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走了十八年

出版时间:2011-7-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十年砍柴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纪事。这些陈年流水账,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其中的一部分我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中,曾获得一些同龄人——特别是和我一样在乡村长大的70后人的共鸣,其中有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他们鼓励我将这些回忆写完并出版。胡适先生曾鼓励人写自传,他自己以身作则,四十岁那年开始写作《四十自叙》。然而胡适是何等的人物!他27岁便任北大教授,已名满天下。那代学人的学养,我辈望尘莫及,那代学人的成就,我辈徒有艳羡。我想自己有何德何能写自传?再加上忙于应付稻粱谋的时文,这流水账便辍笔许久。促使我将它写完的,是2010年3月父亲的一场重病。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忙于琐事,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父亲突发重病,已经人事不省,正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远在广西桂林的哥哥和远在四川乐山的弟弟几乎也同时接到电话。于是,三兄弟从南、北、西赶赴湖南邵阳。桂林最近,哥嫂驱车7小时就到了家,而我和弟弟在长沙机场会合,也于当日晚10点赶到老家。父亲已经被推进了ICU抢救,兄弟姐妹四人相顾无言,唯有心底里祈求父亲渡过这一关。第二天清晨,大夫告诉我父亲醒了,状态还不错。我们心底的愁云一下子就散了。据主治大夫说,若晚送医院两小时,就是神仙也救不活了。当时父亲在家中昏迷,在镇医院当医生的姐姐打120叫市医院的救护车来,家族的长辈力劝母亲和姐姐放弃抢救,说73岁的老人,若死在村外,那就太不吉利了。幸亏姐姐的坚持,也幸亏这些年农村交通与通讯的改善,否则,父亲将和农村许多病重的老人一样,听天由命。父亲在ICU整整躺了9天,每天我们兄弟姐妹开车从家里出发,到30公里外的市医院,通过ICU的视频和父亲交流,再回到生养我们的山村。一路看窗外田野里油菜花开,连绵的山郁郁葱葱,离家20余年,我已很少有这样一段时间欣赏到故乡的风景。路上,我们兄弟们说起儿时离开乡村的不易。那时候邵阳市在我们眼中,是很遥远的繁华都市,乡里人,能进一次邵阳市,足以向村里人夸耀半年。我考上大学那年,整个县还没有程控电话,重要机关靠老式摇柄电话通话,我的录取通知书差点被耽搁了。而去上大学,要步行出村几华里,到马路边搭农用车去集镇上,再换大客车到邵阳市,然后坐火车北上。而今,每个山村不论多偏僻都通了程控电话、手机,水泥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交通、通讯的改进,保证父亲及时送进医院,也能使远在外地的儿子们在一天之内赶回来。乡村这些改变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因父病我在家的一旬,深深地感觉到农村社会结构的剧变。那些日子,我们兄弟坐在家里,傍晚时听到整个村庄安静极了,没有记忆中牛羊的叫声,连小孩子的嬉闹声也听不到。我的儿时伙伴,以及更年轻的80后,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村里,他们都去外面了,他们的孩子也跟着他们在外面,甚至连老人都接走了。一栋栋靠打工攒下的钱修建的新房,好些空无一人。有一次母亲突然说了句:我们这些老人走了后,这个村以后怕是没人住了!有一天晚餐时闲聊,哥哥冒出了一句:我们这个家族我们兄弟是最后一代需要赡养父母的人,可能也是第一代儿女不能赡养我们的人。这句话惊醒了我,我想是呀,何止是我们兄弟几个,整个村庄乃至整个中国乡村,我们这代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对父辈,就像我们父辈对祖父辈一样,还需要承担纯经济学层面的赡养义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社会常态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代;而我们的子女,将来可能不需要再在经济上赡养我们,所能提供的只能是情感上的慰藉。我意识到,我这代乡下人,经历了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来最大的巨变。我们兄弟,恐怕是中国最后一代在传统乡村文化中长大的。从我们这代人开始,乡村人不再是少数的精英才能进城,而是大批地、甚至是成集群地进城。