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大儒

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生平  页数:190  

内容概要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进学赖三迁 慕贤定一生  (一)慈母严师  (二)私淑孔门  (三)辩辟许行 第二章 诉空位而超越 立“仁宅”则无敌  (一)“师道”与“王道”的张力 (二)“圣”“王”的“周期”“天机” (三)当仁不让于师 第三章 乐天以知命 生生而不息  (一)人生莫测 (二)命运可知  (三)“乐莫大焉” 第四章 食色非人性 善恶有文野 (一)见死不救  (二)人性论 第五章 话语/权力 道统/天下  (一)“予岂好辩” (二)“何必曰利”  (三)“言近旨远”  (四)“术不可不慎”  (五)傥傥之言 第六章 无情非君子 有朋远方来  (一)圣人亦有情 (二)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 (三)“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第七章 夜气谓之何 仁端可当也  (一)难解的概念 (二)从整体上理解 第八章 战兵乎战德 求仁或求利  (一)“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莫“执一”  (三)战之“仁义” 第九章 井田斯远景 农桑乃小康  (一)理想创造现实 (二)着眼小康 第十章 华夏风流 浩然气长 (一)落叶归根  (二)身后泽被  后记 附录一:参考书目 附录二:孟子年谱

章节摘录

  (二)人性论  当时的人性论有三种:无善无恶;有善有恶;善。第一种是告子的主张;第二种是公都子的看法;第三种是孟子的观点。后来才出现了苟子的性恶论和董仲舒的三品论等等。从孟子的观点来看,告子与公都子的人性论都是错误的,是应该批评的;告子把人性沦为动物性,公都子陷入外因论。孟子与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指出他们“失误”的症结所在。  先看孟子与公都子的争论。  公都子是这样立论的:周文王、周武王在位,人们都向上好善;周幽王、周厉王在上,人们趋下行恶。所以说,人性无所谓善恶。尧是圣君,手下却有行恶的百姓;瞽叟是坏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好儿子;纣王是暴君,却有微子启、比干这样肝丹昭明的忠臣。所以说,人性有善有恶。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他的看法却接近告子。他讲的“无善无恶”论径直从告子而来,“有善有恶”是他自己的观点。他引申告子的看法讲的事例,是外因论: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民之善恶,取决于君王。这里的矛盾在于:如果有人性,那么这人性是从君王那里灌输来的。从君王灌输来的便不能叫做人性,严格地说,那是君性,不是人性。这是就他的“无善无恶”说来讲的。就他的“有善有恶”说来看,人性没有普遍性,有的善,有的恶,两种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性质,却用一个善的概念笼统称呼,于是陷于矛盾。  公都子讲的这些现象都是存在的,因此这种看法有一定市场。如果承认了这个观点,便动摇了孟子的“人性善”理论。孟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批评。对第一种看法的批评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就是说,人性并非从外灌输而来,而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尽管是萌芽、端倪,也是自在的。可见,外因论是站不住脚的。对第二种观点的批评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若夫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说,人的资质可以为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不善,并非是人的资质有问题,而是人没能发挥他的资质。资质生长,沿着同一规律,不会有两个方向,因此不能说人性生成有善有恶:这个方向是善,这个规则也是善。“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德彝,好是懿德。”孔子曰:“……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同上)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旷世大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借的图书馆的书,弄丢了,就是整体上了解孟子的一本书吧,没什么学术性,翻一下可以的,作为参考资料不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