,有出谋划策的,上至大臣,下至百姓,络绎不绝。周公府前常常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而周公呢,不管多么忙,对来访者从不怠慢。无论是正在休息,还是正在吃饭,他都马上接待。 一天,他要洗头发,刚把头发放到水里,就有近侍报告:“外面有客人求见,说是来反映诸侯国的情况。” 周公急忙说:“快快有请,我马上就来。”于是他把头发从水中提起来,擦了擦就盘到头上去迎接客人。客人向他介绍了东方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周公治理诸侯国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周公送走了客人就立即将一些重要的情况记录下来,记完以后才想起头发还没洗完呢,于是又重新把头发解开放到水里。刚洗了一会儿,又听到仆人来报:“又有人求见,说是有关于治国的建议,您见不见?” 周公毫不犹豫地说:“见!见!有请!有请!”他又把头发提起来,擦了擦水,去见客人。来人向周公阐述了音乐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建议广泛搜集各地民歌,以了解民情,发展文化,使周公深受启发。在和客人的交谈中,头发上的水珠不断地流到他的脸颊上,他不时用手去擦。客人见周公如此繁忙,也不忍心长谈,几次提出告辞,可周公硬是叫他将想说的话都说完,才送客人离去。 因为天气寒冷,没擦干的湿头发一会儿工夫就变得冰凉,周公这才想起头发还没洗完,就又去洗头。不多时,又听仆人报告:“有一个说是从发洪水的地方远道而来的客人求见,正在客厅等候。” 周公就这样再一次中断洗头,来听取客人的意见。 与洗发中断三次相类似的还有“一饭三吐哺”的故事。 周公很少能按时吃顿饭。有一次,他正在吃饭,刚刚吃上几口,就有仆人报告:“有个从西戎来的人说有要事求见。” 周公连忙将刚放到嘴里的肉吐回碗里,匆匆地去见客人。两人交谈了好长时间,等到客人走后,周公才觉得自己的肚子咕咕地叫。等回到饭桌前,饭菜都已凉透了。仆人们只好为他重新加热一遍。 “又有客人在外面恭候。”仆人又来报告。周公只好又吐出刚放进嘴里的肉块去见来人。就这样,他一顿饭也要被多次打断。饭菜反复加热,原有的香味也荡然无存了。有时他对谈论的话题着了迷,还会忘记了吃饭。 周公广开言路,采纳了许多好建议,尽心尽力辅佐成王。不仅如此,他还告诫自己的儿子,在鲁国要谨慎从政,不要以为自己是国君,就轻视下面的人。 后来,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怀疑他别有所图,便会同纣王的儿子武庚作乱,背叛了周室。周公奉成王之命讨伐他们,诛杀了武庚、管叔,并放逐了蔡叔,并灭掉了随同叛乱的东方诸国。 周公代行王权七年之后,成王已能独立执政,周公便把政权交给了成王。之后,他便以大臣的身份,和普通大臣一样出人朝中,从不居功自傲。 周公成了历代贤相的楷模,对后世影响很大。 周公教子 周公虽总揽朝政,地位尊贵,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有一次,他对将要袭其爵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战国时代,秦国秦昭王即位时年幼,他的母亲宣太后等人执政。秦昭王长大成人了,这几个人还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继续把持朝政。秦昭王不能容忍大权旁落,他求贤若渴,希望找到可靠的人才来辅佐自己。 范雎是魏国人,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僚属。有一次,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拒绝接见须贾,见范雎有辩才,就赐给他一些礼物。须贾怀疑范雎出卖了魏国的情报,里通外国,就报告了宰相魏齐。魏齐让手下人鞭打范雎,范雎被打断了肋骨,打掉了牙齿,他佯装已死,逃了出去,改名为张禄。 这时,正好秦昭王派一个名叫王稽的心腹到魏国来招纳贤士,见到范雎后,约定一同西行到秦国去。 王稽到了秦国,向秦昭王报告,说有一位贤士声称:“秦王之国危如累卵。”秦昭王以为又是不学无术、危言耸听的辩士,就让人安排范雎住进普通客房,供应粗劣的饭菜。 范雎写了一封信给秦昭王,要求面见,并表示:“若一语无效,甘受斧钺之刑。”秦昭王立即让王稽派专车去接范雎。

编辑推荐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贤:举贤惜才》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