我这代人,正经历着告别“乡土中国”,走进“城市中国”。躬逢这样的巨变,对一个有强烈历史感的人而言,可谓是一种幸运。因此,我觉得自己的经历虽然平常,但是值得记录下来,算是见证这个时代变迁的一份文本。以我自己为例,单说日常生活状态和生活工具,我这四十年的经历,浓缩了西方社会的几百年。我的儿时,点油灯,砍柴放牧,学赶牛耕田,步行去上学,和我的父辈、祖父辈乃至曾祖父辈的生活形态没什么差别。而我进城后,开汽车,用互联网,和美国纽约的同龄人生活状态也无什么差别。而我感受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则更为巨大。我们兄弟从记事开始,融入以血亲、姻亲为经纬的熟人社会,那种自然状态犹如幼鱼游水,雏鸟学飞。我们首先要学会分辨的就是亲属尊卑,谁是我的亲兄弟,谁是我共爷爷的亲堂兄弟,谁是我共曾祖父的堂兄弟,谁又是没出五服的族兄弟、叔婶;出了五服的那些族人,和谁又更亲近一些;方圆几十里哪些姓李的和我们共一个祠堂,共一份族谱;祖父、父亲、自己和下一代的辈分是哪个字;而八华里外的那个王姓聚集的村子,谁是我的亲舅舅,谁是我的堂舅舅;姑舅表亲和姨表亲的区别在哪儿。人死了,哪些人可以埋进祖坟哪些人不能;碰到人家办红喜事该说什么贺喜的话,而对长辈的丧事如何致祭,等等等等。乡村的熟人之间没有秘密,一个家族的爷爷可以随意在你家吃饭时走进来坐到餐桌上和你父亲一起喝酒。这些对我这样成长经历的人而言,是常识,而对我们兄弟的下一代,恐怕就是遥远的传说。对我来说,进城只走了十八年;而对整个中国来说,进城走了几千年。就在这部书第二稿修改完毕的庚寅年腊月,我的儿子出生了。四十为父,感慨良多。立刻觉得那种浪游江湖的心情不再有,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挥之不去的忧虑,为襁褓中的儿子,也为自己栖息的这块土地。在北京这座近20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里,陪我儿子成长的时候,我将如何给他讲述南方那个遥远的故乡?如何讲述他的父亲从乡村进城的经历?或许,他会像我少年时对父亲讲述其成长苦难一样不耐烦。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人生道路,凭什么让他洗耳恭听父亲的“忆苦思甜”?但是,既然将进城走了十八年的路记录下来了,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引发同龄人对那段岁月的回忆,希望更年轻的读者能接受它。也希望在更远的未来,长大后的儿子通过这本书,读懂他父亲成长的那个时代。

内容概要

  一位在南方山村长大的70后,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最巨大的变化: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直到这位少年进城多年后,回首这一切,才明白他有幸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他和他的同龄人是为耕读文化唱挽歌的一代。作者的少年时光,虽清贫然而温馨,因为他成长在中国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大时代。
  这不仅是十年砍柴个人的经历,也不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场景,而是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作者简介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先祖由江西迁湖南后第26代。18岁负笈北上,至今22年。任过公务员、记者,现供职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语文出版社。平生最爱读书、写作二事,笔端游走于历史文化和时事评论之间。现已出版《闲看水浒》、《皇帝文臣和太监》、《晚明七十年》、《闲话红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蒙昧记变
 第一份记忆:被蒙骗的盲人
 孤独中一把木手枪
 学知青和学大寨
 外公家的百草园
 四只鹅和一头牛
 生产大队的政治格局
 地震恐慌和举国大丧
 英明领袖一举粉碎“四人帮”
第二章 小学记玩
 读书比放牛好玩
 两位民办老师的命运
 日渐式微的阶级斗争
 看电影和唱戏
 我的七种武器
 变脸国歌和平反高潮
 大舅回乡和艺术梦的破灭
 分田了散伙了
 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
 别了,小学校
第三章 中学记苦
 爬坡上初中
 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庄稼人终得一饱
 一觉醒来的宗族意识
 一个山村传奇的诞生
 人心变坏和严打运动
 “美酒加咖啡”是什么味道?
 十四岁,离吃国家粮一步之遥
第四章 生命拔节
 被一所普通高中截流了
 郁闷而孤独的高一
 小镇三宝
 向往山外的世界
 成长的烦恼
 文学的诱惑和少年的情怀
 探访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
 我成了一滩臭狗屎
 倔犟的父女俩
 冬日的温暖
 涨潮季节
 把运气送给了别个
第五章 命运拐点
 去县城找张课桌
 新老师新教材新朋友
 88年下半年县城关键词:彩票、涨价和凶杀
 姐姐出嫁
 资江边的晨雾与晚霞
 有一个姑娘我叫她“小鹿”
 难熬的四、五、六月
 范进中举原是这般
 遥远的兰州,我的未来不是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哒、哒、哒……”竹棍敲打青石板的声音,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记忆。生命真是很奇妙,我搞不懂为什么要在那一天,对我家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那天,我的记忆库闸门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咣当一下撞开了。而在此前,是一段毫无记忆的混沌状态。那是1973年阴历九月的一个秋日,我家的新屋竣工了,当地叫“圆垛”。我脑海中留存的只是一些碎片,人生第一份碎片,其中许多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是成年后问母亲,她给补充,才得以串联起来。两岁八个月的我,被扔在一个晒谷坪上,无人理睬,弟弟在旁边哇哇大哭,同样无人理睬。后来母亲说,那一天是弟弟周岁的生日,大人忙着新房子,没有时间顾及一个孩子的生日——何况他还不是头生子。我记得大人们来来往往,晒谷坪有两个分别用三段粗粗的圆木交叉支撑在地表上的木桩,这两个土制三脚架上,横着一根木头。我记忆特别深的是,木头的圆柱已没了一半,剩下个半圆,地下有很多碎屑,两个三脚架下面,都吊着一块很沉的土砖。后来才知道,这两个三脚架是固定那个横躺的木头以方便把它锯开而用的,一寸厚的椽皮钉在屋顶的檩子上,椽皮上面用青瓦阴阳两面地交错搁放着,形成凹凸,留下走雨水的槽。两个锯匠站在木头两边,用一个大锯锯橡皮,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看的一种把戏。我觉得很有趣,两个大人扎紧步子,不紧不慢地拉着,锯木声嘎嘎地还挺好听,锯木灰飞花碎玉似地散落,锯木匠还不时哼着歌子。后来到北方听过一首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我一下就想起儿时观看锯木的情形,看来,扯大锯对中国农村孩子来说,不分南北,都是熟悉而爱看的’游戏”。屋顶上,一些人盖瓦,一些人将伸出山墙外的檩子和屋檐外的椽皮锯齐,我记得的人其中有我的二舅,还有一个堂姐夫。有两个瞎子,一前一后手搭着背,竹棍在地上敲打着,他们正走在“大路”上。他们是不是刚从我家赶完“台子”(赶台子是指当地乞丐去有红白喜事的人家乞讨,收益要高于平常),接着去下一家,已无法考证了。这大路,是我们村的一种专用名词,特指村子左侧一条两尺宽的石板路,我家盖在全村最前面,坐北朝南,最临近这条大路。这大路连接两个公社所在地,光绪年间重修过一次,算是当地一条主要干道,所以山野偏僻之人,以井中观天之眼光,名之为“大路”并非夸张。因为,乡间多数的路只是田埂上和山野里人畜踩出来的羊肠小道。一个瞎子大声地问屋顶上锯木的人:“小塘怎么走?”小塘是毗邻我家南面四华里的一个村,是一个公社所在地,算是周围诸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后生仔便大声地指路:“往前、往前,再往左,再往前走。”如此指点,靠近了路左侧一口利用泉眼而挖成的井。这口井是全村饮用水的主要供用地,井底有一股一年四季都不枯竭的山泉,水质清冽甘美。两个瞎子眼看就要迈向井口,一个妇女大叫:“那是井眼,往前走不得。”瞎子连忙止步,屋顶上那些捉弄瞎子的人哈哈大笑,似乎觉得无比快乐,恼怒的瞎子破口大骂,骂些什么我自然不可能记得。

编辑推荐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编辑推荐: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及道别,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只有记忆依旧年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绽放。《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由十年砍柴所著,这是一本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纪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进城走了十八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2条)

 
 

  •   在终日奔波碌碌,为稻粱谋的压抑生活中,我们为求一份自足闲适、从容安宁而不得,偶尔免不了在头脑中师法陶渊明,在夜半万籁俱寂之时做一回“归去来兮”的迷梦。面对故乡的山水、人物,我们从叛逆期的决然逃离到如今心事沉郁时的追思怀念,不可不谓是陷入了逃不出的命运怪圈。作家十年砍柴的《进城走了十八年》引人于纸上还乡,阅读中重温年少时的成长岁月,找到人生航船出发时的激情与梦想。
    十年砍柴是70后生人,少年时是湖湘一带的乡下伢子,在书里以非凡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表达力记述了18岁上大学前的农村记忆。那里有童年嬉戏的百草园,能够与伙伴们放鸭、牧牛、作画、玩打仗;有成长的跑马场,农村孩子早当家,童趣之外过早地体会生存之艰,奋斗之险和命运之变;有农村政治和民俗的全景图展,在传统乡土中国生活的末班车上,作者用极尽所能表达的记录态度保留了一份乡村百态的切片标本;还有青春期不可说的怅然若失和文艺小情调、形象小清新,谁人不是过来人呢?那时的乡村还有着唐诗、宋词里的山水人物,明清词曲里的古风古韵,而这些在近二十年的城市化大潮中迅速消逝,只不过恰逢徘徊欲动的间隙,本书所录庶几算是70后和80后的共同岁月。
    这是一首献给兄长辈和同辈人的城市生活摇篮曲,也是一部献礼消亡故土的浪漫感伤的诗卷,读来让不同经历的人都不可避免感慨“与我心有戚戚焉”。其实,虽然“我欲乘风归去”,却是无乡可还,在万象生变、躁动不安的今天,昔日的记忆早已无所附着,故乡已不是原貌,成了城市的副本;故人也已老去,一样的“闰土”面目模糊。恰当此时,回不去的人,喝一杯米酒,枕着这本书,保留一点诗意,埋藏在心窝里。
  •   我收到书后一口气读完,感觉又回到了童年时光.书中的描述有些我经历过,没经历过的也十分熟悉,读起来十分亲切!
    作者和我同岁,也是我的老乡,我的祖先也是从江西迁来湖南,他描述的未进城的时光太多的相似之处,有些就象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是他终于进城了,我却寄居于南国一隅,成了一个出卖体力的农民工.
    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书中125页这句;少年时代友谊的维系也是有条件的!道出了人际关系的真谛!!
  •   虽未年老,但却已频频怀旧,照钱钟书老先生的话,这已经是老的迹象了。砍柴的这本书再次将我带回了过去的岁月,尽管年纪有差,但所经历的却大抵仿佛,由此也可见中国的乡村大都一个样子,七0、八0的生活也想差不大。
    那时少不经事,无忧无虑,自在过活。还记得小学时曾任班干部,一次老师给了我食堂的钥匙,结果我请很多小朋友去食堂吃炸油饼,虽然最后被狠狠批了一顿,但其间确实充满快乐。一次几个小伙伴去河边游泳,母亲正好有事路过,吓得我赶紧穿衣逃跑,结果其他小伙伴的衣服都被母亲拿走,就都光着屁股回家了。还有结对组团去吃喜酒,那时每逢有喜宴,我们几个就坐一桌去吃,也不管有没人被请。真正的分水岭在初中毕业,那时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在乎学习,很多初一初二就辍学了,初中毕业也没几个能考上重点高中,而上不了重点高中则基本无望考上大学。幸运的是,我顺利的考上了重点高中,当年哥哥则考上了大学,还是我们县的文科状元。所以,我受到很大鼓励,一定要考上大学。当然,父母对此也是非常支持,节衣缩食的供我们读书。
    回想曾经所走过的道路,未尝不充满艰辛苦难。尤其是高考,“穿皮鞋还是传草鞋,就在今天!”那十年寒窗,那重任在肩,现在回想都令人沉重!如今,我也算进城了,但更多的亲戚朋友仍旧在农村苦苦挣扎,很多也背井离乡去打工,乡村的破败一如《中国在梁庄》所描写。
    此刻,我们可以成功者的姿态庆祝自己的胜利“进城”。但,农村的人就该一辈子在农村么,就不能享受现代生活么,就不能有医疗、社保等基本保障么?砍柴的书止于进城,但我们思考的却不应止于此。以前,还可靠读书进城,看看现在的农村,看看现在的“蚁族”,进城之路还会顺利么?
  •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
  •   十年砍柴先生与我同龄。
    同是七零年生人,同是赶上了中国大变革的时代,同样经历过太多相同的事情,虽然一个是在江南,一个是在塞北。
    书中有太多的情节能引起我的共鸣,看着,便想起自己这四十年的过往。仿佛这书是为自己写的一样。
    书的排版和印刷也很好,强烈推荐给70后的每一个人。
  •   对十年砍柴一直都很仰慕
    很久以前就在网上看他的随笔《大部小吏》
    写得真是好啊
    一个有个性的人,十年的圈养,仍未驯化
    最后弃政从文
    走对了路
    写的《闲看水浒》笔力深厚,惊为天人
    这本书
    文字上,觉得差了点
    内容很有同感
    都是同时代的人
    虽然小了几岁
    但是感同身受
    不错
  •   70后的记忆已经远去,回忆才会让自己微微一笑,这有这样的笑,自己才觉很开心,没有任何隐藏,嘴角的微笑,思忆的远去,眼睛里定会出现泪花,好激动,很想回到过去。我也是那个时代的农村70后,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可以说可有可无,这要不伤害自己,任凭我们长大,童年和少年的那个季节,在好赶上一次农业生产之变,集体到个人。应该说我们是在村里众人包围和呵护中成长,那时的人都在家乡,而且觉得那时候人也很多,更不像城里的人多,多的都是陌生人。所以走出来的70后特喜欢回忆那个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所以的人都很淳朴,善良..........。
  •   一口气读完,就是我当年的生活,亲身的经历。小时候放牛,种地,上学,疯玩,离家求学,高考。如梦幻一般。早就有想写出的想法,让十年砍柴做到了。重温过去的岁月,感慨万千。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子恍惚中逝去,有的记忆已经深深的埋在心底,重新被翻出来,重新看自己从小到大的日子。
  •   适合70、80后看。一个湖南长大,在京当图书编辑的家伙写的。
    讲述的是: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从2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作者考上大学。
    笔者自己看了,给同学推荐,也十分喜欢
  •   我是在飞机上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的。
    好久没看到这么让人酣畅淋漓的书了,文字不装b,记事流畅自然
    虽说标题是70后的记忆,作为85后,相信在南方农村长大的娃都会觉得场景十分熟悉,感觉异常亲切就是我们的过去和少年。
    看书就像在看电影似地看我们的过去。
    严重推荐给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
  •   十年砍柴老家那里很多方言和我那边差球不多,经历也大致是的。十年砍柴小时候是个人精,当年的苦逼青年代表,现在混得人模人样,能如此写当年的苦逼和苦闷,尝试找苦逼苦闷后面滴原因,还是不简单滴。
    十年砍柴的书,我这是第一次完整看完,决定不看那些虾米水浒的书,黄仁宇之后,要嘛看当年明月讲故事,要嘛看吴思同学不服气,向黄仁宇叫板。十年砍柴还做的事情,例如通过他,把萧默和高尔泰之间的争议公布出来,他在中间是个平台,不错啊。
  •   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推荐!!
  •   一口气读完,过瘾。找到一点自己的感觉,国家粮,城镇户口,顶职这些一个时代的名词当时是很残酷的,命运可能就在这里改变。城市是另一种人生的代名词。进城。。。。。。。
  •   这本书,是在网上看到介绍才下决心买下来,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的故事,很有感觉,虽说吾乃后辈,但是对于文中情节故事亦大概了解一二。有些事需要纪念,有些人也同样需要纪念,不要让自己的灵魂孤立,回归自然,回归美丽的乡村,你会发现别样的一片天。
  •   不知道十年砍柴何许人也,但却听朋友经常说起,看过此书便也有九分了解——文笔优美、情感真实!这是一本深深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书,就连我同事在我办公桌上看到了这本书都伫在旁边看了好久好久并连声称赞:一本好书!
  •   还能记住陈年往事,记性那么的好。要是能在一开始分配的单位干怕是有钱的人了。就写不出进城十八年了吧。
  •   其实从这本书看出砍柴的性格形成。而反应农村孩子成长经历与我是何其相似,想来,每个农村孩子的进城的经过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
  •   真实、自然小时候的乡村生活记忆,即展现了家庭也折射了时代
  •   从农村进城的人们都可以读一读,那就是我们共同的过去
  •   好像是看三联的时候,发现的十年砍柴,就买了
  •   十年砍柴老师,支持一下
  •   这已经是一代人生活的一个缩影了,珍贵的是它还能拥有相对质朴的农村生活记忆,真实的写照,也许对于后来出生的孩子,这些都是陌生的影像了。作者文字驾驭能力熟练,风格平实幽默,值得一看。
  •   虽然本人不是出身农村,但同样在书中寻找到了回忆。这本书应该是七零后共同的记忆。值得珍藏。
  •   我虽然是80后,但我的老家江西和作者的家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读来倍感亲切。
  •   因为同是70后的缘故,此书鄙人读之颇有共鸣,再加上同是南方农村出身,很多趣事及历史背景也感同身受,回味历久弥新……
  •   我们那一代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虽然我们经历各不相同,但时代背景是一个。在大时代里,个体的人很渺小也很伟大。人的一生就象是一次旅行,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风景,对这经历和景致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有辛酸、有苦累、有喜悦、有忧伤,这就是旅行——这就是生活,缺少那一段都构不成完美人生。
  •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作者自己的推荐买的,以前看他写的评红楼很喜欢,这本书也还可以,湖南人读的话会很亲切吧
  •   写的是家乡湖南的乡村,正符合我的口味,呵呵
  •   70后的我喜欢有着感同身受的记忆
  •   跟作者一样,我也是湖南的,不过我是80后,感觉很多东西就发生在身边。
  •   很少有一本书能勾起我儿时在农村的经历。
    同样在湖南的农村长大,所以对作者书中的方言有相同的感受,觉得作者就是我小时一起的伙伴。
  •   没在农村里生活过 ,可和作者却是同龄人,书中不少事情都曾经历过,读来不少感慨。
  •   进城是多少人的梦想?
  •   值得一读啊,写乡村变迁的文章很难得
  •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不过如果与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是可以找回点当时的记忆吧
  •   70后的回忆,可我这个80后看了很受感动,有很多共通的场景。
  •   同一个时代出生的人,读起来如同昨天,突然间想起许多过去的事。已推荐给数位朋友购买了。
  •   虽说是个80后,但很喜欢那个时代的纯洁和简单
  •   写得像回忆录,有很多关于乡村的记录,值得看
  •   放在心里的乡村
  •   结合实际紧,适合同龄人读!
  •   虽然有点象流水帐,但很有同感,让我走进了哪个时代,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命运,虽然各自在奋斗,其艰辛只有偿过的人才能知道,与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不能相比,是很好的一本励志书,值得一看。
  •   大概是因为与作者同龄,仿佛又回到小时候。真的不错,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阅读,怀念那个时代。
  •   70后会比较喜欢这个书
  •   自我感觉适合中年人或80后看,不适合太小的年纪看,有点共鸣的东西
  •   一种熟悉的同时代的生活命运,一种相似的人生历程,说到极点,写到极致,让人阅后感悟颇多,好书。
  •   不错的文字,70后的我看的很有同感,书的纸张也好。
  •   很细腻!!虽然为80后 但那感觉同样的熟悉!!
  •   经历过同一个时代,故事的模子很多都一样~~感慨啊。很喜欢作者的文风~~~
  •   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回忆式的自传。写得都是一些小事,但通过小事可以折射这个时代的特点,作者细腻的真情实感流露于书中为最大亮点。
  •   东西很好啊,全是我童年及少年的历吏mark 了一下。
  •   让我想起读者中的两篇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另一篇名字忘了,只记得内容,很有感觉。也可以好好看看自己心路。
  •   一个时代
  •   连读书也十多年了
  •   刚收到书,还没读完,稍后再来提交读书心得
  •   感同身受,很多场景和感动同作者几乎一模一样,读后非常感动
  •   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代人的生活
  •   边读边想,很多事情自己也亲身经历,很亲切。
  •   与自己的经历很相似,读起来感觉很有共鸣
  •   70年代人有同样的经历,读了应该有同感!
  •   虽然我现在是19岁,但读这本书仍感到有一种深深的感慨
  •   回忆是幸福的事。。这是本让70年代的人幸福的书。。。作者的弟弟还是生活在我们乐山的人。。。呵呵。。喜欢。。
  •   有点读不下去哦!散文一般,我比较喜欢看可读性强一些的小说
  •   因为喜欢作者,就买了此书,看了书,觉得很好,同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样。
  •   在农村长大,很真实,也很有回忆
  •   小人物的历史集合起来才是真实的历史
    读起来,让人无法放下,一口气读完才过瘾
  •   看一个文艺男青年,如何一步步走进城市
  •   淡黄色的书皮就显现出儿时的颜色,一看就很喜欢。刚拿到书,不过应该很好。净手静心开始读书。
  •   还没看了 看了以后再来评论
  •   需要共同的生活背景才会有共鸣
  •   没看,就放着了,当时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要买这本书
  •   帮朋友买的这本书,好不好看不知道,给个5分先!!
  •   很多经历是我有过的
  •   虽然比作者小几岁,但和他的生活状态惊人的相似。感谢砍柴,把那种平淡如水的生活重新带到心灵深处。
  •   新时代的个人经验,一定要多看看此类经验,对所处时代才会有更深理解。
  •   真实 真实 真实虽然赶不上莫言散文那么震撼人心(可能毕竟时代不同了),但是也非常真实,非常好。
  •   书挺好的,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许多风貌。
  •   一部不错的小说,反映了不少社会现状。
  •   读之使人有归隐的遐想
  •   读来非常亲切,娓娓道来。
  •   还没开始读,但是当当的速度和书本的质量确实值得表扬。下单之后一天就收货了,书的质量也非常好。
  •   还没读 但是很喜欢
  •   很熟悉的感觉。读完以后让我有种想写本回忆录的念想。
  •   很有感触,作者文笔很好,写得有深度。
  •   作者从懵懵懂懂的孩童,到成年,写的很细致和贴切,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   不过作者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些小小的自恋,呵呵,知识分子大概都这样吧。
  •   可能因为是同时代的人,所以很喜欢作者的书,看了介绍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   喜欢这个作者的文字啊
  •   与作者的以前生活环境类似,没有他的文笔,看着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   好书,真实,记性真好,服了
  •   真实的写照,来自农村的读书人
  •   平常在网上阅读过其多篇文章,很是喜欢。
  •   感同身受啊勾起了青春的回忆
  •   很多年没有看到过 这阳的好书了 大家都去买一本吧
  •   帮别人买的,评价很好。
  •   这个商品不错,诙谐幽默…
  •   对于那个年代人来说有更多的共鸣
  •   看过他的其它书.才定下这本的,看时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很多往事,大半也是贫苦过去,有点心酸,也有点安慰,都过去了
  •   平实。
  •   看了网上文章再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